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战止战就是用战争手段去遏制战争的存在或者是发生,这个成语的本意是如果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战争,那就去发动战争吧,有点以毒攻毒,以暴制暴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司马法》,据说是姜太公所著,姜太公曾经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而这个《司马法》则可以理解成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或者是作战条例。《司马法》本章节是这样说的:“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意思是:“如果杀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得安宁,那就把他杀掉吧;如果攻打下一个国家是为了爱护他的国民,那就攻打他吧;如果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战争,那就去发动战争吧。”

如果按照姜太公所说的的这个以战止战的意思,属于进攻战略,而且是在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做到的。首先,要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你的军事力量就必须要强于对手,否则,就无法达成以战止战的目的,反而会引火烧身,甚至是自取灭亡。我们从止战止战的原意理解就是这样的,属于用战争手段去中止战争,以战止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制止战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姜太公说了,那就去发动吧。而能够发动战争的前提是,你手里得有发动战争的资本,也就是你必须要强大,经济、军事都要强于对手,才能去制止战争。

以战止战后来得到拓展,有了更深层意思,就是遏制战争的发生。例如,核武器就具备遏制大规模战争发生的作用,尽管核武器是可恨的,但是,任何东西都是两面性的,有好必有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虽然以战止战的作用从以暴制暴发展到了遏制战争发生,但本质并没有改变,就是建立在拥有强大的实力基础之上,这个本意并没有改变。要想做到以战止战就必须自身硬,也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否则,就会成为挨打者,更无法遏制战争。

如果力量悬殊,以战止战不论是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还是采取遏制战争的手段都不成立,你本身就是一个弱者位置,和对手比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本身就是处于肝颤中,怎么去主动打击对手,拿什么遏制战争的发生呢?以战止战的遏制战略,是有前提的,首先就是拥有强大的力量,形成战略威慑能力,遏制战争就是让对手害怕,不敢招惹你,否则会挨打,要让对手害怕,手里就要有东西。目前,典型的以战止战的威慑战略就是大国竞争战略中的核威慑战略,这是最典型的以战止战遏制战略了。你手里没有这个东西你就不可能去招惹它们,所以,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以战止战的战略目的的。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最佳贡献者
2

朝鲜战争,告诉我们,以战止战,可以是拼承受力。

谁先受不了了,谁妥协。

3

以战止战绝对的是一个战略兵法斗争中可以使用的名字,以战止战是指用于对于世界上某些长期的怀有野心邪恶心凶恶魔鬼侵略者土匪强盗们所发动的侵略战争而只有战争只有战斗只有反侵略只有人民大众共同的反击侵略者所以用以战止战这个战略名词了吧,又比如假如土匪海盗闯进了我们的家门国门杀人放火掠夺以及它们占领后又切割我们的祖国人民的国土,我们难道是还抱有和平共处绝对的不动武不反抗侵略者不战争的心态而和平共处和平谈判在希望敌我双方再和平的基础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吗?所以《以战止战》绝对的正确完全的正确至于课主所问假如在敌我力量悬殊之时可否也能用这个以战止战这个方式方法解决反侵略的事情呢?我认为完全的可以绝对的可以比如反侵略一方绝对的因为自己家的国家的力量均弱所以被强国侵略吧,可是弱并不等于自己打不过战胜不了天下第一的霸权主义者侵略者的啊哈哈哈哈,不过所谓的弱方只是因为敌我军事力量以及国家的力量相对不平衡而已并非不能战并非不能胜利的啊?柔弱胜钢强上善若水中国共产党红军反击日本人的侵略反抗封建地主资本家国民党的剥削压迫以及外国霸权主义者的压迫直至现在可绝对的是一个以弱胜强上善若水现实成功经验胜利经验的啊哈哈哈,所谓的上善若水并非不战中华大智慧中杀人放火亦是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大菩提義即是反击侵略者哈哈哈,这个世界上谁怕谁啊?至于课主所要的兵法弱胜强之类的文化知识此文不再繁宣尚请课主谅解之。

4

谢谢邀请,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以战止战”,顾名思义就是用打的方式来结束战斗(战争)。这种策略应该考虑,但是应作为最后的策略,尽量和平解决。

在力量悬殊时候,不建议这种方式。

5

若双方势均力敌怎么可能发生战争?!

阻止侵略无论是否力量悬殊!侵略者当然希望被侵略者看到力量悬殊,从而放弃抵抗,但是受侵略者肯定不干!

以战止战就是要让侵略者看到防守一方坚决抵抗的决心,让他们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从而放弃大举侵略的行动。

那种“埋头苦干,等我们实力强大了敌人自然不敢侵略了”,其实质就是绥靖主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