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五阿哥全名爱新觉罗·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清仁宗),继位改名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


这里面涉及了一个清朝皇帝很常见的命名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避讳文化,下面我来讲述下这里面的一些门道,相信看完文章的你,一定明白为什么嘉庆皇帝做皇帝还要改名。

改名的原因:避讳


一、避讳到底是什么

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这种文化产生根源久远,说几个有趣的例子:

  • 避讳皇帝的名字:在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举茂才的说法也慢慢流行了

  • 清朝乾隆年,乾隆规定家里门帘都不能贴五福临门的字样,原因就是乾隆的曾祖父顺治皇帝名福临。
  • 有时候厉害的皇后的名字也要避讳:最早野鸡不叫野鸡,都叫雉鸡,后来为了避讳著名的吕后吕雉的名讳才改的。


二、为什么要避讳?

因为清朝皇帝的名字是比较常见的字或者是比较必须的字,像弘,尤其是永!太常见了,下面随便举个例子感受下:

前提:假使嘉庆皇帝没有改名讳,还是叫永琰

某位学子在书院正在读课本

好巧不巧读到了《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某学子发现身边突然没声音了,抬头一看,讲台上老师和身边同学都一脸惊恐看着自己。

某学子因妄议圣上名讳卒......

这个画面是不是很搞笑,但如果你关注下清朝喜欢搞得文字狱估计就不会觉得这是什么不存在的事件了。


三、怎么避讳?

话归正题,清朝皇帝避讳是从康熙开始的,之前没这么讲究。康熙儿子都是“”字辈的。雍正帝全名就是爱新觉罗·胤禛


清帝姓名谱: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老百姓一看:得,确认过皇帝名字,是以后需要扣掉不用的字。

清帝用的避讳方法:敬缺末笔

如下图所示:

玄字的最后一笔去掉,还有淳的“子”改写成“日”


大致的情况是:康熙名字玄烨的“玄”字,避讳时缺末笔;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讳时缺末笔,同时命他的兄弟将“胤”字改作“允”字。到嘉庆永琰时,乾隆考虑君主名讳,永”字为常用字,避讳不便,命将永琰的“永”字,改为不常见的“颙”字。永琰继位之后,就改称为“颙琰”。所以在清朝皇帝的名字中,改自己排辈分字的,嘉庆永琰算头一个(这里面也有嘉庆非常服帖乾隆的缘故)


总结一下:十五阿哥原本也是永字辈的,由于要登基做皇帝了。方便兄弟(就自己一人改了)方便百姓(为了照顾黎民百姓日常生活用词用字),于是改名颙琰,皆大欢喜!


最后有个历史小问题:你知道还有哪些因为避讳而产生的好玩名词吗?


我是朝暮九歌,你们的新朋友!

喜欢文章的点下在下会不断更新有趣的历史内容,您的关注、点赞、评论是对我最大支持,下个内容

最佳贡献者
2

题目有误,十五阿哥原名爱新觉罗·永琰,明明是有永字的,只是后来改名颙琰。

古人取名字很讲究,一个辈分的男子肯定有一个字相同,不像现在随便乱取,皇帝作为天子,他的儿子取名更讲究,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给的儿子取名,都是一字单名,全部是木字旁,朱标、朱樉、朱棡、朱橚、朱桢、朱榑……搞出很多生僻字。

朱元璋还别出心裁,给自己后代取名定下了规则,从儿子辈的木开始,分别是木、火、土、金、水,比如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是木,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是火,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是土,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是金,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是水,也就是木、火、土、金、水。

这个顺序是循环往复的,比如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是木(又回到了木),朱佑樘的儿子朱厚照是火(古代四点水为火字旁,比如朱棣的儿子朱高煦)……以此类推。

所以很多人说朱元璋是化学老师,因为他的子孙名字很多都是化学元素名称。

清朝的皇子取名不像老朱家那么呆板,但也很讲规矩。

乾隆皇帝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他的儿子都是永字辈,比如皇长子永璜、皇二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十五子(十五阿哥)永琰。

皇十五子(十五阿哥)全名爱新觉罗·永琰,后来继承皇位,就是嘉庆皇帝,他的名字也从“永琰”改作“颙琰”——这是乾隆帝的手笔。

在嘉庆之前,皇子继位是不改名的,只是从康熙帝开始讲究避讳,在出现皇帝名字时加以避讳,康熙帝名“玄烨”,那么在写“玄”字时,要缺末尾一笔。

到雍正帝胤禛时,他名字中的“胤”字,不仅要缺末笔避讳,还把自己兄弟名字中的“胤”字统一改作“允”字,所以康熙帝的儿子胤禔、胤礽、胤禵等人,在后来的史料上都变成了允禔、允礽、允禵,只有雍正帝一人叫胤禛。

嘉庆帝时,改名规则反了过来,不是改兄弟的字,而是改自己的字。

嘉庆帝继位时,乾隆帝还健在,他考虑到如果避讳永琰的“永”字很不方便,因为“永”是常用字,于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永琰的“永”字改成了同音的生僻字“颙”

嘉庆帝遵循了这个规则,他的儿子是绵字辈,其中绵宁继位后改为旻宁,是为道光帝。

不过后来的皇帝没有再遵循,比如道光帝的儿子是奕字辈,奕詝继位后为咸丰帝,未改名。

为避讳改名,在其他朝代也很常见。

宋太宗赵匡胤登基后,把兄弟名字中的“匡”字改成了“光”字,赵匡义就改成了赵光义;赵光义继位后,不但让弟弟赵光美改成赵廷美,还给自己改名赵炅,后面的北宋皇帝大多也是继位改名,宋真宗更是一生拥有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赵恒四个名字。

皇子继位后改名,归根到底是为了避讳,为了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很多朝代都是如此,这是一种常见现象,不足为怪。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历史上那些避讳改名的趣事?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3

其实就是一个避讳的问题哈。

礼——避讳

中国自古以来就称“礼仪之邦”,礼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根,所谓避讳,就是是指古人在取名或者说话时,避开能代表尊(亲、贤)者的字或号。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个说法出自《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这一态度是儒家“礼”文化的体现。

在这个问题中,因皇帝的名字而避讳,体现的就是“为尊者讳”

古人把孔子名字中的“丘”读作“区”,就是“为贤者讳”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所有的“谈”字都去掉了,则是为了避其父的讳,这就是“为亲者讳”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话,其中就是一个避讳的典故,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查一下吧。

永——十五阿哥的讳

题中所提十五阿哥,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其原先的名字叫爱新觉罗·永琰,乾隆的儿子们都是“永”字辈,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五阿哥永琪,十一阿哥永瑆。

后来嘉庆继位,为了避讳,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颙琰”,音同字不同。为什么要皇帝改名呢?答案是为了方便!

因为永是一个常用字,如果全国人民都要避讳的话,是特别麻烦的一个事儿,而且容易出错,一不小心犯了讳,可是要杀头的。

颙是个生僻字,很少用到,避讳起来就方便多了,皇帝为了造福全国人民,就把自己名字改了吧。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觉得无非就是改个名字而已,不算什么大事,那我接下来给你举几个避讳的例子,你就知道让皇帝改名,而不是让全天下避讳,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创举!

避讳的趣事

1、康熙皇帝避讳

大家知道,康熙皇帝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这个玄字就特别常用,那时候康熙爷还没有嘉庆的觉悟,于是乎全国人民避讳就好玩了,写“玄烨”字的时候,要把最后一笔的点去掉。

2、王昭君避讳

再比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的名字就被改成过王明君,原因是为了避讳晋文帝司马昭的讳。

3、地名避讳

不光人名要避讳,地名也免不了遭殃,晋愍帝叫司马业,那么全世界都不能用“业”字,有个地方叫建业,就是进的南京,被改名叫“建康”。南宋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是这个地方。

4、官职避讳

不但皇帝名字要避讳,连太子名字也要避讳,不仅人名、地名要避讳,官职也跑不掉。唐高宗李治时期,太子名叫李忠(后被废),这个“忠”字就要避讳,这可苦了那个叫“中郎将”的官职,被改为“旅贲郎将”。

我们经常在古装剧里看到一个官职,叫户部尚书,实际上这个户部最先叫“民部”,都是为了避讳李世民。

5、乱七八糟的避讳

还是李治的事儿,你看这个“治”字也太常见了吧,要避讳!一般都改成“持”、“理”等同义字,这还不够,连同音字都免不了,“稚”就跟“治”同名,于是乎,避讳用“幼”来代替。

6、神仙也要避讳

这个简直就过分了,你人间的事儿,关我天上的神仙啥事儿啊,这也要中枪?

嫦娥,原本叫姮娥,只因为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这个长得像而且读音一样的“姮”字,就被改为了嫦娥。苏东坡词《少年游·润州作》“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又回到李世民这里,观世音也倒霉了,被迫改名叫观音。


4

十五阿哥,原名爱新觉罗.永琰!当了皇帝以后,为了区别和其他兄弟,自己改名颙琰!

5

乾隆皇帝为儿子取名的辈分的确都是“”字,十五阿哥自然也不能例外,之所以嘉亲王“永”后来换成了“颙”(yong),那因为嘉亲王升级成了嘉庆帝,而这就是避讳!避讳可是大有学问的,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不,悟友们就发现问题了——都是臣子们避皇帝讳,哪有皇帝避臣子的讳?而且避讳还是同音!别说还真有!

皇帝避讳臣下(兄弟)的起源

宋朝之前的皇帝继位,避讳不避辈分,而唐朝之前的皇帝大多都单名。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避讳也就包括了辈分,所以他的弟弟赵匡义就改成赵光义,赵匡美就改成赵光美。而且书写赵匡胤的名字时,必须将“匡”字写成“辅”字,“胤”字少一笔。至于“匡”为什么写成“辅”字?福垊猜想应该取同义吧。匡扶,匡辅嘛。后来赵光义也当皇帝了,赵光美也就改成了赵廷美。福垊需要说一句的是,赵光美改名了,赵光义也该名了,改成了赵炅。以后宋朝有个惯例,那就是皇帝继位必改名,改名必去掉辈分,这就是皇帝避讳兄弟们的由来。

清朝皇帝避讳三步走——越来越厚道

清朝入主中原后,迅速汉化,到了康熙皇帝时,他不仅引入汉人取名的辈分,而且兄弟名字偏旁还都一样。这点是向朱元璋学习的,朱元璋的后世子孙五行轮回,而康熙的后代则跳出了五行轮回。

第一步、学习宋太祖好榜样——你们都给朕改。四阿哥雍亲王雍正胤禛继位后,“胤”字成了他的专属,其他的兄弟“”字,统统改成“允”字。八阿哥一万个不服,也得老老实实改成“允”字。

第二步、皇帝也是亲兄弟——咱们谁都别改。四阿哥(又是四阿哥)宝亲王弘历继位后,兄弟们的“弘”字继续用。这个跟南北朝南朝皇帝、五代皇帝等不改兄弟的辈分。其实这是乾隆学习宋太祖的好榜样,不过这个宋太祖可是南朝刘宋太祖哦。其实,乾隆还是避讳的,他的避讳方式就是辈分用字少一笔(一说,“弘”字臣下要写成“宏”字,这大概也是嘉庆创新的一个根源吧),名字用字改成他字。而其他帝王则名字少一笔。

第三步、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避字不避音。皇帝避讳(去掉辈分)并改名始于北宋真宗皇帝,这样很厚道不难为兄弟宗室(远房)。清仁宗大概也突出标出自己的“仁”——厚道。兄弟们,朕爱你们。辈分,你们不用改,朕改。

清仁宗改字的讲究

“永”字过于常用,他主动改成了“颙”。这个“颙”字可是很讲究的一个字。“颙”是什么意思呢?大头、大、和气严肃、仰慕等很多意思。大头是亮点,头是老大,大头就大老大。大老大自然就是皇帝了,很吉利吧。

皇帝改辈分是嘉庆皇帝一个创新,这个创新在避讳上避字不避音。不过,他这个很厚道的创新只被他的儿子清宣宗所学习,道光帝将绵宁改为旻宁。道光帝后来的皇帝延续的是乾隆规则,兄弟们都不用改辈分。像清文宗(咸丰帝)、清穆宗(同治帝)、清德宗(光绪帝)、清恭(宪)宗(宣统帝,庙号未被承认),都是学习清高宗(乾隆帝)的好榜样。书写中对皇帝和父母名讳缺笔少划在古代都是常态,唐朝人写李世民三个字,除了李这个姓不避讳外,“世”和“民”都是少一笔。不过,福垊想说的是李世民他自己是不避讳自己的名讳的,福垊记得他的真迹中都没有缺笔少划的字(但涉及到他的父亲和祖先还是要缺笔少划的)。

古代的避讳制度是非常落后的,把我们优美的汉字肢解成奇怪的样子。皇帝、长辈们看到这些“残疾”汉字竟然开心,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6

十五阿哥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本名本名永琰,改名颙琰,至于为什么改名还要从清朝皇帝名字的避讳说起。

顺治不避讳

清朝自顺治入关后,开始按照汉人的习俗对皇帝的名字进行避讳,但是顺治的名字是福临,如果避讳就都不能说福了,于是下诏说不能因为朕的名字让天下人无福,福临二字也不用避讳,他的儿子康熙还经常写福字赐给大臣,所以顺治一朝皇帝名字没有避讳。他的儿子也没有按照汉人传统用辈分取名。

康熙、雍正、乾隆避讳

到康熙时,对康熙的名字玄烨进行避讳,很多用到玄的地方改为元,实在要写玄就缺笔来避讳。烨缺笔避讳。

康熙的儿子比较多,都按辈分取名,都是胤字辈,后来雍正继位后,要求兄弟们都把胤字改为允来避讳,胤禛二字也都缺笔避讳。读音相同的地名有的也改名了,大名鼎鼎的正定县就是因为要避讳胤禛的名字由真定县改名为正定县的

雍正的儿子不多,都是弘字辈,乾隆继位后也没要求兄弟们改名,还都是弘字。但弘历二字也都缺笔避讳。


嘉、道自己改名

虽然乾隆的兄弟们没有改名,但是写自己的名字时辈分字也要避讳缺笔写,很尴尬,所以从嘉庆皇帝开始,为了不让同辈兄弟们改名,和避讳缺笔写自己的名字,索性皇帝改名,自己把表示辈分的字改一个比较生僻的字。嘉庆皇帝是永字辈,还记得还珠格格里的永琪吗,永琪是五阿哥,嘉庆皇帝的亲哥哥。嘉庆是十五阿哥,本名永琰,改名颙琰。

后来的道光皇帝也是如此,道光本是绵字辈,小燕子的儿子绵亿就是和他一辈的,道光继位将绵宁改名为旻宁。

虽然改名,皇帝的名字仍然避讳,二字都缺笔写避讳。

咸丰后辈分字不再避讳

咸丰开始辈分字不再避讳,咸丰名奕詝,大名鼎鼎的恭亲王名奕欣,光绪的生父名奕譞,都没进行改名避讳,后来同治、光绪、宣统的载字辈、溥字辈也不再避讳但皇帝字的第二个字还是避讳的,缺笔写。

7

诚邀,如题。这个问题有点问题,实际上楼主可能只看到史书上嘉庆皇帝的名讳称为“爱新觉罗颙琰”,但其实,嘉庆帝本来的名字就叫做“爱新觉罗永琰”,也是带了永字的。


其实嘉庆帝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无能。的确,嘉庆帝虽然对江河日下的大清帝国没有起到中兴的作用,外不能开放国门以革新技术,内不能平定白莲教起义以安定百姓。但是嘉庆帝对于百姓还是非常仁慈的。这改名之举其实也是为了百姓。

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化——为尊者讳。

皇帝的名讳是要被百官和百姓避讳的。但是嘉庆登基后,避讳就有点麻烦了,因为“永”字用的实在是太普遍了,百姓名字中用“永”甚多,公文传递中“永”字也非常普遍,哪怕是夫妻间说一句“永远在一起”都可能犯了皇帝老儿的名讳,嘉庆甚感扰民,于是自己找了个生僻字改了,也就是他现在的名字。不得不说这方面嘉庆帝还是很亲民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8

清朝皇族近支宗室起名以字辈是从康熙的儿子开始,至溥仪时期,最终形成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二十六个字作为字辈。

雍正即位以后,作为皇帝,一般大臣和百姓就要避讳皇帝的名字,所以雍正即位之后,就将其兄弟“胤”改为“允”,除了老十三胤祥因为和老四关系太铁,所以老四雍正就没让他改。

到乾隆时期,没让自己的兄弟改字辈,但考虑后嗣子孙,其子“永”字辈、其孙“绵”字辈,都是常有字辈,避讳比较麻烦,所以乾隆将他爹雍正的方法反过来,只改将要继位的皇子也即未来皇帝的名字,其余皇子仍然按照原来字辈,遂于乾隆四十一年规定:

“朕以为与其改众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使众无可避,较为妥善。将来继体承绪者,惟当以永作颙,以绵作旻,则系不经用之字,缺笔亦易。而永绵等字,均可毋庸改避。”(《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二十)

乾隆皇帝

即将“永”改为“颙”,以“绵”改为“旻”,因为颙、旻都是不太常用的字,避讳方便。所以后来继位的嘉庆皇帝改永琰为颙琰,道光绵宁改为旻宁。

9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皇帝的避讳,第二个是清朝皇帝的取名规则。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皇帝的避讳。

古代的时候,一般需要避三种人的名讳,第一种是皇帝,不仅是当时皇帝要,还有当朝前面的皇帝也要,不过值得一说的,需要避的是名,而不是姓,姓是不需要避讳的,比如李唐的李姓,杨隋的杨姓,朱明的朱姓。

第二种,就是圣贤,这个就是包括至圣孔子与亚圣孟子,因为孔子的名字叫做孔丘,所以姓丘的都改为邱姓,读到“丘”的时候,要说成是“某”。

第三种,就是本人的父母还有祖父母的名字。比如《史记》作者司马迁,他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名字里面出现“谈”的,就改成了“同”。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他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名字里面出现“泰”的就改成了“太”。

这是避名讳,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尤其这个皇帝的名讳,是全国都要遵守的,而如果皇帝的名字是常见字,那就给老百姓造成很大的不便。

这个时候,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只取单名,因为两字名就多一倍的避讳。第二,就是名字取个生僻字。比如宋太宗原来叫赵匡义,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的讳,就改成赵光义,而当他当了皇帝,他改成了赵炅,毕竟光与义两个字太常见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很多皇帝的名字都是生僻字的原因了。

我们再来说清朝皇帝的取名规则,其实这个规则与明代很像,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一直当皇帝,使用了五行命名法,五行相生,生生不息。他们的姓名规则是字辈再加带五行偏旁的字,所以明代皇帝的名字就像元素周期表。

清朝前面几个皇子的命名并没有这样,到了康熙的时候,因为他很喜欢汉文化,所以就采用了类似朱元璋的规则,只是最后面那个字并不是五行偏旁,而是其他偏旁。

比如康熙的儿子是胤+“ 礻”字旁,雍正的儿子是弘+“日”字旁,乾隆的儿子是永+“王”字旁。

十五阿哥叫永琰,也就是未来的嘉庆帝,这个永是常见字,如果要避讳的话,就比较麻烦,所以嘉庆帝就把“永”改成了“颙”(yóng)。

10

乾隆第十五子原本的全名为爱新觉罗·永琰,即位为嘉庆帝,清朝第七位皇帝,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



爱新觉罗·颙琰是嘉庆皇帝登基称帝后才给自己改的名字。


为什么这么改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古代的皇帝名字是忌讳,臣民百姓不仅不可以叫皇帝的名字,就连皇帝名字的所用的字都不能说,不能用,更不能见于书面。


“永琰”这两字呢,“琰”为美玉的意思,倒不是常用字,但是“永”字就太常用了,想要避讳或者禁用的执行难度系数太高,所以嘉庆皇帝就给自己改了个名字,把常用的“永”字换成了生僻字“颙”。


这样一来呢,方便臣民百姓的生活,还能彰显自己的王者气度,明君风范;而来呢,还能将自己区别于其它皇族兄弟,毕竟是继承皇位的人,哪能跟你们这些臣下用一个辈分的名字。

也多亏是嘉庆皇帝改了名字,否则,清朝的文字狱最严重的的时代恐怕要变成嘉庆朝。但是这一个“永”字又不知要惹出多少风波,牵连多少无辜的性命。


须知自康熙至乾隆,文字狱风波简直搞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别说清朝皇帝的名字了,就是“满清”这两个字都不可以随便说,随便用,否则可是有生命危险的。


比如翰林官徐骏在诗集里找出了:“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两句诗,就挑剔说这“清风”就是指清朝,这一来,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的罪,就被处死了。


要是嘉庆皇帝不改名字的话,谁要是不小心敢沾上一个“永”岂不就是灭顶之灾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