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云一生没有中箭,年近七十力战韩德五将时,还用枪拨落了三箭,十分厉害。而关羽则不然,一生中了三回箭,过五关斩六将时中了一箭,战黄忠被黄忠射中了盔婴,这一次如果黄忠真射他,他命都没了;战庞德时,又被庞德射了一箭,这才有了刮骨疗毒。

为什么赵云一生没有中箭,而关羽老中箭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避箭武艺上,赵云显然比关羽技高一筹。别无其他。武艺分冲击的武艺、防身的武艺和耐击打的功夫。虽然《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没有记载三国这些将军们师出何门,但如果说他们的武功都是自学成材,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连儒家都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指射箭,御指驾车,也是一门功夫的。儒生都练武,何况武将,所以赵云与关羽能在三国群雄中脱颖而出,肯定也会拜师学艺的。只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罢了。

所以赵云与关羽学艺时,二人的冲击功夫都学的很好,赵云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年近七十了还能力战五将,死在他手里的将军三国第一,而且一生未曾中箭;而关羽更是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斩庞德,英雄盖世。但若论防身功夫,赵云显然更胜一筹。而关羽在这方面没有学好。他老中箭,只能说明他学艺不精,不能解释其他原因。

春秋史社,问答最专业的历史领域专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最佳贡献者
2

一些人说关羽总是中箭而赵云却一生几乎没中过箭,为什么?

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纵观古代战将,最初学艺的时候,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功课要练,一个是防卫能力,第二是进攻能力。这两种能力缺一不可,互为作用。

一个战将,如果没有防卫能力,即使进攻能力再强,也是缺陷多多,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不能称之为优秀的战将。古代战场上,冷兵器时代,一直有一句话:说身为大将,不怕对方兵器,只怕对方暗器。对方的兵器,你看的清清楚楚,但对方的暗器,你往往很难防备。比如:袖箭、暗标,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对方的弓箭,这属于古代战场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反之,一个战将,如果只有防卫能力,没有进攻能力,那你的战力是大打折扣的。你或许只能做个所谓的“福将”,身经百战而不死,但你肯定做不出大的贡献和成就。

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关羽总是中箭而赵云却一生几乎没中过箭,为什么?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关羽前后中箭四次。

第一次,是小说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在过五关之时在洛阳,孟坦和关羽交锋,被关羽杀了,就在关羽毫无防备时,太守韩福在门首向关羽射了一箭,正中左臂。

第二次,是小说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关羽长沙战黄忠。黄忠不忍伤他,最后射在关羽盔缨根上。

第三次,是小说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关羽战庞德,被庞德射了一箭,也是左臂。

第四次,是小说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关羽打樊城、战曹仁。五百多弓弩手望着关羽同时齐发,这才有了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五百弓弩手一齐向关羽发射,最后关羽也就中了一只,实属不容易。也真难为关羽了。大家要清楚,弩箭要比一般的箭速度快得多,威力也大得多。

而赵云,在《三国演义》里没有中箭记录。

个人觉得,有以下原因。

一,关羽进攻能力强,而防卫能力显然弱于赵云。

无论是在史书《三国志》里,还是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关羽都是西蜀国最强的大将,且排名为首位,前将军。

西蜀国初建时期,关羽和张飞,就是刘备最得力的助手,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大战役,关羽都是主力队员。刘备进入西川,驻守西蜀国最重要的东大门,战略要地荆州,刘备和诸葛亮首先想到的就是关羽。可见,关羽在西蜀国大将里的关键。

在西蜀国建立过程中,关羽也的确不负重托,大多数任务都已经圆满完成了,只有一个驻守荆州的任务完成得有点欠缺,留下一个“大意失荆州”的典故。

也就是说,关羽的进攻能力,无可挑剔。他经常中箭,恐怕跟他的进攻能力太强有很大关系。

古战场上,一般开战都是“兵对兵,将对将”。敌方对于进攻能力强的大将,无计可施的时候,大概都会以防冷箭的办法阻止其进攻。

因此,关羽经常中箭,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毫无疑问,在防卫能力上,关羽要弱于赵云,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赵云防卫能力强,而进攻能力弱于关羽。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赵云在五虎上将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关羽、张飞。但在史书《三国志》里,西蜀国只有四位一流大将:前将军关羽、后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右将军黄忠,根本没有赵云什么事。

不管有人怎么为赵云鸣不平、抱屈,这是一千八百年前已经“盖棺论定”的历史事实。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刘备两人,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眼面前放着一个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怀抱阿斗,左冲右突、七进七出而毫发无损的赵云,不可能看不见,不可能不重视。

那么,为什么赵云不被刘备像对关羽、张飞一样重视呢?个人认为,是两个因素。

一是关羽、张飞是刘备起事时就陪伴左右的嫡系。而赵云是先跟的公孙瓒,在公孙瓒那里认识并深交刘备。就在这时,赵云哥哥去世,赵云辞别公孙瓒、刘备,回乡奔丧。

直到过了七年以后,赵云才跟随了刘备,刘备对待赵云,当然不可能像对待关羽、张飞那么贴心。

二是赵云的进攻能力,的确比起关羽、张飞,应该是差了一些。

三,按小说《三国演义》推理

一千八百年前的汉末,究竟发生了什么?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斗,真的就像《三国演义》里上演的那样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如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现在,除了青山依旧在,其他的一切已经物是人非,我们再也无法弄清当时的事了。我们现在只能参照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的情景,就事论事,做一些逻辑推理,想一想关羽和赵云两人的情况了。

前面说了,关羽进攻能力应该比赵云强,而防卫能力却弱于赵云;而赵云呢,进攻能力弱于关羽,防卫能力强于关羽。

另外,我们还要从两人的其他因素上考虑问题。


(一)从兵器上考虑

关羽的兵器是青龙偃月刀,八十二斤。赵云的兵器是枪,也就是矛,重量不知,但肯定比青龙偃月刀轻得多。

这应该也是关羽防卫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我们暂且给赵云的枪估算一个重量,比如三十斤。那么,赵云舞动长枪拨打雕翎(箭)的频率,肯定比关羽快。

而关羽要不停地举起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不停地在空中挥舞拨打犹如飞蝗一般的羽箭,恐怕很难。在空中挥舞上几个来回,估计就腰酸腿麻举不动了。

如果说赵云和关羽的力气相等,那么,赵云舞动长枪一百下,估计关羽最多只能三十下就舞不动了。

(二)赵云的身份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手下的人。有人说是公孙瓒的卫队长。那么,赵云肩负的责任可就非常重大了。他不仅要首先保证公孙瓒,还得要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只有自己毫发无损地活着,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主人公孙瓒。这样的话,赵云所带的这支卫队,应该相当于现在的特种兵,平常没事的时候,艰苦的训练肯定是少不了的。而最主要的训练科目,应该有两个,一个是防卫能力,另一个便是抗击打能力。假如这种逻辑成立的话,赵云的进攻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进攻不是他的主要训练科目。

(三)两人的身高、体重不同,灵活性也不同



按古代一尺现在七寸的说法,关羽身高九尺,那就是2.1米;赵云身高八尺,也就是大概1.87米。身高不同,体重一般也有差异。

关羽在平常生活中或战场上的灵活性,肯定不如赵云,临战发挥也肯定不如赵云。这也就解释通了关羽一出手就是杀招,因为青龙偃月刀太重,不能和敌将没完没了地打下去。战的时间长了,不需要敌人多厉害,关羽自己也会把自己累死。

(四)关羽名气太大,而赵云名气显然比关羽差。

一个人名气太大,总是容易招人嫉妒,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另外,关羽在西蜀国建立的活动中,担负的担子也比较重大,活动范围大,也更容易招致敌对方的伤害。

综上所述,这或许就是关羽在战场上经常中箭,而赵云一生几乎没中过箭的原因吧。

3

1

出身不同。


关羽在山西杀了人后,亡命天涯,然后遇到了大哥刘备,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在军队行军打仗,有一个铁一般的规律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尤其在冷兵器时代,刀快马疾,勇猛冲杀是很占优势。


关羽明显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斩颜良诛文丑都是用的奇袭,颜良端着武器,看见对面飞奔而来的红脸大胡子,还想客气几句:


来将通名。哦,你叫关羽,我叫颜良,在我家主公袁绍手下做大将,不是你想的那种拌面的大酱,是大将军,知道你们哪儿的大公知孔融是怎么夸我的吗?他说:颜良、文丑勇将也,统其兵。殆难克乎!我昨天晚上在他朋友圈偷看的,怕了吗?红脸。怕了就赶紧下马投降,我请你吃驴肉火烧。

聊痛快了,然后再大战三百回合,这是程序。


但是这个对面来的关羽根本不和他玩套路,飞马向前,咔嚓一下把颜良刺与马下,让后砍了头,扬长而去。


大约颜良死之前也会腹诽,你怎么能不按套路呢?


关羽玩突袭偷袭,在三国时杀出了勇武的名声,但是突袭其实是不能太顾及流矢飞箭的,只要你的马一停顿,或者一犹豫,战机就会失去,这就导致了被偷袭中箭的几率略高。

2

赵云不同。


赵云出身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这算是一支特种部队,主要职责是保护领导公孙瓒的安全,主帅去冲锋陷阵,你不但要护着领导,关键时候的战斗你还得身先士卒。


特种兵装备是最好的,但是责任也很重。


比方说替领导挡枪挡刀,如果有人放箭,你还要有飞身挡箭,做人肉盾牌的觉悟。


白马义从的军兵无一不是百里挑一,以一当十的狠角色。


所以对于疆场上的冷枪冷箭他们有着天然的职业敏感。

赵云是白马义从中的优秀毕业生,对于弓箭更是天然敏感,这种感觉甚至深入骨髓。


所以赵云在疆场上几乎没有中箭的记录,甚至受伤的事情都很少。


以电视剧《亮剑》来看,关羽就是李云龙那样能冲能砍,大开大合的人物,而赵云大约相当于段鹏这样的专业人才。


创业时期,当然是李云龙的用处更大一些。


所以,关羽可以独当一面,经略荆州,赵云只能当个杂号将军。

======

文/ 薛白袍
(“赞”留着会发霉,点点你会更美)

4

这个问题有意思,试着来答一答。

我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兵器

关羽的兵器重达82斤,在战场上能够使用的兵器当中,应该是最重的(小说当中玩锤的不作考虑),重代表灵活的缺失。赵云的枪虽然不知道重多少斤,但是枪一直是灵活、技巧的代表,重量目测在40斤左右。轻了一半,但灵活性不止增长一半。

2、马匹

关羽的赤兔马以速度见长,每次启动时,身体后仰就可见赤兔速度之快,举得例子,同一个障碍物,开车120迈和80迈怼上的几率绝对不一样。你可能要说赤兔再快能到120迈,便忘了箭也是有速度的。马的速度加上箭的速度绝对不低。负重加上速度,躲箭成功率就大大降低了。这也能解释攻打樊城时为什么毒箭会伤到骨头。

3、箭技

射箭好的,躲避箭的能力比不会射箭的要稍高一些。

纵观三国全书,关羽几乎没用过弓箭,唯一的一次记录还是许昌参与围猎,但也没有出手的记录,其箭技只能归在一般的行列。赵云虽然没有射杀牛×武将的记录,但是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展示过一次射箭技能——迎接诸葛亮时,射断吴军挂帆的绳索。这就很牛了,在能见度低风力不定的情况下射中,这不是一般的牛。

4、统兵

关羽是个帅才,独自统兵比赵云要多得多,放冷箭首选的是三军统帅。当然赵云在三国后期也获得了不少独自统兵的机会,三国后期的武将都比较渣,远没有中前期成色好。

以上4点应该可以说明关二老中箭,赵云不中箭的原因了。

偷偷的说~其实还有一点,关羽老眯着眼,看不准呢,射中了他,他就该睁眼了,睁眼就表示要杀人了。O(∩_∩)O

5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称为武圣的关二爷关羽,一生斩杀战将无数,自已也负出四次中箭的代价。同样五虎上将之赵云战绩较关羽亳不逊色,身经百战却未中一箭,下面就分别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

先谈关羽,身高丈二,武艺超群,力大无比,手持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所向披靡。翻看《三国演义》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关羽为什么不佩弓箭?在历次战斗中从不见关羽用箭,在追赶对手时用箭射是绝佳时机,关羽反而却被方射中。细思起来无非有这种可能,关羽自信刀术,用箭伤人难显公平,而放弃了使用弓箭。其二关羽箭术太差,上不了台面,用箭反而误事,就不用了。也许正是关羽对弓箭这门武艺不感兴趣,还缺乏研究,以至在战场上不会躲箭。战长沙老将黄忠虚发两箭,只听弦响不见箭发,关羽却躲了两次,竟以为黄忠不会射箭而放胆追去,黄忠拉弓一箭射去,弦响箭到,正中关羽盔缨,关羽大吃一惊,带箭退回本阵,才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功。这可能就是关羽屡屡中箭的原因。

再说赵云,一杆长枪天下无敌,而且精通箭射,能在江上一箭射断对方帆绳,使船帆降落,这绝不是一般功夫。另外赵云在对战中不会给敌方留下射暗箭的机会,往往几个回合就解决战斗了。另外赵云比关羽幸运的多,大战长坂坡,因为曹操惜才,下令不许放箭,要捉活的。如果象曹仁五百弩弓手射关羽那样乱箭齐发,赵云也难全身而退。

所以赵云一生未中箭的原因,是本身武艺高超,再加上运气好而己



6

我认为关羽老中箭的原因是自身关系,关羽没有具体练过武功,但是赵云练过武功,这一点差别就很大,尤其是在攻防招式上,赵云肯定是要更胜一筹关羽则稍微逊色一些


赵云分析

  • 先来说一说赵云的武功,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赵云的师傅是谁,但是用枪的一般都是有过武术功底的人,没有武术功底的人一般都是用刀,就是砍谁都会,但是用枪的话是必须要有武术功底的,所以根据赵云的武器分析,在历史上,赵云是一定跟着那位师傅学习过枪法。有过武术功底的,必定在攻防招式上有研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赵云躲箭更厉害一些。


关羽分析

  • 我们来分析一下关羽,关羽也是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三国演义原著中,都没有 描写到关羽有没有学过武功,并且关羽使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这个是在原著中写的,在历史上关羽的武器并没有记载,所以我们就以三国演义为准吧,毕竟三国演义有借鉴历史成分所著作的。有很多人都说关羽是卖枣的,并且武功是通过打枣学来的,其实不是啊,回答问题一定要严禁,没有依据的事情,是不会乱说的,避免大家盲目学习,关羽用的是在刀,那么这个刀就不用多少技巧的,并且只要你人高马大,在战场上多积累经验,那么用刀的手法也能慢慢的总结出来。所以关羽在攻防招式上研究的可能就没有赵云那么多了,并且那么精了。


身体分析

  • 最重要的一点,赵云的身高是身长八尺,而关羽是身长九尺,那么一个小靶子更容易射中,还是一个大靶子容易射中呢?这点毫无疑问了,肯定是大靶子容易射中一些,所以关羽躲箭的难度要比赵云大一些。在同样的躲避速度,同样的情况下,关羽很明显更容易中箭。并且关羽的马也大,而赵云的马小一些,那么关羽的目标显得就更大一些了。


武器分析

  • 赵云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用的是一杆长枪,而关羽则是青龙偃月刀,假如一个箭射来的话,那么如果都躲不掉的话,那么就只能用武器来挡了,青龙偃月刀重82斤,相当于现在的一袋稻子,那肯定不好操作,如果是赵云那么肯定会更好躲一点,赵云的枪和青釭剑,肯定要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轻便好操作,所以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赵云躲箭能力更好的原因之一。


身体灵活度分析

  • 从身体灵活度分析的话,似乎赵云更加有优势,身体大,那么显然身体应该更加笨重一些,身体小,那么身体就应该更加灵活一些,例如,一个胖子和瘦子,谁的身体更加灵活一些呢,肯定是瘦子更加灵活一些,那么关羽体重大概在210斤左右,而赵云体重是在160斤左右,那么很明显赵云可能更加灵活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关羽斩杀名将多,因为体型庞大,那么力气肯定就大,对敌的话更有优势,那么赵云呢,肯定是在灵活上占优势,所以赵云肯定是更加适合以速度取胜。


(你们认为我说的对吗?欢迎下方评论,留下你的观点,喜欢三国的别忘了右上角关注《谈名著》感谢您的阅读)

7

为什么《三国演义》老是让关羽中箭,而赵云没有中箭呢?这个跟历史有关系,三国历史上有这么几个人中过箭,分别是随刘备入川的庞统,膝盖中箭的张郃,中了黄祖埋伏的孙坚,手臂中箭刮骨疗伤的关羽,多次中箭多次有人让马的曹操,背后中箭的曹彰,打南郡中箭的周瑜,被伤左目的夏侯敦。

差不多可以这样说,历史上被箭射中的,在《三国演义》基本也都写上,另外,被箭射死,是三国名将最常见的死法,兴许罗贯中觉得,只有这样的死法,才是最壮烈的死法。

其实历史上关羽中过两次箭,第一次是被流矢所中,具体什么时候不清楚,应该是在赤壁之后,在襄樊之战之前,这次是贯穿左臂,后来箭伤虽然好了,但是每次碰到阴雨天气,骨头就会发疼。

关羽就请来了医生,不过这个医生不是华佗,因为华佗早在建安十三年之前就被曹操给杀了,医生就告诉关羽说,主要是那个箭头有毒,那毒入骨了,我们只能把手臂割开,然后刮骨去毒,这样就可以根治,只是会比较疼。

这个医生显然还不会华佗的“麻沸散”,关羽就伸出胳膊给医生,关羽另外就跟其他将领边吃边喝,完全不受影响,关羽确实好厉害。

第二次呢,是樊城之战的时候,让庞德给射中额头,不过没啥事,兴许比较远,到关羽额头上只是擦伤而已,箭头也没带毒,所以也不需要再来次割额头骨疗伤。

罗贯中应该读过三国志,对关羽中箭的印象比较深,所以还额外记了一次,那就是黄忠射中关羽的额头,不过,那个主要是为了突显黄忠的射术高明,这样只能委屈一下关羽了,让我们感觉关羽老中箭,其实最会中箭的人其实是曹操。

而赵云一直没有中箭呢?赵云长坂坡的时候七进七出,曹操爱惜赵云之才,所以下令不要放箭,其实关键是,如果真的放了箭,那么赵云和阿斗都要被射成筛子,而阿斗是要当四十年的皇帝的,这个就与史实严重不符了,所以坚决不能放箭。

另外,赵云这个人比较谨慎,也主要是保护刘备与阿斗,历史上没啥机会带兵打仗的,中箭的可能性也比较少,至于在演义里,赵云的速度快,枪法好,真有箭到跟前,也是一枪挑掉就好了,自然也射不中他。

有一种说法就比较有趣了,那就是关羽老中箭,这个跟他的装扮有关,绿帽子,绿袍,绿大刀,再加红赤兔马,目标太明显了!

8

谢邀

在五虎将里面,善骑射的要属赵云与黄忠。对于赵云的箭术,小说中有这样一处精彩描述,说是诸葛亮在江东时知道周瑜将谋害自己,早安排了赵云驾一小船相接,但仍被东吴将领徐盛、丁奉分水陆两路追击。赵云的船没升帆,徐盛的船则扬帆猛追,诸葛亮走出大声叫徐盛不要追了,徐盛不听。眼看快追上,赵云走出船仓张弓搭箭,一箭射断徐盛的船帆的绳子,其风帆呯然落下,船一下打横。赵云升起自己船帆,乘风而去,这是一段极有灵动性描述,简直是在戏弄东吴将领。对于黄忠精于弓箭也有一精彩描述,说的是关羽率500校刀手攻打长沙时,与黄忠在城下几场大战,总计数百回合难分高下,后来黄忠马失前蹄摔倒在地,关羽没杀他。再次决战时黄忠祚败然后想用回马箭射关羽,但又念他前次的不杀之恩,没有搭箭只弹了一下弓弦。关羽几次躲闪后不见有箭射来,以为黄忠不会射箭强追上来,黄忠几次拨弓弦警告关羽无效,便回身一箭正中关羽盔缨,关羽大惊,才知道黄忠箭法精湛。这两个桥段都体现了赵云黄忠的弓箭娴熟及弓箭在古代战争中的神奇功用。



《三国演义》中关羽曾多次中箭负伤,而有的将领如赵云则从未中过箭伤,这里面有多种原因可究,其一赵云本身是优秀的射手,对于弓箭的研究要深得多,从使用到防备均有一套办法,对于是否有暗箭事先有预感,就不容易中招,其二就是本人非常灵活,明箭跟本无法近身。赵云截江夺阿斗就是一例。当时东吴派一个叫周善的将领带人驾船到荆州,骗走了孙夫人和阿斗。赵云得知后急忙沿江追赶,望见江边停靠着一艘小船,便手持长枪,弃马驾船继续追赶。周善令军士一起向赵云放箭,赵云抡转长枪,将箭全拨到了江里。小船靠近大船时,周善又令军士用枪刺赵云,赵云拔出青宝剑,砍断枪头,然后纵身一跃,跳到了大船上。这中所述,赵云对箭毫无畏惧,完全可以迎着箭雨而上。

关羽是个力量型选手,手执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指挥军队作战,一刀一枪拼杀自是英勇无敌,能伤及他的恐怕还没有,但是对于弓箭这种轻武器却缺少防备经验,而且关羽的灵巧性不及赵云,包括耳听、眼看及配合身体的躲闪相对要慢,每次中箭都进行了躲避才没伤及要害,但仍嫌稍慢而伤到了其他部位。另外,关羽防患的意识弱,比如与黄忠一战,开始黄忠虚射尚能躲避,但几次虚射后就完全没有防备心了,幸亏黄忠是个懂感恩有义气的人,否则关羽当场就会丧命。

虽然关羽多次箭伤,开始几次都不影响他的英雄气慨,也没影响多少战斗力,但是攻打樊城手臂中毒箭危及生命,经过惊心动魄的刮骨疗毒,才保住了性命。关羽真是个英雄汉,刮骨疗毒现在想来都让人倒吸凉气。但从此关羽战斗力大打折扣。

另外关羽领军作战,特别是打大仗的次数远比赵云多,受伤的慨率当然就多些。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造成了关羽多次中箭这一事实。

图片来自网络

@湘水微波

9

同样是五虎上将,为啥赵云一生从没有中箭,关羽却几乎每次上战场都要中箭?



关羽中箭确实当仁不让,在长沙被黄忠射中头盔徽缨,出五关被韩福射中左臂,在樊城外被曹仁射中左臂、斗庞德被庞德射中……简直就是中箭将军!要问为啥?原因不少,简单来说,这与关羽个人性格、防护意识、以及对弓箭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也与赵云、关羽遭遇的战场环境相关。



第一,关羽只相信自身武力,可能认为:战场上暗器是一种不光彩行为,同时觉得盔甲穿戴后,浑身被规制,感觉难受,所以关羽上战场,从来不屑使用诸如射箭、流星锤之类,平时也很少研究、分析射箭技巧,当然更谈不上注意防护。而赵云觉得射箭是远距离杀敌、必须掌握的能力,因而赵云注意学习、提高射箭本领,所以能及早发现端倪,比如假败退,实际暗中抽箭取弓,弯腰探手等异常,在对方佔弓搭箭时,赵云已经作出预备或规避。事实上,赵云本身就是射箭高手,多次有射箭上佳表现。



比如,诸葛亮借东风后,周瑜派徐盛、丁奉追击,赵云奉命来接应,一箭射落徐盛丁奉船上风帆,顺利摆脱追兵。又如截江夺阿斗,周善在大船上,令士兵们乱箭齐发,企图阻止赵云登船,赵云挥舞长枪,把射来的箭全都拨落水中,拔出青釭剑,一跃而起,飞身登船,救出被哄骗走的阿斗;第二,赵云出镜都是头盔、甲胄齐全,关羽则常常一身绿袍,也不带头盔防护,这样虽然活动比较自如,但大面积暴露,自然容易被敌方射中;



第三,赵云、关羽都是高级将领,领兵出战时,敌方侦探早已知悉赵云、关羽特点,敌军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对于关羽,知道容易射伤,就提前预备狙击高人,强弓硬弩伺候,而赵云由于防护到位,又善于躲避,不容易射伤,也就不费那个事了;第四,赵云、关羽遭遇的战场环境差异。比如,长坂坡一战,赵云虽七进七出,多次杀入敌军重围,但由于曹操受到感化,下令“赵云到处,诸军不许放冷箭”,从而使赵云意外避免了被射伤,如果没有这个命令,恐怕赵云很难避免被射。



第五,关羽、赵云不同兵器影响,赵云使枪,轻巧灵活,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沉重笨拙,导致二人在战场上的反应不同。赵云能迅速作出躲闪、隐蔽,或者舞动长枪遮挡,而关羽可能动作稍迟慢、大刀舞动也很费力,这样必然容易被射中。(613)

10

听我给你个分析:赵子龙武艺高强,暂且不论,单独谈谈关羽。我认为关羽缕缕中箭实属生理因素。别忘了,关羽是个丹凤眼,又细又长,一天内总是觉没睡醒睁不开眼的样子,眼神不好。

要躲箭,必须手疾眼快,而关羽长了一双丹凤眼,咋能做到?他不中箭谁中箭?眼神不好,是关羽的短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