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是一部看一百遍有一百层理解的神剧。
首先,根据史实,佟国维是隆科多的亲爹,而不是六叔。而童国纲是隆科多的叔。
佟国维是清初重臣佟图赖之子。顺治年间,任一等侍卫。康熙九年,任内大臣,十二年后晋升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七年后获封一等公,二十九年,和兄弟佟国纲一起出征噶尔丹,佟国纲为国战死。康熙三十五年及三十六年,再先后两次随皇帝亲征噶尔丹。康熙四十三年,佟国维因年老而退任。康熙五十八年卒。雍正元年,追授太傅,谥端纯。根据史实记载,佟国维是战功赫赫,为国尽忠,深受康熙信赖的功臣,老臣。
其实,在电视剧中,佟国维和隆科多是父子关系,还是叔侄关系,并不重要,因为他们之间权力的传递和继承关系是固定的逻辑。而电视剧《雍正王朝》对这个权力交接的描写,简直堪称经典,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
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以有两种版本,一种较浅,是单独看的,一种较深,是连续起来看的。较浅的版本,大概就是佟国维在废立太子这件事上上蹿下跳,擅议储君,力挺八爷,最后被自己侄儿隆科多告发,最后顶戴落地,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还有较深的一层,要看完十多集,才能体会。
第11集,康熙请佟国维吃饭。首先,康熙问他,你最近可好,佟国维回答是臣最近时感腰酸,晚上睡觉睡不稳。康熙说自己也老了,然后两个老人应该给年轻人腾位子了。
这个时候佟国维是在点头的,但是,他总不能说,对对对,皇上你赶快死吧。他说的是,皇上没老......怎么能说老......臣还想沾沾您的余福......还想伺候你一万年。这个只是个客套话,康熙听了,会心一笑,晓得了这个大臣的忠心。
然后康熙说,人哪里有活一万年的,尧舜才不过几千年......这个时候,佟国维的表情是担心,因为康熙是没有把他当外人,这句话透露了实情——自己身体快不行了,活不了多久了。注意极其微妙的表情细节——
收住了一脸的微笑,变得严肃,廖炳炎老师在这把这个微妙细节的转变诠释得非常好。
然后康熙言归正转,说,你和我都能撒手就要撒手,得为后人多想想。
这个时候佟国维会心一笑,为什么他会笑?因为他很感恩,很高兴,知道了康熙想着他们佟家后人,哪怕自己退了,自己家人也不会吃亏。
果然,康熙马上就问他,你们家后人,你推荐谁?
佟国维马上变得严肃,本来是拿着筷子的,然后放下筷子,甚至站了起来,他先说了一下和爱新觉罗家的姻亲关系,说着说着就哭了,掏出手绢擦眼泪。康熙看到他这个样子,也变得很严肃,眼神游离,仿佛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随即问佟国维推荐谁。
然后佟国维果断严肃推荐后辈隆科多。
康熙答应了,这个时候佟国维脸上的表情是感动至极。
为什么感动,因为自己家族后辈的铁饭碗就算是解决了,自己可以放心退了。
然后给了他一副老花镜。晚上佟国维回到家,戴上眼镜,自言自语——皇上啊,臣虽是老眼却不昏花。还唱戏。这部分被人理解为恃宠而骄,仿佛是等着康熙死,然后站八爷的队。事实,并不是这样。
根据《雍正王朝》,表面上看,佟国维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并没表态,在第二次废太子的时候,鼓励八爷去争。看起来,好像是在努力帮八爷,站了八爷的队。但是,其实稍微聪明一点的人,且不说邬先生,就说同是上书房大臣的张廷玉,都看得出来,康熙对太子还是有仁爱之情,舍不得随意废黜。更重要的是,九子夺嫡的局面那么乱,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擅自就废太子,或者说废了太子长期没有储君,会出很多乱子,还不如把太子按在位子上先稳住大家。
按理说,佟国维作为陪伴了康熙一辈子,出生入死的老臣,不可能不了解康熙的脾性和选择,也不可能不以国家大局,江山社稷为重,洋洋得意,恃宠而骄,擅选接班人这种幼稚的事,佟国维如果也做得出来,面对康熙的提醒,完全听不进去,那么未免也太掉价了。
所以,实际上,和康熙吃饭的时候,两个老头几句话之间就已经商量好了——佟国维已经得到了康熙的保证,对自家后人的安排已经妥当,那么,自己也就可以放心退出了。他晚上说“老眼却不昏花”的意思是,我虽然老了,要退了,但是皇上你的意思,我是懂的。而皇上你对我们家的安排,我是满意的。至于你选哪个当皇帝,我不管,你让我们家小多子最后给新皇帝保驾护航,就是对我们家最大的恩赐了。
但是作为职业老牌政治家,佟国维早就吃准了康熙的选择,一个劲的捧杀八爷。他知道,越是串联朝臣推举八爷,康熙越恶心。
然而,康熙和佟国维两个老政治家虽然商量好了,但是年轻后辈隆科多并不见得能理解,于是佟国维晚上召见隆科多的时候,又拿出一副忽悠八爷的样子,忽悠隆科多,让他去烧四爷冷灶。自然,隆科多是不会听他的。而隆科多只要一自作聪明,出卖佟国维,那么就自然而然中了两个老头设下的圈套。
隆科多再傻,也不可能去跟着自己的六叔一起乱买马,这样做是不忠,所有乱买马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买八爷,万一皇帝不喜欢呢,买四爷,万一四爷败了呢,买太子,太子那么不争气......康熙还在的时候,只有听康熙的意思,才是安全的; 而去告发,出卖自己六叔,是不孝,要受到朝堂上所有同僚的鄙视,以后就没法做事了。所以他晚上醉酒,觉得做人难。然而他并不知道,其实两个老头都不会为难他。这样才能给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合法继承权力的机会。
第12集,上书房,议举新太子,佟国维一副上书房老大的样子,极力推荐八爷,然后还和康熙顶嘴,骂张廷玉,俨然是已经疯了的造型。作为一个老政治家,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内忤逆犯上,连续犯这么多错误,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必须这么做,因为自己犯错误,才能被康熙找个理由开了,合理退出,而康熙从轻处罚一个犯了大错的老臣,又显得很仁义,同时佟国维被康熙开了,隆科多才能以正面的形象继任,而不是小人的形象受到同僚唾骂。
于是,一场权力的交接就这样在两个老头唱双簧,小多子不懂事,但是做出了唯一正确的忠君的选择以后结束了。佟国维那样疯狂的咆哮上书房,最后康熙只是让他回家养老,可见皇帝根本不恨他,气他,而老头走的时候还故意不让隆科多搀扶,仿佛很看不起他。戏演到这步,算是无缝对接了。最关键的是,两个老头都没跟隆科多说破,对他也是一种考验。如果他举报了佟国维,康熙则可以知道,他对自己是忠心不二的,才能让他为储君保驾护航,而为了让他去举报自己,佟国维又摆出一副很不靠谱的样子,让他去烧四爷的冷灶。可以说,隆科多无论怎么选择,最后都只能选择举报佟国维。
为了表现这是一场作秀,后面安排了马奇的戏。
前面是双簧,演一演就过了,记住佟老爷子是顺利退休的,工资照拿不误,而后面这个马奇仿佛是个真傻子,跑出来主动承认,说自己是和佟国维同罪,他这样说,本来是应该算作拍马屁,给康熙台阶下,然而康熙并不要这个台阶,反而说马奇是真糊涂,然后降了他两级,这才是真处罚。从戏剧的角度上说,导演故意拍这个真处罚,就是为了对比前面的假处罚。然而从内容的角度上说更加高能。
马齐傻吗?能够在上书房行走的人傻吗?不傻!关于马齐的表现,我在另外一个答案里有详细分析,请移步——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75810982579273988/?isRedirect=1
最后康熙安排了所有人做自己该做的事,唯一不安排八爷,说明八爷在康熙心里,早就OUT了。
雍正王朝第20集,康熙召隆科多到密室听旨,先让张廷玉宣读了一份杀他的口谕,告诉他张廷玉随时可以宣旨节制他,然后又把他落魄的时候典当的传家宝刀还给他,告诉他,其实不是他叔压着他,而是自己的意思,最后把即位诏书给了他。宣诏是权力的制衡,而赐刀是感情上的拉拢,属于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如果说此前隆科多对康熙和六叔的双簧还是懵逼状态,那么康熙此举算是给他吃个定心丸,相当于告诉他考核通过,我现在放权给你,不过我死了以后,你的权力有人节制。由此可见,前面几集,其实都是康熙和童国维在唱双簧。康熙掌握了一切情况,一心要安排隆科多顺利上位,然后为雍正保驾护航。
康熙为什么要安排张廷玉制约隆科多,因为他毕竟是连自己刘叔都敢出卖的人。是佟国维矮子里面拔高子选出来的人,这种骑墙派,心不稳,所以需要制约。
第19集,在康熙逝世之前,朝中所有人都比较迷惘,连雍正自己都有点丧气,在19集末尾,隆科多专门去请教佟国维,而佟国维对出卖过自己,已经是大权在握的隆科多是耐心指点,让他听康熙的,由此可见,第一,佟国维从来就是和康熙一条线的大大的忠臣,根本不存在选择,买马等计划,一切都是和康熙在演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然说佟国维可能也看不清楚康熙最终会选择谁,但是他的原则和态度很清楚——忠君,只信康熙,不要自作主张。第二,佟国维和隆科多并没有撕,没有仇恨,既然是演戏,佟就不可能因为隆出卖自己而记恨他,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双簧演戏,那么隆出卖佟,害得他丢了官,如果佟还用心帮助这个出卖自己的侄儿,那就真的是怪事。可以看镜头给了隆科多一个特写,侄儿对六叔一脸的信任和心服口服,这哪像是出卖和被出卖的关系——
唯一可惜的是,隆科多可能一辈子都没明白自己长辈的一片苦心,同时后来位极人臣的隆科多也没有自己六叔的眼光和能力,推荐的诺敏是个骗子,把刚刚上任的雍正坑了一把;家里的儿子是个败家子,喝花酒逛窑子和雍正的宠臣刘墨林争风吃醋;全朝廷起哄杀年羹尧的时候不作为,害得雍正落个杀功臣的骂名以及后来西北用兵无将可选;对待雍正不忠诚,对皇子乱买马,跟着弘时搞弘历,或者明知道弘历要被搞,自己不作为......基本上做的每件事都是没脑子的,最后落得个富贵不过三代。
《雍正王朝》真乃神剧,而各位老艺术家的表演真的入木三分,出神入化,成就了这部杰作,而这部杰作也没有主角配角,每一位演员都是主角。每一位演员的表演都是殿堂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