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举制(文科)选材利有三条:

1.破除权贵阶层世袭,避免权利垄断。

2.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有上升的渠道。

3.有利于普及教育,提升民众文化素养。

相对而言,科举取仕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性,让读书人有了奔头,有利于社会稳定,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科举制最大的弊端不在于科举这种选材模式,而在于考试的内容。

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用科举制度愚化民众思想,靠几篇文章论英雄,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埋没,同时大大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后果如下。

1.文学家多,科学家少。

2.书呆子多,实干家少。

3.保守派多,改革派少。

4.效仿者多,创新者少。

最佳贡献者
2

开放科举有哪些好处: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端有什么: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方式公开选拔官吏的一种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科举制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承载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但就其所体现的历史作用于社会价值来讲,它同样有着利处与弊端。

▲科举制起于隋唐

具体分析如下: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方面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

◆科举制度之下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用兵打仗,有经济管理的特长的,都可以应试,及格的可以得到重用。唐朝的高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多半是科举出身的。此种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行之有效,历宋、元、明、清,一直沿用下来。推行一千多年,明显的效益有以下几点:

▲科举制进阶

◆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边远省区,规定各省区录取人员的比例,像云南、贵州,人口少,文化不发达地区也分配有一定的名额,全国士人产生拥护朝廷的向心力。

◆定期考试,后备人才不断地补充到中央,不忧人才匮乏。国家规定《四书》《五经》为教材。全国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自学,国家兴办公家学校不多,大量的应考者都是单独自学,只要考试得中,即可上升到官员阶层。

◆考试立法详明,执法严峻,主考官舞弊的,重的可判死刑。因此考试取得“功名”(如秀才、举人、进士)即可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

◆科举制不仅改善用人制度,还所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并被皇帝笼络、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社会、国家繁荣安定,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使出身卑微而又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去做官,获得利益。

◆使人读书之风盛行,促使社会形成努力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促进刺激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缓解了不少社会矛盾。

▲科举考试

(二)科举制度的消极方面:并没有解决行政体系问题,反倒使其陷入旋涡。

主要表现有以下四点:

1、科举制没有真正解决任人唯亲和任人唯亲的矛盾,反而使其更严重。

2、科举制度并不能真正提高整个行政体系的运行效率。

3、科举制度造成了整个行政体系职业素养的降低。

4、科举制造成行政思想体系僵硬。

4

我是雪忆柔,您的问题我来回答。了解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我们需要从科举制应试的内容、产生的背景、历史的演变以及发展的过程等多方面来分析,才更有助于理解它的优缺点。

《范进中举》,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我高中时代课本中的必学章节,这篇文章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它真实地反映了“科举制”对有心为官之人的重要性,更揭示了这项制度带给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金榜题目”作为人生四大喜之一,足见古代人们对仕途的追寻之心。然而作为封建时期唯一的入仕渠道,这座独木桥并不好过,一端是寒窗苦读的不易,另一端便是加官进爵的荣誉,其中艰辛可想而知。接下来,请允许我详细地分析下科举制。

一、科举制的定义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便是对科举制的形象描述。

它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的社会性管理秩序。

通俗地讲,科举制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二、科举制的历史演变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班进士考试为主,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科举制萌发于南北朝,创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在此之前一直沿用的应试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有趣的是,是中小地主和寒门促使了这项制度的诞生,而迫使它结束的也恰恰是因为这项制度损害了这一团体的利益。因为门阀士族的兴起,向上的通道彻底被垄断,大大地打压了中下阶层的升迁权力,因此逐步建立了“九品中正制”。然而由于受到阶级局限性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建立者又成了摧毁者。

到了大一统时代,也就是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彻底被科举制取而代之。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颁布了“均田制”,使得庶族地主阶级迅速崛起,他们深切地呼吁政治权利,科举制应运而生。从隋文帝设置分科考试起,到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

进入唐朝后,朝廷在全国颁布政令,大力发展教育,打破了门阀士族对于文化的垄断。这为科举制的实行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此后,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严格了录取程序,为这项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科举制的应试内容

作为中国历史上官员选拔方式的重大改革,科举制通过层层选拔,最大限度地网络全国各地的人才,以此来扩大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

以清朝科举制为例,科举制分为初级考试和正式考试,听起来虽然熬心,但是也说明了日趋完善的科举制确实打开了一条向上的通道。

①初级考试分为童试、岁试和科试。

童试又称县试、府试,考生被唤作童生、儒生。

岁试又称院试,县里每年考一次,考取的人便可被称为秀才。

科试是可以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它像一张入门券,想参加乡试就必须过这一关。

②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在秋天的八月举行,因此又被称作“秋闱”,每三年一次,考取的人被称作举人。要知道,这一关通过了,便具备了当官的资格。

会试由礼部组织,被称为“礼闱”。进入了会试便是全国范围的较量了,又因其考试时间是乡试结束后第二年的春天,因为也可称为“春闱”。能够考取的人被称为“贡士”。

殿试便是终极考验了,考取的人第一名被称为状元、鼎元,第二名被唤作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称“三鼎甲”。

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即是他在获取进士及第后写下的诗篇,“春风得意”的成语便出自此。

四、科举制的有利之处

通过对上述科举制度的详细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项制度将“读书”引领成了潮流,作为封建社会人事行政制度的最高成就,科举制严苛的选拔制度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最大的特点便是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士族的垄断,它让加官进爵的选拔程序更趋于公平化,也给寒门士子打开了一扇大门,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②科举制度使得选拔官吏有了文化作为基础,选拔的人才确保了能够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提升了官员阶级的整体水平

③我们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吸引了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士子前来应试。这些国际友人以科举为桥梁,加深了与我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东亚文化圈,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各国文化水平的提升。同时,英、法、德、美等国也曾借鉴我国的科举制,从而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五、科举制的弊端

虽然科举制的公平性、权威性、公开性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这项制度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①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应试内容的科举制,犹如填鸭式教学,它以培养特定的人才为目的,难免束缚了人之天性,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单一性,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②科举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的矛盾,而且应试的内容、方法和标准都由上层阶级而定,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失公允的。且由于录取名额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官员的缺口。

③科举制的兴起虽然一方面为官员体系注入了活力,但也同时禁锢了行政体系的思想,为封建社会的日趋保守埋下了伏笔。

六、笔者小结

纵观历朝历代选人用人的发展史,迄今为止,应试制度始终是测试、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任何一项制度从确立到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日趋完善的过程,“科举制”之所以沿用数千年,也充分证明了它的举足轻重和无可取代。然而制度本身并不能决定人之好坏,学问高低也不是通过应试便可知,所以今天的我们不必用发展的眼光去审度它,只需结合当时的国情去分析就好了。

关注@雪忆柔,共同了解文史故事,书评影评和美文诗词[送心]

5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项制度,从隋炀帝大业元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绵延1300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时代所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大大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特别是大量出身中下层人士进入统治阶级。哪怕是今天的选拔机制,仍然借鉴了“科举制”。

“科举制”以前,选拔人才的方式过于强调出身,导致大量人才得不到出头的机会,不符合社会发展

周代的“世卿世禄”

周代时有“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土的人才,经由地方直达中央。在周代以前,只有统治集团内部人才会接受教育,故而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员,实际是统治阶级世袭的,在周代形成了“世卿世禄”的制度。在完善的制度下,对人才的选拔举荐不会超出宗法家族的范围。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度被严重破坏,一些非贵族阶级的下层人士,通过举荐、考核被选拔的情况才逐渐增多。逐渐的由举荐考核的官僚制度便产生了。

汉朝出现了“察举制”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汉高祖刘邦下令大臣举荐贤才,汉武帝时,令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后来两科合并被称为“孝廉”。“秀才”也是察举的重要科目,孝廉重德行,秀才重才能。汉代各科察举需通过考试,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区别在于: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会落选,而举荐权掌握在各级官僚权贵手中。一般人士需先被地方官征为州郡吏员,才有可能被察举为秀才、孝廉。但是,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几乎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魏晋使用“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人才,分九品录用。九品中正制度可被视为察举制度的改良,将各级官员改为特定官员。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能直接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导致后来的人才由出身门第决定,于是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隋炀帝在位期间的一项创举便是“科举制”,影响了中国一千余年的历史

隋唐初创,“科举制”不断完善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出身门第的九品中正制逐渐落后时代,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历经1300余年的科举制形成。

唐朝贞观年间,科举制度逐渐创立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又创立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考试多由高管主持,到武则天时,由皇上亲自考试。科举制经过几代皇帝,逐步建立形成。

在科举制度创立初期,难度非常之高。唐朝时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例,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主,较进士科难度较小,但也限制了为官的上限。而进士科涵盖诗词曲赋,时务策,主要针对国家现实问题。在唐朝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说,可见进士科的难度之大。

宋朝的“科举制”相当完备,基本实现了设立这项制度的初衷

科举制度发展至宋朝,科举制度得到逐步的发展,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朝科举采取弥封法、誊录法,姓名、年龄、籍贯、性别等信息均被密封,后期又发展到各级考试采用誊录法,由专人誊抄考生试卷内容,使考生信息更加无法辨认,弥封法、誊录法均是为了减少考官考生间的作弊行为。

宋朝科举录取人数也远超唐朝,仅宋太宗在位22年,录取进士便超过唐朝三百年。唐朝时三年一次开考,录取几十人,宋太宗时期则为数百人不等。同时为了安抚民心,经常性开恩科,导致宋太宗时期几乎年年开考。

明清的“科举制”,有点倒行逆施,人才只会“八股文”了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名目繁多,体系庞大。明清科举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其中童试由地方县、府主持,孩童自进学开始,便可参加童试,考中便成为童生。

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每年举行,是童生参加的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称为录科,只要考取了生员,即表明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

乡试也称大比,三年一次,所谓的秋闱。乡试考取称为“举人”,各地录取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考取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乡试之榜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乙科,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乡试结束后的次年,在京师礼部举行会试,又称春闱、礼闱。会试的内容与乡试一样,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会试之榜称为甲榜,会试则称甲科。会试正榜外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不算进士,但可授予学校教官或低级官职,也可进入国子监为监生。

会试结束后举行殿试,殿试内容为时务策,参加殿试基本不会落选,录取分三等,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为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为同进士出身。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编修等职,其余进士还需要馆选或朝考,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

自明朝开始,科举命题均从四书五经选取。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文章即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考试内容固定,形式固定,明清科举也成了中国考试史上文字技巧的巅峰。

对于中国封建时代而言,“科举制”对于社会进步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科举制”的最大作用就是极大地缓和了阶级矛盾

打破了隋唐以前的世族门阀垄断仕途,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特别是让广大中下阶层有了进入统治阶级的机会。

有了“科举制”以后,选拔人才的范围基本涵盖了所有人,除了罪犯子弟和娼妓子弟,均可通过参加科举做官,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次,“科举制”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了官吏阶级整体的文化素质

在科举创立以前,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纯粹就是靠人推荐,哪怕目不识丁也能够做官,这种现象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书圣”王羲之,又被称作“王右军”,这明显是一个武将官职,就是因为他出生于士族大家,所以一出生就能做官,一个名垂千古的文人成了武将,可见当时人才选拔的落后。

“科举制” 的另一个巨大作用,就是提升了普通人对知识的渴望。

文字一开始出现,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使用的工具,直到“科举制”的出现,让学习文化知识成为了改变自己的重要手段。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正是这样的氛围下,让普通人渴望获取知识,从而改变命运,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翻身,但确实增加了普通人的知识水平。

每一项制度都有其局限性,“科举制”也不例外

“科举制”的第一个弊端,就是标准不统一

我们都知道科举考试不同于现在的自然科学,他更多的是考验你对古籍的掌握程度,以及文章的水平,这就会导致科举考试没有统一的标准,纯粹就是考官的个人喜好。

在历史上,多少名人大家,都不能得到一个功名,可见科举考试的残忍。清朝的“扬州八怪”郑板桥,书画双绝,仍然中不了进士,只因为他不会写那样的文章而已。

“科举制”的另一个弊端,就是限制了人的思想

尤其是明清时期,文章只写“八股文”,典籍只有“四书五经”,这些参加科举的人,就只会写一些卖弄文字技巧的文章了,对真正实用的东西反而一窍不通。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明清时期贪污腐败严重,这些中举的人中有部分人,从一开始就是抱着能够通过科举,一跃成为人上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为官,如何造福一方,会的就只剩下阿谀奉承了。

“科举制”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之一,比西方国家领先很长时间。它让中华民族成为最崇尚知识的民族,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能够屹立不倒两千余年的原因之一。

6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他的利弊,科举制也是如此,但是科举制作为一项伟大的制度,它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科举制度的前身

曹丕建立魏国后,制定九品中正制,以这种方法来选拔人才。该制度是这样实行的,由各郡的长官推举在京任官并且德才兼备的人兼任中正,由司徒任命。中正之下,还有清定、访问等官员

中正等人根据以下标准对本州郡的士人进行考核:一是簿世(本人的家世),二是状(此人忠、孝、友、义、学、谦等方面的评价),三是品与辈目。中正根据士人的簿世和行状,先将其列入“辈目”(层次),再给其乡品,分别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郡的中正官在评定本郡士人的乡品以后,再送至州的大中正,大中正送至中央司徒府。吏部在任用官员时,必须以各州郡中正官所评定的品级为标准,每三年举行一次。

九品中正制的缺陷

一开始实行的时候,中正官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有利可图。

中正官本身多为贵族,举荐人才的时候多考虑对方的门阀家事,而不是考虑他的品德和才能,当时有句话叫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比如王徽之做官的时候,桓冲故意问他:“你在军中管啥?”王徽之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我看见人们把马牵来牵去,我可能就是个管马的吧。”贵族子弟只知道享受国家利益,却一点儿贡献也没有,对国家危害非常大。

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

  • 隋唐

隋文帝杨坚有感于门阀世族的危害,开皇十五年,杨坚裁掉了中正官,这项持续了约300年的制度彻底废止了。开皇十八年,杨坚让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督、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推选人才。

而隋炀帝大业二年的时候,杨广设立了进士科,这被认为是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

李渊建立唐朝后,唐朝的科举制度又发生了变化,除了进士科,又增设明经科和秀才科,秀才科后来废止了。只剩明经了进士两科两科。

而进士科是最难的,当时有这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50岁能考上进士都算年轻,可见难度巨大,但也挡不住当时人们的热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但是这也说明了唐朝科举制的隐患。

唐朝刚建立时,贵族的权利仍然很大,贵族子弟可以凭借祖父辈的功劳门荫入仕,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不公平,后来武则天杀害了不少贵族,这才为普通人清除了一大障碍。

科举制度在唐朝还是处于初始阶段,弊端很多。

  1. 作弊容易

唐朝的时候,卷子上的名字不密封,这样考官就会知道名字,那么有钱人家会借机贿赂考官。

2.考场纪律不严明

温庭筠以一己之力在考场上替8个人完成了卷子,如果考官管得严,他即使再有才,又怎么能做到一个人替代8个人考试。

3.考试被官员控制

唐代选取人才,不但要看成绩,还要看官员的推荐,举子们拿着自己的文学作品去找达官贵人,奔走于门阀之间,碰到爱才正直的官员还好,如果碰不到那就要碰一鼻子的灰,而贿赂等不正之风也蔓延开来。

4.皇帝与考生之间沟通不畅

唐玄宗的时候,李林甫害怕人才向李隆基告状,诉说自己的不是,便告诉李隆基“野无遗贤”,所有人才都在他身边了。那年的考试所有人都没过,包括诗圣杜甫。

  • 宋元时期

五代的时候科举衰落了,宋朝建立后,科举又大放光彩。鉴于前人的经验,从宋太祖开始,皇帝就想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抓在自己的手上,为了防止舞弊,又增加了殿试。现任官员报考前须经皇帝批准,现任官员及其亲属考试时要另设考场,官员考不过的话是要被罚钱的。

考试科目还是以进士和明经为主。考试也严格了许多,试卷上的姓名要被封起来(糊名)。还有锁院制度,主要是防止考官偷题漏题而制定的,它规定,省试前50天左右,主考官要搬进贡院(省试所在地)居住,不能和外界接触,也不能和亲属见面。真宗时,又增加了举人搜身法。

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设置誊录院,科举考试结束后,誊录院的人将举人的所有试卷重新誊录,再送至主考官手里。这样,主考官在批卷子时,就不会知道考生的信息了。

宋朝的科举制度已经比唐朝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在元朝,科举落后了,但是却对明清的科举产生了影响,因为他尊崇程朱理学,蒙古人和色目人比较容易考过。

科举制的顶峰

朱元璋也曾用过举荐制度,后来还是觉得科举制好,永乐以后举荐制度开始慢慢地不被使用,科举制度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拔人才手段。

弊端

科举算得上是最公平的一种方法了,但还是有弊端,尤其是八股文的出现,禁锢了许多文人的思想

7

今天小生讲史好好说一说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首先,科举制度的定义。

科举制度由于采取分科举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制,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唐,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在1905年即清末遭废除,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

然后,科举制度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利:(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有利于把考试权收归中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名利的刺激下,有利形成社会读书风气,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进士科重视诗赋,这大大有利唐诗的繁荣,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

(4)通过才学考试来替代以前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凭血统、品行、门第评定的方式,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弊:(1)考试单一,忽视实践能力

(2)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3)考试采用固定程式,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

好了,小生讲史就到这里,谢谢支持,关于科举制度的利弊,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8

你好,我是雨霁晚霞hong,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科举制度为我国古代独有的一项人才选拔制度,其有利和有弊总结如下:

科举的有利面: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后代王朝都一直沿用和完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出现提高了古代的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促进了社会读书的风气,且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最重要的一点,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世家对官场的垄断,给了普通人进仕为官的希望。这是古代封建时期出生贫寒的学子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通道,在全世界的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只此一家。

科举的有弊面:科举制度终究是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途径,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而非促进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只能选拔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普通官员,而不能进入统治阶级核心。再有就是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死板僵化,特别到了明清以八股取士导致了文人知识分子思想僵化、缺乏创造意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9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说下科举制度的由来,科举制度萌芽阶段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当时的士族已经衰落,原来当官由士族推荐,看中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地主阶层逐渐强大,迫切需要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到了隋朝,隋文帝直接就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的时候,就开始正式用试策的方式选拔人才了,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到明清时候,科举制发展到了高峰,纵观整个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利有弊,我先说下利:

首先,在政治方面,摒除了以前士族推荐、名人推荐的方式,才能做官,科举制改善选拔人才的方式,让更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进入各级政府工作,甚至能让中下阶层、贫苦百姓也能有机会通过读书做官,打破了阶层固化,让阶层有了流动的可能性。

其二,在教育机构、社会文化风气方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的学堂、学院的创立,更好的培养了更多的读书人,读书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他们通过学识交流、写作,让文化传播更广。这些无不和统治阶层推行科举制有关,让读书人看到希望,让他们觉得读书有用。

其三,文学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唐宋以来,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灿如繁星,名家辈出,科技发明也是领先世界。

我们再来说下科举制的弊端:

首先,统治阶层倡导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排名,让很多有知识有才华的人一心读书,走仕途之路,从而疏忽了科技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科技、商业的薄弱,让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了西方世界。最后国弱民穷被列强欺侮。

其二、统治阶层固化考试内容,用儒家的思想、读圣贤书、八股文开科选士等等方式,让读书人沿着定好的方向读书,选拔上来的人才也是适应统治阶层利益需求的。

其三,科举制度考中者,一步登天,不仅光宗耀祖,还能享受统治阶层的一些特权,让一些下层人士痴迷读书,出现了一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低能人,没有进入官场的人甚至连基本生存技能都没有,有的仇恨官场仇恨社会,给社会也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如黄巢、洪秀全等。而进入官场的人,裙带关系盛行,师门关系,同年关系导致的官官相卫,产生了很多腐败。

10

我是十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自从隋炀帝杨广,为了有效地遏制关陇世家门阀,力排众议的开启古代科举制,目的就是断了世家门阀的推荐制,此举也是给了寒门子弟进入朝廷的一条道路。

科举制刚开始,的确是可以帮朝廷,搜罗大量的人才,从而帮助古代君王好好的治理国家。

可是,让他们都没有想到的却是,从科举上升起来的寒门子弟,没过多久就已经建立另一个世家,而他的儿孙就不用参加科举,可以直接进入官府。

科举制的弊端,十月估计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将读书人的思想,彻底了花在了书本上面,而忽略了真正的治理国家的方法,这也导致了大部分中举的都是中年人。

科举的第二个弊端,就是某一个地方,原来的科举当官的人,他们就会在这个地方,成立一个派系,然后在这个地区,一些有能力的读书人,都会来参拜这位官员,从而可以借助他的门路,在朝廷地方上,能平稳地呆下去。

科举制第三个弊端,就是审核考场的官员,他们可以直接不经过皇帝,直接录取给他们送礼的考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后的皇帝,还要开启另一个考场,通过考试的考生,都统称为天子门生。

这是十月我的个人理解,大家伙有别的想法,欢迎评论与点赞,谢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