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上有三个比较优秀的同学,分别是小曹、小孙、小刘。这三个人当中,小曹有一罐糖,小刘和小孙各有一颗糖。这三个同学,各有各的小算盘。小曹身体最强壮,想把另外两颗糖给抢过来,经常欺负另外两个。小刘和小孙比较弱小,为了保护自己的糖果,避免被小曹欺负,只好联手。

小曹单挑没问题,可要一个打两个还真没办法。于是,小曹干脆抱着自己的一罐糖,待在家里自娱自乐,顺便看小刘和小孙玩耍。过了一段时间,小刘同学变强壮了,还捡到一颗四川冰橘糖。小孙就着急了,眼红了,抢了小刘原来的那颗糖。小刘就不干了,为了一颗糖,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通过这个故事,就明白刘备为什么要攻打孙权了。

孙权、刘备和曹操的关系,就如同故事中的三个小同学。当曹操南下的时候,孙刘联盟能够抗曹;当曹操在北方休养生息的时候,孙刘之间就会出现裂痕。

第一,关于荆州的归属问题,孙刘双方一直都不可调和,这也是矛盾的焦点。

自从吕蒙白衣渡江之后,荆州被孙权占据。刘备的志向是兴复汉室,统一天下。要完成这个目标,刘备必须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横跨荆州和益州。要延续隆中对的战略部署,就必须夺回荆州。

战场上得不到的,就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取回。要夺回荆州,通过和平方式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武力。

第二,为关羽报仇。

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也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不在诸葛亮之下。孙权在夺取荆州时,连关羽也一并斩杀,让刘备身负国仇家恨。

第三,刘备刚刚称帝,内部矛盾需要转移,同时也需要证明自己。

刘备入蜀后,蜀汉内部就分为三个派别(荆州派、益州派、东洲派),彼此矛盾重重,并且其中有一些人不服刘备。内部的不和谐,只能向外转移。通过讨伐东吴,掩盖内部矛盾,加强蜀汉内部的凝聚力。

新官上任都会有三把火,新天子登基肯定会一展拳脚为自己立威。刘备当皇帝后,也想有一番作为。

形势的变化,让刘备不得不调整与吴国的关系;曹操的按兵不动,让刘备错误地判断主次矛盾;荆州的丢失,让刘备义愤填膺;关羽的牺牲,让刘备的理性被仇恨蒙蔽。

最佳贡献者
2

刘备重情义,刘关张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二弟关羽死于吴地,三弟张飞死于二弟之事也,经营多年的荆州被吳夺去,还有吳妹嫁与自己的人跑了。试想这种时儿,叫人心不心疼。





3

刘备出兵攻打东吴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只是因为发生在关羽失荆州之后,被刘备用之为师出之名。故而《三国志》中多次强调刘备因为关羽报仇而出兵,记载道:

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


后来在描述刘封被杀时,也是强调了“会羽覆败,先主恨之”,生怕读者不知道刘备是因为关羽之死才出兵伐吴的。但是,笔锋一转,又把刘备这位乱世枭雄描写为如一个小孩般无知,在大怒之下决定出兵。再之后更加离谱,在关羽死后两年才正式出兵伐吴。这种暗示的春秋笔法被陈寿运用的炉火纯青。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刘备这个大耳贼太有心机。若从时局出发谨慎分析,则刘备出兵攻打东吴存在三个方面的考虑:战略、政治、军事。

一、战略方面的考虑

刘备出兵伐吴发生在公元222年,这个时间点,汉中之战已结束三年,曹操去世刚满两年,曹丕篡汉也刚好两年,孙权向曹丕称臣刚好半年。为何在这个时间点上,刘备举兵伐吴?

其实,纵观刘备的一生,是个十足的投机主义者。说好听点也可以说是善于抓住机会。当年,投靠荆州刘表,但曹军逼近之时,荆州危在旦夕,他立即联合东吴,分得了荆州的半壁疆土。在曹操兵败赤壁,无力南下的关头,刘备迅速西进益州,拿下巴蜀。公元219年,曹军在汉中之战落败,在西线汉中和东线荆州均严重受挫的时候,刘备爆棚之疯狂的野心。


要知道,曹操去世,曹丕篡汉之后,给了刘备一个极好的称帝借口,口口声声继承大汉天子之位。他的目的太过招摇,就是要统一天下,光复旧都。但是,刘备没有能力北伐攻打魏国。不过,东吴则完全不同。狡猾的孙权为了自保,居然向曹丕称臣,认魏不认汉,这是公然拆刘备的台。况且,东吴的实力远比不了曹魏。刘备若想将来一统天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魏国对抗。正好,魏国处于曹丕刚刚称帝,后方还没有完全稳固,几个大规模的战役都打败了,严重挫伤了锐气,军队也需要有喘息机会。故而,刘备判断,征伐东吴的时机到了,曹丕不会派军队直接参与孙刘两家的战争。否则就是放任孙权做大。

刘备想趁此机会,大举进攻东吴,即使灭不了东吴,也可攻下荆州腹地,将孙权压缩在东南一角。然后找准时机,顺江而下,东吴早晚是口中之物。所以,刘备先从孙权下手,是选择了以强者不介入为前提,先解决弱者,以便于积累实力。

二、政治方面的考虑

刘备攻下益州之后,遇到了一个较大的难题。因为刘备是从北方而来,最早参与中原逐鹿,后借助赤壁之战崛起,益州本是刘璋的地盘,也有不少刘璋的班底。这就让蜀汉的统治阶层变得非常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政治集团:

1、中原派:自从刘备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建立第一支队伍起,刘备就建立起了以刘关张为核心的团队,这支团队最忠诚于刘备,最希望打回中原,也最希望统一江山。

2、荆州派:以诸葛亮、蒋琬为代表的荆州人,多数是在荆州驻扎是加入的,他们参与了赤壁之战,参与了攻打益州,是支持攻打东吴,收复荆州的。

3、益州派:以法正、李严、黄权为代表,他们表面上忠于蜀汉,但在益州本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地方政治利益,是刘备最为担忧的一个政治势力。

关羽失荆州之后,蜀汉只剩下益州了,但益州本是益州派的天下,但现在却不是最有发言权的政治派别。在为征讨东吴做准备的过程中,先是张飞离奇被害,后是刘备彻夜难眠。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令刘备感觉到了政治的复杂性。甚至是否能治得了益州都产生了怀疑。如果刘备没有趁机有所作为,则可以肯定的是,三分天下中,蜀汉最弱的事实是无法改变了,如果蜀汉积弱,则一统天下就是空谈。但是,如果刘备这个时间出兵攻打东吴,则瞬间转移了内部的政治矛盾,同时借机打压益州本土的政治势力。

三、军事方面的考虑

刘备出兵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收复荆州。从地图上看,荆州位于曹刘孙三家交汇处,是一个战略要地。刘备若控制荆州南郡,向北可出击樊城,逼近南阳,威胁洛阳。向东则顺江而下,威胁建康。若刘备掌控荆州益州两地,对曹魏来说,就存在汉中和荆州两线军事威胁,对东吴来说,腹地皆在蜀汉攻击范围之内。这也是孙权为何要夜袭荆州的原因,也是曹操为何暗中协助的目的。所以,刘备失去荆州是曹孙两家的默契。

刘备失去荆州对于蜀汉是非常严重的打击,若没有荆州,蜀汉在三国中地位将永远被压缩在巴蜀盆地内。所以,刘备出兵伐吴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收复荆州,掌控荆州南郡之要地,重新建立对曹魏和东吴的地理优势。

所谓权臣建议,无非是益州本土势力的反对声音,《三国志》对诸葛亮等重臣的反应没有任何记载。但是在战后却说道: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作为益州派的法正如果还活着,也许能对刘备产生影响,这个其实说明的是益州本土势和政治角逐中的失落。而刘备考虑的角度和他们完全不同。

胸怀江山勿负众,烽火联营覆枭雄。刘备最会一次压上自己的命运的赌博还是输了。

4

蜀汉如果想要有更大的作为,荆州是一定要有的。最起码也要有南郡(江陵为中心)。这也是诸葛亮隆中对的一部分


关羽殒命,南郡被孙权占领之后,如果刘备想进入中原,只能从走蜀道北上汉中,再穿过秦岭进入关中平原,攻下长安以后东进这一条路。

但是如果拥有南郡,以江陵为中心。则可以北上襄阳,打下襄阳之后就能直接向东北方向进攻当时曹魏的都城许昌了。

关羽驻扎的位置就是在江陵。我们可以看地图以及地形,江陵到许昌大多数是平原和河流,而成都如果想要出去必须翻山越岭。关羽离曹操的距离比刘备离关羽还要近一些。

刘备无论于公于私,都是希望能够重新夺回江陵的。这样才能完成隆中对里,诸葛亮给他描绘的计划:

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中,清楚的写着想要成就霸业,复兴汉室,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跨有荆、益”。荆州丢掉以后只剩益州,希望就大大的减少了。


可惜刘备发兵不是时候,汉中之战,虽然胜利了,但是蜀汉这边“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几乎是倾尽全力。百姓恢复生产,重新招募士兵都没办法很快的开展。但是刘备已经六十岁了,上天没办法给他更多的时间等待。他只能孤注一掷出兵夷陵。


从永安白帝城到夷陵这一路两边都是高山,中间是奔腾的长江。刘备用联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这一带根本就没有平原能够大规模展开兵力的。


陆逊也不愧为一代名将。先固守消耗刘备的士气,然后找准了机会穿插到刘备军后面,一把大火烧光了刘备最后的生命,也烧掉了桃园三结义的英气。至此,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可以说都没有太大机会能够问鼎中原了。

5

是的没错,夷陵之战蜀军败得很惨,刘备落荒而逃,被吴军追杀差点就回不来了。因而很多人觉得刘备发动伐吴之战这一决策本身就是错误的,只有“孙刘联盟”,一致对抗曹操,才能够兴复汉室,其实这么说并不客观,要是刘备打赢了呢。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备之所以不顾秦宓、赵云等人的劝谏,执意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刘备

其一,荆州战略要地,不得不夺回来。

不管是《隆中对》还是《榻上策》,都对荆州非常重视,因而刘备集团的战略是“跨有荆益”,即荆州和益州,孙权集团的战略是“坐拥荆扬”,即荆州和扬州,双方在荆州归属问题上多次产生冲突。荆州为何如此重要,想必大家都明白,刘备集团若占据荆州,孙权集团在三大集团中就最为弱小,会很被动,同理,孙权集团若占据荆州,刘备集团在三大集团中就最为弱小,会很被动,别提及什么“孙刘联盟”,三大集团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以说,荆州必须要拿回来,至少也要拿回来一两个郡吧,此战就算不胜,也要跟孙权集团耗着,让孙权集团感到害怕并屈服,说不定曹丕趁机率军南下,到时候可能和公元215年一样,再来个“平分荆州”也好呀。(备注:公元215年,刘备为了和曹操去争夺汉中,被迫与孙权达成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的协议。)

只有荆州两三郡在手,或者说南郡在手,才有围攻襄樊地区的可能,才有两路出兵消灭曹魏的可能。

陆逊

其二,北伐艰难,东进容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足以表明,北伐路途遥远,十分艰难。哪怕刘备集团侥幸夺取了雍凉地区,曹丕若派大军再来攻伐,刘备集团亦难以守住,这也是孙权集团放弃夺取徐州的重要原因呀。

相比之下,东进则顺风顺水,从地理位置上看,益州居于高处,荆州居于低处,由上而下,作战有利,《三国志·陆逊传》有记载,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可见其实陆逊也曾害怕刘备的“水陆俱进”,即水军、陆军协同作战。

夷陵大战后,曹丕为何攻打孙权集团,而不攻打刘备集团,料想其中有一个原因应该是攻打汉中路途遥远,补给线太长,再加上魏延兵团驻守,难以得逞。

魏延

其三,曹魏强东吴弱。

从名义上来说,刘备集团确实应该联合孙权对抗曹操,正如赵云劝谏时所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但实际情况是,曹魏强大而东吴相对弱小,柿子要挑软的捏。

来看看夷陵之战双方的实力对比:

关羽军团虽然败了,但是刘备在益州还有不少兵马,完全有实力可以和孙权一战。

关羽

其四,荆州是“家”,熟门熟路。

约在公元210年,刘备集团已然占据了荆州五郡,分别是南郡、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以及零陵郡,于是自领荆州牧,因而刘备靠着荆州起家,对荆州可谓是相当的了解,地形、人口、田亩等等,毕竟是“故土”啊。

更重要的是,刘备集团中有很多文臣武将均来自于荆州,比方说黄忠(南阳郡人士)、霍峻(南郡人士)、冯习(伐吴参战、南郡人士)、辅匡(伐吴参战、襄阳人士)、廖化(伐吴参战、襄阳人士)等等,拿回荆州,也是他们的愿望啊。

黄忠

其五,刘备年迈,后主无能。

曹操一去世,刘备肯定也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没错,刘备确实老了,六旬了,不再年轻力盛,骑战马赴沙场的机会并不多了,而面对仅仅占据益州的国家,刘备不得不担忧起来,再者说后主刘禅能力平庸,如果刘备不再赌一把,蜀国局限于弹丸之地,根本没有进取天下的机会呀。

刘禅

其六,为关羽复仇,出师有名。

孙权集团背后偷袭,吕蒙“白衣渡江”,将关羽赶尽杀绝,从道义上来说,是不对的,是理亏的。刘备既可以为重臣/兄弟关羽报仇,又可以拿着这个“幌子”振奋士气,使得蜀军出师有名。

吕蒙

以上六大原因,可以看出,刘备发动伐吴战役,其实是在做最后的“博弈”,胜,则跨有荆益,败,则保有益州。刘备执意攻打东吴,这一决策本身并没错,错就错在刘备此战准备不够充分,还犯了很多军事失误。

6

刘备是个重情义的人,二弟被东吴杀害,此仇不报非君子!

7

刘备说是为了关羽和张飞复仇,那是扯犊子的,给关羽和张飞复仇,只是刘备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关羽战死丢了荆州,益州之地便成为了困龙之局,益州只是守城之地,绝非开拓之地,这一点从历史上的那些偏安益州的诸侯身上也可以看出来。

从汉中出关攻打关中,这条路实在是太过艰险了,没有荆州兵马的策应,基本上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事实也正是如此,诸葛亮在汉中和关中之间来回逛了一辈子,到最后也没能拿下关中!

事实上荆州丢了之后,刘备唯一的出路就是攻打江东了,毕竟从益州攻打江东乃是顺水而下,这是占据了很大的战略优势的!

刘备征战多年,他早已经料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才会攻打江东!

而且还有一点,刘备已经老了,他知道自己恐怕是看不到一统天下的那一天了,既然如此,那他还不如攻打江东。

若是能够拿下荆州和江东的话,那他最起码可以给刘禅留下一个划江而治的基业,这样的结果可要比三分天下好多了!

也正是因此,刘备才会不顾群臣的劝阻,一定要攻打江东孙吴!

而且在我看来,攻打江东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选择,错误的只是刘备功亏一篑最终失败了而已,若是刘备没有失败的话,说不定他真的就可以和曹魏划江而治了!

到了那时,蜀汉的形势可就盘活了,蜀汉就真正得和曹魏再度回到一个起跑线上了!

8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统帅五万大军,以为关羽报仇之名,进行浩浩荡荡的攻伐东吴--这个在整个战略全局中占据至高无上地位的曾经的盟友 之行。

东吴国主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计约五万人开赴战场,迎战刘备。战争伊始,刘备军士气旺盛,而东吴孙权有点措手不及,刘备军颇有斩获,也攻陷了吴国几座城池。但随着陆逊的统筹规划、出色调配,吴军正式进入战争状态,两军逐渐进入相持阶段。这次期间,东吴出于战略盟友关系考虑,以及诛杀关羽的理亏心理,曾派使者向刘备求和,并且愿意割地赔款。但野心勃勃的刘备置若罔闻,一心一意要灭掉东吴。

东吴大将陆逊看穿了刘备一鼓作气速战速决的战术,采取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的策略,从某种程度上拖垮了刘备军的战斗意志。而陆逊的一位味坚守,让刘备起了轻视心理。无甚军事谋略的刘备,将军营扎于深山密林之中,数百里连营。东吴陆逊抓住刘备这一脑残举措的机会,施火功,烧连营,并乘胜追击,彻底击溃刘备军团。仓皇之下,刘备败退永安,在白帝城忿忧死去。这场对三国后期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战争,史称“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后,蜀汉集团彻底失去了跨荆州以跃图中原的这个宏大目标的前进基地。此后进行的诸葛孔明的六出祁山图伐中原的诸多军事活动,不过是以军事手段延续蜀汉政权合法性的法理尝试,最终也没能成功。

三国正史《三国志》记载: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

在整个封建时代,任何一位掌握大权并能作出成绩的皇帝也好,军事统帅也好,都有一种可贵的品质,那就是:听得进逆耳忠言,行起事来,虚怀若谷,察纳雅言。而被权欲之心彻底麻醉的刘备,抛弃了这一点。那么,他的失败,也就预料之内,情理之中了。

下面我们就看看当初反对他一意孤行出兵伐吴的就有谁:

①《三国志》记载: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赵云虽身为百战猛将,但他不拉帮结派,没有强大的利益团队配合,在整个蜀汉政权统治集团内部,人虽不微但言轻。他从国家大义出发,让刘备攻打曹魏。这是不可行的,第一,对于刘备军来讲,曹魏显然比东吴要强大得多,是实打实的硬骨头,凭刘备这点能耐,显然啃不动。第二,刘备伐东吴,是出于对荆州的觊觎,土地,财富,民众,这才是他想要的。尽管他以“义”立国,笼络人心,但落到实处,他图的是“利”。忠勇正直的赵云,显然无法洞察一个阴谋政治家的心理活动。

②《三国志》记载: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

黄权时任治中从事,他的职位表明,在集团内部,他不是权力核心,说出的话,份量也是微乎其微的。他从安全的角度为刘备着想,也不可能有什么效果。一来刘备称帝以后野心膨胀,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安全显得并不那么重要。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者,刘备从起兵到发迹,乃至颠沛流离,都是自己亲自领兵。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磨炼,让他建立起了对自己军事谋略的绝对自信。最最重要的一点,刘备是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的,那么要想让天下人知道他的“义”之所在,统帅,领头羊的角色,必须是他来担当。一旦胜利,他的“义气”之名,顷刻之间将会传扬四海,名利双收。一个小小的治事中,想担负这种名望,怎么可以?怎么可能?

③,当时,刘备身边最重量级的人物就数诸葛亮、赵云、张飞了。很显然,作为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张飞,脾气暴躁,直来直去,源于对二哥关羽的情义以及对东吴吴下阿蒙的仇恨,是打心底里支持大哥出兵伐吴的。作为军师的诸葛孔明,史书上找不到他对刘备此行的态度。但从刘备惨败以后他的感叹之语,我们能隐约看出他的态度。《三国志》记载: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孔明名头虽望,但在刘备决策层的话语权的影响力,显然是不能跟法正相提并论。他可能是反对出兵伐吴的。但他又不能不顾及自己的态度对张飞的影响。如果一意反对刘备伐吴,有挑动离间他们结义三兄弟的情感之嫌。而刘备一直打的就是情义这张牌,到时候他不仅不被张飞喜欢,甚至还会结恶。刘备方面,也等于揭穿了他伪善的面皮,不可能被刘备所容忍。所以,诸葛亮的态度只能是模棱两可的。

④,诸葛孔明口中的法孝直,是何许人也?对刘备此伐师东吴之举如此干系重大?

法正本是扶风郿人,在建安初年,因天下饥荒,与自己郡好友孟达一起入蜀,成为蜀地领袖刘璋的属下。尽管他颇有才华,但在本地士绅的排挤之下,只做了地方小官。他自己也常有怀才不遇之感。

211年,蜀地之主刘璋,为对抗张鲁,让法正出谋划策。此时,经历赤壁之战的刘备,已经占据荆州的零陵、桂阳、长沙三郡为安身立命之地,飞黄腾达之基。对于远离战乱颇为富庶的蜀地也是垂涎三尺。正是此时,孟达协同他的好友张松,劝刘璋引同族同宗的刘备入蜀以抗张鲁。刘璋庸弱,胸无大计。陷入了暗地里背叛他的法正设计的“前门驱虎后门引狼”的圈套。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假意答应北伐张鲁,却进军葭萌。张松因事情败露被诛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决裂,向成都进军。益州从事郑度向刘璋建议以坚壁清野拖垮刘备。刘备知道后十分忧虑,法正却认为刘璋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算是个爱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采纳这个会损害百姓利益的计策。果不其然,刘璋认为:“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罢黜了郑度。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是怀才不遇的士子,一个是野心勃勃有吞吐天下之志的枭雄。二者一唱一和,玩弄了刘璋,占据了益州之地。常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刘备,把感情牌玩得溜转。

如果刘备真的是以“恢复汉室还于旧都”“拯救天下为己念”,那么他这个自编自造的虽然飘渺却让人无可辩驳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比起从法理血统上来讲更近皇家血脉的益州刘璋,要轻佻得多。他应该做的是辅佐刘璋,重建皇室根基,以期有朝一日真正能凭势力匡扶汉家天下,而不应该是利用刘璋的仁弱去攻取他,霸占他的土地。

我之所以说这个事件,是想表明,刘备所做的一切,是基于其野心和权欲的现实考量,而不是基于人性善格的高尚节操。

诸葛孔明说,如果法正在,也许能够劝阻刘备不欲东伐,即便不能劝阻住刘备东伐,也不至于陷入危亡之地。他表达了两个意思:

①,法正在刘备吞并益州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在这个过程中,刘备的势力得到扩展,法正的才华得到施展。彼此之间的相得益彰,让他们之间形成了基于利益的亲密感和亲切感。那么,在出师伐吴这件事上,法正可以有一说一绝不藏着掖着,更能让从心理上刘备接受。

②,如果法正不能说服刘备放下出兵伐吴的念头,那就表明,野心和自信心完全膨胀之后刘备,完全是出于对政治利益考虑而不是“报仇”这个被贴着仁义标签的情义念头。法正以其奇谋为刘备的军事行动保驾护航,绝不至于陷入危亡之局。而此时的诸葛孔明,更多扮演的是“萧何”这样的角色。

下面我们再看一张时间表,也许就能明白刘备出师伐吴的真正用意了:

公元220年年初,关羽在林沮被吴军杀害;

同年,刘备最重要的谋士法正去世;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继丞相位,称魏王,同年11月25日受禅登基,正式称帝。

220年,东汉帝国名誉上皇帝汉献帝刘协被迫禅让,被曹丕封山阳郡公,留天子礼仪。14年后,以54岁寿龄离世。

221年,张飞被部下张达、范强谋杀。刘备闻之叹曰:“噫!张飞死矣!”

221年,刘备以汉帝被丕杀为借口,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政治口号,在成都僭越称帝。

221年7月,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发动对战略盟友东吴的攻灭之战。

当你看懂这个时间表之后,就会明白,刘备的出师伐吴,绝不仅仅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而是出于深层的政治利益考量。

第一,如果是为了给关羽报仇,何必要等到一年多之后?调集军马粮草人员器械在诸葛亮的统筹安排之下,绝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而且,关羽被杀以后,刘备军的勇将大多凋零,死的死老的老,真正数得上名号的就赵云和张飞了,何苦还要等到张飞这个百战能将被谋杀之后?他难道不知道势力越强赢得战争的机会越大?

第二,刘备如果真心只是为了报仇,为什么在关羽被杀之后的一年先称帝呢?何不等到给关羽报仇之后再称帝?一年时间他就等不及了吗?这不更能成全他作为大哥的“仁义”之名?为他的割据政权增添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辉?

第三,看曹丕的登基时间,在看刘备的称帝时间。这就是一个前脚搭后脚的时间差。如果他不在这个时间——刘协禅位时间称帝,那么他以后的任何一时间称帝,他的政权合法性就会受到普遍质疑。你说曹丕篡位也好,逼宫也好,但他毕竟拿到了象征至高无上权力交接的禅让诏书。而刘备只是以皇叔身份自居,还捏造献帝刘协被逼死的传闻,为自己僭越的合法性作以诠释。如果他的仁德名副其实,他的皇叔身份名正言顺,那么根色比他要纯正得多的刘璋呢?他对刘璋的攻伐算叛逆吗?

事实上,刘备在这个时间节点称帝,给政权本身就带来可以预见的危险性和威胁性。原因就在于,从他与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之时,一直到四处奔波谋取安身立命之所,不管他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但在对外表淹的各种事情上,他处处标榜自己的仁义之举。可以这样说,仁义这个标签,是他赖以生存的法宝,也是他能纵横江湖的利器。他之所以能以皇叔身份得到士林人士的认可,也是因为他行仁义。而深受汉家文化熏陶近300年儒家知识分子,至少在他身上看到了部分的仁义表现。并因此寄以深切期望。仁义之于刘备,近似等同于法理道统之于王朝根基。

攻伐刘璋的吃相太难看,以及仓促称帝的根不太正苗不太红,成为他行仁义之政的政治污点。如何给这种污点做合情合理的洗白,让蜀汉政权的合法性能够经得起世人挑剔目光的审视和判断,比起给关羽张飞报仇,显然要迫切得多、紧要得多。

此时的刘玄德,经一系列社会政治活动的洗礼和锤炼,变得成熟老练而心思深沉。与他的织屐贩履时代相比,判若云泥。战争成为消弥他这种政治污点的唯一可行性操作。

那么,为什么是讨伐东吴而不是他口中的“汉贼”曹魏呢?东吴是他的政治盟友,而曹魏才是他认定的窃取汉家天下的乱臣贼子呀?

第一,东吴杀了关羽,谋杀张飞的部将投的也是东吴。

通过这场战争,刘备与张飞、关羽的桃园三结义的义气之情将会再次感动世人,潜移默化之中,刘备的仁德之名也会得到加强。

第二,当刘备回忆起他与曹操同桌对饮坐论天下英雄时,曹孟德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样石破天惊的话语时,他知道,曹魏是真正的对手,也是真正危险的敌人。

当他还不够强大时就挑战曹氏的权威,是不明智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柿子专捡软的捏”。

第三,刘备知道,汉家天子还活着,在曹丕的掌握之中。想当初他捏造献帝被杀的谎言就是为了给自己称帝打掩饰。

一旦逼人太甚,曹丕会毫不犹豫地搬出献帝还活着的明证,届时,刘备的仁德之名,他赖以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顷刻之间就会灰飞烟灭。他苦心孤诣营造的蜀汉政权,也会在人们的唾弃和谩骂中夭折。

第四,荆州之地是刘备的雄心能够伸展到中原的关键跳板。

失去荆州之地,以后刘备要想进取中原,只能翻山越岭走岐山一线。中途的险关要塞常常会让他麾下的将士心生怯意而打退堂鼓。所以,只要他的雄心还在,再次夺取荆州之地,势在必行。

第五,通过讨伐东吴,巩固蜀汉政权的合法性。

刘备称帝,以汉家皇室正统自居。那么,曹魏也好,东吴也好,在刘备眼里,都是汉政权之外的叛逆割据,必须加以消灭。不管最终是否真的能够消灭他们,但是通过战争讨伐这一行为,让刘备政权的合法性在世人眼里得到张目、同情和认可。

刘备以“仅以身免”为他发动的夷陵之战画下悲哀的句号。关羽之死,让人痛惜;张飞之死,让人感叹。而刘备的勃勃野心,才是蜀汉政权悲哀的根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可卿,救命!!!

9

刘备,一代枭雄,以贩草履之身起义,成三分天下之功,可见其谋略非常人所及。以枭雄之性恪,在大的战略方面,绝对会坚持己见。兵伐孙权,也是仔细权衡之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整合军队

刘备,南征北讨一生,真正属于自己的嫡系部队并不多,大部分为来自刘表和刘璋的降兵,战斗力并不强。称帝后,年龄偏大,有了一定的经济资本,为了尽快实现雄图,首要就是将军队牢牢控制在手里。而以战整兵,以战养兵,以战练兵,是必然之举。恰逢,关羽被杀,师出有名,权衡之下,打东吴是个不错的选择。初期,也是接连大胜。

二、削弱几大集团势力。

名正言顺的将军队带出打仗,以此举来削弱蜀国的荆州集团(诸葛亮为首)、东州集团(以法正、李严为首)、益州集团(以黄权、谯周为首),使其三派互相制衡,无法一家独大。而且留下心腹赵云,来坐阵监控局势。

三、为名誉而战,名誉是其发家之本。

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刘备发迹的根本,在于其坚持把自己包装成仁义之主。而关羽之死,自己如果不去报仇,其一世之名尽毁,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曹操靠奸雄之威,孙权靠父兄之名,而他只能维护自己的仁义之名。

四、灭吴,本就是其战略安排,也是无奈之举。

荆州是原东汉13州之一,其境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河南南阳地区、贵州、广西、广东的部分地区,共有南阳、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南郡、江夏七郡,是当时南北的交通要道,来往益扬的必经之地。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北归,刘备在东吴孙权的默认下,迅速的占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四郡,后来又通过外交手段,向孙权借得了南郡,取得了自己的发展的根据地。刘备在取得益州后,孙权即派人索要当年孙权所“借”给刘备的“荆州”中的三郡——长沙、零陵、桂阳。后干脆直接派人去上述三郡就任,结果被刘备驻守荆州方面的最高军事统帅关羽赶走。孙权派出了吕蒙出兵强夺长沙、零陵、桂阳。

刘备对孙权强夺荆州三郡的行为很愤怒,令关羽率三万军进驻长沙益阳,同时自己亲率五万军驻守公安,予以孙权军事上的压迫。

最终刘备还是选择了妥协以维持孙刘联盟。双方最后达成了和平协议,谈判结果是刘备获得荆州南郡、零陵、武陵以西之地,孙权获得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以东之地。

孙刘联盟的再度达成对方是有利的,刘备随后在汉中与曹操的决逐中胜出,占据了关中。而孙权也在淮南与曹操的争夺中始终控制着制江权,令曹操不得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在汉中之战刚结束,关羽发动了对曹操军的襄樊之战,其实是要打下战略缓冲区,为打东吴做准备。如果,没有刘备的首肯,关羽是不会这么做的。

而孙权从关羽背后捅了一刀,不但一举收复了刘备久“借”不还的荆州,并取了蜀汉第一大将关羽的脑袋。

关羽之死,是刘备蜀汉集团的一次集体失误,也是最大的损失。刘备在家仇国恨下,又要实现最终的政治理想,肯定要去伐吴。

我以为从战略上看,伐吴刘备是完全正确的。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再天",否则怎会有晋统一天下。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人们只能从记载中揣测一二,谁也无法去真正了解事实的真相。

10



刘备为何伐吴

刘备忠肝义胆,对汉室衷心不二,心怀天下,以除贼兴汉为己任。灭袁术、战曹操、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尽显英雄本色。然而刘备却在蜀汉蒸蒸日上之际,举全国之兵伐吴,不顾一切劝阻,最终兵败夷陵,损兵折将而不得不白帝城托孤,直接导致蜀汉一步步走向衰弱。刘备为何不顾反对、孤注一掷率军伐吴呢?以下做简要分析。



首先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被杀,让刘备很透了东吴。张飞鞭打部下被杀,成为真正的导火索。刘备忙于汉中之战,关羽因建功心切,擅自出兵攻打樊城。出乎意料的是关羽屡战屡胜,曹操退无可退,与东吴结盟。东吴吕蒙帅军偷袭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自杀,刘备怎么也没有想到,吴蜀联盟顷刻崩塌,吴国背信弃义杀害关羽让刘备恨之入骨,便开始准备讨伐东吴,后来张飞因关羽被杀整日郁郁寡欢,打骂部下,两名部下趁张飞熟睡,砍下头颅,投奔了东吴。刘备两位爱将、兄弟之死都与东吴有关,况且又有桃园三结义的盟誓,刘备也不愿违背誓言,将士上下也是同仇敌忾,刘备不去报仇,会被天下人耻笑,也没办法向国人交代。于是便发誓与东吴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举全国之兵伐吴。



收复荆州,一雪前耻,最好能一举歼灭东吴,为关张报仇雪恨,也可达到恢复汉室的战略目的。攻打东吴,除了报仇之外,刘备也想通过战争收复荆州,不但刘备想收复荆州,蜀中将士更想。这是因为古人的乡土观念非常浓厚,也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随刘备入川的大部分将士,都是荆州人士,而荆州也是刘备的根基所在。如果坐视荆州易主而无动于衷,那么蜀中的将士也会心寒,刘备又何以信义服天下呢?

刘备更想借此机会,凭借着蜀国暂时兵力优势,一举吞并东吴,这样离兴复大汉又近了一步,也能更好的与魏国交战,就像刘备所说,灭不了魏国,那就先灭吴国吧。



伐吴是明智之举,此时若坚持连吴抗曹,必然讨不到好处。刘备称帝,并建立了蜀汉政权,经过两年修正以后,具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能力和物资。吴国吕蒙被杀,已经找不到统领吴国军队的人才,因为此时陆逊还没有被重用,东进在地势上也可以居高临下。而魏国,实力强大,不是短期内可以消灭的,关中还有秦岭天险的阻隔,陇右道路遥远,不利于行军。最主要是东吴已经背离盟约,不报仇有损刘备汉室正统的影响,连吴抗曹已经不可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刘备只能东征伐吴,若再伐魏,也会被东吴偷袭,也可以说吴国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尽管刘备有足够的理由伐吴,将士上一下一心,但刘备不善用兵,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也没有带上诸葛亮,最终被陆逊火烧连营,一败涂地。虽然失败,刘备也不辱威名,没有背离桃园结义的盟约,为荆州将士讨回尊严,也赢得后人的敬重,你是怎么看待夷陵之战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