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已经组建了一个统帅部预备队(大本营预备队),这支部队拥有6个集团军,57个师,展开于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一线,一旦战争爆发随时增援第一线。此外苏联还有部署在后方各军区和远东方面军的军队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他们将在战争的前几个月陆续投入前线,弥补前期巨大的损失。在战争的第一年,苏军几乎是组建一批新预备队就立刻投入到前线,然后迅速开展下一轮的动员工作,苏军最高统帅部几乎无法保持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前线的损失实在是过大过快,到1941年底苏军新组建了近400个师的兵力,但是也损失了230个师,鉴于新组建的师规模更小、装备水平更低,所以苏军大体只是维持住了苏军的战斗力,没有余力建立一支不投入作战的战略预备队。
随着1941年冬季作战中苏军的损失大大低于前几个季度,集团军的重建间隔由一个季度延长到了半年,前线的压力骤降,加上运往后方的军工厂已经开始全速生产,这让苏军终于有可能组建一支战略预备队,以在决定性的作战中施加影响。一开始苏军只是将大批的炮兵和空军编入统帅部预备队,以加强到德军实施的主要进攻方向上,通过重点的防御来阻止德军装甲部队的突破。随着战局形势逐渐好转,苏军得以组建步兵集团军、坦克集团军以编入统帅部预备队,这些实力强大、装备精良的预备队在今后的作战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使苏军买每一场战役中都能保持绝对的数量优势,最终压垮德军。
在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最高统帅部便利用统帅部预备队在库尔斯克的后方组建了预备队方面军,后改称草原方面军,辖1个坦克集团军、5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以及许多独立的战术兵团,占苏军大本营预备部队的60%。这支强大的重兵集团在库尔斯克防御阵地的苏军大后方展开,既可以作为战役预备队向前线提供增援,也可以在一旦德军突破了苏军战术防御地幅时,作为纵深的防御力量阻止德军战役的发展。这个方面军的存在几乎宣判了德军库尔斯克会战的死刑,即便德军击败了前线的苏军野战部队,是否还有余力应对草原方面军存在很大疑问。
此后苏军最高统帅部始终都保留一支强大的统帅部预备队,以保持对东线战局的掌控,这支预备力量将随时加强到某一方向上以形成绝对的优势,保证突破计划的顺利进行,打破军事平衡。反过来,由于德军始终无力组建一支战略预备队,这让德军在应付苏军的突然进攻上显得茫然无措,只能采取从其他防线上临时抽调部队的应急措施来进行应付。而苏军往往趁机在其他战线上再次发起突破的进攻,这就是苏军战役进攻的连续性,不给德军以喘息的时机,德军有限的预备队在来回的奔波中损失殆尽,而一线的步兵师也由于预备队来的太晚而遭到歼灭,这也解释了德军为何在1944年的短时间内东线各个集团军群相继遭到苏军重创,甚至出现一个集团军群被苏军歼灭的惨剧。
1944年6月,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已经拥有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辖有30个步兵师、8个坦克军、7个机械化军、11个炮兵和火箭炮兵师以及其他独立部队,总兵力达65万人、9500门火炮、2000辆坦克、3000架飞机,这种规模的强大预备队,无论投入到哪个方向上,都足以摧毁那里的德军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