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童才7岁就是孔子的“老师”,后世称他为圣公,该说法最早见于《战国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言不虚。我国都知道孔圣人之名,其胸襟、见识、气度、学识均为上流。除此之外,还有孔子好学不倦、认真求教、不耻下问、教书育人等多个让人津津乐道的美好品德。

其中,孔子向神童项橐求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典故。

项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7岁时便谈吐不凡,孔夫子像对待老师一样,曾向他请教问题。

相传某年冬天,孔子游学,走到兖州西关,看见一个小孩在路上画画,孔子走进后发现,这个人在画一座城池。他见小孩画的认真,似乎是在对待一件艺术品,便不忍践踏,绕道而行。

小孩怒斥道:“老先生奇哉怪哉,路上有城门你不走,偏绕城而过,是何道理”?

孔子曰:“我见你城池画的好,不忍踩坏,这才绕道”。

孩童道:“城池不许人过,要城何用?画中城池,也是城池。”

孔子见孩童聪明伶俐,颇有辩才,便道:“汝城池甚小,如何得过”?

小孩听后哈哈大笑,道:“然也!小城门给小孩走,你是大人,应走大城门,我这就给你画个大的”。说罢他对着兖州方向,虚空画个城门,说:“城门已画好,大人可以过了”。

孔子甚喜欢这小孩,便邀其同行。这是冬天,万物凋零,唯松柏尚青。小孩问:“先生,松树为何冬日仍枝繁叶茂”?

孔子曰:“松树心实,故而耐寒”。

孩童道:“竹子心虚,同样耐寒,何解?”

孔子听孩童说的颇有哲理,感慨道:“人应学习竹的虚心,松的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孩童可为我师也”!

欢迎大家关注@新语说古今

看更多精彩故事

最佳贡献者
2

甘罗,12岁说服赵国贡献秦国五城,赵国伐燕得三十城,赵国又将其中十一城送给秦国。秦王政封甘罗为上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