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狗的神话传说有很多,今天就来说说敬狗、祭狗与忌狗的故事。

壮族传统节日中有狗肉节,流行于广西靖西、隆林、德保一带。每年夏历五月初五举行。相传狗有扬正祛邪之灵,是日为其显灵之日。而吃狗肉能身健康,益寿延年。所以,狗肉节上家家屠狗过节,家贫无狗者则到圩场买些狗肉回家过节。

旧时汉族民间有“赶毛狗”的节日风俗,流行于湖北广大地区。“毛狗”即狐妖。相传狐妖于正月十五日群出拜月,扰害生灵。每年正月十五的夜晚,农家燃火照田间,并鸣锣击鼓放爆竹,各家各户将白天搭成的毛狗棚放火烧掉,并高呼“赶毛狗”,故称。民间以为如此可以送瘟驱邪,百事顺心。汉族风俗中有犬日,在农历正月初二这一天,人们看天气阴晴占卜当年养狗是否兴旺,晴主福,阴主灾,届时人们对狗的喂养也较平时精心,以求犬类繁衍和发展。

布依族过年有祭狗的活动。旧时,每年“吃新节”晚上设宴祭祖后,紧接着祭狗,然后家人方可入席就餐。祭狗时家中年长者将“新粮饭”与三块猪肉放入狗食盆,边看狗舔食边念祭词,其意是感恩狗在天王处给人类带来粮种。蒙古族有“射草狗”的仪式,人们将稻草扎成狗形,并用箭射,以消除不祥。江苏一带有“打狗饼”的丧葬风俗。人死后,要以七枚龙眼和面粉作饼,悬系于死者的手腕上。迷信认为人死后要经过恶狗村,死者手腕上的饼是用来喂野狗的,用以保死者顺利通过,故称打狗饼。

甘肃农村民间传统伙食有“狗拉羊皮”,是一种用手擀成的面片,不用刀切,而用手拉扯。相传农历正月二十日为女娲补天的日子,这一天各家忌动刀不然会把天割开一个口子,引来大风沙,对农作物不利,故此日吃“狗拉羊皮”。浙江杭州传统食品有“清明狗”。用糯米粉制作,呈小狗状。每年清明日做成,悬于庭中,到立夏日取下,用芥菜花同煮,给小儿服用,民间以为可免灾病。

台湾地区汉族岁时禁忌有赤狗日。旧称农历正月初四为“赤狗日”当日不宜外出,不宜宴客,如犯此忌,将会全年或一世赤贫。上海郊区有“忌狗哭”的生活禁忌。村子里听到狗哭声,人们以为是不吉利的预兆,不是死人,就是火灾。因此听后总要骂一声“断命狗”,以为如此可以破除晦气。

青海东部地区流行“狗占”的占卜方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在进食之前,先在盘中置各种食物端到狗面前让狗吃,狗吃什么食物,什么食物就有希望丰收。以此占验新的一年哪种作物收成最佳,并确定当年的种植面积。北方习俗腊月二十三祭灶王。送灶王爷上天时的祭品除了大块的关东糖、糖瓜、糖元宝以外,还有三种特殊的供品:一碟子稻草是替灶王爷喂马的;一碟豆子是替灶王爷喂鸡的;另外有一个发面“火烧”,是替灶王爷喂狗的。民间相传灶王爷有金鸡玉犬来辅佐他,保佑家家户户的平安。犬守夜,鸡司晨,各有职守;马则是灶王爷的坐骑。木刻的灶王画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灶王爷的神案前站着一只金鸡和一只玉犬。

最佳贡献者
2

盘瓠的故事。传说帝喾即高辛帝统治时期,皇后刘氏得了耳疾,奇痒无比,这样过了三年,有一天实在受不了了,即用耳挖去挖,没曾想挖出一个如蚕茧的小虫儿,放入盘中,后来逐渐长成了龙犬,高辛帝赐其名“龙期”,号称“盘瓠”。这时期,高辛帝正被犬戎大军围攻,屡战屡败,不得已下榜求贤,诏令有取犬戎王首级者即将公主下嫁与他。盘瓠随即揭下榜文前往犬戎部落,当晚就将熟睡在床的犬戎王首级咬下带回,犬戎由此撤军了。高辛帝得知是龙犬立功,在高兴之余就想悔婚,这时盘瓠开口说:“只要我在金钟里呆上七天七夜,就能变成人形”。可是到了第六天,公主怕盘瓠饿死,就提前打开看,这时盘瓠身体巳成人形,头却还没变,公主为遵守信誉,毅然嫁给了盘瓠。婚后,他们隐居深山,以渔猎采摘为生。

狗咬吕洞宾。传说二郎神的哮天犬偷偷下凡祸害人间。吕洞宾奉玉帝之命用法宝“布画”将孝天犬收入其中,时间长了吕洞宾担人孝天犬化为灰烬,即打开“布画”,没想到孝天犬反咬了吕洞宾。

天狗食日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个叫目连的孝子因为母亲常作出不道德之事而苦恼万分。有一天,目连的母亲想戏弄寺庙中的和尚,就蒸了360个狗肉包子冒充馒头骗和尚们开戒。目连将此事事先悄悄地通报给了方丈,方丈即让和尚们每人准备一个馒头藏入袖中。当目连母亲把狗肉包分给每位和尚时,和尚们就偷偷将包子换成了馒头,并将馒头吃了下去。目连母亲自以为得计,开开心心地回了家。此事被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即命令阎王将这个可恶的妇人押入地狱看管。目连虽然知道母亲罪有应得,但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救母亲出来。经潜心修炼,目连后来修身成菩萨,并成功救出母亲。目连母亲从地狱出来后,脾性不改,整天要找玉帝算账,但以她的功力根本无法找到,她一气之下吞下了日月,人们以为是天狗干的,所以称为天狗食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