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基层的编制不论魏、蜀汉或吴都差不多,即五人为列,列有长;二列为一火,火有头;五火为队,队有头;二队为官,官有长;二官为曲,曲有侯;二侯有部,部有司马;二部为校,校有尉;二校为裨,裨有将军;二裨为军,军有将军、副将军。
也就是说,刨去卫士、幕僚、杂役等,三国时军队的编制应该是“准方块制”的二二进制,最基层的分队单位是“火”(列长不算军官),每个火头管10人,每个队头管50人,每个官长管100人,每个曲侯管200人,每个部司马管400人,每个校尉管800人,每个裨将军管1600人,一个军则管3200人,由有称号的将军统帅。
但实际情况下情况却有很大出入,具体表现是校尉一级开始编制就变得很宽泛,如果将军、裨将军或校尉迅速扩军,兵力超过额度,就会在每个校尉领下超编,原本每个校尉只辖两个部,超编后就会出现“别部”,如曹操募兵讨伐董卓,自称“行奋武将军”,编制照理只应有两个裨、四个校尉,8个部,但实际上却有几十个部,超过编制的部,如夏侯渊任司马的部,就叫“别部”,像夏侯渊当时的职务就是“行奋武将军别部司马”。同样,孙策离开袁术渡江南下时,职务是“折冲校尉”,兵力应该只有两个部800,但实际上出兵时已有千余,到历阳后扩军至五六千,不久后他被表为“讨逆将军”,兵力额度应该是3200,但此时他已占据庐江、吴郡、丹阳、曲阿等郡,兵力已达五万六千以上,这时他同样采取增加“别部”的办法加以平衡。
魏、蜀汉校尉及以上,实际统帅兵力都有很大弹性,如蜀汉,车骑将军刘琰一军仅1000多人(应为1600人),骠骑将军李严一军则多达2万余,奥秘就在于“部”和以上的单位都有弹性,刘琰的一军没有校、裨两级编制,直辖两个部,而李严的一军下辖的裨将远不止两人,其下属裨将所管的校尉也不止两人,校尉管辖下同样不止有两个建制内的“部”,还有“别部”,自然人数膨胀。
东吴的情况稍有不同,每个将领所统辖的兵力分为基本兵力和配属兵力,前者最多的例子是5000(陆逊,周瑜去世时遗兵4000多,其基本兵力应该也是5000),一般都是2000(周瑜任偏将军时、吕范)甚至500(徐盛)、300(张惇),大体上和这些将领的官职(数千的一般有杂号将军或偏将军以上封号,数百的一般都是校尉)相当,而配属兵力则可能数倍于此,如陆逊临终前以大都督将兵,直属的兵力多达一万三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