1

知道曹操为什么会被民间黑化吗?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杀了孔融,遭到了天下儒生的声讨。当年秦始皇杀个儒家的淳于越就被黑了两千多年,曹操杀的儒家孔氏子孙,那还不被儒生们骂惨?

在“以孝治国”的汉朝,孔融无疑是超级大明星!

“孔融让梨”大家应该都了解,讲的是为小辈者当有的“尊老爱幼”之德,在当时也是火得不行。

至于老师为何不讲后面的,第一是没那个必要,第二是这种故事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名人镀金”,往往那些历史名人,总有些不得了的东西,但其一生,并不是太如意。

比如说历史上“凿壁借光”的匡衡,“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其名声都不咋地。

至于孔融,虽然比他们好点,但身处三国乱世,最终结局也是悲惨!

孔融并不是一个善于另辟蹊径的天才少年,而是一个知书达理重视伦理道德的彬彬儒生。这也就决定了孔融的一生并不是像天才那样挥斥方遒,而是以坚贞忠诚为自己的丰碑。

话说孔融与儒家那可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孔融是儒家祖师爷孔夫子的后裔,为孔子二十世孙。

孔子二十世孙也。七世祖霸,为元帝师,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尉。融幼有异才。

而他自幼也是饱读儒学经典,因而在孔融心中,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在孔融之后的仕途之中,他也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面对权臣董卓,他不露阿谀奉承之态,而是以激烈之言辞匡正直言,最终为董卓记恨,被发配到黄巾军甚为猖獗的北海国任国相一职。

会董卓废立,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孔融在任上并未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但却可以称得上是“为政有方”,他重视教化,践行仁义,安抚百姓,以致一时间富有盛名。

而到了袁绍与曹操并立之时,孔融不愿取媚于权臣,直到曹操挟持汉献帝,才不得不在曹操手下任职。

及献帝都许,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

但孔融仍时刻提防曹操,多次或是讽刺挖苦,或是以激烈的言辞抗辩,使曹操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了为汉室正统而频频辱慢曹操,孔融在日常的建言献策之中也是恪守礼数,践行仁义。

孔融虽写的一首好文章,但大多是与曹操唱反调,曹操虽爱惜人才,但无奈孔融终不愿折节为曹操所用。

……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最后,曹操处死了孔融。

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正如其儿时有让梨之举,孔融以一生践行着儒家的伦理纲常,无论是长幼尊卑还是天命正统,他始终坚守本心,但最终也使得他在这属于枭雄的乱世中丧了性命。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回答

孔融自幼聪慧,懂礼仪,其让梨的故事写进了《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被世人传颂。很多人对他的前程抱有很高期望,这里所提到的问题也反映了对他后亊的关切。

很可惜事与愿违。孔融性格豪放不羁,高傲自满,顶撞上司,不计后果。后来在曹操手下做事,屡次诋毁曹操所为,引起曹操极大不满,以致动了杀机。曹操指使丞相路粹以“招合徒员,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将孔融处死,时年56岁,並被株连全家。

说到这里该明白为什么老师不讲孔融后传了吧?

3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启蒙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案例,但这样也就导致了很多人提到孔融,只知道他“让梨”这一件事,并不知道他长大后的事迹。

其实孔融也算是一个悲情人物吧,结局悲惨,后续的名声也被抹黑,但他的一生也算得上精彩。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说一说这个人物。

除了“让梨”之外,孔融还有一件著名的事件

孔融这个人出身不一般,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可以说是自带光环,天生就会受人尊敬。而孔融这个人年少聪慧,但锋芒很盛,嘴巴毒得很。

有一次,他随着父亲到洛阳,自己就去拜访了名士李膺。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要去见大名士,门人自然不通报。于是,他就对门人讲,自己是李膺的亲戚,所以来拜访的。门人一听,自然就去告诉李膺,有个十岁小孩,说是他的亲戚,等着见他。

正巧,李膺当时正聚集了很多宾客,他也没想起来自己有哪个十岁小孩亲戚,就叫来看看。李膺见到孔融就问他:“咱俩什么亲戚?”孔融很从容地回答:“我是孔子的后裔,您姓李,是老子的后裔,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学问,这样来看,咱们可是世交。”

李膺和一众宾客听了都很讶异,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孩这么聪慧。正巧,太中大夫陈韪刚刚赶到,听说了这件事,就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说,人在小时候聪慧,长大了未必还能聪慧。孔融听了之后,直接说道:“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慧”。可见,这个小孩的嘴还是比较毒的。

这个故事的精彩并不亚于“孔融让梨”,而孔融在这里表现出来的性格在长大之后依然延续了下来。

长大后的孔融,名声成为了他最好的护身符

孔融的名气在当时还是比较大的,刘备做平原令的时候,因为孔融能认识并记住他,刘备都感觉很荣幸。这种名气不仅是因为身为孔子后人的关系,更是因为他敢于挑战权贵。

大将军何进掌权的时候,孔融前去拜见,只是因为门人念他的名字稍晚了一点,没有及时通报,他就抢回了自己的名片,愤然离去。何进是比较毛躁的人,丢了面子之后,本来想弄死孔融,但因为担心杀了这个名士,对自己的名声影响太大,就只能忍了这口气。

汉末时期是中国宦官乱权最严重的的时代之一,而孔融却总会去找宦官的麻烦,在拥有监督权之后,所检举的对象同样多是宦官的亲族。即使自己的上司害怕得罪宦官,他也丝毫不惧,反而据理力争。但最终来看,宦官势力也拿他无可奈何。

董卓专政的时候,孔融也是反对董卓的一个代表,最主要的事迹就是极力反对董卓废少帝而立汉献帝。但是碍于名声,董卓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只能把他排挤到北海去做“相”,让他远离朝廷。当时北海黄巾猖獗,董卓想让孔融死于黄巾之手,并不敢亲自杀他。

后来曹操迁都许昌,把孔融请来,但这肯定是曹操做的很后悔的一件事。孔融不合作的个性又表现出来了,很多大家想要赞成的举措,他都表示反对,因为他在当时名声还很大,反对的力度也不小,很多事情都做不成。

最主要的是,他还讽刺曹操,一点情面都不讲,拐着弯骂人,不仅羞辱曹操等人的人格,还用其所谓的才学来侮辱他们的智商。

曹操击败袁绍之后,把袁熙的妻子甄氏私下里嫁给了曹丕。于是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当年武王伐纣,然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曹操也算是博览群书了,一时也没看明白,这个记载从来没有见过,自然就去询问。孔融说,这不就是现在的情况吗?其实是在讽刺曹操,攻击袁绍其实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是真心为了汉室。因为当时的曹操在很多人眼中类似于周公一样,是中兴汉室的能臣。这个典故后来就促成了苏东坡自己编造典故来糊弄欧阳修的趣事。

除此之外,曹操征讨乌桓的时候,孔融一样借古代典故来对曹操进行讥讽。

孔融不仅反对他的上司,还抨击袁绍、袁术、刘表等等地方诸侯,可以说把这些得罪个遍,要是没有自身“名士”的身份,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孔融的结局是自找的,并不值得惋惜

孔融最终还是被曹操杀害了,很多人同情孔融,认为是被迫害致死,但从曹操的角度来说,孔融确实该死。

孔融虽然有点名气,名在“建安七子”之列,但曹丕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高: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是说孔融表现出来的形象其实是比作品要好的,实际上就是说孔融的才学并没有他自身所声称的那样广博。

而孔融的事迹也表现出来,这个人真的符合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谶语,虽然名气很大,在政务上总有参与,但实际上也确实“志大才疏”,言论空泛,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他的言论多是尊崇儒家礼义教化,品评人物等等,尤其喜欢发表针砭时弊、指陈政务等言论,但都以抨击为主,并没有建设性的意见提出,甚至给人的感觉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许是名士身份所带来的傲慢,必须要表现得如此一般才显得与众不同,有点类似今天的“键盘侠”、“杠精”一类的角色。

其实不仅仅是孔融一个人如此,还有与其交好的祢衡等都是一般性格。祢衡是直接开骂,孔融是拐着弯骂人,但都只表现出名士的张狂,并没有实际的作用。

曹操早就看出来这个人的真面目,所以下了一个很贴切的评价:

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所以,当曹操势力逐渐稳固,并不需要这一类名士做招牌的时候,祢衡、边让、孔融等就必然没有什么好下场了。而这里面最惨的就是孔融,因为他的被杀,虽然是被指责为“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等罪名,但最主要的罪名是“不孝”。而孔融在当时恰恰就是以“孝”著称的。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孝”治天下的朝代,甚至这项品德还要在“忠”之上。父亲犯罪,儿子对其包庇,结果是两个人都得以减刑,这是汉朝的规定。所以,身为孔子的后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后被以“不孝”的罪名处死,可见曹操对他的恨意之深了。

总体来看,孔融真正值得称道的,其实也就是“让梨”一件事情而已,其他的要么表现其年少张狂,要么就是言论空泛,都是不值得学习的。他的死亡从根本上来说,是咎由自取,并不值得同情。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4

俗话说“三岁看小,十岁看老”,孔融长大后也是相当有出息的,不仅政治上有所建树,官至北海相、太中大夫等,曾给朝廷提过不少中肯的建议;而且在文学方面也很有成就,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他的人品,待人宽厚真诚,做人光明磊落。看到别人有缺点,总是当面指出来,背地里却充分肯定人家的长处。他还乐于推荐贤良之士,各地的志士都很信服他,家里也总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坐。

孔融纵有千般好,但有一个特点却为世人所不容,那就是才高气盛,做事从不考虑后果,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对高官显贵也从不避讳,因此,每每做出一些惊涛骇俗的事来。

有一次,河南尹何进升迁为大将军,丞相杨赐派孔融拿了名帖去贺喜,可把门的没有及时通报,孔融一怒之下,夺过名帖就回去了,还就此事说了一些“狐假虎威”的话,何进的手下觉得是奇耻大辱,想派剑客追杀孔融,但有人劝何进说:“孔融很有名望,您要是杀了他,天下的有识之士都会离你而去。不如给他个礼遇,可以召示天下。”何进觉得有道理,就征召孔融去他那里做官。

当时袁绍、曹操的势力逐渐扩大,但孔融不依附于任何人,有人劝他应审时度势,有意识地进行结交。孔融知道袁、曹的最终目的都是夺取汉家天下,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一怒之下,把劝他的人也给杀了。

曹操攻下邺城后,曹丕看上了袁绍的儿媳甄氏,曹操就做主让曹丕娶了甄氏。孔融一听到这事,立马给曹操写信讽刺他:“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懂什么意思,就问孔融这出自哪部经典,孔融笑道:“按现在的情况,不正是这样吗?”拐着弯骂曹操呢!

后来,曹操发布禁酒令,孔融又多次投书反对,信中极尽傲慢之词;孔融又曾上书请曹操遵循古制,千里之内不封侯。曹操就觉得孔融好像什么事都针对他,像一只苍蝇围着甩不开。又因孔融名望太大,不好贸然动手杀他。

再后来,有个与孔融有私怨的人郗虑,使人诬告孔融,说他任北海相的时候看到王室动荡,因此招募徒众,图谋不轨,毁谤朝廷。身为朝官,不遵守朝廷礼仪,上朝时衣冠不整,唐突宫掖,还曾和祢衡一起说出了有辱朝廷的大逆不道的话。

曹操正好以这个为借口,便把孔融抓了下大狱,过后将其问斩,尸体弃于市场,横尸街头。那年孔融56岁,而且孔融的老婆、两个孩子,无一幸免,全部被处死。

5

孔融的结局,是被曹操处死,全家被株连,我估计被让梨的那几个哥们儿都因为他被宰了,早知道不吃他梨了。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孔子第二十世孙,自幼天赋异禀,“孔融让梨”的故事当真是家喻户晓。

乱世办学堂=扯淡

但孔融这么一位文学才子,在东汉末年却非要趟这浑水。汉献帝时期,孔融担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所以孔融在三国故事里又被称为“孔北海”,就是源于此。

文学家玩起军事来和人家大老粗肯定也是有差别的,这不,孔融在北海巩固城池,觉得固若金汤了,就开始兴办学校,培养学生,推广先祖孔子的儒家学说。

但这位孔北海却忽略了一点:乱世,靠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你就算门下弟子比你老祖宗孔子多10倍,来个门客30000,那遇见千八百大头兵也是白给。

这不,建安元年,袁绍派袁谭打过来了,小孔夫子带着部队还有学生抵抗了数月,还是没抗住,见势不妙,孔融直接跑了。

信口胡说编典故,惹怒曹操

此后孔融就在朝中继续任职,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务。

你说你当你的文官不就好了,他偏不,此时曹操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孔融却视之如无物,常常抨击时弊,可谓入木三分,而且还广交名士,举荐贤才,让孔融一时间名声大噪,武的不行来文的,孔融果然弄得风生水起。

曹操拿下邺城,因为邺城反抗剧烈,曹操下令杀邺城居民,曹丕更是抢了袁熙的老婆甄姬为妻,孔融知道后,说了一句:“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曹操知道了疑惑不解,问孔融这个典故有啥出处,孔融回答是已经编的,想来应该有这么回事。

孔融还极力反对曹操征伐北方,讽刺曹操,既然打乌桓,不如把不进贡的肃慎以及偷盗苏武牛羊的丁零也一起讨伐了吧,曹操听后大为光火。

曹操觉得酿酒浪费大量粮食,不如禁酒省下粮食以资军民,孔融却说禁酒无用。

总之,孔融在作死的道路上撒丫子跑,你说你撩一下曹操也就算了,别人你就车得罪了呗,结果偏不,曹操想封赏有功的下属,孔融搬出来古法,说千里之内不得封建,一下午得罪了全部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

终于,曹操动了杀机,朝中有人奏报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最厉害的是,居然还有“不孝”的罪名,你不是注重名节吗,我越是要毁掉它。 孔融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全家株连。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6

要说中国古代四大天才少年,非甘罗、孔融、曹冲、司马光四人不可,甘罗十二岁拜相,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曹冲五六岁就会秤象,司马光更是不得了,从小就会砸缸,时至今日的小学生,都被要求向他们学习。

西方童话故事一般讲到公主和王子在一起之后就结束了,其实中国的童话故事更短,这些天才少年仿佛永远都长不大,甘罗和曹冲确实都没有长大,甘罗在拜相之后就再也没有史料记载去了哪里,坊间都说甘罗在和王后下棋的时候,趁着捡棋子的功夫捏了一下王后的脚被砍了,而曹冲是在未成年的时候病逝。

长大的天才少年,只有孔融和司马光,这两个人可不得了,司马光后来还当了宰相,写了《资治通鉴》,当然,老师们没有讲的是司马光后来成了保守派的头子,阻挠王安石变法,我有的时候都怀疑他砸缸的故事是不是他小时候撒的谎,如果他懂得砸缸救人这样变通的道理,为何不懂得变法才能图强呢?

相对于司马光的人生转折,孔融的人生简直就是大反转。

我们知道孔融是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事实上在《后汉书·孔融传》中并未提及让梨的事,孔融真正成名是在其父亲去世的时候,孔融因为悲伤过度,连站立都不能,正因为如此,孔融在州郡得以成名。

孔融所处东汉末年时期,还没有科举考试,想要当官必须有人举荐你,想要被人举荐,孝廉是很重要的东西,不孝的人是没有资格当官的,而提出对父母尽孝,对兄长尊敬这一个做人准则,正是孔子。

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多多少少还是沾了不少光,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地位逐渐提升,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儒学的影响力已经十分巨大,孔融自幼的名气,再加持孔子后人的荣光,尤其是自己又会写一手好文章,自然受到当时文人的追捧。

本来根正苗红,想要不成功都费劲的孔融,最后为官之路却颇为坎坷,成年后孔融被征召为官,但是为官之时常常因为性格上的原因与同僚或者上下司出现矛盾,当时何进晋升为大将军,孔融被上司派去祝贺,结果因为门人通报不及时,孔融夺回名片就走了,这在汉朝时期会被当作是一种轻蔑的表现,当时何进府上的人建议派剑客把他杀了。

何进没什么文化,他的门客建议何进不要杀孔融,容易得罪文人团体,对名声不好,不如以礼相待,结果何进还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由此可见,杀猪出身的何进尚且惜名,反倒是光环下的孔融有点上头了。

何进的这个举动当真是害了孔融,让孔融的脾气不但不知收敛,反而认为依靠跟人“叫板”还能受到重用,反正你又不能拿我怎么样,这样的孔融每次当官都当不了多久,三番五次被征用,三番五次又被搞家去。

最后被董卓给安排到北海国当丞相去了,其实这对孔融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孔融在京城的时候,看不上那个,瞧不起这个,是骡子是马出来溜溜看。

当时的北海正处于黄巾起义的重灾区,正是证明孔融的最佳时刻,当然,文人带兵要是能击退敌人,还要武将做什么,在孔融的领导下,北海的黄巾之患反而愈演愈烈,北海也被黄巾包围了。

最后还是刘备前去解围,建安元年的时候,孔融又被袁谭打败,最后丢弃妻子而逃,多亏曹操收留了他。

按理来说,孔融作为文人是建安七子之首,曹操虽是政客,但也是三曹之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两个人应该很投机,曹操又在孔融最危难的时候提了他一把,结果这两人后来是仇人见面,分外脸红。

在孔融的后半生里面,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与曹操抬杠。

比如曹操当时颁布了一个禁酒令,孔融就跟曹操唱反调,曹操为什么颁布禁酒令呢?因为当时正处乱世,粮食生产严重不足,酿酒会浪费粮食,为了保证粮食够用,曹操下了这个禁酒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说得过去。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孔融要与曹操唱反调,宣扬喝酒是自古以来的美德,遭到曹操的厌恶,除此之外,孔融还经常讽刺曹操,曹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孔融杀了。

当然,曹操杀孔融也不是平白无故,而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当时曹操提倡以孝廉治理国家,继续推行汉朝以来的文化策略,大概孔融是为了跟曹操抬杠,故意说了一句“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大意就是,儿子不过是父亲情欲的产物,母亲不过生子的容器,真不知道为何以孝道而成名的孔融,是怎样说出这样的话,相传孔融为官的时候,吊唁父亲,有一个人哭的感情不够投入,还被他杀了,如果为真的话,只能说孔融是一个严重的多标,对别人要求很严格,对自己要求很宽松,

曹操以孔融这番言论,定其死罪,大概也算是孔融的宿命了。

其实,除了小学课本里面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夸孔融外,在大多数史学家眼中,都看不上孔融,比如我在开头说的与他齐名的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孔融:“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

简单点说,就是志大才疏,清流典范,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

7

孔融成人之后,被曹操杀了,他之所以被杀,并不仅仅因为很多人认为的恃才傲物、桀骜不驯,而是因为他是汉朝天下的“死忠粉”。

文坛泰斗孔融


一、世受皇恩,坚持正统

1、圣人之后,谨遵五常

孔子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视臣以礼,臣视君以忠。”

孔子的观点理解为:国君要象当国君的样子,大臣要象当大臣的样子。君臣关系象父子关系,君子对大臣要有礼节,大臣对国君要忠心。

幼年孔融天资出众


孔融是孔圣人第十九世孙,从小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正统思想教育,作为一个幼年成名的神童,他是全盘继承了孔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尤其是在君臣有序方面,更不能有半点僭越,所以孔融是从骨子里瞧不上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卑鄙伎俩的。


2、才华横溢,直抒胸臆

孔融之所以小时候就表现得谦恭礼让、彬彬有礼,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比别的孩子聪明而有礼貌,而是因为他秉承的是儒家以“礼”治国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生的终极治世理想。

而董卓和曹操这两个军阀出身的奸雄的出现,彻底击毁了孔融渴望“学得锦绣文,才卖帝王家”的梦想,于是他就成为职业“杠”这两个人的“超级大杠精”。


孔融与董卓


孔融的才华自不必说,他位列“建安七子”之首,是当之无愧的文坛泰斗,虽在诗歌的建树方面略逊于“三曹”之一的曹操,但在政论方面的成就绝对堪称巨擘,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越瞅曹贼越别扭,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憋死他了,忍不了啊,所以他就成为了著名的专业杠曹“嘴炮”。

二、锲而不舍,一杠到底

1、因杠董卓,结识曹操

董卓想废掉汉少帝,改立当时为陈留王的刘协为帝,一个大臣,随便废立皇帝,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仅遵正统的孔融哪能忍,于是站出来与董卓论辩,说得很不中听。

好在董卓虽然是西北军阀出身,但他深知像孔融这样一个世家大族出身的士人名流影响实在太大了,他可不想留下一个“枉杀士人”的恶名,于是就派他到渤海郡当北海相。

北海指现山东潍坊,北海相等同于现潍坊市长,汉武帝之后汉朝就开始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孔融所任的这个北海相,相当于一个自治市的一把手,权力很大。

雄才大略的奸雄曹操


房子不错,但空气不好。

董卓此举,其实是让孔融去送死的。

孔融心知肚明,可是不得不去啊!

此地治安很差,有很多黄巾起义的余党出来游荡。

孔融到任后,拿这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流寇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借酒浇愁。

可是点儿背的是,有一次孔融喝得正“嗨”的时候,这帮家伙就杀了过来,结果他迷迷糊糊领着手下冲将过去,险不点儿成为“杯具”被捉。

按理说,儒家对气节看得很重的,可是命都快没了,谁还管什么失节不失节的,他撒丫子跑路,连老婆孩子都丢下了,直接去投奔了之前觉得很有眼缘的曹操。

2、感情破裂,祸从口出

(1)初为知己,后成仇敌

开始时,他与曹操有过一段“蜜月”期,这位和他并列“建安七子”的文化人,看起来非常敬重他这个才子,全然是一副礼贤下士的做派吗!

可这个“蜜月”期实在太短了!

横槊赋诗的曹操


没过多久,孔融就发现,这个曹操比董卓还过分,对汉献帝刘协呼来喝去,曹操做人更是假仁假义,对他这样的汉室忠臣更是横竖看不眼。

这还了得,这不就是他祖先说的”礼崩乐坏“吗?

“盘他”!

(2)杠精附体,no作no die

“背逆汉室,不尊汉臣”,是可忍孰不可忍,孔融这位文坛泰斗怒了!

自此之后,曹操无论做啥,他都出来说不对。

曹操想杀杨修的老爸太尉杨彪,他说不对。

曹操搞个戒酒令,他也说不对。

令曹氏父子三人着迷的甄氏


最烦人的是,曹操想娶个从袁绍家抢来的二手大美女甄氏,他也说不对。

结果这个甄氏便宜了自己儿子曹丕,你说这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让曹操看着多烦啊!

哎哟哟,大哥,全天下都知道曹操喜欢收集二手熟妇,你这么做,不是故意戳他的心尖子吗!

至于孔融推荐的那个骂了曹操“八辈祖宗”的祢衡,比起孔融本人的叽叽歪歪、喋喋不休还真算不了什么!

狂生祢衡击鼓骂曹


董卓怕给国人留下个嗜杀名士的名声,曹操更怕,可他真的“无须再忍”了!

(3)孟德出手,套路至死

曹操看到郗虑与孔融不和,便假意居中调和,还给孔融写信,表面上是劝架,实际上是“搓火”。

郗虑和孔融结下的梁子,源起郗虑的老师郑玄。

郑玄乃当世顶尖大儒,孔融任北海相时,本对郑老恩遇有佳,可敌人来时,郑玄独子郑益恩引兵来救,孔融反而跑得连背影都看不到了,郑益恩被杀,郑玄也险些丧命,自此之后,郗虑就极度鄙视孔融了,见面都想吐他两口。

即使曹阿瞒不挑拨,以孔融这种脾气,怎么会示弱,郗虑这家伙,长期传他的瞎话,他回的话那叫一个难听。

郗虑其实对孔融的酸腐刻薄早都习以为常,可他马上对曹老板的意图心领神会了。

于是他授意一个比自己级别低的叫路粹的人弹劾孔融,这位路粹大哥更过分,竟胡乱编造了一些孔文举说过什么“弑父”等过激言论之泱泱罪状。

被满门抄斩的孔融


曹操给罗织的这些罪名实在太恶心孔融了,你不说我君臣失仪么,我说你有悖伦常,要知在“独尊儒术”的汉朝,这不孝之罪可比失仪之罪严重多了!

公元208年,孔融被“套路”死了,可怜同时被杀的还有他的全家。

孔融被满门抄斩时发生的一件事,还衍生出了一个成语。

那时他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孔融想让来捉他的使者给曹操带话,放过他的幼子,哪怕一个也好。没想到他的儿子秉承了他孔家刚正不阿的风骨,从容说道:“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

这是有乃父气度的神童啊,可惜人生就此终结在这令人唏嘘的未及弱冠之年。

好惨啊,孔融为了忠君爱国的思想毁了自己,也毁了他的全家,但这就是文人傲骨、大家风范,而且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足以彪炳史册,被后世所仰望。

杨修、祢衡、孔融、荀彧之死,与其说是因为他们轻狂或是叛逆,还不如说,因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士人集群长期集体抵制曹操,故此他需要杀几个人立立威,而这几个有点毛病的人,刚好能让他找到借口,刚好撞到了他的刀口上。

曹操杀孔融,带了个坏头儿,自此之后,出现了一股随意擅杀名士之“文字狱”风潮,连全国公认的文坛领袖都能杀,还有什么人不能杀,就连远在江东的东吴老大孙权也依样画葫芦杀了些士人。

可悲可叹啊,东汉末年,文举之后无名士。

8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是耳熟能详的。因为这个故事是选入教材的,说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给孔融家里拿来了一筐梨。孔融的父亲让孩子们分吃。孔融先拿,但是他拿的时候,却选择了小的。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说,因为他小,因此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孩子进行了很好的教育,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这个故事讲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礼让”。

(孔融让梨)

我们知道,人都是有贪欲的,这是人的本性。越是本真的人,越容易自私。尤其是小孩,由于受到的教育很少,因此,自私几乎是他们的天性。必须要受过礼仪教化以后,孩子才会懂得谦让。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谦让,这显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古人才把孔融的故事,收进《三字经》里,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现在,仍然是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

但是,我们知道,《后汉书》记载,孔融最终是被曹操给杀死的。孔融之所以被曹操杀死,《后汉书》记载,是因为他说了一句话。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对子女还说,算不得什么亲人,也不必对他们报什么恩。因为子女之所以产生,不过是因为父亲一次情欲的副产品而已。而母亲,也不过是装这个副产品的一个容器罢了。

因为孔融说了这句话,曹操认为孔融有损于“礼教”。古代是礼治社会,“礼教”当然是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如果某人在古代做了有损于“礼教”的事情,自然是应该受到严厉处罚的。再加上孔融本身是孔子的后代。作为孔子的后代,自然是道德标杆,而他竟然做出有损于“礼教”的事情,所以必须得杀,因此,孔融就被曹操杀掉了。

(曹操)

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因为懂得“礼让”,也就是维护“礼教”,被后世立为学习的榜样。但是他最终却因为违反“礼教”,而被曹操杀掉。这件事实在是太诡异了。那么,如果我们是老师,我们在课堂上教孩子的时候,怎么来给孩子们讲孔融这个结局的故事呢?或者说,就算我们装含糊不讲,如果有孩子问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又如何给孩子们解释呢?

当然了,我们知道,孔融被曹操杀害,是因为曹操想要篡夺汉朝的江山,因而在朝廷之中飞扬跋扈。孔融对曹操这种飞扬跋扈的行为很不满,因此多次出言讽刺曹操。

有一次,曹操在打败袁绍以后,曹丕就直接把袁熙的妻子,也是当时大美女的甄宓夺为己有。孔融就对曹操说,周武王伐纣成功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当时曹操还信以为真,问孔融,真有这么回事呀?孔融笑着说,我是根据今天发生的情况,推测出来了。曹操才知道他在讽刺自己。

还有一次,曹操率大军亲征乌桓,孔融又说话讽刺他,说他穷兵黩武。后来曹操提倡禁酒,孔融又反对,又说话讽刺曹操。

(甄宓)

几次三番,让曹操非常生气。但是因为孔融在当时非常有名,因此曹操也不敢轻易杀他。于是就悄悄派人收集孔融说过的话,在听到孔融说出“父母容器论”后,就以此为借口,把他给杀掉了。

曹操杀孔融,肯定是找的借口。但问题是,不管曹操是不是找的借口。这句话,确实是孔融说的。孔融说这句话,确实是有损于礼教的事情。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孩子们如果问我们,我们又怎么解释呢?

关于这个问题,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演讲稿中,专门谈过。鲁迅说,当时是处在政治高压时期,由于曹操想夺皇位,因此才实行政治高压。孔融当时是出于激愤,说了反话。意思是说,不守礼教的是曹操。孔融对曹操不满,但碍于政治高压,只能说这样的话来讽刺。

(汉献帝)

这话也对,从前面的讲述我们已经看出来了,孔融这个人,确实是喜欢讽刺人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鲁迅似乎没讲透。其一,孔融的“父母容器论”,怎么就在讽刺曹操呢?曹操诚然对汉献帝不忠,但他没有对父母不孝啊。其二,当时确实政治高压,但是孔融向来说话没遮没拦,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用得着这样委屈婉转地说么?

因此,鲁迅的解释并不完美。我认为,孔融之所以那样说,还是因为孔融说话做事都不严谨。他在当北海相的时候,治理无方,又不团结人,因此把北海搞得一塌糊涂。后来袁谭打过来的时候,他又不会守城。对方箭如雨下,他还在那儿看书,装风度,最后又自己逃跑,把妻儿老小都丢了。

总之,孔融虽然小时候很“礼让”,但因为没有学到真本事,因此于国家无益。再加上说话不检点,要表现自己言谈举止非同凡响,因此最终把自己给害了。

所以,我认为给孩子讲的时候,还是要一分为二。孔融小时候很早慧。但是后来他不思进取,又不检点,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我们也正好借此,给孩子们一些警示。

(参考资料:《后汉书》《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等)

9

说起孔文举你可能不知道是谁,但一谈到《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你们一定知道说的是谁,孔融让梨,作为德育故事耳熟能详。

四岁的孔融与哥哥一起吃梨,自己拿了个小的,大人问他为什么拿小梨,他说我比哥哥小,当然该吃小梨。这个故事从小就被家长拿来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孔融自然因此成为了小孩们眼中的偶像,别人家的小孩。但为什么老师家长只给我们讲了孔融小时候的故事,对于他以后的故事只字不提呢?

我认为是孔融没有长成后人所想要的那个样子,与孔融让梨的期望不符。说到与我们期望不符的名人,历史上还真不少,除了孔融还有匡衡、司马光、李绅等,凿壁偷光的匡衡在晚年却被评为奸臣,写《悯农》的李绅实际上后期骄奢淫贪。与我们想要孩子们学习的谦让,勤奋好学等品质不符自然就不讲了。

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代世孙,又有四岁让梨的美名按理说是前途无可限量,可长大以后的孔融却狂妄自负,多次言语上得罪曹操,甚至在战乱中抛弃妻子,最终被曹操一不孝的名义杀掉了。

可以说孔融是一个故作姿态、虚伪狡诈之人。在建安九年,军阀袁绍之子袁谭率兵围攻青州城,此时城内的守兵仅仅剩下了几百人,形势万分危急。当时的孔融也在青州城内,为了维护自己“临危不惧”的名士形象,其选择故作淡定,饮酒作诗,拒绝上城督战,令守城士兵又气又恼。后来,在袁谭大军攻破青州之时际,孔融竟然在士兵的掩护下悄悄地逃离了青州城,无情地丢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也是在这一次的战争中,他的孩子和妻子都被敌人残忍杀害

孔融自负于自己是孔门之后又有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危难,但又才器初略思想空乏,所以没什么收获,他曾设立学堂,渴望像先祖一样广收学子,却在袁谭攻进北海时组织学生抵抗军队,最后输的一败糊涂。

在曹操进攻邺城屠杀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夫人女子众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姬。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是出自于何典故。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这算是把曹操得罪惨在曹操北讨乌桓时,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不孝的名声应该是源于他的父母无恩论,原文翻译过来就是“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孔融又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这说法出自孔融可真是不敢相信!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 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了之于母,亦夏奚为?譬如物寄缻 中,出则离矣!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最后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

孔融最先以谦让孝顺闻名,可最后被曹操杀死后还冠上不孝的名义,实在是讽刺。老师自然是不会将孔融让梨的后传以及长大后的故事了,否则怎么解释他不孝的名义呢?

10

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天才神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位天才神童人生后半段的经历却很少被提起,谈论他的结局,更是比较悲催。很多人将他作为一个反面教材,但是我认为成年后的孔融并没有那么不堪,相反他心中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

成年之后的孔融,一心以教化治民,但是处在乱世之中,缺少了变通;

东汉末年天下黄巾起义爆发,四处陷入了动乱,孔融作为一个读书人,并不懂得如何平乱,但是他因为得罪了董卓,被派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

孔融是以自己的“德化”来治理民众,但是天下大乱,这种德化根本不起作用,需要的是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孔融虽然获得了“孔北海”的称号,但是面对黄巾起义军的进攻,屡战屡败,最后还是刘备出兵相救。

从治理民众的方法和实效性而言,孔融的确不合适,但是他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一心用教化,所以说孔融只是不得法,而并没有失去本心。

成年之后的孔融,坚持以汉室为中心,不远屈服权臣,不惜得罪权贵;

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的时候,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最后被董卓派到北海,若非刘备相救,就要被杀死了。

袁绍、曹操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的时候,孔融知道此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杀害。

最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孔融征召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当时朝廷的大权已经紧紧掌握在曹操手中,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每天做做样子,但是孔融却不这样,他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非常认真的对待。

从孔融的政治立场来看,孔融不依附任何强权,只是归顺中央,只为汉室朝廷说话,即使是得罪朝廷的权臣也不惧怕,这不恰恰是孔融政治操守高尚的体现吗?难道说非要依附曹操以谋求荣华富贵才能算得上识时务。

成年之后的孔融,内心的苦闷无人能解,最终被曹操所杀。

孔融归附汉朝之后,实际上是被曹操管辖,孔融面对自己所忠心的汉朝被曹操这种权臣霸占,内心是无比苦闷,所以所整日借酒消愁,以至于将曹操的禁酒令都置若罔闻,因为他也不理睬曹操。

孔融看到曹操奸雄诡诈,曹操篡汉的野心也渐渐显露,这种情况下孔融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他还给众人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亲不值得孝顺,孩子不过是其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没什么恩情,十月怀胎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器物与瓶子就没关系了。

很多人将孔融的这句话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但是却不考虑孔融的本身的人格,孔融终其一生都是以“孝”“义”闻名,他可以说是当时孝义的典范,那么作为典范的孔融,为什么会抨击“孝道”呢?因为他是通过这个在衍射当时的朝局。

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的朝廷作为臣子的曹操何尝将做为君王的汉献帝放在眼里,曹操不尊君臣之礼,就如同做儿子的不孝顺父亲,做子女的不孝顺母亲。所以孔融说“父母不值得孝顺”实际上是讽刺曹操这个做臣子的不忠诚,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会将孔融株连全家。

纵观孔融的成年生活,他是一个坚守心中正义,一心忠于汉室的人,从他的角度看,他并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而他所欠缺的是治理天下的实际能力,并非是一个不堪的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