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高宗第一次产生废后的念头,是在永徽五年(654)。因为王皇后探视武则天所生的女儿,离开后,小孩死了,王皇后百口莫辩。

永徽六年(655),又发生了一件事。

高宗忽然感觉心口疼。有人向高宗告密,说王皇后用魇魔法害皇上。于是高宗亲自带人搜查。在王皇后的床底下掘出一个小木头人,上面刻着皇帝的姓名,生辰八字,有一个针插进小木头人的心。王皇后惊慌失措,哑口无言,除去连口否认之外,无法解释。她知道那个小木头人一定是别人栽赃,偷偷埋在她床下的,可是谁能证明呢?这件事的发生坚定了高宗废后的决心。

王皇后出身名门,在朝臣中威望很高。废后必须经朝臣同意。朝中重臣之中,长孙无忌最有威望,身为太尉,位居三公之首,如果他能认可,别人就容易了。一天,高宗率同武昭仪驾幸太尉长孙无忌宅邸,酣饮极欢,赏赐无数。最后高宗暗示,皇后没有儿子,性情猜忌,应当废掉。长孙无忌对此持反对态度。高宗非常不快。

因为朝中大臣全都反对废后,高宗见众意难违,很是烦恼。武昭仪天天逼高宗。无奈,高宗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几个重臣入内殿。

上图褚遂良

褚遂良知道此召是为立武昭仪为后,相约必以死相争。

高宗先说皇后用魇魔法谋害自己,依法当诛。如此败行何以母仪天下?所以打算把她废掉。

褚遂良迈步向前奏称:“陛下,皇后门第高贵,又是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对太尉和臣说,朕佳儿佳妇,托卿辅佐。这话是陛下亲耳听见。皇后犯罪并无明证,怎可轻予废弃,臣不敢从命。”

高宗将小木人拿出来递与群臣观看。小木头人心里钉着一个钉子,身上有高宗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褚遂良奏称:“为什么不查究一下?一定是别人雕刻的。一定有共犯,有证人,一定有一个女巫或是男巫与宫女相识。陛下怎么知道不是别人栽赃陷害皇后呢?”

高宗默然。他看了看长孙无忌和于志宁,希望他们附和自己。长孙无忌和于志宁都缄口不言,仍由褚遂良答话:“陛下一定要改立皇后,臣以为应妙选高门,何必非立武昭仪不可!”接着他理直气壮地说:“有一句话,恕臣冒死直言。武昭仪是先帝的妃子,这一点人所共知。若立她为皇后,陛下必为天下人所指责。望陛下三思而行。”说完,他把朝笏放在宝座之前,在地下叩头出声。

高宗见朝中重臣都反对立武昭仪,自己实在难以决断。

高宗注意到司空李勣朝议时没有到场,他大概态度缓和。李勣是开国大将,太宗驾崩前不久,曾把他贬谪在外。太宗私下告诉太子说:“李勣为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是对我个人的效忠。你并无恩于他。现在我将他远谪,以试其忠心。他若抗命,即予诛杀。但是他已遵命而去。将来你把他召回,封以高官,他必然效忠以报。”

高宗即位后,果然将他召回,委以重任。高宗以废立皇后之事相询。李勣说:“此系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经李勣这一指点,高宗恍然大悟说:“对呀!这是朕的家事,他们凭什么反对?”

高宗这才下了决心。他亲自下了一道命令,贬褚遂良出京,任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随着又颁下诏书,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族人发配岭南。武昭仪即立为皇后。

最佳贡献者
2

唐高宗李治坚持废掉原配王皇后是因为要把武则天扶正,是为了武则天做皇后。

李治废王皇后的理由是:据说王皇后把武则天和李治生的女儿掐死了,至于说是不是王皇后害死了武则天的女儿,李治是通过询问宫女得知的,宫女说王皇后曾经来宫里逗公主玩,王皇后走后小公主就死了,王皇后有口难辩。

其实这是武则天干的,武则天掐死了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其最终目的就是陷害王皇后,让李治废掉皇后,自己上位。



我是秉烛读春秋,加关注探讨历史,感谢点赞和留言评论

3

众所周知,唐高宗废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后,看似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情感问题,实际上原因复杂,并非单纯的情感问题:

一、君权和贵族阶层的博弈。

废后怎么会和君权、贵族阶层扯上关系呢?我们需要从唐朝的五姓七望族说起,他们分别是: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王皇后出身于太原王氏,王皇后的背景正是代表了当时的贵族的利益,如王皇后一般,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他们都是贵族成员,在唐太宗死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朝中臣子独揽大权,一手遮天,这让唐高宗非常的抵触和忌惮,所以利用废除王皇后,打击贵族阶层在朝中的势力势在必行。

二、王皇后没有子嗣

王皇后长期未孕,没有子嗣也是唐高宗毫不犹豫废掉王皇后的原因之一,也有可能是唐高宗未和王皇后从未同房,不管怎么说,没有子嗣可能也错失了唐高宗对她的怜悯和留情,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里,这对于她的命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尽管如此,摄于王皇后的背景,起初唐高宗并未将王氏废黜,后来武则天的出现才让唐高宗坚定了废后的决心。。

三、王皇后性格高冷,两人感情不睦

《旧唐书.王皇后传》记载:王皇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意指王皇后是一个高冷且严肃的女人,更别提她给唐高宗撒娇或是讨他欢心了,傲气十足且自大怎么会让皇帝喜欢呢?实际上,唐高宗李治并不爱王皇后,两人顶多称得上相互敬重,颇有些做戏的成分,再加上后有活泼可爱、小鸟依人的萧淑妃和阴狠妩媚的武则天,王皇后实在是得不到皇帝的宠爱,被废也是真没什么感情在吧!

4

唐高宗废后,是高宗继位后的最大政治事件。

唐以后的说法,对李治和武则天有太多胡说八道。但李治之后至唐代灭亡这段时期,没有什么非议。想一下便能理解,李武二人的后代怎么可能对老祖宗说长道短。

唐高宗废王立武,并不是他懦弱无能,相反却是极其果断狠辣高明的政治手段!

王皇后是太原王氏,属北魏年间兴起的所谓五姓七宗世家之中的王氏!另外,太宗逝后,掌握朝政的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和阀门高姓!李治想把权力从这些人手中拿回来,就要依靠中低层出身的大量中低层官员,必定会和长孙无忌和王皇后为首的阀阅世家起冲突,至少必须除掉其中为首的两个人,朝廷中的长孙无忌,后宫中的王皇后。一个是他亲舅舅,一个是他正牌大老婆,还有当初太宗给选的老师,如果李治失败,最好的结果是当个傀儡,差的要被废甚至被杀,能如李渊那样算好的。

所以李治必须要小心选择坚定的政治盟友,而阀门世家不可能甘心退出政治权力中心,他们的代言人更不可能成为李治的政治盟友,而武则天因为要找出路,李治无疑是最好的靠山,而除了李治之外,她也必须要依靠中下层出身的官员来帮助她,李治和武则天目标一致,政治理念相同,当然会相互成为最可靠的政治盟友,结果就是他们就达到了目的,李治搞倒了长孙无忌、诸遂良等权臣,武则天搞倒了王皇后!

李治、武则天当政时一直在无情打击阀门势力。隋炀帝也曾想打击阀门势力,征辽、下扬州都是,但他性急暴燥,结果被阀门势力干翻,国灭身死!唐太宗征辽,也是无功而还,但李治却把隋炀帝和他爹都做不到的事情给做到了,李治时期唐版图达到巅峰,岂是后来腐儒所说的懦弱无能?!

唐高宗废后,简单点说就是皇帝要和世家阀门争权,复杂点就是以唐高宗武则天为代表的中下层士人和以长孙无忌、王皇后为代表的阀门世家争夺最高权力的政治斗争!结果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取得了胜利。

无论是谁当皇帝都明白,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就是那些盘根错节的阀门世家,只有依靠中下层出身的官员来打击阀门,统治才能稳定。

但中下层士人与阀阅世家的权力斗争,持续了数百年,直到宋代才算结束,以科举选士,不看门伐出身的时代才算来临。

5

个人觉得不止武则天的魅力问题。

1.王氏出身太原王氏,为当时五姓七望之一。五姓七望是山东门阀之首,在当时深为皇帝所忌惮

2.王氏无子,在那个时代因为皇后不能生育被废的也不在少数。

3.武氏在当时是李治的政治盟友。李治不满朝政为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控制,长孙等人多代表的是自西魏以来的另一股门阀势力关陇集团,通过废后一事李治放逐了长孙掌握大权。

4.据说武则天以亲女儿栽赃王皇后(未知真假)

5.王氏与李治感情不睦

个人意见,不甚严谨,多多见谅

6

唐高宗废王立武是为了扳倒她背后的关陇贵族集团,加强中央集权,打倒长孙无忌为代表的权臣,最后成功了,实现了专制集权,最终成为一代雄主。王皇后专横跋扈,性格暴躁,没有母仪之德。而武媚娘生性温顺柔弱,善良,唐高宗性格强势所以喜欢柔弱的媚娘。事实证明武媚更适合皇后之位,当皇后时非常贤惠,有母仪之德,并不亚于其婆母长孙皇后。可以说唐高宗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