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如何评价电影《钢琴课》?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如何评价电影《钢琴课》?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2020-08-08 06:40阅读(122)

如何评价电影《钢琴课》?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钢琴课》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自编自导,在1994年戛纳电影节上同《霸王别姬》瓜分了当年的金棕榈大奖。

1

《钢琴课》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自编自导,在1994年戛纳电影节上同《霸王别姬》瓜分了当年的金棕榈大奖。

不过,坦白来讲,这部电影虽然夺得了金棕榈,很多人也赞扬这是一部完美的女性电影,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却是一部有瑕疵的佳作。为什么呢?卖个关子,留在最后讲。



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电影中的艾达是个不爱说话的女人,人物的设定其实很有意思,艾达并不是聋哑人,她能听得见,只是在6岁时莫名其妙就不再说话。

电影中的第一幕,艾达用双手遮住视线观察周围,旁边中她介绍着自己,其实也是给整部电影预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暗示:艾达有着自己想要表达的欲望与情感,而此时此刻的她不过是被困住了而已。

就像她能听到声音,却无法说出,无法表达,暗示了这个典型的19世界白人女性能够接受到这个世界所有的讯息,却被剥夺了话语权,在这个以父权为主导的世界中,她失声了。于是她被父亲安排,远嫁到新西兰。



从电影的细节中我们得知,艾达家境殷实,生下女儿芙洛拉其实是非婚生子,芙洛拉的父亲从未娶过她,但是二人感情很好,后来这个人离开了,艾达就成为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哑女,也成为了父亲急于摆脱的累赘。

因为在19世纪中叶,殖民新西兰的英国人,从故土买妻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甚至被戏谑的称为:邮寄新娘。但是本来只在穷人家才会卖女儿的情景,发生在了艾达身上,于是这个知书达理,弹得一首好琴的女人就像一件没有自主意识的商品被父亲卖给了斯图尔特,来到了蛮荒的新西兰。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852年,彼时,新西兰尚未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还是拓荒者的乐园。在整部电影之中,艾达的生活环境始终充满泥泞,举步维艰,其实也象征了艾达的人生犹如陷入泥潭沼泽一般。




再来看看艾达“泥泞”生活中的两位男性角色:

1、丈夫·斯图尔特

斯图尔特在电影中应该是一个新移民,虽然他完全不了解艾达,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坏丈夫。

斯图尔特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如何扎根新西兰,为此他十分抠门,他不舍得付给毛利人工钱,为了买地恨不得把自己老婆送进贝恩斯家门。他会写信、会拍照,还有一定礼帽,还会打扮自己。

这样的设定,一方面是为了表达斯图尔特还没有摆脱文明社会的影子,另一方面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艾达最后爱上了贝恩斯,并不是因为斯图尔特的缺点,而是艾达自发自愿而导致。




2、情人·贝恩斯

不管是从脸上的纹身,还是和毛利人打交道的态度,都可以看出贝恩斯是一个老移民。

对比斯图尔特,贝恩斯不识字,举止粗鲁,敢爱敢恨,看上了艾达,就直接一步步的试图占有。当艾达没有表露出对他的感觉时,他瞬间就会变得心灰意冷。相对于斯图尔特不理解艾达,看似粗鲁的贝恩斯却能在第一时间被艾达的钢琴所打动。

贝恩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西兰的粗犷与荒蛮,同样,他也给这部电影传递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艾达最后爱上贝恩斯,并不是贝恩斯的强迫。

总和电影中的主要两位男性角色,我们可以看出,艾达从伦理上的斯图尔特,最终归于情感上的贝恩斯,完全是出于自我意志,斯图尔特并没有对她很坏,贝恩斯也并没有对她很好。




艾达的变化,或是出于欲望,或是出于情感,最终也只是自我的选择,所以在这里,更无限升华了这部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关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艾达与代表文明世界文明的斯图尔特之间的伦理关系,到与代表蛮荒世界的贝恩斯之间的情感关系,更贴合了这个形象从苏格兰来到英格兰,摆脱了传统伦理的枷锁,实现了人性上的最终自我解放。

二、父权意识主导下的挣扎

年幼无知的芙洛拉是艾达对于传统父权意识的一个投射,一个不成熟的、尚未觉醒的符号。


《钢琴课》斩获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大奖,而对于一个奥斯卡级别的剧本,其实很多台词细节都相当重要。导演在电影中埋藏了非常多的细节:

当艾达抗拒的出现在贝恩斯家中时,芙洛拉在门外辱骂驱赶贝恩斯的狗;

当屋内的艾达接受了贝恩斯以身换琴的条件后,门外的芙洛拉紧抱着贝恩斯的狗;

当艾达初来乍到,毛利女人们围绕着她,形容她像纯洁的天使一般;

电影的后半段,芙洛拉背着演出道具的天使小翅膀到处蹦蹦跳跳。

天使是别人意识中纯洁的象征,此时的芙洛拉就是艾达心中那个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对自己丈夫忠贞的潜意识。

电影的最后,也是最让观众心痛的一点则是,背着小翅膀的芙洛拉把艾达送给贝恩斯的琴键,送给了她的父亲斯图尔特。电影中刚开始,芙洛拉对母亲说,她绝对不会称呼斯图尔特为父亲,而电影的最后,她口口声声地叫着爸爸。

这个形象的转变其实也暗指艾达内心,从刚开始绝对的抵触斯图尔特,到最后,潜意识里仍旧无法抛弃对于以男性为主导的夫权。




三、钢琴贴合了自我表达的方式

在《钢琴课》这部电影之中,钢琴课作为重要的客体而存在,因为艾达本身是无声的,即便霍利·亨特的演技再放大十倍,单凭仅有的眼神动作也完全做不到艾达意识变化的推进。

如果说,芙洛拉象征了艾达对于传统夫权的羁绊,那么电影中钢琴这一重要元素,则更为直接的代表了艾达。

失去话语权的艾达,借助钢琴来表达自我。电影中伴随艾达与贝恩斯的接触,拉开了关于“寻琴”“换琴”“毁琴”“葬琴”等意向暗示。

1、“寻琴”

钢琴被丢弃在海滩上,磅礴的海浪中孤单脆弱,暗指了艾达在这荒蛮的环境中独孤又空洞的处境。

伴随着贝恩斯带着艾达去“寻琴”,看见海滩上艾达高兴的弹着琴,贝恩斯用土地换回了艾达的琴,这这里明显暗示了被琴声触动的贝恩斯,试图占有艾达。

而最后三个人一起回家的脚印也说明,他们最后会一起走下去。



2、“换琴”

贝恩斯为了进一步占有艾达,提出了一些非分的小要求,通过满足贝恩斯的小要求,艾达就可以换回她的琴。

贝恩斯赤身裸体的擦拭钢琴,表现了他对于艾达狂热的欲望,而艾达在逐渐换回琴键的过程中,也将自己一点一点交了出去。

最后,二人换回钢琴,但是她却不再弹琴,因为她的心已经属于了贝恩斯。



3、“毁琴”

以往压抑欲望,压抑表达的艾达不得不通过钢琴来释放自己,而当她拥有了贝恩斯之后,艾达便不再喜欢弹琴。

当得知贝恩斯即将离开,艾达虽然决定忠于婚姻,但是她仍旧把一根琴键送给了贝恩斯,这根琴键代表了艾达内心的一部分会被贝恩斯所带走。




4、“葬琴”

最后同贝恩斯离开的艾达,将钢琴推入海中,一直以来艾达与钢琴,主体与客体,在这里完成了最后的统一,艾达主动选择与感情一起坠入海中。




四、关于电影的一些小瑕疵

《钢琴课》这部电影的确很棒,但是它并不完美,因为它仍旧片面的以一个白人立场,来书写这个关于女性觉醒的故事,这部在表现女性独立觉醒的电影之中,却丝毫不避讳的忽略了电影中所有的毛利女人。



在艾达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同时,却让一群毛利女人集体失声,电影中的毛利女性一心只想嫁给贝恩斯,最后贝恩斯与艾达离开,她唱着歌为他送行。

艾达在整部电影中甚至没有一次与毛利人女性有过眼神接触,大部分时间都是对于她们的未经开化,表示惧怕,个别还会被斥责。

当一个白人女性被书写成为代表女性,那她所代表的仅是白人女性,还是全世界所有肤色的女性呢?

结语:

一堂课,换一个琴键,从习惯到禁恋。

在那片海滩,对着汹涌海潮,弹奏出女性的情欲乐章。

《钢琴课》虽然不那么完美,但绝对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