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把周培公贬到盛京,原因有三个,一是康熙提防周培公功高盖主,万一有二心,不好收拾,二是满族大臣比如明珠等嫉妒周培公作为汉臣功劳太大,要打击异己,三是康熙帝因为满汉之别,要安抚满族王公大臣,平衡满汉关系,压制汉臣崛起。
为什么不把周培公贬到别的地方,却只能贬到盛京?因为盛京是满清的老窝,爱新觉罗家族的龙兴之地,把周培公贬到盛京,就是要用盛京的满族王公把周培公看管起来,防止他有异动。
周培公破察哈尔王,降服王辅臣,平定吴三桂就在转眼之间,却被康熙拿下。康熙是担心周培公功高盖主,后期无法限制。
陈道明演的康熙,有问题,当然,是编剧的问题不是陈道明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前期把康熙演得太光明,后期过度到腹黑的康熙,有点突兀。
康熙的腹黑,很早就已经开始表现了,比如,对付鳌拜的时候,在魏东亭的府上安插眼线,让魏东亭大吃一惊,魏东亭心下也很恻然。比如套遏必隆的话,提醒遏必隆不要站队鳌拜。
然而陈道明的康熙一出来,突然又光明无限了,就算他腹黑时,要拿下周培公时,也是一笔带过,观众都很奇怪,十几年了,周培公怎么不见踪迹了?
其实周培公作为汉族大臣,立了那么大功劳,又手握重兵,又不受朝廷粮饷的供给,不受朝廷法度的限制,是非常危险的。
一般情况下,朝廷要钳制一直在外的大军,有两个办法,一是控制住主将,二是断其粮草。
周培公手里的大军,粮饷可是自己解决的。换句话说,如果周培公真的有二心,朝廷根本限制不住。
在明珠的提醒下,康熙不得不防,不得不提前下手。先拿下周培公,让满族大将图海接管大军。
周培公手握十几万大军,立下无数功劳,马上要立下平定三藩的不世之功,明珠等满臣羡慕嫉妒恨,此外,明珠和索额图已经开始党争,明珠为了打击异己,弄倒周培公是必要的。
周培公作为汉官,带领十几万大军,本来已经让满族王公贵戚眼红耳热了,更让他们受不了的是,康熙对周培公似乎很信任,这让党争的明珠怀恨在心。
康熙的皇后赫舍里难产,出了大红,眼看着要断气了,可是她就是不闭眼,康熙和御医都没办法,这时候周培公提议立刚出去的二阿哥为太子,康熙准奏,皇后才闭了眼。
皇后的父亲,国丈索额图以为周培公站到了自己的一边,赶紧跑出来跪谢周培公,让明珠给远远看见了,明珠就以为周培公跟索额图勾结在了一起,这让明珠怀恨在心,对这个未来的政敌一定要明着暗着的打击。
所以,在大后方的明珠,不断向康熙进谗言,备陈周培公将来的危害,蛊惑康熙,一定要打压周培公。
周培公是汉臣,汉臣不能压过满臣,满族王公大臣这么想,康熙也这么想。
康熙为什么在周培公和图海准备挥师南下,马上就要平定三藩吴三桂的关键时刻撤掉周培公呢?
因为明珠跟康熙说,周培公是汉臣,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王辅臣或吴三桂,汉人必有二心,康熙明白,不能再让周培公立功了,再让周培公打下去,所有的满臣都被压下去了。
满臣被压下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汉臣将要成为一股势力。
纵观康熙王朝里,汉臣从来都是在康熙的限制之下,不让他们成为势力。
康熙中期使用姚启圣,等姚启圣立了大功,把他弄到杭州西湖当侯爷,还让他住在皇帝的行宫里,你以为这是好事?这是把姚启圣软禁起来了
后期使用李光地张廷玉,却硬把李光地张廷玉拉扯进明珠索额图的党争中,李光地想辞职都不让走。为什么?让李光地和张廷玉处理党争的事,是让他们把满朝文武都给得罪光,懂吗?李光地用完,就把他扔到台澎去了。
姚启圣虽然被软禁了,但是毕竟他老了,无所求了,乐得在杭州的行宫读读书,安享晚年。
李光地早就想致仕了,也没有野心,到台澎,还能自由自在的著书立说,搞他的理学。
周培公却最惨。
为什么一定要把周培公贬到盛京?
周培公跟李光地姚启圣不一样,他正当壮年,正有宏图大志要施展,却被扔到了北国的冰天雪地里给看管起来。
我就问你,在盛京这个地方,能让周培公施展什么宏图大志?只是让他在冰天雪地里消磨意志和野心而已。
盛京是满清的老家,住的都是满族关外的王爷王公,还有盛京将军掌握兵权,又非纳粮纳税之地。把周培公这样的人才扔到这里,不是浪费吗?
康熙是故意浪费啊。三藩平定了,你周培公没用了,你功劳又大,我不能把你留在朝廷里,因为你会带出一股汉人的势力。
我也不能把你放到江南富庶之地,因为那是你的老家,在你的主持下,汉人的地方势力更大,汉族士子更加厉害。
我只好把你送到我的老家,一方面让我的老家人监视你,另一方面让你英雄无用武之地,让汉人不能攀附你,不能拧成一股绳。
后来康熙要收台湾,又想起用周培公,又跑到周培公的病榻前,假惺惺地说什么自己不得不为之。想再次获得周培公的心。
然而,周培公心里怨恨,积怨成疾,药石无医,要死了,老子不伺候了,你去找姚启圣吧,让那个老头子好好折磨你,让你看看,你收台湾,还得靠我们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