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王阳明说的。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要研究知行合一,需要先去了解王阳明为什么提出“知行合一”这个概念。
万事皆有因,王阳明是为了反对朱熹和矫正程朱理学而喊出的知行合一。
那?
朱熹是谁?朱熹说了什么?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在孔庙他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间,儒学集大成者,世尊为“朱子。"
春秋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子”也!应该是唯一一“子”,很厉害的一个大人物。
他的思想体系是理学,庞大的很,为了此题目,这里不用全部罗列开来,我们把朱熹的理论简单化如下:
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明人伦,” 朱熹是理学。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也把王阳明庞大的心学理论简单化如下:
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明其心",王阳明是心学。
理学也罢,心学也罢,都是儒家学派。
众所周知,儒教徒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儒学的方法,那就是——格物致知,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礼记·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
自古至今的大儒一直在和这十七个字较劲。
怎么样才能“知”晓宇宙间事物原理呢?格物嘛!
重点快来了:怎么“格”物呢?
朱熹认为:格就是“至”,就是穷尽。“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对格物的理解就是研究事物,就是需要一件一件去研究外在的事物,包括人生的事情,当然也包括具体的物质,那怕一石一木,都要一件一件去研究,以寻找出最后最大的道理。理学嘛!
王阳明认为:格是“正”,格物是正物,端正事物,把和你有关的事物都端正了,才是格物。
要研究那些"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使之端正,让其步入正轨,守本心为第一要务,心学嘛!
再往答案前进一步:格物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致知!
朱熹认为:知就是知识,当然,朱熹的这个“知识”还有定语的,这里是指那种终极的知识,所谓致知,就是达到终极的知识,绝非普通的知识。
朱熹认为,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到极致之后,自然会获得知识,对万物有了彻底的认知,就是致知了。
朱熹是往外求知,向万物求知。
王阳明有另一种理解,王阳明借用了孟子的一个概念,他在“知”前面加了一个“良”字,良知也。
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王阳明认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说明了良知是先天之知,不用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获得。
良知在哪里?人本心具有也,就像《大学》所说的“明明德”之“明德”,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先天的美好本性,美好素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王阳明认为,如果打算致知,唤醒自己内心的良知就可以了。去研究什么万物呢!浪费功夫。
最后答案来了:
既然王阳明认定了研究万物去致知是浪费功夫,良知是每个人本身具有的,接下来要干什么呢?把浪费的功夫省回来了,把这些功夫拿去干什么呢?
行动呀!
按着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去践行,让实践和良知契合,知行合一也!
不要去研究万物之知了,那是万物之知,非你本人之知。
你知晓了动物生存靠弱肉强食,难道也要弱肉强食吗?你知晓了植物们争奇斗艳的开花为的是吸引蜜蜂来传粉,你也要争奇斗艳吗?
不用,我们是人类,和他们不一样。
追着你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就好了,就可以求得“大道”了。
你想过简单生活,那就去吧,不要弱肉强食争奇斗艳了,
你想孝敬父母,那就去吧,不要说什么事业第一了。
你如果有能力,想要去造福天下苍生,那就去吧,不要怕“吃亏”。
不要说你没有想,你一定想过,这个是人性本能。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