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前期著名发型“金钱鼠尾辫”之难看已经到了反人类的地步,和电视上那些流量明星带着粗辫子冒充阿哥阿玛各种搔姿弄首摆造型完全是两码事,后金初期鞑子男性的标准发型是:“颅顶的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前额和鬓角几缕。”正所谓:四周几株灌木丛,中间一片溜冰场。如果读者你实在想象不出那种造型,那么笔者只好建议您清看一看你们城市的地方电视台或者购物频道,满清鞑子前期的发型就跟地方购物频道上那些虚假的生发广告中的斑秃男子一样,并有过之而不及。
为什么后金会选择这样一款发型作为女真男子的标准造型?难道是努尔哈赤家族的审美与众不同?肯定不是,如果努尔哈赤家族审美怪异的话,那么他们也不会这么向往中原汉家的花花世界了,后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款发型,主要还是环境和实用性决定的。
关外苦寒且风大,骑马狩猎。如果是普通发型的话,风吹发型容易乱,严重挡视线。影响劳动效率。而且游牧民族不习王化,自然没有受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类儒家的教导。所以对剪掉自己头发是毫无心理压力的。既然前面周边头发捣乱,那就剪掉,后面也乱?那就扎上辫子拿绳子捆起来。于是,游牧民族的标配发型诞生了。
这种样式的发型出现后,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髡发”。“髡,剃发也。”这个词在汉人的眼里是纯粹的贬义词,周朝就有把犯错误的人剃掉头发作为惩罚,叫做髡刑,乃“五刑”之一也。南人觉得秃头难看,北人也觉得南人头上那一堆头发实在是耽误工夫,所以发型歧视从南北朝就已经开始了。
南朝看见北朝的辫子后觉得很搞笑,将其称之为:索虏。这不是什么好词,索是绳子的意思,潜台词是北朝人个个带着自杀的上吊绳。广东话把人笨和傻叫“索佬”。我始终觉得这个词的源头就是来自“索虏”。
但北边游牧民族毫不在乎,依然坚持以实用方便为主,辽、元、后金…东北亚的少数民族坚定不移地执行削发政策。髡发是东亚地区除中原地带辽、元、后金…东北亚的少数民族都坚定不移地执行削发政策。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的发型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发型问题当时除了和南方的汉人们相互鄙视以外,倒也无伤大雅。直到满清入关后的1644年......
随着朱家王朝的自我折腾了断,后金翻过了山海关,建立了大清。满人初入关的时候,官员议政分满汉两班,汉臣穿汉服束发,满人穿满服髡辫子彼此相安无事。但汉人降臣这边有一位叫孙之獬的官员那天突发奇想,上朝时突然穿了一身满族服装,剃了个金钱鼠尾辫,想讨满人大爷和多尔衮的欢心。却没想到满人官员不高兴了,当时满族八旗是人上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在爱新觉罗面前自称奴才的,如何看得起你一个汉族贰臣?所以把孙之獬从满族队伍中赶了出来。而汉族降臣也觉得孙之獬这样太丢脸了,所以故意说孙之獬扎着小辫子不是汉臣,不许他归队。老孙羞愤,于是上疏“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多尔衮对孙的上书赞不绝口!“留发不留头”从此进入宪法。
当时发型的标准可不是现在清宫戏里的“前面光头小和尚,后面辫子大姑娘”那种阴阳头,而是只在脑后只留铜钱大小的一缕头发,编成辫子要细到能穿过铜钱孔。所以叫金钱鼠尾辫。东北多密林,这种发型容易在密林穿行,且射箭不影响视线。但是战争频繁,生存残酷,不留这种发型的女真估计都见了金兀术,所以留下的就形成了这种统一发型,并随着进关后地位的提升强加与汉人了。但进关后汉族文明同化性太强,加上中原少密林,所以越到后来,大家脑后的辫子越粗,由鼠尾变成蛇尾再变牛尾,吃了伟哥般蓬勃发展,到清末基本上和电视剧里面一样粗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