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狗的神话传说有很多,今天就来说说敬狗、祭狗与忌狗的故事。
壮族传统节日中有狗肉节,流行于广西靖西、隆林、德保一带。每年夏历五月初五举行。相传狗有扬正祛邪之灵,是日为其显灵之日。而吃狗肉能身健康,益寿延年。所以,狗肉节上家家屠狗过节,家贫无狗者则到圩场买些狗肉回家过节。
旧时汉族民间有“赶毛狗”的节日风俗,流行于湖北广大地区。“毛狗”即狐妖。相传狐妖于正月十五日群出拜月,扰害生灵。每年正月十五的夜晚,农家燃火照田间,并鸣锣击鼓放爆竹,各家各户将白天搭成的毛狗棚放火烧掉,并高呼“赶毛狗”,故称。民间以为如此可以送瘟驱邪,百事顺心。汉族风俗中有犬日,在农历正月初二这一天,人们看天气阴晴占卜当年养狗是否兴旺,晴主福,阴主灾,届时人们对狗的喂养也较平时精心,以求犬类繁衍和发展。
布依族过年有祭狗的活动。旧时,每年“吃新节”晚上设宴祭祖后,紧接着祭狗,然后家人方可入席就餐。祭狗时家中年长者将“新粮饭”与三块猪肉放入狗食盆,边看狗舔食边念祭词,其意是感恩狗在天王处给人类带来粮种。蒙古族有“射草狗”的仪式,人们将稻草扎成狗形,并用箭射,以消除不祥。江苏一带有“打狗饼”的丧葬风俗。人死后,要以七枚龙眼和面粉作饼,悬系于死者的手腕上。迷信认为人死后要经过恶狗村,死者手腕上的饼是用来喂野狗的,用以保死者顺利通过,故称打狗饼。
甘肃农村民间传统伙食有“狗拉羊皮”,是一种用手擀成的面片,不用刀切,而用手拉扯。相传农历正月二十日为女娲补天的日子,这一天各家忌动刀不然会把天割开一个口子,引来大风沙,对农作物不利,故此日吃“狗拉羊皮”。浙江杭州传统食品有“清明狗”。用糯米粉制作,呈小狗状。每年清明日做成,悬于庭中,到立夏日取下,用芥菜花同煮,给小儿服用,民间以为可免灾病。
台湾地区汉族岁时禁忌有赤狗日。旧称农历正月初四为“赤狗日”当日不宜外出,不宜宴客,如犯此忌,将会全年或一世赤贫。上海郊区有“忌狗哭”的生活禁忌。村子里听到狗哭声,人们以为是不吉利的预兆,不是死人,就是火灾。因此听后总要骂一声“断命狗”,以为如此可以破除晦气。
青海东部地区流行“狗占”的占卜方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在进食之前,先在盘中置各种食物端到狗面前让狗吃,狗吃什么食物,什么食物就有希望丰收。以此占验新的一年哪种作物收成最佳,并确定当年的种植面积。北方习俗腊月二十三祭灶王。送灶王爷上天时的祭品除了大块的关东糖、糖瓜、糖元宝以外,还有三种特殊的供品:一碟子稻草是替灶王爷喂马的;一碟豆子是替灶王爷喂鸡的;另外有一个发面“火烧”,是替灶王爷喂狗的。民间相传灶王爷有金鸡玉犬来辅佐他,保佑家家户户的平安。犬守夜,鸡司晨,各有职守;马则是灶王爷的坐骑。木刻的灶王画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灶王爷的神案前站着一只金鸡和一只玉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