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同意宋朝是读书人最舒服的时代的说法,但是国力孱弱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军事力量高度繁荣的时代,特别是宋朝文化的发展,唐宋八大家独占其六,可以说是读书人最舒服的时代,同时我为什么说军事力量也高度繁荣呢?下面我就一一来给您分析。
一、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
文教政策指的是一个朝代的教育发展方向以及教育方针,而宋朝的“兴文”和“抑武”是分不开的。宋朝经历了唐五代的乱世之期:
“干戈贼乱之世也,礼乐崩毁,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
赵匡胤在消灭各方割据势力之后,为了防止类似唐末乱局的情况再次发生,“杯酒释兵权”,削弱了武将的权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拯救丧乱的世道人心。
赵匡胤在开国时就实行了一条“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并且大量吸收文人参政,打破了以军人为中心的统治结构,这一举措奠定了文化繁荣的根基。
二、科举制的完善
科举制自隋朝产生开始,一直到宋朝才真正完善,无论是科举制的地位、考试的监管、规模、录取的人数以及考试的内容,都为天下读书人提供了便利,具备了宋代自身的特点。
科举制在隋初创以来,依旧遗留着荐举制的种种弊端,新老氏族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优势来把持取士的大权,科场的成绩好坏其实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
但是由于唐中期以来实行的两税法实施,经济因素的地位开始上升(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极低),政治特权因素地位开始下降,这对当时的名门贵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即便是手眼通天之人也可能“朝为富室,暮为穷民”,加上唐末、五代的战乱打击,名门贵族的势力被严重削弱并趋向消失。
并且从宋朝开国以来做了三大改进: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无论士农工商都可参加科举考试,使教育进入了贫民化阶段;
再就是废除“公荐”制度,特别是在实行锁院制(主考官一旦受命,立即住进贡院,与外界隔离,防止主考官漏题),别头试(享受俸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必须加试复试,主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应该另立考场,别派考官),糊名制(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起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誊录制(考生的试卷会先经誊抄,后接受批改,誊抄后的试卷叫“朱卷”,原来的试卷叫“墨卷”)之后,保证了科举制度中“一切以程文为取留”这一公平竞争原则的实施;
以及考试内容多元化,如进士考试试题由唐代的诗赋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从而改进了读书人不仅仅只能通过背诵儒家经典或擅长吟诗作赋取得科第,只要有独立的见解和分析能力,都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宋朝(指两宋)的读书人之多,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不论是京城周围的州县,还是偏远的川广一带,处处都是读书人,同时宋代文官的俸禄之丰厚是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
三、官学和私学的兴盛
宋代除了文教政策的支持外,对文教建设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每当私人办学,当地政府都会采取赐书、赐田、赐银等措施,并且刻石立碑,铭为功德,在宋政府的积极倡导下,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说是县县有学,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官学的兴盛也远远超过汉唐,宋朝的私学遍布全国,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宋朝的官私学盛行,彻底打破了士族阶级对教育的垄断,文化教育下移,教育更加大众化,使读书人的规模空前强盛。
四、经济、科技的创新发展
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远超前朝,这也推动了科技的创新,而对文教的发展起到极大作用的科技包括造纸业的迅速发展,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以及雕版印刷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官私刻本的普及为文化教育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宋朝自从建国以来,就把注意力之中在:如何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如何防范文武大臣夺权,如何抵御北方敌国入侵,如何禁止百官结为朋党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宋朝统治者无力再对文化实行专制主义,因此在思想、学术、艺术领域等等都是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
说完了文化教育,现在我们来说一说军事上的宋朝。
在军事上,我们常常说强汉盛唐弱宋,但是宋朝——它真的弱吗?我们认为宋朝军事弱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一是建国以来的宋朝施行的“重文抑武”政策,最主要的方面是宋朝经常被敌国欺负,比如澶渊之盟、靖康之耻。但是这是宋跟其他国家相比,如果让宋和汉唐相比,其实并不会相差太多。
一、宋朝的军事体系
宋朝的军事体系主要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制定的,为了防止地方将领拥兵自重,除了杯酒释兵权之外,还加强中央军,减弱地方军,宋朝实行兵将分开的制度,这并不会影响士兵的战斗力,但是没有习惯的将领指挥,加上不同的训练方式,会导致军队很混乱,这也体现了宋朝官僚体系的臃肿和军队训练不力。
二、步兵、骑兵之差
在兵种上,宋朝以步兵为主,骑兵少,这是因为西夏的意外崛起导致宋朝无马可用,而宋中期岳家军利用缴获的马匹建立的背嵬军,这是一支正宗的骑兵,岳家军的实力立马就上升回了唐朝的强盛水平,所以即使宋朝不压制地方军,没有马匹,他们心胸再强悍也难以作战取胜。
而在宋之前,上次步兵胜过骑兵还是在先秦秦朝时期,蒙恬的精锐步兵追击游牧民族,这是因为骑兵初期装备弱,多为轻骑兵,且马镫未普及,即使是马背上的民族也难以取胜。
但是到了强大的汉朝前期,汉却被匈奴压着打,这个时候的汉军队可都是从战场上厮杀下来的精锐部队,却依旧被打的溃不成军,就连刘邦都曾差点被匈奴围杀,但到了汉武时期,汉武帝采取赵国策略,以骑对骑,匈奴的轻骑兵与汉的重装骑兵一触即溃,而当时的汉朝步兵虽然可以击退游牧骑兵,但是匈奴骑兵的组织性与规模都远超先秦时代,汉朝将领指挥有序的精锐步兵部队与匈奴骑轻骑兵对战,往往在前期可以击杀很多匈奴骑兵,但最后仍会战败,比如李陵。
所以说,从汉朝开始,草原上的骑兵就慢慢超过了中原文明的步兵部队,而从宋朝开始,文献记载金朝是配备重骑兵部队的,蒙古的崛起更是将骑兵战术发展到了巅峰,在当时的全世界,蒙古骑兵鲜有敌手,而倒霉的宋朝,偏偏碰上了辽、金和蒙古的骑兵辉煌期,而由于宋建国时并未收复宁夏等地区导致西夏的强势崛起,彻底断绝了宋朝建立完善骑兵部队的梦想,所以在面对外在的侵略上节节败退。
但是可以说的是,宋朝的步兵不必强汉盛唐任何一个朝代差,只是他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反而使人感觉宋朝军事很弱,但是面对黄金时代的蒙古,偏居一偶的南宋都可以坚持五十年,并且四川的钓鱼城更是蒙古的“上帝折鞭处”,所以说,军事上的宋朝并不能称为“弱宋”。
综上所述,文化大爆炸的宋朝不仅仅是读书人最舒服的时代,而且国力也不输于历史上的任何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