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杀胡令

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太子石世继位。但是石世的皇帝仅仅做了三十三天,石虎的第九子石遵发动兵变推翻了石世,自立为帝。石遵的最大支持者就是手握重兵的冉闵。冉闵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石虎的养孙,所以他支持石遵发动兵变的条件就是日后立自己为太子。

但是当石当时皇帝之后,却没有履行承诺,毕竟冉闵是个外人,皇位凭什么传给你?石遵立石衍为太子,放了冉闵的鸽子。石遵感觉此时的冉闵是自己身边的一个定时炸弹,决定除掉他。但是石遵却给自己找了两个猪队友,自己的哥哥石鉴和郑太后。郑太后当场就反对杀冉闵,理由就是冉闵有拥立之功,而垂涎皇位已久的石鉴则给冉闵打了小报告。

先下手为强,冉闵联合汉族重臣李农以及王基再次政变,砍了石遵的脑袋,立石鉴为皇帝。自封为大将军的冉闵清洗了朝中的一批胡人官员,将大量的汉族官员安插在重要部门中。

冉闵此举引起了当时胡人贵族的警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担心冉闵对他们进行报复,于是以石袛为首的羯族势力、以苻洪为首的氐族势力以及姚弋仲的羌族势力的联合大军对冉闵控制的邺城地区形成了合围之势。

邺城城外的胡族大军压境,城内的羯族贵族也是蠢蠢欲动,多次发动兵变,但都被冉闵镇压下去。就连冉闵扶持的石鉴也开始与他对立。

冉闵觉得只要胡人当政,自己就永远不得安生,于是冉闵发布了那道著名的杀胡令: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冉闵下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一场惨烈的民族屠杀由此开始:

在邺城内,冉闵下令关闭邺城四门,对城中的胡人展开了一场大屠杀,城中血流成河,20多万人就此丧命。

在冉闵控制的地区,汉人开始对胡人进行一场血腥的民族复仇,其次是地方。各地汉人对胡人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民族复仇,男女老幼,无论贵贱,只要是胡人,一律杀死!就连那些长得高鼻梁和大胡子的汉人也被误认为是胡人而被杀。


冉魏建国

公元350年初,冉闵在邺都称帝,取代后赵,建立冉魏政权,改年号永兴。但是冉魏的控制区域仅仅是邺城以及其周边地区。石袛在河北襄国(今河北邢台)称帝,恢复后赵政权,后赵境内的胡人纷纷响应,发兵7万讨伐冉闵。

虽然冉闵手下的汉军数量远远少于群胡的军队,但是冉闵自己有绝对的信心能够击败这些胡人。

史籍记载,冉闵据悉史书记载,冉闵“身高八尺,善谋略,勇力绝人,攻战无前”。从上述可以看出,冉闵在战场上绝对是一个超级战士。冉闵上阵永远是骑着自己的朱龙马冲在最前方,左手持双刃长矛(矛尖两面都开口),右手持连钩戟,一手一个,上阵时左右开攻,只用双脚控马,勇猛绝伦。有这样的主帅,冉闵手下的汉军将士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加上对胡人的刻骨仇恨,每每所向披靡,以一敌百。

在那个胡骑马踏中原的时代,冉闵的汉军每战都是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首战,以汉骑三千,夜袭匈奴大营,追杀百余里,斩首三万;

次战,以汉骑五千,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及义军数万,破胡族联军三十余万; 四战,以汉军万余,先败后胜,歼灭胡族大军四万;

五战,以汉军六万,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在这样的战绩之下,各地的汉人看到了翻身做主人的希望,纷纷起义,向胡人势力举起了屠刀。


冉闵杀胡前,中原地区的胡人有五六百万之多,占据了整个黄河流域;冉闵推翻后赵后,数百万胡人被中原汉人所驱逐,不得不迁回陇西、河套等地,甚至是更为遥远的中亚。这场被冉闵逼出来的民族大迁徙,造成中原百余万胡人的死亡,在迁途中还是数十万胡人因饥寒交迫和相互掠夺而死。

但是在汉杀胡的同时,胡杀汉也在进行着,而且胡杀汉的数量只会比汉杀胡更多。冉闵杀胡是为了生存,而胡人杀汉则是习惯,更是对冉闵反抗的报复!

中原地区由于胡人数量大减,汉人的比重又开始增加。在经历了汉人的血腥报复后,胡人再也不敢小视汉人,开始与汉人合作,利用汉人从事生产、发展经济,逐渐形成了胡人打仗,汉人种地的局面。

最后一战

公元352年,冉闵率军攻克襄国,消灭了后赵的残余势力。这时一个新的敌人可是向冉闵发动进攻,这就是刚刚统一辽东的慕容燕国。


公元352年4月,燕国名将慕容恪率领10万燕军与一万冉魏军在安喜相遇。这支汉族步兵在安喜的平原野战中连续十次击败鲜卑骑兵。

燕王慕容俊亲率20万大军南下,与慕容恪军夹攻魏军。冉闵决定一战击败燕军,而这最后一战,冉闵选定廉台作为战场。

廉台,地处今定州、无极、新乐三地之间。战国时,赵国攻灭中山国后,大将廉颇曾率军在此驻扎,筑有一台,名叫廉颇点将台,廉台因此得名。

冉闵选定廉台作为燕军的处决地,也是有原因的:燕军以骑兵见长,虽然在安喜被魏军击败,但是每次都是打败了就跑,魏军也追不上,无法进行围歼。而廉台地区丛林河流众多,不利于燕军骑兵机动,而有利于魏军步军实施伏击战。

魏军且战且退,一路上多次击退燕军追击,方才撤到泒水南岸的魏昌附近扎营。慕容恪很快也率燕军渡河,在南岸与魏军对峙。此时,慕容恪的燕军前部孤军追击,已经脱离了慕容俊的燕军主力。冉闵的计划已然实现了一半:魏昌城侧面是山区和丛林地带,也是魏军埋伏的地方;慕容恪要是追进丛林,就会掉进冉闵设下的陷阱,一旦燕军战败,他们背后的泒水就会成为一道天堑,挡住他们逃跑的去路。

就在此时,燕军参军高开识破了冉闵的计谋,燕军不再追击,而是在林外骂阵,逼着冉闵在平原与燕军决战。

冉闵的魏军此时拖不起,马上就要断粮了。一旦断粮,军心士气肯定就会崩溃,为此冉闵决定与燕军决一死战。

为了能够对付冉闵这个超级猛人,慕容恪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慕容恪在燕军战阵的最前端,布置了一支骑兵,这种部队就是整个大阵的诱饵。在其后是燕军主力,其中攻击的中坚力量是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骑兵,这支骑兵人马皆披重甲,然后再用铁链锁在一起,这也许就是后续金国铁浮屠的雏形。这支骑兵就是一道肉盾,延缓魏军的冲击,消耗魏军的有生力量,为侧翼部队的合围赢得时间。

但是这个精心安排的大杀阵竟然没有挡住魏军的攻击,魏军歼灭了那五千精锐的连环马阵,一路杀到了慕容恪的本阵。

这时两翼燕军杀到,将陷入苦战的魏军包围过来。魏军兵少,一场血战后,剩余的数千名将士全部战死。冉闵不得已,只得向东突围。在燕军的追击下,冉闵冲杀二十余里,终于杀出包围圈。就在此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冉闵的坐骑朱龙马因为劳累过度而死,冉闵跌落马下,被燕军生擒。失去了主帅的魏军在与燕军力战之后,全部战死。

冉闵被俘后,燕军乘胜进击邺城。邺城中的汉族军民深知已无退路,在极度艰难的境况下,顽强的抵抗了三个多月。公元352年八月,邺城沦陷,冉魏灭亡。

冉闵之死

冉闵在被活捉之后,慕容恪将他送到了燕王慕容俊面前。慕容俊羞辱冉闵道:“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称天子?”

面对慕容俊的讥讽,冉闵回怼:“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你们这些禽兽一般的蛮夷尚且敢自称天子,我堂堂大汉男儿为什么不能称王称霸!

愤怒的慕容俊在抽了冉闵三百鞭之后,将其在龙城遏陉山斩首。冉闵死后,遏陉山七日之内草木皆枯,同时龙城出现了蝗灾与大旱。慕容俊觉得这是上天对他斩杀冉闵的惩罚,于是立即派人去祭祀冉闵,并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

结语

对于冉闵,此后的史书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杀胡令让中原地区的羯族和匈奴基本被杀绝了,使汉人得以生存喘息的机会;也有人说冉闵就是一个杀人狂魔,反复无常的小人。我觉得这都是在用现代人的观点去评价古人的行为。冉闵也许就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活下去。他杀尽石式,胡人已经将他作为眼中钉肉中刺,冉闵只能依靠汉族势力。冉闵不是后来的苻坚,有那么超前的民族共存意识,他依靠汉族,那么就得去杀尽胡族,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冉闵的杀胡令,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团结当时汉人以对抗羯族的统治阶层。

因为他知道,羯族统治阶层无论哪个派系,都会同他为敌。

双方已经互相暗杀、战争多次,其实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关系。

冉闵这种情况下号召杀光胡人,主要是为了自己消灭政敌。

他颁布命令告知内外赵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

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尸体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当地的军队依照冉闵的命令杀了他们,当时外表长得高鼻多须的汉人,也被误杀。

在杀胡令影响下,本来人数就不多的胡人,开始向长城外溃逃。


《晋书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记载:“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由此,羯族和其他胡人实力大受打击,冉闵以此建立了冉魏。

所以,冉闵的动机不谈,他屠杀胡人无辜平民,在今天当然也不值得歌颂。

但是,任何事情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来看。

五胡乱华,从前赵的匈奴人刘渊建国以后,到后赵石家的兽性统治,北方汉人遭受灭顶之灾,被屠杀是寻常事。

尤其后赵羯族统治者极为恶劣,动辄屠城滥杀,导致北方汉人巨减。

历史学者葛剑雄认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口谷底时期大约仅剩下三成多。



西晋时期,北方人口和南方相比是2:1。

而南朝在五胡乱华时期,除了梁朝侯景之乱以外,大体没有大规模的战乱,人口损失较少,始终保持1000万以上人口。

现在人口仅剩三成,由此,类推北方汉人损失极为严重,虽不能说要灭绝,但也是灭顶之灾了。


这种情况下,汉人以暴制暴,响应杀胡令,屠杀胡人,在那种极端情况下,是正常的一种反应。

毕竟当时北方基本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不杀人,人家就杀你,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为什么现在有人推崇冉闵,倒不是说冉闵有什么可取之处,说民族英雄也是夸张了。而是他认为无论什么原因下达的杀胡令,使得胡人实力大为减弱,这才保住了北方汉人的基本生存。



再说通俗点,对于文明人讲文明,对于只懂得烧杀奸淫、野蛮屠杀的民族,你讲仁义道德又有什么用?

一个强盗进你家,要强奸你老婆、女儿,杀死你父母和儿子,稍微有血性的男人都应该抄家伙拼了。



冉闵未必是什么好人,但攻击冉闵是为祖先胡人屠杀来洗白的,一样也是垃圾。

3

先说一下冉闵是汉族英雄质疑,说冉闵是汉族英雄其实不恰当,改称民族英雄或者人民英雄为好

后赵统治残暴,被压迫的不仅是汉族,还有诸多民族

冉闵灭后赵,获益的并非仅仅汉族,跟随冉闵而战的也并非全部是汉族,而是诸多民族,只是汉族处于核心。比如说大将军王泰是氐族,比如说投奔冉闵被苻雄截获的胡族麻秋等,这些人都跟随冉闵而战……

所谓杀胡令,针对的可不是全部胡族,而是胡族中的暴胡羯族,这羯族拥有高鼻多须深眼眶特征。比如上头的麻秋,也是杀胡令执行者之一

在晋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冉魏使者见慕容俊时说的:

暴胡酷乱,苍生屠脍,寡君奋剑而诛除之,黎元获济,可谓功格皇天,勋侔高祖

使者在慕容俊跟前为何能说暴胡二字?冉闵是否为民族英雄,各位可以细品

对于后赵残暴,当年氐族苻洪都看不过眼,他曾劝诫石虎说

……盘于游田,耽于女德,三代之亡恒必由此。而忽为猎车千乘,养兽万里,夺人妻女,十万盈宫。尚书朱轨,纳言大臣,以道路不修,将加酷法,此自陛下政之失和,阴阳灾沴,暴降霖雨七旬,霁方二日,纵有鬼兵百万,尚未及修之,而况人乎!刑政如此,其如史笔何!其如四海何!特愿止作徒,休宫女,赦朱轨,允众望……

等冉闵开始灭赵时,苻家乘机西下,尽除赵酷法,归者云集,建立秦国……

骂冉闵,也许是立场,有立场确实没有错,但为了立场,连基本的道义都不要了,这样的立场,要之何用?想为复辟为羯?不点名了,希望这些人好自为之

关于冉闵最后一战

这事发生在352年四五月份,地点是中山国魏昌城附近,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定州邢邑周边

在冉闵灭赵时,慕容俊乘机入侵;当冉闵灭掉后赵时,慕容俊已经占据北京,开始打河北,进攻中山;352年年四月前后,冉闵接到中山太守求援。当时冉魏也没多少兵,毕竟后赵不是那么好灭的。对于中山太守求援,冉闵率领兵马约8000人左右前去救援,援兵和慕容俊领兵统帅慕容恪相遇于魏昌城

燕和魏交战,冉魏其实并不看好自身,两方实力悬殊太大,在出师前,冉魏臣子劝诫冉闵避其锋芒,徐徐图之,奈何冉闵执意对决,估计是对自身武力的迷之自信吧……

战役早期,局势也朝着冉闵预计方向发展,冉魏对战慕容恪十战十胜,打的慕容家士卒畏惧军心涣散

只是慕容恪和冉闵早期对决将领不同,慕容恪也是一代领兵大家,其麾下虽然畏惧冉魏,但十战皆输并没有溃不成军,冉闵赢了十局也没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对于部下畏惧,慕容恪说

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其士卒饥疲,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足破也!

军心恢复,事情就简单了

慕容恪利用冉闵急于求成心里,把冉闵从利于步兵的丛林中引到便于冲锋的平原地带,并在中军布下铁索重骑张网以待。等冉闵进入平原后,发现面对的是慕容恪重兵,跑不掉了,于是冲击中军……

对于最后一战,史书记载

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

最终,大约是352年儿童节那天,慕容俊下令斩杀冉闵于龙城

4

最后一战很凄凉。

350年,冉闵杀石鉴登皇位,但同时向东晋王朝发出报告,请派军接收中原,可东晋认为冉闵杀主篡位,不予回答。然而,东晋后面骗取传国玉玺,德操也有问题。

冉闵没有得到东晋支持,独自面对各路异种的围攻,却无法春耕,致军粮缺乏,士兵得不到休息,势力日渐削弱。

352年,慕容鲜卑占领幽州蓟州,逐步威胁到冀州。当时邺城极度缺乏粮食,尤其解救的8000汉女缺衣少食,冉闵将军粮给了她们,带主力一万多步兵北上筹集粮草。

显然冉闵被内奸出卖了,慕容儁命令慕容恪包围冉闵。352年4月,在安喜县的冉闵也发现慕容部踪迹,但没接受部下劝说,准备决战并逐步向常山方向撤退,预备引诱慕容恪追击再反击。

不久慕容恪率骑兵等10万军队在廉台(今河北定州廉台村)迂回拦截包围冉闵。冉闵当仁不让,亲领重步兵向敌军发起十次进攻且十胜之。鲜卑主力骑兵虽然充分利用机动性减少了伤亡,但都丧失了胆气。

慕容复的祖先慕容恪:

慕容恪下达命令,助战各部族每家负责打一天以此消耗冉闵军,已是强弩之末也没有增援的冉闵军伤亡很大,最终选择进入一片树林休整。慕容恪令士兵装作战斗力不足,不断试探引诱冉闵军出树林。

可惜冉闵上当了。事实上——也不能完全说冉闵上当,因为即便冉闵脱离战场,粮食问题依旧会摧毁魏国。

冉闵率领军队突出树林后被接近20倍的敌军包围。慕容恪创造出了连环马,选5000死士,马匹用铁链连接整齐推进,除非杀死所有马匹,否则马都会带领残马与骑兵人体撞击防线。

冉闵失败了,士兵伤亡殆尽,准备突围的冉闵斩杀300多骑兵,宝马因体力衰竭倒地死亡,冉闵被俘,全军覆没。

5

冉闵,哦不,应该称他为石闵,毕竟在他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这个名字,而且他能够历史留名也得益于石这个姓氏!

冉闵的爸爸,很早就认了石虎当爹,于是这一家子全部改姓了石,冉闵成了后赵帝国暴君石虎的养孙。

石闵作战十分勇敢,后赵帝国残杀北方汉人的军功章里,有着石闵的那一份功劳,石闵杀的汉人绝不在少数!

后来石闵的好爷爷石虎嗝屁,他留下的一群儿子开始了内讧。石虎的残暴基因被他诸多的儿子们完美继承,这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举起了屠刀指向了自己的兄弟!

在一系列混战之中,石闵越混越壮,他的那些塑料叔叔们,个个志大才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个个排着队被石闵收拾掉!

最终一直扮演者石家好孙子的石闵化身终结者,终结了石家一门,石闵改名冉闵,黄袍加身,登基称帝!

但是冉闵的皇位并不牢固,大量的胡人对冉闵不满,海量的胡人纷纷离开冉闵的根据地。

面对这样的情况,冉闵意识到情况不妙,这些胡人是养不熟的白眼狼,留在身边迟早会祸起萧墙!于是,就有了所谓震慑古今的杀胡令!

其实人们所谓的杀胡令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对胡人大肆屠戮,而是有选择性的杀戮。那些对冉闵不满的胡人,受到了重点照顾!

冉闵天王亲切的送给他们一张地狱旅游单程票,你们不是不愿意看到冉闵么,那好我送你们去一个永远看不到我的地方去!而那些忠于冉闵的胡人非但不会杀,还要尽力拉拢,他为了拉拢这些相当有势力的胡人,他没有按照汉人的习惯,将自己的儿子封王,而是采用了一个胡人的封号大单于!

可见所谓的杀胡令,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杀光胡人,光复汉人天下,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清洗!当然,自从五胡乱华之后,这些胡人进入中原花花世界,在石虎的兽性统治之下,北方的汉族人口大幅下降,汉人被胡人屠杀根本就是司空见惯。

如果那时有自媒体,胡人杀汉人这种事件根本就不会有人报道,因为太平常了,根本没有办法带来流量!而老实巴交的汉人杀胡人一定会成为爆款头条!

冉闵上台之后环顾四周,发现豺狼环伺,为了对付这些虎视眈眈的敌人,冉闵把整个国家打造成了一个超级大军营,在他统治这个帝国的时期,他只做了三件事,打仗打仗再打仗!

冉闵根本不懂得如何治政,根本不懂得如何培养民力,根本不体恤民众,在他的脑海里,除了打仗之外,什么恢复生产,恢复民生,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在冉闵的穷兵黩武之下,整个帝国的经济生产彻底荒废,老百姓们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打仗成为了冉闵唯一的国家大事。

如果冉闵的军事天赋确实非常的了得,他化身超级碎石机,把石虎留下的那些小石头们统统粉碎,在打败了现有的敌人之后,一个更强大的敌人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出现在了冉闵的面前!

在一场决定领两国最终命运的战争中,冉闵依然勇不可挡,只是当诱使敌人离开平地,进入河岔地区的计策被识破之后,缺少粮草的冉闵军不得不与敌军进行最终的决战。

慕容恪为了对付冉闵这位猛人,也煞费苦心,安排了一个诱敌深入的阵型,不惜血本在战争的最前端布置了一只骑兵充当诱饵,在这支骑兵的背后,是燕军的重装骑兵,这可是他们精锐中的精锐,是攻坚拔锐的主力。

这么一支强力部队,只是为了延缓冉闵军的冲击,为两翼包抄合围的部队争取时间。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冉闵打起仗来从来就是不讲理的,慕容恪精心安排的大杀阵,非但没有阻止冉闵军前进的步伐,反而被冉闵军一鼓作气,冲进了本阵。

慕容恪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他的沉稳是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前燕军队苦苦支撑终于等到两翼包抄的军队,冉闵军队人数占据劣势,尽管骁勇异常。

但是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不得不突围,冉闵依然如同天神下凡一般,勇不可挡,可是不幸还是发生了,他的朱龙宝马由于过度疲劳,过劳死了,一代天王冉闵跌落马下,被敌人生擒活拿。

失去了指挥之后,整支冉闵军对象被抽掉了主心骨一样一溃千里!最终冉闵建立的冉魏帝国崩溃!

冉闵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杀胡令尽管动机不纯,但是在客观上为流落在北方的汉族人民提供了生存空间,奏响了五胡十六国中汉人的最强音!

冉闵不是英雄,胜似英雄!

  

6

冉闵的最后一仗,其实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他的对手,是如日中天的鲜卑首领慕容儁,以及一代名将慕容恪。但面对这两个对手,巅峰状态下的冉闵,并不畏惧,他和慕容恪曾经大小战斗打过十场,十战全胜。因此,对于鲜卑慕容氏,冉闵并不太在意。

巅峰状态下的冉闵,的确有秒杀慕容氏的实力,但最后一战的冉闵,已经元气大伤。

南北朝各方势力(冉闵所处的时期)


冉闵的失血之战

在和慕容氏决战之前,冉闵一直在和石氏的后人决战,这并不是单纯的复仇之战,石氏的确想要复仇,但冉闵面对的主要对手却是慕容氏,也就是慕容儁。

鲜卑慕容氏很乐意看到冉闵被石氏后人纠缠,暗中和石氏后人,以及冉闵的政敌姚弋仲结盟,于是,冉闵的对手,从单纯的石氏,变成了石氏、慕容氏、姚氏,三大势力的合力。巅峰状态下的冉闵,被一连串胜利冲昏了头脑,面对三大势力的联盟,率领最精锐的步骑十多万人,展开决战。

战斗并不顺利,冉闵派出的各路兵马全部惨败而归,敌军分路逼近邺城。冉闵听信了法饶的谗言,出城决战,最终惨败而归,将士生还者,不到一成而已。

慕容氏的捡漏之战

冉闵的失血之战,让冉闵积累的所有精锐部队全军覆没,朝中大臣也死伤殆尽。这时候,慕容儁,慕容恪不失时机的带领鲜卑主力也杀了过来。元气大伤的冉闵,对上的如日中天的慕容儁,战争从一开始,就成了劣势。

兵临城下又不得不打,于是,冉闵选择了一个极为冒险的策略,他像以前一样,准备带领精锐骑兵,来一次突袭斩首,这是冉闵最为擅长的战术。

只可惜,冉闵的战术,早已被老对手慕容恪识破,慕容恪的方法很简单,不断地示弱,不断地诱敌深入,冉闵的部队越来越少,这时候,慕容恪的伏兵四起,全歼冉闵部下,活捉冉闵。

冉闵最终结局是被鞭三百,然后斩首,他的冉魏只持续了两年,就烟消云散。而解决了最大对手冉闵的慕容氏,成为最大的赢家。

7

冉闵算汉族英雄吗?之前我对此深信不疑,可是随着对五胡乱华时期的历史了解越来越多,我也对曾经的信念的怀疑越来越多。

当然这不是我想讨论的主要问题,不管咋样,冉闵也称得上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代霸主。也正是因为冉闵的出现,让后来入主中原的氐人、羌人和鲜卑人看到了汉族强悍的战斗力,不得不改变之前对于汉族的认知。冉闵对于后来的民族融合也算是有不小的影响。

当时,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冉闵凭一己之力,一纸杀胡令,将真正的禽兽民族——羯族灭了族,这让其他民族十分惊恐。因此,当冉闵称帝后,各游牧民族因冉闵这个共同敌人走到了一起。

冉魏政权建立的两年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这两年间,冉闵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天赋和超强的战斗力。但世无常胜将军,更别说政治素人冉闵了。很快冉闵迎来了人生最后一战——燕魏廉台之战。

冉魏永兴三年(352年)正月,后赵大将刘显(此时已经在襄国[今邢台]自立为帝)攻常山(今河北正定),冉闵亲率八千骑兵急援,大破之,一路追到襄国,斩杀刘显。经过两年征战,冉闵终于平定了冀州(今河北南部)。然而此时冉魏国力、军力亦折损惨重,未得休整喘息之机,南部郡县也多投靠了东晋。

紧接着,前燕慕容儁( Jùn)已攻下幽、蓟二州,兵锋直指冀州。

三月,冉闵率部北进,游荡于常山、中山(今河北定州)各郡(不是攻占,此时二郡以被前燕占据)。

四月,燕王慕容儁命辅国将军慕容恪(kè)等率军南下攻魏。

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情况是:魏军约1万人,多为步兵,但装备精良;燕军约10万人,清一色的优势骑兵。

冉魏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建议冉闵应该避其锋芒,待其疲惫以后再出击。冉闵意在收复幽、蓟二州,岂能临阵退缩?因此闻言大怒,不纳。

对于冉闵的一意孤行,其司徒刘茂、特进郎闿对此很是绝望,他们认为与其被敌人杀死,不如自戕,于是二人相约自杀了。

大战在前,先死大将,这预示这此战冉闵必败。

冉闵率军和慕容恪及燕相国封弈相遇于同中山近在咫尺的的安喜(今河北定州市东),此时燕王慕容儁率燕军主力进驻中山,准备会同慕容恪、封弈军合围冉闵。

鉴于自己多步兵燕军多骑兵,骑兵的特点是机动性强,打不过跑的快,收拢军队速度也快,因此击败、击溃并不伤筋动骨,必须对其歼灭才能有效杀伤。冉闵准备将燕军引入多丛林的地带,抵消敌方的骑兵优势,对其展开歼灭战。

这一点,冉闵的克星慕容恪也想到了。

冉闵主动出击诱敌深入,连续十阵将燕军击败。冉闵且战且退,将燕军引到了泒水(今河北中部的大沙河)南岸的廉台(今河北无极县东)。

廉台位于常山方向,常山太守苏彦的部队可前来接应,同时此地多丛林,冉闵可以尽可能的扬长避短。

燕参军高开对主帅慕容恪建议:燕军皆骑兵,利于平地作战,若跟着魏军入丛林必然不利。不如派遣轻骑佯败诱敌至平地,然后击之。

慕容恪采纳了高开的建议,同时鉴于冉闵给燕军士卒带来的心理阴影,鼓励大家说:“冉闵军队长久在外,士卒疲惫不堪,实在难以用来作战;加之他有勇无谋,只有匹夫之勇。他们虽然拥有精兵,但不值一击。诸君只需整肃激励士兵,从旁等待他们与我们的中军交战,夹击他们,无往而不胜。”

慕容恪把燕军分为三部:自率主力为中军,选善射者枪骑五千人,以铁锁连战马结方阵而前,另两部各置一侧,形成犄角之势配合主力进击。

冉闵果然上当,带领军队从丛林中杀出,向慕容恪的中军发起决死冲击。

冉闵之所以被人无限拔高,必有其特殊之处,哪怕在名将如云的十六国时期,在个人武力值上,冉闵都称的上顶级的存在。

冉闵远远望见了燕军中军之中的慕容恪的帅旗,于是催动浑身赤红名曰朱龙的宝马良驹,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杀入燕军大阵。冉闵左突右冲,真的可谓手起刀落,沾者就死碰者就亡,连续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就连燕军参将高开也被冉闵斩于马下,一时间慕容恪的中军有了松动。

这时,慕容恪指挥左右两翼的燕军按预定计划从旁夹击,将冉闵大军团团围住。

数万骑兵对一万步兵,冉闵寡不敌众,只身突出重围向东溃走。

大概跑了二十多里,冉闵坐骑朱龙突然暴毙,冉闵被追上来的燕军擒获。

这场战斗,燕军斩首七千余级,杀魏仆射刘群,生擒冉魏董闵、张温等,冉闵之子冉操逃奔鲁口(今河北饶阳)。

战后,冉闵被送到慕容儁账前。

慕容儁问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

冉闵对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慕容儁大怒,鞭挞三百,将冉闵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告祭祖父慕容廆、父亲慕容皝庙廷。

冉魏永兴三年五月初三日(352年6月1日),冉闵被斩杀于遏陉山,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冉闵被杀后,遏陉山方圆七里草木皆枯,蝗虫大起,到当年十二月,当地没有下一滴雨。慕容儁惊恐不已,派人祭祀冉闵,并赠谥号“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

顺便说一下,冉闵败在慕容恪手里也不算辱没英名,慕容恪被后世称为十六国十大名将之首,是唐朝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朝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8

这个人怎么说呀?其实他也不是主动要搞这些事情的。但是我觉得他是个英雄。

五胡乱华呀!

在西晋王朝内乱的时候。匈奴他们趁机攻入中原。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汉族男人随便杀。汉族女人变成了双脚羊。想什么时候强奸你,就什么时候强奸你。想什么时候杀你,就什么时候杀你。

汉人不是人

那个时候随便杀你。除了东渡长江的东晋王朝以外,只要是汉人就不是人。买卖奴隶。活埋砍头,无恶不作。

杀胡令

就在北方汉人即将绝种的时候。他站了出来。当然,他不是为了全部汉人,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这一步可否定他的作为。就是因为这一个人让北方汉人的血性全回来了。让那些胡人不再敢随意杀人了。胡

战败

永和八年(冉魏永兴三年,352年)四月不幸战败被俘。

慕容儁让冉闵站在面前而问他:“你这个奴仆下人,为何妄自称作天子?”冉闵答道:“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把冉闵鞭打三百下,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告祭祖父慕容廆、父亲慕容皝庙廷。

意义

虽然说他最终失败了。但是他极大的打击了那些胡人的嚣张气焰。让那些部落不再敢随便杀害汉人。之后了解汉人的鲜卑王朝入主北方。由于之前的教训,他们不敢再像以前那么残暴的统治了。极大地改善了汉人的生活。

之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极力促成之下。那些少数民族的贵族逐渐汉化了。

后人评价

王夫之:冉闵尽灭羯胡,而曰:“吾属故晋人,请各称牧守,奉迎天子。”虽非果有效顺之诚,然虑赵人之不忘中国而不戴己,未敢遽僭也。有胡睦者,称闵功德,谓晋人远窜江左而不足戴,然后闵无所复忌而僭以成。呜呼!

蔡东藩:冉闵乘石氏之敝,起灭石氏,扫尽羯胡,僭帝号,复原姓,说者谓其志不忘晋,临江呼助,设晋果招而用之,亦一段匹磾之流亚。吾意不然。段匹磾之害刘琨,吾犹恨其昧公徇私,不能以厌次数言,遂为之恕。彼闵蒙乃父之余廕,受石氏之豢养,予以高官,给以厚禄,大马犹知报主,闵犹人耳,何竟不顾私恩,对宠我荣我者而反噬之?况羯虽异族,远系从同,必欲尽歼无遗,设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谓其能顾祖国,必无是理。

后人纪念。

2012年,由冉魏皇室后裔冉东发起,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集资 ,在武悼天王冉闵故里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高堤乡寨外村修建了冉闵纪念园。冉闵纪念园又名中华武魂园,包括冉闵雕像、剑林、华夏哭墙等建筑。每年都有很多海内外炎黄子孙自发前来该地拜谒冉闵。现为中国古代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王朝的唯一文化景点。

结语

在北方汉人即将灭种的时候,是他站了出来。虽然说杀戮众多,但是保住了汉人。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那些部落主动融入汉族的行动

历史虽然已经成了过去。但不忘初心。

9

352年,冉闵在彻底扫除后赵石氏的势力后,自信心倍增。此时的前燕慕容俊,先是坐山观虎斗,看着冉闵先后和石祗、刘显打,再趁势发兵攻下幽州和蓟州,并到达冀州之地。

冉闵闻讯后,亲自率兵出击,并与前燕将军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当时,冉闵身边将领劝谏他说:“敌军乘胜而来,气势正盛,而且兵力占优,我们应避其锋芒,等他们懈怠之后,再调集更多兵力,与他们决战”。冉闵很生气,当即严厉地否决了他们的提议,自信地说:“我正要平定幽州,斩杀慕容俊。如果遇到区区一个慕容恪就不敢和他交战,天下人怎么可能会服我呢?

冉闵遂率兵与敌军交战,当时的前燕的军队,早已听闻冉闵的威名,都很害怕。因而,最初的交战,冉闵是十战十捷。前燕士兵更加畏惧,慕容恪鼓舞将士们说:“冉闵虽猛,但并无谋略,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其士卒虽然看似强悍,但饥饿疲惫已极,坚持不了多久。我军人数、体力、装备都有明显的优势,绝无不胜之理!”前燕士兵在慕容恪的鼓励下,再次向魏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此时的冉闵,考虑到自己这边主要是步兵,而敌军是骑兵,于是先让部队向树林移动,准备诱敌深入。前燕的参军高开,识破冉闵的计谋,告诉慕容恪:“我军骑兵利于平地作战,一旦让冉闵进了树林,我们就会陷于被动。应该马上派出轻骑兵前去拦截,与敌军刚一交手,就佯装败退,把敌军诱至平地,然后再击之。”慕容恪不是无谋之辈,于是多次让小股骑兵挑衅魏兵,冉闵主动出击,追击前燕士兵来到了平地。

慕容恪见冉闵中计,分兵为左、中、右三部攻击冉闵,亲率中军抵挡住冉闵的正面冲击,然后左右两翼骑兵对冉闵进行合围。此时的冉闵,看到慕容恪在中军的战马上,于是立即领着全军向敌方的中军冲去,率先冲入敌阵,很快就杀死敌军三百余人。

突然,慕容恪一声令下,左右两翼的鲜卑骑兵立即从侧面向冉魏军猛扑过来。此时的冉魏军早已精疲力竭,无法抵挡前燕骑兵的冲击。顷刻间,冉闵被敌军包围,寡不敌众,冉闵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只好长叹一声,跃马挺矛,拼死杀出重围,单人匹马,向东疾驰而去。慕容恪下令士兵追击,冉闵策马狂奔,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突然,胯下的战马一头栽倒在地,被活活累死了,冉闵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被蜂拥而至的前燕士兵擒获。

此战,冉闵全军覆没。冉闵被送到了此时前燕的国都蓟城。前燕慕容俊大喜,坐在大殿之上,得意洋洋地责问冉闵:“你小子不过是个才能低下的奴仆,怎么能妄自称帝?” 冉闵却答道:“天下大乱,你们这种人面兽心的夷狄尚且要称帝,何况我是中原英雄,怎么就不能当帝王!

慕容俊:“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

冉闵:“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得不称帝邪!”


慕容俊听后大怒,命令士兵鞭打冉闵三百,把他押送到旧都龙城,向太庙献俘,以告慰祖父慕容廆和父亲慕容皝的在天之灵。五月三日,冉闵被斩于龙城遏陉山。冉闵死后,前燕国内大旱,蝗虫四起,慕容俊害怕,以为是冉闵阴魂导致,于是派人到遏陉山隆重祭祀冉闵,并给冉闵上了一个谥号:“武悼天王”。


后人对冉闵的评价多有争议,尤其是《杀胡令》,但我觉得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里的评价相对客观,他说:“冉闵逞勇残杀,立国三年,死人无数,失败是必然的。但是,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俊致祭赠谥,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10

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这是冉闵杀胡令中的一段话,字中句句暴露出冉闵匡扶汉人天下的决心。

西晋灭亡

西晋时期,国内爆发八王之乱,使刚刚稳定的西晋政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北方少数民族崛起,而西晋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死于匈奴人之手,于是晋室家族及王侯将相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南迁之旅,次年,司马睿在南方建康称帝,重建晋朝,后世称东晋。

五胡乱华

晋室的南渡,把北方拱手相让给了胡人,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先后在北方华夏大地上建立起十六个国家(真正的远不止十六),我们称之为五胡十六国。

这段时期是中原王朝不愿提及的历史,因为他太黑暗了,黑暗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中国北方但凡胡人经过的地方,寸草不生、片瓦不留,陵墓尽毁、宫殿尽烧、中原百姓十室九空,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太康元年人口约为16163863人,五胡乱华结束后,北方汉人仅剩下500多万。

汉人的反攻

冉闵,这个当时贯穿于中国北方的名字,使胡人闻风丧胆。

冉闵虽是汉人,但他刚开始在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手下效力,后赵皇帝石虎收冉闵为养孙。石虎此人生性残暴,荒淫无度,是十六国中有名的暴君,石虎死后,冉闵掌握朝中大权,并联合朝中汉人开始了屠胡灭石的行动,公元350年,冉闵改国号为卫,并下达杀胡令,一天之内,杀胡人数万,最后命令军队关闭城门,亲自率军诛杀羯族,不论贵贱,一律杀头。

据统计,当时杀羯族二十万人,石家满门尽灭,同年,冉闵登基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大赦天下,改年号永兴,当时冉闵还派遣使者到东晋,说“胡人扰乱中原,如今已经到消灭他们的时候了,希望你们能够派遣军队前来与我并肩作战,一起恢复汉人江山,”可是西晋并没有答复他们。

最后一战

冉闵虽然建立了一个汉人政权,但也因此四面树敌,胡人政权开始合力进攻冉魏,毕竟人人都怕落得个羯族下场,冉闵先后打败多国进攻,可是最终寡不敌众,败于前燕之手。

公元352年,前燕皇帝慕容雋攻占幽州和蓟州,势力已达冀州,冉闵得知后,亲率军队抵御燕军,当时燕军势大,手下大将劝冉闵暂避锋芒,可是冉闵非常自信,根本不听他人劝阻,两军刚一交战,燕军知道冉闵勇猛,都不敢与他正面交锋,于是冉闵十战十捷,燕军十分畏惧。

当时冉闵的军队主要是步兵,而前燕主要是骑兵,冉闵想把燕军诱入树林里面再将其歼灭,不过前燕将领慕容恪识破冉闵计划,只派小股骑兵骚扰魏军。

结果冉闵率军追击燕军,把部队全部开到了平原地带,慕容恪见状,迅速带领骑兵三面合围冉闵,自己坐立中军,指挥两面骑兵轮番上阵,猛烈攻击冉魏军队,而冉闵孤军奋战,早已累的精疲力尽,在将士们的拼死保护下,冉闵杀出一条血路,向东跑出20余里,坐骑也因重伤而死,冉闵一头栽下战马,被赶来的前燕军队所俘。

后来冉闵被押回燕国,燕国皇帝慕容雋大喜,并于五月押往龙城献俘太庙,随后在遏陉山将其斩杀,谥号“武悼天王”。

结语

汉人冉闵崛起于五胡之中,有人奉他为民族英雄,有人视他为杀人狂魔,但我认为,当时胡人屠戮中原,冉闵或许抓住了当时汉人对胡人痛恨的心理,来成就自己的霸业,可他确实也燃起了汉人复国的希望,间接的拯救了北方汉人,是当时不折不扣的汉家英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