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小被灌输家里穷,不要和别人攀比,不要惹是生非,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非常感谢受邀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1.被灌输家里穷会导致思维上显得落后,显得低人一等,而且会更加的自卑,甚至可能会选择依附别人,选择屈从,一生碌碌无为。

2.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灌输的这种思想会发奋努力,付出比别人多10倍的努力,因为从小就过苦日子的人都懂得珍惜。

3.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嗯使自己变得特别的吝啬,什么都舍不得,包括对自己好也是舍不得

4.另外还有可能会变得很敏感很老实,喜欢的东西自己也不敢买,如果多花一点钱的话,又会有一种负罪感。

5.还能导致自己不懂得打扮,不懂得哄女孩子开心,眼界也会比较小,另外也会没有安全感。

6.这样的情况还会导致懂事,更早明白社会的残酷,对这个世界有时候很失望。

7.渴望拥有自己的东西,但是有时候却会眼睁睁的看着机会错过而不敢去争取,主要就是因为自卑,另外受了欺负也很难去还手。

综上所述,从小被家里灌输这样思想的人,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奋发图强成为人上人,另外一种是越发自卑,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能帮到楼主,也希望可以关注一下我。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对我的答案进行探讨一下。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我上学的时候大人就经常灌输这种思想,咱家穷,别给人家比吃穿,比学习,老是唠叨,每次从学校回家都唠叨,耳朵都起茧了。明明我考上了初中非逼我去城里姐姐家那里上学,过了四年寄人篱下的日子。有一次我捡了几个啤酒瓶换了块雪糕吃姐夫老是追问我哪儿来的钱,奶奶的难道我偷你家的钱吗?!周末老是折腾我去干活,我的作业怎么完成?让我住的破土房子黑咕隆咚脏的要命,冬天冻死个人,夏天闷热连个蚊帐都没有,整个晚上被蚊子咬的睡不着。看到别的同学吃好的穿好的有零花钱我就是自卑,看不起自己,学习努力有什么用?其实当时成绩还算不错的,就是因为穷没朋友。后来还我妈唠叨别谈恋爱,就我这穷酸样长得又丑谁呢你看上我啊?太高看我了!再后来我一个月的饭票被同学偷了,对我打击很大,干脆不上学去济南打工去了。现在过得怎么样?不好过,当的上门女婿,因为兄弟们多,到打发我结婚的时候不要说房子了,连我的宅基地都没有,还要我拿我在青岛打鱼用命换来的钱自己管自己!我现在干着修电车摩托的生意,前些年生意挺好,自08以后一年比一年差,我后来索性把生意交给老婆,好歹一天赚个一百多块钱,我就开双排货车去跑出租送货啊,回收旧家电啊什么的,还有时候累了就在门市修修车,还好,今年过年就比去年强了,多挣了八万。至于买楼?不买,也买不起,我这里马上拆迁了,老婆这边能换两处,当房奴多没劲,我就俩闺女,犯不着顶那么大压力,抽烟,喝酒,吃好的,穿好的,该买就买,不认命不行啊,咱干一辈子不吃不喝能攒多少钱?供孩子上完大学,自己有两个养老钱就行了。

3

那些孩子应该变成了自卑、懦弱、自尊心强、没有安全感的大人


我的情况

首先我的情况不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是女生,家里条件温饱,但家长还是会往这方面教育。我知道他们初衷是为了我好,不希望我浮躁和贪欲。但我不赞同这种教育理念的,可我也理解以他们有限的知识体系,这是仅能让他们认为好,然后灌输给我的东西。包括前两年流行的“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观念,我觉得都普遍极端。不管是因为真的家里经济“穷”还是为了穷养的“穷”,我都不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的。


尤其是我现在成为了母亲之后,我也有了一套“穷养和富养”的理论。

穷养

对于”穷养“,会有家长这样想“穷养就是对儿子狠,只要够狠,孩子以后就越有责任感,能成为个男人。”

太可怕了!

前段时间明星杨烁育儿上了热搜,没想到让杨烁拜托”油腻“的,是”打击式育儿“,看过视频的人一定隔屏幕都感受到了压抑和憋屈。

我相信不单单一个”杨烁“,他是万千家庭的代表。我们不会怀疑他对孩子的爱,但我们都对他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否定。因为他小的时候被棍棒教育,所以他也对儿子这样做了。有多少父母将打压教育理解错了,为了让孩子听话,打压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并且从来不表达爱和鼓励。

最可气的是他明明对女儿这么好,我想连观众都感受到了不公平,何况是杨雨辰呢。

我举这个例子,没有恶意。我也相信题主问这个问题,也是对穷养的不信任。

穷养孩子没问题,但一定别用错了方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富养

先说说一些人理解的“富养女”: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可能为此支出一笔不小的奢侈品消费,出入高级的场所,满足她的要求,这样她的格局才能高尚,才不会轻易被”坏男人“带走。

这么一看,只要有钱,养个优秀的女儿简简单单,可真的是这样吗?和题主的问题对立了两个极端。

而我说的”富养“,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孩子的成长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精神上的给予,尤其是父母的陪伴,这是永远不能用钱去替代的,并且随着孩子的长大,是没有机会弥补的。

所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父母对其进行精神上的富养。

1.让孩子学习一门感兴趣的东西,充实孩子的精神世界

2.多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从而拥有取悦自己的能力,这样即使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对生活失望。

3.尽可能地陪伴孩子,遇到困难时拍拍他们的肩头,受委屈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

4

看到这个标题,我必须要把埋藏几十年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太憋屈了。我从小就是这样教育的,有事没事就拿没钱家里没钱买粮食逗我。我是八零后,记得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半开玩笑似的对我说,家里没钱了,明天没饭吃了。他以为这样逗小孩很有意思,但这件事深深埋在我的心里。现在没有一点安全感,也不敢花钱。看着银行存款心里才踏实。这种心里错过了很多机会,导致现在都没买房。。。

5

这个问题我必须回答,希望各位父母和即将为人父母的人好好看看我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希望能够给你们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有点启示。先说结论:

父母一味说家里穷苦、自己没本事、抱怨社会不公、生活压力大等等皆为负面情绪。此种论调看似为了让孩子早点懂事,实则弊大于利,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多为负面,轻则自卑,重则抑郁。

我是90年代农村家庭出身的男孩。父母务农,没有文化,家境贫寒。从我记事开始,爸妈每天都说家里苦啊,自己没本事,干活太累导致全身病痛、生存压力大啊云云。因此要我早点懂事,并得出结论“好好学习,长大要有出息”。更兼之家父脾气暴躁,一点小事就暴如雷霆,辱骂不休,不骂得我泪流满面,欲以死谢罪誓不罢休。因而我总是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每次“教育”完,我都心情沉重,感觉世界灰暗,人生无望。从小我就不敢要求玩具,课外书,零花钱这些东西。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夸我懂事,不哭不闹,尊敬长辈,却没人注意到我的心理负担。我总感觉自己比同龄人懂事但是缺乏活力。这种情绪的积累总有一天是要爆发的。

小时候懂事还算早,学习成绩也过得去,所以做过一段时间“别人家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慢慢就变了,我缺乏自信,对生活和未来缺少憧憬。父母教育方式依旧不变。我却越来越自卑,又很孤傲偏激。初二有一次挨了同学的打竟然不敢还手,标准外厉内苒的怂人。上高中后,我变得愈加孤僻和自卑。同学也习惯来欺负我,在他们眼里我是个怪人。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后来我抑郁了,并且高考落榜。

高考落榜对于我和我的父母都是一个重大打击,他们在得知后骂了我一个晚上。家父恨子不成钢,声泪俱下,怒斥我没出息,并且为我的未来而深深的担忧。我虽痛苦却但是对这个结果并无意外,高中三年得了两年抑郁症的人早已无心学习。我对于未来没有憧憬,只想着逃离。谁又真的知道我的病症呢,事实上我也是上大学后才知道我可能真的抑郁过。

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我后来找了个野鸡大学读自考混了本学历。在十八九岁时我极度叛逆,差点因事入狱。好在上天垂怜,至今平安。如今快三十了还没有谈过恋爱,工作换了很多次干得都马马虎虎,未来很迷茫。看似我的抑郁症已然痊愈,至少我看起来像一个完全正常的人。我基本上从不主动给家里打电话,一年回去一次,每月一个电话报平安。我在公司人缘不错,但生活中几乎零社交。

我努力的去淡忘过去的这些东西,但是每当遇到挫折还是会忍不住会回想起。我爱我的家庭,爱我的父母。但是我同样也恨他们,这一点我不想承认。

回顾一下我的成长经历,从幼年起父母总是要求我优秀,我也自以为优秀。直到后来,我慢慢发现自己各方面都被同龄人远远的甩在后面。我才发觉我并不比谁强大,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我意识到自己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比起物质和教育资源的匮乏,精神上的匮乏才是真正的“穷”。

对于以后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他能成为善良、独立、乐观的人,能够去体会生活的乐趣。我并不指望他能有多大出息,只要不去违法乱纪,勇于面对困难,能够真正的享受人生是我对他最大的期望。

6

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女,34岁。生活在不上线的小城,五岁的时候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里,父母从小就对我说,我们家穷,没有关系没有人脉,出去不要惹事,要好好学习,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所以从小,我就不敢提出自己真实的要求,努力地让别人喜欢自己,怕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一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怕人瞧不起,被欺负了更不敢说,甚至自己做的对的时候,也会先跟别人说对不起。。。。。。我一直觉得,努力学习就可以改变命运,倒是事实并非如此,直到后来,我进入国企,做了一个小主管,老公对我很好,是他们单位的高管,但是,如今,34岁的我,仍旧有社交恐惧症,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很多时候虽然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别人眼里我也雷厉风行,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面对大众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是恐惧纠结,这么多年,我不断地用沉默和努力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自卑,在别人眼里我却成了“清高”的人,因此,朋友特别少,很多事情,自己承受,无法诉说,真的是很痛苦。

7

一种孩子,长大后,自卑感很强。总觉得自己不行,做事畏手畏脚,难成大器。

一种孩子,长大后,争强好胜之心特别严重。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

两种都不可。

所以说,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从小对孩子应该有个理性的教育引导方法。

8

我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又都是老实人,经常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不要惹事生非,不要与人攀比,要好好上学,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现在想想,也是,一个贫困家庭,父母老实,惹事生非会让父母不省心,会给父母惹气生。家里没有钱,与人攀比也是枉然。

正因为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我现在才是这个样子:

一、不赶时髦

其实赶也赶不上,穷教师,收入低,孩子上学仅仅供得起。就说原来的黑白电视都比邻居晚卖好几年,彩电也是这样,洗衣机、电冰箱是近两年孩子给买的。穿衣讲究整洁,不赶时髦,追求艰苦朴素的生活。

二、不沾烟酒

不吸烟、不喝酒,这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现在,尤其喝喜酒的时候,我很讨厌那烟雾迷蒙的神仙世界,也不喜欢那“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之类的醉语。我不胜白酒,偶尔用瓶啤酒,怎么也比不上人家一会儿喝一箱的水平。

记得有一次,一个领导对我说:“你不喝酒,怎么能当领导?凭你现在的水平,早应该是领导了。”我说:“你太抬举我了。”

三、工作认真

不惹事,就要好好做事,尽力把事情做到至美。在工作上,三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既然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把小事做好。

出自己的力,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懂得与领导“走近,”对那些向领导献殷勤的人嗤之以鼻。

四、良好心态

没有奢望,保持良好心态。我这个年龄,早已看破红尘,看淡生死。名牌日常用品不敢想,轿车开不了,有电动三轮就行;高楼住不了,瓦房就行;山珍海味享受不了,白菜豆腐就行……工作上,仍然不甘落后,与青壮年争一流。



9

我特别想知道,因为小时候家里穷,父母教诲千万别打架,打了别人没钱给人看病,所以我老是挨打。现在我告诉我的子女,外战,倾家当产也要打胜,内战,家财万贯也别打胜。

10

草根家庭,父母让孩子“不惹事”、“不攀比”都是正确的。但是,片面强调弱势身份,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卑、固化低人一等的心理,从而丧失改变命运的勇气。

从农村孩子到大学教授,知天命的年龄阅尽世态炎凉,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不惹事”,还要“不怕事”

不惹事,是任何人都应当恪守的为人准则。不欺负人、不沾人便宜,本质上是自保,因为“多行不义必自毙”。草根家庭的孩子更当谨慎为人处世,毕竟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

但是,仅仅不惹事是不够的,还要不怕事。厚道、低调都要有底线,在人格尊严或者利益收到侵犯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必要时用适当的方式反击。

如何贫富贵贱,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二、物质上不攀比,但要见世面

多年前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生活在县城的工薪阶层少妇。她平时节俭持家,不慕虚荣,但是每年都会和丈夫商量搞一次“奢侈”消费,或者是全家到临近城市旅游一趟,或者是在平时不敢进的饭店吃一餐,或者是买一件平时不敢买的好衣服。

她平平淡淡地做好家庭主妇,但是不忘“少女梦”,偶然见识这个世界的美好。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能找到合理的平衡,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草根阶层培养孩子,也是这个道理。平时,安贫乐道、物质生活量力而行,但是也要尽可能让孩子多见世面。既有平常心,又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这样的孩子才能脚踏实地追求更好的生活。

三、精神上贵养,自尊自立自强

虽然草根子弟的进取之路注定崎岖,但是决定他们命运的关键,在于能否理解人生的意义,在青少年时代激发出雄心壮志。

即使草根家庭,在品行、心气、胸怀和学识等精神生活方面,都应该富养孩子。精神上的富养,和家庭条件没有多大关系,更多地取决于父母的思想格局和境界。

比阶层固化更可怕的,是认知固化。家庭教育最大的差距,在于家长价值理念的差距,而不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差距。

价值观教育、理解学习的意义、人格塑造、强身健体,都可以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免费完成。

古今中外,寒门出贵子比比皆是。


我是施冬健教授,读书/教书/写书/评书,下棋/喝酒/游历/发呆。观点不中庸,处世平常心。有缘就关注,无缘请散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