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水浒传》中,梁山的整体实力比方腊强一点。具体的说,方腊军中的顶尖人才,如司行方,厉天闰,邓元觉,方杰,王寅,石宝等人的战力不输梁山五虎级将领。但中层以下,也就是梁山八骠乃至小彪一档的中下层将领,方腊集团就远不如梁山了。

比如说,钱振鹏是方腊军中除了顶尖人才之外最厉害的将领之一,但对阵关胜,三十合即被打败;号称万夫不当的白钦,也只能跟梁山排名第54的吕方打个平手。

钱振鹏、白钦在方腊军中已经是中层顶尖战力了,他们尚且不经打,那就可以想象方腊的几个大将军,江南十二神,二十八星,到底是什么水准。

不客气的说,方腊的中层武将,撑死了就是梁山小彪,乃至不入流角色的水平。

另外除了武将,方腊集团的文官和士兵素质也不如梁山。方腊建国称帝,他麾下有一套成体系的文官班子。但《水浒传》的作者对这方面的描写很粗糙。

方腊的文官体系中,除了一个娄丞相外,其他文官连名字都没有。士兵虽然多(兵力远超梁山几倍),但大多不堪一击。

比如苏州一战,李逵、鲍旭、项充、李衮等二百余人混入城中,项充一刀杀了个官,李逵砍翻了十几人。守水门的五百方腊军居然一哄而散。守军除了郭世广拼死抵抗,与宣赞同归于尽之外,自三大王方貌以下,均毫无斗志,争相逃命。

还有独松关战役,梁山前期吃了大亏,但后来孙新、顾大嫂、李立、汤隆、时迁、白胜六人越过独松关放火,守军元帅厉天闰看见此情此景,居然带着三万人马落荒而逃,被卢俊义的一万五千人追杀了四五十里。

另外杭州之战,乌龙岭之战,睦州之战,昱岭关之战,也都是如此。梁山略施小计,守军便不战而逃,溃不成军。

所以说,就总体而言:虽然方腊的顶尖人才不输梁山,兵力也比梁山多得多,但士兵大部分都是胆小鬼,动辄被十几个潜入的特务吓得不战而逃;中层不经打,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文官也不顶什么用。

如果梁山对方腊,是摆开阵势对决一场,那结果八成就是梁山完胜。

理由就是前文所述,双方干部和基层士兵的整体水平不在一个档次。

不过,以上只是根据《水浒传》小说中的虚构内容做的对比。如果按照真实历史,梁山给方腊提鞋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历史上的方腊,那是正儿八经,建立了政权,当过皇帝的豪杰。


北宋宣和二年,方腊起义。当时,方腊身边的追随者就高达五十多万人(包括没有战斗力的妇孺)。方腊地盘最大时,领有杭州等六州五十二县。约相当于现在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以及浙江省全境。起义规模极大,堪称是震动东南。

为了镇压方腊,北宋朝廷调集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西军(都是当时的精锐),共计十五万人,才把方腊起义彻底镇压了下去。所以不恭维的说,方腊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中,也是排的上号的。

而反观当时的梁山起义,则完全不能比。

历史上的梁山起义,大致经过很简单。

北宋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招募义军,聚众起义。有了人马后,宋江率众攻打黄河下游一带的京东东路,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

同年,宋徽宗闻知,便采纳一个叫侯蒙的地方官的建议,颁旨招安,想招揽宋江。但诏安未果。于是,宋徽宗便命令地方官前往征讨。宋江打不过,就避其锋,在山东一带打游击,与官军周旋了一年多。

宣和三年二月,就在官军与方腊厮杀时,宋率军袭取淮阳军(今江苏省睢宁县),随后乘船进抵连云港。当地的地方官张叔夜知道后,便招募了上千人的敢死队,并根据宋江当时在海上活动,偶尔登岸骚扰的习惯。制定了一个在海边设伏,诱敌深入,团灭宋江义军的计划。

当年五月,宋江出现在海边,准备登岸骚扰连云港。张叔夜按照计划,先派出一支炮灰部队出击,引诱宋江与这帮炮灰交战,同时命令一支精兵埋伏在海岸边,待宋江上岸后烧船,断他后路。宋江对此浑然不知,等他杀得兴起之后才发现,自己被包围了。而船也被烧了,没法跑了。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宋史·张叔夜传》

最后,宋江打不过官军,又没法跑,所有人就此被俘。起义遂被镇压。


宋江起义,大致经过就是如此。很简单,他和方腊,一个是委派地方官征剿,一个是调中央精锐征剿,这差距简直不要太明显。

另外关于宋江起义,历史上还有一个争议。

那就是宋江到底有没有参与征剿方腊余党。

按照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委员余嘉锡先生的考证,宋江被俘后没死,接受诏安,参与了朝廷征剿方腊余党的战斗(当时方腊主力已被镇压,仅存余党还在活动)。

理由有几点出处。

一是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引《中兴姓氏奸邪录》中的记载:“宣和二年……以(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讨之。

二是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引《林泉野记》中的记载:宣和三年……(刘)光世遣谍,察知其要险,与杨可世遣宋江并进,擒其伪将相,送阙下。

三是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的记载:(征方腊攻帮源洞)王涣统领马公直并稗将赵明、赵许、宋江,既次洞后。

如果这些记载属实,那宋江被俘后,就是参加了镇压方腊的行动。



但也有人认为当时有两个叫宋江的人,起义的宋江和征讨方腊的宋江,不是一个人。如果这样算,那他就没有参加。

至于到底有没有,史料记载不详细,没办法给出确切结论。

最佳贡献者
2

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PK方腊为首的起义集团,这要看背景环境如何,是正史还是演义小说。演义小说中,梁山阵营实力略强于方腊;但正史上,梁山实力远逊于方腊集团。

《水浒传》中的梁山,略强于方腊

《水浒传》以梁山好汉为主角,避免不了“主角光环”,书中宋江率领梁山好汉聚义,成为朝廷心腹大患,朝廷屡次出兵征讨都无功而返,就连童贯亲率大军讨伐都吃了大亏,最后还是采取怀柔政策,在宋江的配合下,把梁山好汉招安,归顺了朝廷。

朝廷对这些投降的梁山贼寇并不放心,于是安排梁山好汉充当先锋讨伐其他贼寇,其中就包括了讨伐方腊。方腊手下兵多将广,人数犹在梁山之上,麾下八大天王即便放在梁山集团也足以坐上前几十把交椅,故而给梁山造成了极大威胁,梁山好汉折损半数,损失惨重。

但方腊集团的短板在于将领水平差距较大,中层及以下将领战力比较渣,故而整体战斗力不如梁山,加上“主角光环”作用,最终以梁山为班底的宋军还是平定了方腊。


正史中的梁山,远逊于方腊

梁山好汉和方腊起义,虽因《水浒传》为人熟知,却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

北宋末年,徽宗在位,这位著名的风流皇帝是不世出的文艺天才,也是一个空前的昏聩之主,他热衷享乐,生活奢侈,大兴土木,宠幸奸佞,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尖锐,老百姓忍无可忍,纷纷起来反抗,其中两股势力较大的起义军就是宋江和方腊。

1、方腊起义

方腊是浙江青溪人(今浙江淳安)人,以种漆园为生,饱受官府压榨。为了反抗官府,方腊

暗中传播“食菜事魔教”,当地很多穷苦百姓信奉该教,方腊见时机成熟,便于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在老家睦州的帮源发动起义。

方腊起义十分突然,朝廷毫无准备,加上地方军备空虚,官军缺乏战斗力,根本顶不住方腊的进攻,方腊不仅迅速占领青溪县,还主动出击,攻占城池,甚至占领了杭州,而起义军也在进攻过程中不断壮大势力,人数竟然迅速扩大到数十万。

巅峰时期的方腊,让地方官府闻风丧胆,一些地方不加抵抗便举城投降,有些盗贼打着方腊的旗号趁火打劫,只要喊一声“方腊来了”,官府就不敢阻拦。

不过,方腊本人缺乏政治远见,也缺少真正杰出的军事人才,到处分兵进攻导致力量分散,宋廷经过一段时间的慌乱,很快缓过神来,派童贯统帅精锐禁军南下征讨。面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正规军,方腊集团暴露出战斗力差的“流寇本色”,节节败退。

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方腊退缩到青溪,躲藏在帮源洞和梓桐洞中,仍难逃一死,在石洞中被俘,后被处决,捕获他的正是后来的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

2、宋江起义

方腊在南方肆虐的同一时期,宋江在北方掀起了一阵波澜。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三十六人在梁山泊起义,这便是《水浒传》梁山聚义故事的来源。但真实的历史上,宋江并未以梁山为稳固基地,而是选择游击战术,先后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转战青州、齐州、濮州等地,人数最多时达数千人。

巅峰时期的宋江起义,远不如方腊起义人数众多,规模宏大,但由于实行流动作战,难以彻底剿灭,也让宋军十分头疼,时任亳州知州侯蒙曾建议朝廷招安宋江,不过未能成功。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准备率军进攻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海州知州张叔夜提前侦知消息,派兵在海岸设下埋伏,宋江对此毫不知情,他率军登岸后,张叔夜下令伏兵杀出,并焚毁宋江船只,断其后路,宋江寡不敌众,最终战败被俘。

综上所述,正史上的宋江起义时间上和方腊起义有重叠,但双方一个在北,一个在南,没有空间上的交集,宋江也未被招安,更未参加征讨方腊。如果非要来一场PK,宋江集团实力远不如方腊集团,双方的直接交锋不过是《水浒传》的虚构。

3

当然是方腊历害!

方腊是明教教主,用宗教古惑人心,率众起事,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其势力包括今天的安微、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与朝廷糜战多年,繁华富庶的江南,变成了一片废墟,使北宋税收税减,北宋由盛转衰,数年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

宋江起义初,只有三十六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伙土匪强盗。后来经过发展壮大,达数百人之多,但训练不足,装备落后。

宋江起义军于宣和三年二月被张叔夜率领一千多人击败。宋江并非被诏安,也没有人愿意招安他,而是战败投降。

由于《水浒传》的影响,误导了大众,总以为宋江的实力超过方腊,甚至可以吊打北宋,其实不然!


4

古梁镛:江湖在何方?天地山水间!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发生过多起农民起义,而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则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宋江起义更是被改编成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那么,在真实的宋朝历史上,北宋末年的梁山和方腊,到底哪个阵营厉害呢?

如果以正史而论,肯定方腊阵营厉害,下面详细分析。

正史中记载的梁山泊宋江起义事件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大家同心同德,劫富济贫,除奸卫道,替天行道,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同时因为梁山泊势力强大,宋徽宗对此非常忌惮,梁山泊势力和田虎势力、王庆势力、方腊势力被合称为“四大寇”,但是《水浒传》后期,梁山泊被朝廷诏安,后来更是助力朝廷剿灭田虎势力、王庆势力和方腊势力,堪称“忠君爱国”的典范。

很多人也因此觉得,《水浒传》四大起义军势力,梁山泊最强,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故事情节以宋江起义为主,但是在正史中,宋江势力非常小,远非方腊可比。

在《宋史》卷三五一《侯蒙传》中,记载了朝廷大臣侯蒙上书宋徽宗,向他分析了宋江起义军的情况: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没有敢抵抗的,说明他必定有过人的才智,不如赦过招降,让他率兵讨方腊以赎之过,或许还能平定东南之乱。”

也就是说,在《宋史·侯蒙传》中,宋江起义是以三十六人为主力,同时有一些老百姓追随他们,也可能说明,宋江起义只有三十六人,这个人数充其量也就是一伙土匪强盗。

但是宋江先后攻打了青州、济州、濮州、郓州,将活动范围由山东推进至河北,由此可以推断,宋江起义军人数应该不少,要不然他又怎么可能攻破那么多城市?



《宋史·徽宗本纪》中记载了宋江、方腊起义的情况。

宣和三年二月……方腊陷处州,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 遣将讨捕 ;又犯京东、 江北, 入楚、海州界 , 命知州张叔夜招讨之 。

也就是说,宋江和方腊闹的非常厉害,朝廷最终派兵镇压。宋江起义军于宣和三年二月被张叔夜率领一千多人击败,也就是说,宋江并非被诏安,而是战败投降,同时,宋江起义军被张叔夜以一千多人的小军队击败,由此也可以推测出,宋江起义军人数最多不过几百人,并且他们的武器装备非常差,远非朝廷正规军可比。



《宋史 ·张叔夜传 》中记载:

宋江起河朔 ,转略十郡 ,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 劫巨舟十余, 载卤获 。于是募死士 ,得千人, 设伏近城, 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 , 伺兵合, 举火焚其舟。贼闻之 , 皆无斗志 。伏兵乘之 , 禽其副贼 , 江乃降。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宋江一路攻城掠地,来势凶猛,而张叔夜受朝廷命令剿匪,他招募了几千个人做死士,埋伏在城池不远处,同时派一些普通士兵在水路诱惑宋江,最终宋江的船舰被张叔夜二弟派诸如。

由此可见,宋江起义虽然闹的凶,但是人员并不多,同时宋江阵营没有非常厉害的军事人才。



正史记载中的方腊起义

据《宋史》记载,方腊起义发生于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因为方腊本身是生意人,家姿颇丰,同时方腊为人爽快,几天之内,就聚集了十万人,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全国大为震动。

方腊被起义军尊为“圣公”,改年号为“永乐”。

宣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起义军在青溪县息坑全歼两浙路常驻宋军五千人,击杀该路兵马都监蔡遵、颜坦。随后,乘胜进取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十二月初,攻克睦州,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不久,向西攻下歙州,全歼宋东南第三将“病关索”郭师中部,东进攻克富阳、新城,直趋杭州,以“杀朱”相号召。

面对强大的方腊,宋徽宗非常惊恐,他派童贯担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南下镇压起义。宣和三年正月,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向杭州和歙州进发,企图在睦州会合。

宣和三年,从正月开始,方腊起义军势如破竹般攻陷多处州府,史称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多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方腊义军秀州之战失利,致使杭州城失去屏障。

宣和三年二月,宋军包围杭州,义军经过苦战,因粮尽援绝,被迫退出杭州。杭州失守,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宣和三月初,义军再次进军杭州,不胜。宋军杨可世、刘镇部攻陷歙州,王禀部攻陷睦州。

四月初二,衢州失守,义军将领郑魔王被俘。四月十七日,婺州失陷。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王禀、刘镇等各路宋军会合,层层包围帮源。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义军腹背受敌,奋起抵抗,七万多人壮烈牺牲。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英勇就义。

方腊去世后,起义军继续和宋军作战,而宋徽宗则继续派童贯为镇压起义军总指挥,面对宋军强大的实力,起义军节节败退,流转各地作战,直到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军才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

这场战乱给两浙路人口带来重大损失(“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馀里。”(《续资治通鉴》))。

这场战乱给两浙路人口带来重大损失,据《续资治通鉴》记载:

“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馀里。

这段话是站在朝廷的角度批判方腊起义军造成的破坏,他们占据了六个州府,五十二个县,杀害平民二百万,同时抢夺妇女,最后方腊起义军战败,从起义军藏身的山洞里面逃出来的父母,单单是在树林中上吊自杀的,躺了一路的尸体,足足有一百多里(过于夸张)。

通过对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历史正史中,方腊起义的规模和成就远非宋江三十六人可比。

谢谢大家。

整理不易,还请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

喜欢的记得转发+关注哦!

5

先说结论:在《水浒传》中,梁山更厉害。在历史上,方腊更厉害。

一、在《水浒传》中,梁山集团要比方腊集团厉害。

宋江和方腊,都位列朝廷公认的四大反贼之中,这两个造反集团的本身实力,也都很强大。但是,在梁山集团被朝廷招安后,打败并消灭了方腊为首的起义军,并最终生擒方腊。因此很明显,梁山集团要比方腊集团厉害。现在逐一对比:

①卢俊义

卢俊义可以说是书中武功最厉害的存在,公认的棍棒无双,武功天下第一,因此论单挑,方腊手下的大将,没人可以比得过卢俊义。双方最顶级的武将对此,梁山集团胜出。

②一流武将对比

梁山自卢俊义以下,一流武将有五虎将和八骠骑。方腊手下的大将武功也十分了得,最具代表性的是南国四大元帅:邓元觉、石宝、司行方、厉天闰。

邓元觉武功了得,曾和鲁智深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但是最后被花荣一箭射死。

石宝的武功也十分厉害,先后击败索超、邓飞、鲍旭、马麟、燕顺、吕方,并且还多次和关胜交手。但是最后兵败乌龙岭,石宝自刎身亡。

厉天润先是杀死小霸王周通,后又杀死没羽箭张清,然后又击败董平。张清和董平都十分厉害,想当年梁山好汉在和他们交手时,多败于他俩手下。而厉天润竟然可以把二人一死一伤,由此可知其武功高深莫测。但是,他后来碰到了《水浒传》中第一猛将卢俊义,最后被杀死。

司行方杀死了武功了得的雷横,但是最后在逃亡时却坠水而死。

因此,在一流武将方面,梁山集团也胜出。

③双方法师对比

除了武将,在双方决战中,法师也特别厉害。有时法师甚至比武将还要厉害。方腊手下的法师包道乙和郑彪,水平很厉害。但是梁山集团中的公孙胜,明显更技高一筹,可以把他们轻松秒杀。另外,梁山集团除了公孙胜,法师还有樊瑞。

因此,双方法师对比,梁山集团也优势胜出。

④双方综合人才对比

就综合人才来看,梁山也完胜方腊集团。梁山有“飞毛腿”戴宗,有神偷时迁,有书法大师萧让,有神医安道全…可以说,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人才优势,是方腊集团所不能比的。

因此在书中,梁山集团是比方腊集团厉害的。

二、历史上,方腊集团要比宋江厉害

同时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方腊率领的农民起义,要远比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影响大的多。

历史上宋江率领的农民起义,也是活跃在梁山地带,主要头领是36人,仅用了3个月便被宋朝政府镇压了。

而方腊率领的农民起义,活跃在南方苏杭一带,连续攻克几十座州县,队伍发展到百万人,影响力要比宋江起义大得多。

因此,就《水浒传》这本书而言,宋江领导的梁山集团,要比方腊集团厉害。

就历史而言,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要比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更厉害!

6

如果单独拿梁山和方腊比我个人觉得方腊厉害,当时宋江有朝廷做后盾。

7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40f368135764d0f814b3fe08c4afa6a\

8

当然是方腊。

无论是《水浒传》和历史,都是方腊阵营要厉害得多。

先看方腊

北宋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搜刮“生辰纲”为号召。

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纷纷到处响应。

方腊说:“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方腊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

起义军很快接连攻陷江南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定都杭州,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半壁。

《续资治通鉴》说,方腊之乱,“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余里。”


相反,请看宋江的记载。

《宋史》上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东都事略》提到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1939年在陕西省府谷县出土的《折可存墓志铭》中指出,折可存在宣和四年三月平定方腊余党,再奉命“捕草寇宋江” 。

两本史书,并没有记载宋江所占领了哪座州县,只是说宋江一直流窜作案,是一股流寇而已。

即使是《水浒传》,也只不过说了宋江等人占领了一座水泊梁山而已,连一座州县都没有,就是一伙占山为王的土匪罢了。


所以无论还《水浒传》还是历史记载,方腊起义的规模和影响力远超宋江。

9

(论宋朝如有不当请指点)

陈桥政变白捡帝,

农商兴业安民意。

钱粮富足超汉唐,

歌舞升平军不济。

金侵议和受屈辱,

重文轻武乱起义。

赵氏国君无大志,

元朝一统宋失迹。

(宋君无情无义)

贪官污吏遍地奸,

梁山宋军方腊歼。

聚义忠君没善终,

帝无诚信无久天。

君治天下无诚无信,必失天下。

方腊称帝说明方腊有实力,方腊的信念是夺取江山推翻宋朝。控制江南半边天。比梁山实力强的多,有长江之险。

梁山在汴京控制之内,信念是灭奸忠君争取封官表功。于方腊本质不同。

当时环境:国境外有金朝夏朝蒙古的元朝,内有梁山方腊。宋朝危在旦夕,当时宋朝策略是对的。对梁山封官许愿,收降梁山兵将和宋军一起;灭方腊。然后卸磨杀驴,一举两得。结果元朝也是卸磨杀驴之计灭了宋朝。

10

梁山聚义是虚构的,有史料记载的宋江起义,规模很小,方腊规模较大,具体百度可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