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

泛指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而后诸侯割据群雄并起,发展到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在公元280重归一统的为人们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一段历史。

关于三国,有评说不完的历史人物,有众说纷纭的历史故事,更启发了后来的无数历史爱好者对这一段历史发展趋势的思考。

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兴亡之鉴”,即——魏蜀吴三国为什么能从乱世中脱颖而出形成鼎力,但又为什么三家最终都不能实现天下统一?

我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斗争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心向背和历史发展潮流。

所以,我将以此为分析该问题的核心逻辑,分别对魏、蜀、吴三家的兴衰进行解释。

魏:理想最终向现实妥协

之所以先分析魏国,是因为魏国的领导人曹操相比较其他两国君主,更早的登上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而且司马家的西晋也脱胎于曹魏。

东汉王朝发展到了汉桓帝和灵帝时期,政治黑暗和腐败已经无以复加。

在内部:外戚和宦官势力的内斗如火如荼,先后暴发了党锢之乱和十长侍之祸。

在外部:朝廷公然卖官鬻爵,导致贪腐横行,民不聊生、祸乱四起,最终爆发了黄巾起义。

这种现状的根源来自于东汉王朝在立国初年就形成的特殊权利结构。

汉光武帝刘秀,起家于颍川的豪强集团,在整个东汉除了他本人和他的儿子汉明帝以外,其余皇帝的平均寿命均不超过30岁,其中汉殇帝登基甚至还不足百日。东汉王朝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处于太后临朝听政的局面。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外戚势力能够借此机会掌握朝政。皇权旁落在太后和外戚的手中,皇帝为了能够夺回自己的权利就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东汉王朝共有六次外戚专政,从窦宪到何进,这些掌权的外戚最终无一例外都是被宦官集团除掉的。

在外朝,通过察举制,士大夫不断强化对选官途径的垄断,最终形成了门阀士族,成为了东汉王朝除外戚和宦官以外的第三大政治势力。

由于外戚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诏董卓进京铲除宦官,最后外戚和宦官鱼死网破、玉石俱焚,东汉王朝至此名存实亡,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士族最终渔翁得利。作为此时唯一尚存的政治势力,士族门阀即将以统治阶级的身份接管中国。

但是很不巧,他们遇上了曹操。

曹操,在董卓之乱后号召诸侯勤王。但是因联军中的诸侯各怀鬼胎,此举最终没能挽救东汉的命运,却从侧面推动了诸侯之间互相的武装兼并。而曹操不同于其他诸侯,在别人还在抢地盘的时候,他却敏锐的看出此时有名无实的东汉皇帝才是最重要的政执砝码。

在成功将天子接到许都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方面利用这面王旗壮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他在经济上大举屯田、鼓励耕战;更重要的是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口号,打破了东汉实行察举制使得选官制度任人唯亲的局面。

而这恰恰等于是挖了士族的“祖坟”,所以曹操时代的曹魏一直为此遭到各类名士的反对和攻击。

所以在当时,士族先后把希望寄托于世家大族出身的袁绍和刘表两个诸侯身上,但不料他们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统一北方,之后南下荆州又兼并了刘表的势力。

如果按这个进程下去,曹操可能会就此统一中国,曹操如果能最终取代东汉,那么士族阶级将永无出头之日。

但是历史又一次发生了转折,赤壁之战曹操败给了联盟的孙刘集团。自此曹魏的势力再也没有能够跨过长江以南。三国鼎立的局势也因此战而形成。

但即使是只有半壁江山,曹魏依然是三国之中实力中最强的一方,吴、蜀两国即使联合也没有实力灭亡曹魏,它又为什么最后会被司马家取代呢?

刚才说到曹操建立了一个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这触及士族门阀的根本利益,所以士族阶层一直反对曹操的政权,这是曹操本人为什么不能最终代汉而立的根本原因。只要这个矛盾存在,士族就不会支持曹魏政权。

但这个情况在曹操死后得到了改变,曹丕继任魏王后,为了能够篡汉自立,他改变了曹操时代唯才是举的政策,通过设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将垄断选官的权利交还给了士族,最终通过这种政治交易,曹魏得到了士族对政权合法性暂时的承认。

不过,士族从根本上还是希望有一个由自身利益阶层中产生的集团来为士族阶级的利益正式代言,而司马家最终承接了这个历史责任,成功“和平演变”了曹魏,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士族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朝代——晋。

可以说曹魏的理想最终在历史发展趋势的现实面前低了头,但即使已经低了头也摆脱不了最终被士族取代的命运。

蜀:“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对比曹操的起家历程,刘备的经历绝对要曲折和困难的多。

刘备一直号称自己是汉室宗亲,但是由于出身贫寒,所以从汉末参加围剿黄巾的战争起到赤壁之战前,都因为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和足够的军队,而不得不颠沛流离、寄人篱下。

可以说他唯一的政治资本确实就是这个“汉室皇叔”的光杆名号。但刘备确实是东汉末年所有刘姓宗亲中,唯一将这个政治名号转换成政治资本的人。

因为有“皇叔”的宗室身份,刘备虽然前期一直投靠他人,但是他无论走到哪、投靠谁,都能够得到其他诸侯的礼遇。而且虽然刘备前半生没有抢到任何地盘作为根据地,但是他依托“汉室宗亲”的名号名正言顺的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

这面大旗虽然无形,但是它成功的为一文不名的刘备,提高了知名度,塑造了心系汉室的政治形象。让所有还以兴复汉室为理想的人才都以刘备为投靠对象,比如:张飞、关羽、诸葛亮。

这些优秀的人才可以说都是被刘备的这一政治魅力所吸引,前赴后继死心塌地的帮助刘备。最终在赤壁之战后,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刘备也称霸一方。

但是,也正是这面“兴复汉室”的旗帜,在前期固然为刘备带了极大的政治利益,但是到了后期他也成了刘备乃至诸葛亮领导的“蜀汉政权”沉重的政治负担。

在魏国的发展中我们提到过,在曹操死后,曹魏政权在曹丕的领导下,已经与士族达成了妥协。士族名义上已经承认东汉灭亡的既成事实,认可曹魏篡汉的合法性。这对于蜀汉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第一:由于自起家以来蜀汉就是因为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才最终成了气候,现在东汉灭亡,士族阶级也因为利益转而支持曹魏,蜀汉政权一下子从汉朝延续的命脉,变成了阻碍士族阶级政权统一中国的前朝余孽,之前的政治正确已经不复存在。中原地区的百姓再也不会像《隆中对》中所说“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第二:由于蜀汉是刘备取代刘璋而占据的割据集团,立场上又坚持汉朝的正统,这就意味着他不可能接受曹魏在政治形态上的同化,不会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实行九品中正制。

这样益州本地的士族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北方的士族都能够垄断做官的权利而眼红。到了邓艾偷渡阴平兵临城下之时,以谯周为首的益州士大夫极力鼓吹向曹魏投降,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兴复汉室本就不是益州土著势力的理想,他们早就盼着曹魏神兵天降推翻蜀汉,在益州也能实现九品中正制。所以益州士族怎么会心甘情愿的为蜀汉政权的政治理想提供军费和兵员呢?

第三,刘备和后来的诸葛亮都一直没有放弃“兴复汉室”的理想,在不顾蜀汉小国寡民的现实条件下,依然不断北伐曹魏,导致蜀汉内部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的生活日渐困苦。蜀汉仅有一个益州,人口不足百万,却有军队加官吏15万人之多。平均9个百姓的税收就要供给一个士兵。这样的压力早已让益州不堪重负。后主刘禅在决定投降,恐怕也是对此现实有清楚的认识。

“什么为你遮风挡雨,什么就让你不见天日”刘备集团成也“兴汉”亡也“兴汉”

吴:长江从来都没有成为南北统一的障碍

相比于蜀汉,东吴政权显然没有那样沉重的政治负担,针对于东汉问题,他们的公开立场从来暧昧不明,而骨子里也早就认为“汉不可复兴,久已”

东吴之所以能够在汉末诸侯争霸的中夹缝中生存,乃至后来又发展到了能与曹刘两家鼎足三分的势力,确实如《隆中对》中诸葛亮所分析的那样: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江东集团能够壮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者善于抓住历史机遇。

在孙坚时代,他利用参与围剿黄巾起义的机遇,在淮泗地区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武装集团,并通过后来的讨伐董卓的战斗使之发展壮大。

虽然孙坚意外的死于刘表之手,但他的江东军团却并没有一哄而散。在他的继承人孙策的带领下,他们抓住了诸侯争霸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历史机遇,在长江以南的扬州找到了发展空间,一举成为当时南方得最强势力

到了孙权时代,更是将左右逢源、寻找机遇的政策发展到了极致。

面对曹操的来势汹汹,孙权果断联合刘备;

面对刘备不断做大,孙权又转而依附曹魏,偷袭荆州得手;

夷陵之战之后,刘备战败身死,孙权又恢复了与蜀汉的联盟,维持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可以说东吴政权真正做到了“凭三江之险,以观天下时变”。

但是不得不说,江东政权在历史的夹缝中找到了江东这一风水宝地,既相当于找到了保温箱却也是走进了死胡同。

因为历来想要从江东地区进取天下,就必然要先解决长江上游所属的问题。历史上长江下游割据政权被灭都是因为上游和长江对岸同时水陆并进。所以只有占据长江上游的荆州以及益州,才能保证下游的安全,才能让北伐没有后顾之忧。(如后来朱元璋北伐前先消灭上游陈友谅例)

东吴到了夷陵之战后虽然占据了荆州大部,但他的发展路线却也因此停滞不前。

如果此时他想要一统长江以南,向西进攻益州,就既要克服逆流而上的劣势。蜀汉、东吴实力接近,刘备固然不能消灭孙权,而东吴想要打赢蜀汉却也没有可能。毕竟此时益州的主人不是暗弱的刘璋,而是刘备和诸葛亮(刘备消灭刘璋也足足用了3年)。

此时曹魏的势力已经不再为西北的马超、张鲁所牵制,更不会眼睁睁看着东吴取代蜀国占据长江以南和自己全线对峙。

东吴的攻略路线只有北上伐魏这一条路可以走。事实上孙权也正是这么做的,自夷陵之战后,东吴军队就一直尝试从荆州和扬州两路战线取得突破。但扬州和荆州的北面是以平原地形为主的徐州,一马平川,最适合骑兵大规模纵深作战。

而恰恰是东吴擅长的是水战,骑兵却是弱项。一旦远离长江,东吴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这和曹操赤壁之战南下失败一样,都是以己之短,攻敌所长)

在夷陵之战后,由于蜀国大败,魏国也将防御重点放在东线,对江东严阵以待,。所以每一次即使东吴军队靠偷袭拿下了部分魏国城池,却都因为抵挡不住北方铁骑的攻势而得而复失。几次北上,东吴都徒劳无功。

所以长江虽然为东吴政权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向其他地区的发展的空间。在多次进取无果后,最终东吴政权只能彻底的接受偏安一隅。

这种偏安又怎么能长久呢?

结语:三家归晋

公元263年,几次北伐不成的蜀汉内外交困,魏国第一主动伐蜀居然一举成功,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迫使曹奂禅让,魏国最终被演变为晋,曹魏灭亡

公元279年,司马炎从蜀地和中原两路出兵、水路并进,吴主投降,东吴灭亡

自此,三国的历史彻底结束,历史进入到了士族地主阶级掌权的西晋时代。

总结来说,三家的兴亡过程就是:

曹魏:成也天时,败也天时;

东吴:得之地利,失之地利:

蜀汉以人和兴,终因“失和”而亡。

三家最终都没能统一三国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都没有代表中国历史发展前进的方向和趋势。

正如温庭筠《过五丈原》诗中所说: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最佳贡献者
2

三国相争为何刘备、曹操、孙权都没能实现天下一统,我的观点是:刘备无智,曹操无义,孙权无胆。

先说刘备无智。刘备早年不能把元植家眷安置好,以致被曹操钻空,失去徐元植。有诸葛亮后,在军事上不能制衡诸葛亮,致穷兵黩武,国力衰弱,诸葛亮逝后无可用与孔明同才之帅,以致亡国。刘备失关羽也是其智弱之表现,自此败局已定。

再说曹操无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遭众人反感,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好色荒淫,贬祢衡,杀孔融,斩华佗等等,为正义之仕所不耻,曹操世之枭雄,其生时无人敢动,其子曹丕稍弱即被司马所废,盖皆曹操无义之故。

最后说孙权无胆。赤壁之战后,偏安于江南,杀关羽后不思进取,无强国强军之道,以巧取胜,无大的政治抱负,是其致命短处,真正强敌到来,真正实力相拼,必败无异。

老铁们,一家之言,请方家们指正。

3

有一种现象叫做三国时代的三足鼎立,有一种原理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国鼎立和三角形稳定,其实是一个道理。

假设有三条线段为a、b、c,当a+b>c,或者 a-b<c 时,那么,此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一个三角形。举个例子,如果将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你会发现根本无法扭动它。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曹、刘、孙三家在不同时期的实力排名。

1)赤壁之战

当时曹魏一家独大,东吴次之,刘备加上刘琦位列最后,另外还有益州的刘璋,凉州的马超等人。那时曹魏的实力,无论从陆军还是水军,都是强于东吴和刘备的。如果东吴不出手,刘备肯定就完了,荆州将全部落入曹操之手,那么,东吴将陷入曹魏的半包围之中,曹操在其有生之年统一天下还是很有可能的。

但就在刘备和东吴生死存亡之际,诸葛亮和鲁肃挺身而出,提出合纵抗曹。古代南方素来瘴气多,湿气大,更可怕的是有血吸虫。曹魏军队被突然其来的疫情杀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诸葛亮、周瑜强强联合,谋略强于曹操,曹操发现没能像预料中那样,很快打败刘备和东吴,为大局计,只能作罢。

其实,曹操的对手除了关东的刘备和孙权,还有关西马超等人。但曹操南下时,马超早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本来和周瑜商量好,准备联合讨伐曹操。

因此,赤壁之战时,天下格局并非只有三家诸侯,除去偏安一隅的益州,曹操的对手除了东吴、刘备,还有马超,而后面三者联合起来,还是大于曹操的。曹操想要统一天下,只有速战速决,拿下刘备。然而,赤壁之战的失利,以及曹军中血吸虫疫情的蔓延,让曹操统一天下的机会稍纵即逝。

2)赤壁之战后

一场赤壁之战,让曹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既然南下暂时不可能,不如先平定关西,断了后顾之忧,同时还有机会占领益州,再沿江而下,摧毁刘备和东吴。

马超之勇不在吕布之下,曹操没想到他那么难缠,还差点命丧于其手。除此之外,曹操还犯了人生中的一个错误,他拒绝了益州张松抛来的橄榄枝。就是这么一个决定,硬生生地将益州推到了刘备的怀中。

赤壁之战,受益最大的当属刘备,不管是借还是故意赖着不走,反正他算是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就在他苦思如何西进益州时,曹操又给他送来了一份礼物,张松举荐法正前来联系刘备,进军益州。曹操当时正与马超打得不可开交,无暇顾及刘备。孙权呢,以为刘备占领益州后,真的会将荆州还给自己,于是也放弃了与刘备争夺益州。

就这样,本来最弱的刘备竟然异军突起,拥有益州和荆州的半拉。这时,天下的格局又变了,刘备实力大振。

3)樊城之战

刘备的异军突起,让孙权倍感压力,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统一天下,曹操或者刘备只要其中一家倒下,自己就命不久矣。于是,他开始了小动作,夺取荆州的南部三郡。刘备本来准备用武力夺回,立刻出兵荆州南部。就在这时,曹操来犯益州。刘备只能割让部分荆州土地给东吴,安抚孙权。

刘备回到益州,打败夏侯渊,占领汉中。此时的他,实力已经超过东吴,甚至是曹魏,假如再花几年时间囤积粮草,统一天下也有可能。

关羽受了刺激,发动樊城之战。看着他一路高歌猛进,孙权,这个昔日盟友,为了保持三分天下的格局,直接在关羽背后捅刀子。荆州一失,刘备统一天下的机会已然消失。

当然,刘备的冲动,夷陵之战的惨败又葬送了蜀汉的最后一点家底。这时,天下排名又变了,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这就是,刘备死后,诸葛亮立刻与东吴修复了同盟关系,三足鼎立之势再次形成。

至于孙权,东吴主要擅长水战,因此,他根本就没有机会统一天下。

结语:

曹操擅长陆战,孙权擅长水战,刘备两者皆可。因此,相对来说,孙权夺天下的机会最小。

赤壁之战前,曹操实力最强,赤壁之战的失败让其错失统一天下的机会,后又将张松推入刘备怀中,因此失去益州。

刘备从寄人篱下到坐拥益州和大部分荆州,有了统一天下的希望,然而樊城之战的失败几乎断了蜀汉统一天下的念头。

孙权的存在,好像从来就是为了维持三分天下的格局,他知道没有能力统一天下,于是总是选择与弱者结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吴战略才是维持三国鼎立的关键啊。

4

这个问题可以分三点回答:一曹操占天时,天不灭曹;二孙权占地利,有长江天险做屏障;三刘备占人和,人心齐泰山移。所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5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真的是一句话就行:三位俱是雄主,实力相近,天不假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

曹操统一北方取得袁绍公孙家的所有土地幽州并州青州,消灭吕布得到徐州,击败马家取得凉州再加上原本拥有的洛阳,许昌,长安!可以说取得人口、经济、文化、兵马粮草绝对的优势!手下顶级智力人才方面: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都是人杰,顶级武将方面:夏候兄弟、典韦、许褚、张辽、徐晃、于禁、乐进、曹仁、曹纯、庞德都是难得的大将!所以说曹操最有资本统一全国的!算得天时人和!

孙权所在的江东其实已经经历了父亲孙坚,兄长孙策两代经营,。江东本身没有特别大的战事,相对稳定。由于地处江南人员人口基数比较大,赋税钱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才方面几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都非常的优秀文武全才,而且过渡比较平滑!武将方面比较出名的有江东12虎臣,谋士方面比较欠缺所有的人才都属于内政型的人才!据有长江天险虽然不能够直接上中原决一天下但自保是绰绰有余的!算得地利人和!

刘备方面领土方面是不及孙权,曹操只得到荆州的一部分和益州全部的土地,加上刘备后期得到汉中。但是人员素质方面是比较高的顶级的谋士有诸葛亮、法正、庞统!顶级武将方面,有关羽、张飞、马超、魏延、黄忠!内政方面也是比较齐全的主要是荆州大户和益州当地豪强凉州!但是除成都外土地不算肥沃,人口不算稠密荆州战事也比较多!骑兵严重匮乏!但是蜀道的难,成了刘备的天然屏障!算得地利超级人和!

其实在赤壁之战以后天下三分的局势就已经显现。由于大规模的战事的失败,最有统一天下之本的曹操需要时间恢复国力!孙权在争夺荆州的控制权失败只能退守江东!而刘备本身根基娇弱,虽然夺得荆州和益州需要整顿吏制,平息国内的荆州团队和益州团队各种矛盾也没有余力去与曹操和孙权争夺天下!加上三国本身之间的合纵连横就注定了除非某一方获得了绝对领先另外两方的实力才可以统一天下!而这些都是尤其是人口需要时间来恢复的。加上医疗水平的落后古代的人的寿命普遍不长所以曹操刘备孙权三位雄主都没有在有生之年看到三国的统一!

第一次回答问题,还请各位大神多多指教!



6

纵观中国历史天下纷乱,然后一统已然成为了一个规律。细心地朋友就会发现,历经五千年历史只有三国在短时间内形成了鼎足而立的局面!

历代纷乱都没有像三国魏蜀吴这三个势力这么均衡。战国七雄源于诸侯分封,历经数百年,根基深固所以能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楚汉时也出现了很多诸侯,但是其实力比楚汉要差的太多,所有很快就被楚汉消灭。但是只有三国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进而谁也奈何不了谁。只能共同存世。但是最后统一天下的并不是这三家任何一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一是外因。曹操占据天时,得到长江以北广大领土,汉末十三州有其九州,天下三分有其二,靠实力长期处于攻势状态。吴孙权靠内有三江之固长江之险外联蜀主占地利守住吴越之地。汉刘备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秦岭巴蜀地区险峻的地形占人和与曹魏对抗。说白了就是英雄都生在了同一时空,曹操,刘备和孙权就好比当今足球世界杯,巴西,阿根廷和德国分在了一组,而别的朝代就好比西班牙和中国,黎巴嫩,马尔代夫分在了一组。能一样吗?这是其外因。

二是内因,先说曹魏自从武帝曹操始大权在握至高贵乡公曹髦政权旁落到司马氏,也就预示着司马氏不费吹灰之力继承了曹魏天下。这也就是说曹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再看蜀汉自刘备白帝城病逝至诸葛亮五丈原归天。外无争天下之人才,内有后主刘禅主政带来的朝廷日益衰败,困守愁城。被灭只是时间长短的事。炎刘也就退出统一天下的舞台。东吴和蜀汉面对的问题一样,也是苟延残喘!曹魏是由政变而使得曹魏不能一统,而蜀汉和东吴就是由于国力的差异。曹魏有着人才,后勤人口等综合国力的优势,而另外两国只能被一步步蚕食。

三是时间。究其原因就是能争天下的霸主曹操,刘备和孙权亦挨不过历史长河。他们的离去也就预示着退出天下的争衡。再厉害的人物亦不能逃过生死这一天道!要说蜀吴是靠着雄主和猛将勉强一争天下,雄主离世也就失去啦一统天下的机会。但是曹魏最为可惜,但凡曹丕,曹睿有一个能活到六十岁也不会让隐忍一辈子的司马懿得逞!所以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刘备和孙权都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7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面对东汉末年的乱世,许多有志之士都怀着统一天下的梦想。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想成就秦皇汉武那样的功业,并且为之不停地奋斗。在消灭掉袁绍以后,曹操一直等待时机,南下荆襄,剿灭刘表和孙权,为得就是统一天下。同样地,刘备不辞辛苦,通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也同样是为了中兴汉室的大业。至于孙权,他与鲁肃彻夜长谈,留下了与隆中对相媲美的江东对,里面也蕴藏着统一天下的理想。除此以外,袁绍、马腾等人,何尝没有统一天下的想法。

既然这么多人,都有统一华夏的雄心壮志,那么天下统一应该是大势所趋。可遗憾的是,最终天下并没有统一,而是曹魏、蜀汉以及东吴,三者之间形成了三足鼎立。这里就存在着一个疑问,为何曹操、刘备或者孙权三人之间,没有一个人完成统一大业。对此接下来分析一下。

其一:曹操、刘备与孙权,皆是人杰,都是难得的一代明主。

在群雄争霸中,曹操能够笑到最后,统一了北方大地,说明他的文韬武略,已经非常优秀。至于刘备,从织席贩履之徒,到占据益州地区,还有汉中,说明他也非同常人,具有帝王级别的谋略。最后孙权,有句话足以形容他,那就是:生子当如孙仲谋,说明他是一位优秀的守成之君。这样一来,他们三人都是难得的英明之主,都不会犯低级的战略错误,以至于谁都不能消灭掉另外两方,只能接受三国鼎立的现实。反过来说,只要他们三人中,有一个昏君,就可以打破三国鼎立的局面,进而实现天下一统。

其二:最有机会的曹操,由于骄傲自满,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惨败。

当曹操消灭掉袁绍,统一北方之后,成了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南方的各路势力以荆州刘表和江东孙权为代表,但刘表和孙权单独来说,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因此曹操只需要找准时机南下,先把刘表消灭掉,剩下的孙权就孤掌难鸣了,统一天下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可曹操千算万算,却让刘备逃脱了曹军的追击,最后与孙权达成了反曹联盟。不过情况还好,毕竟曹操的实力比孙刘两家,合在一起还要强大。但是接下来的赤壁之战,则彻底终结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南方成了刘备和孙权的地盘。赤壁之战的失败,非常可惜,这可是最接近天下统一的机会。

总之,曹操、刘备和孙权之间,没人能够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主要是他们之间,棋逢对手,各自凭着自身的能力,完全可以进行自保。另外赤壁之战中,曹操一方的失败,让天下局势开始走向三国鼎立。因此没能达到统一天下的目标,对曹操来说,恐怕是一生的遗憾。

8

机缘未到,时候未到,人心向汉!

刘备和东吴联盟,再伐东吴就是不义之师。开始的几场胜利让他冲昏了头。打东吴开始很气愤,胜几场后又高兴导自致他过于轻敌。还有就是他的排兵布阵,因为他是进攻方,却连营七百里这是战术上的失误,最后中了陆逊的计策。

曹操攻打江东虽然不是好的决定,却也并非没有胜券。毕竟当时曹操的军队势如长虹,兵力强盛,即便孙权和刘备结为同盟,兵力上也比不过曹操的军队。这一点就连东吴的内部也这么觉得,所以提出向曹操投降的人很多。至于曹操战败的原因,因为曹军多为北方人,水土不服,滋生瘟疫,又不善水战,因而战败。

天命不在吴,不在孙权。三国鼎立,曹操、刘备、曹丕,乃至诸葛亮、司马懿,包括孙权,哪个不是雄主人杰,纵横捭阖。孙权在位足够长久,比司马懿还要晚死一年。从曹操起,到曹丕、曹睿。孙权几乎面对了曹魏政权整个最鼎盛时期,好容易熬到曹芳这个傀儡皇帝,对手又换成了全盛时期的司马懿,自身还陷入储位党争的严重内耗。蜀汉政权则是曹魏重压之下的盟友。这些造成孙权努力扩张却屡屡失败的现实。

曹操35岁时,从中原腹地的兖州开局的,这是个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顾,需要先打破局面,才能开创事业。而历史上能顺利统一天下的,比如秦始皇刘邦刘秀李渊,无不是先控制边角,无后顾之忧后,才去争夺中原的,曹操初始的基地选的就不是太好,处于四战之地。

曹操因为出生阉宦家庭,为门阀士族所不齿,初始人才不足,争霸实力也偏弱,除了宗亲和少数有识之士,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曹操,等他把汉献帝弄到手里后,局面才得以改善,这样曹操已经40多岁了。然后陆续消灭了北方的势力,远征乌桓稳定局势,等到跨马长江时,曹操已经50多岁。

而南方没有经历太多的战事,相对发展稳定,又有大批北方难民南下,充实并发了南方,相比于北方的百废待兴,南方则是生气勃勃。

曹操只需要出兵南征,传告天下,国家就能一统,而且曹操是代表了汉庭,南方势力本来应该拥护中央,表示归顺,至少刘璋刘琮是如此做的。但曹操没想到刘备孙权居然不服,联合反抗曹操的统一,又逢疫病爆发,曹操南征失败。

曹操势力的内部也不很稳定,汉一献帝多次密谋除掉曹操,夺回他皇帝的权利,200年有国舅董承之乱,209年又有国丈伏完之乱,还有杨彪孔融金玮魏讽等,前后数次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内有皇帝与士族集团这二大势力的掣肘,这些都极大的牵制了曹操的精力,让他无法全力南征。

刘备方面,形势并没有“天下有变”,关羽却急于求成,孤军北伐,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乘机偷袭荆州,糜芳、傅士仁投降东吴,荆州后方基地已失,关羽又久攻襄阳不下,也不能打退徐晃援军,军心溃散,关羽只好率军撤退,人心离散,士卒逃亡者大半,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   

关羽失荆州,导致蜀汉国力衰减,失去进取中原的大基地,徒失一方,隆中决策也就此夭亡,以后,蜀汉攻取中原,不得不从陇西进军,结果是数次北伐,一次也没有成功。  

公元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为魏后,于成都称帝,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重新建立汉朝,继续东汉大统。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意图夺回荆州,但于章武二年(222年)夏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最终撤退到白帝城,蜀汉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备又悔又恨而病倒。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逝世,谥号为昭烈帝。

刘禅在位前期,主要依靠丞相诸葛亮治理国政,然而诸葛亮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均遭失利,又消耗了国力,诸葛亮最终也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团结内部,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保持了蜀国的安定。蒋琬、费祎之后,大将军姜维执政,多次北伐曹魏,但是蜀国实力弱小,姜维北伐一次也没有成功,反而消耗了国力。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后主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

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国土最小,人口最少,其经济实力也最弱。只有户28万,人口94万,军队约10万, 可见国力之弱。诸葛亮也承认,他是在“益州疲弊”的情况下率师北伐的。而当时魏国,有人口440万,军队约60万,力量对比差距明显。   

蜀国地方,易守难攻,若能真正联合吴国,协调一致地对付强魏,则蜀国偏安西南还是有可能的。 

诸葛亮过早的北伐让蜀国耗尽了财力,影响了蜀国的经济发展,使其相对弱小的军事经济实力更加弱小。由于蜀汉经济基础薄弱,经不起连年战争,浩大的军事开支,加上币材紧缺,使蜀国不得不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所铸行的多是大面值钱币。没有相应的社会物质基础作为后盾而铸行大面值减重钱币,必然会引起物价飞涨。同时蜀汉国民对长期的战争也极为厌恶,千方百计逃避兵役。

从战略方面来说,刘备集团并没有坚持联孙抗曹的方针,从荆州争夺战开始,再到刘备伐吴,蜀国和吴国之间总是互相提防,相互消耗的情况中,这就是本来实力便不济魏国的两国难以成事。

孙权不擅长军事,虽然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两国内失去了顶梁柱,但蜀魏两国的旧部都在全力扶持新帝,魏国有精明的曹丕和曹操留下的旧部主力,蜀国的新帝虽有些弱,但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扶持,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况且东吴内部政局不稳 ,比起蜀魏两国,江东的政局才是最为混乱的,尤其是孙权的哥哥孙策的旧部一直在朝中与他作对,并且江东士族并未真心归附东吴,而且境内还有大量山越部落,长期与东吴为敌。内忧都没有解决,孙权根本无心外征。

三国关系的变化也是维持这一政治秩序的重要原因。孙吴和蜀汉和则三国立,分则天下一统。三国前期,军事力量的相对均衡和政治外交关系是维护这一状态的重要因素。

因此,三国没有实现一统。

然而,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三方实力有了明显差异,且各国的内政、外交等政策变化,直接打破了原有的均衡状态,曹魏政权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再加上军事策略得当,天下归晋。


9

因为,要实现国家的统一,不单是比拼军事实力,比拼的是“综合实力”。东汉末年,战争频仍,人口剧降,民生凋敝,国力衰微,即便发展到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都还没有拥有这样的“综合实力”来完成统一霸业。具体情况及原因如下:


一、魏蜀吴“综合实力”比较。

(一)魏蜀吴三国领土具体说明:

1、魏国的领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徐州、兖州、豫州、司州、雍州、凉州等十个州。

2、吴国的领土包括扬州、荆州、交州这三个州,其中扬州、荆州与魏国共有。

3、蜀国的领土只有一个益州,但当时的益州相当大,包括现在的陕西南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以及广西的一部分。

(二)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1、就领土而言,参照当时的地图,三国当中,魏国最大,蜀国最小,魏国的领土相当于吴国与蜀国的领土之和。

2、就人口而言,三国当中,魏国的人口相当于吴国2倍,蜀国5倍。

3、就军队而言,三国当中,魏国的兵力相当于吴国的2倍,蜀国的4倍。

4、蜀国最弱,兵民比例、官民比例最大,政府财政长期吃紧,国力逐渐被掏空。

5、吴国综合实力要好于蜀国,但仍难以与魏国相匹敌。

6、魏国综合实力最强。

(三)结论:就“综合实力”而言,魏国要远远高于吴国和蜀国,因此,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和蜀国是基本没有什么实力来统一国家的,孙权在三国中最后才敢称帝,诸葛亮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那就是“综合实力”不足的明证。

二、既然吴国和蜀国没有“综合实力”来统一国家,那魏国有没有这样的实力呢?实际上是也没有。原因如下:

(一)天然的“地理优势”,客观上弥补了吴国和蜀国的“综合实力”,却限制了魏国的“综合实力的发挥。吴国有长江天险,对魏军形成天然阻隔,弥补了自己的兵力不足。蜀国有蜀道之难,对魏军形成进攻阻滞,也弥补了自己的兵力不足。

(二)稳定的“鼎立态势”,客观上分散了魏国的“综合实力”,因为魏国时常要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由于吴蜀联盟,坚持唇亡齿寒的互保战略,即魏国若进攻蜀国,则吴国摄其后;魏国若进攻吴国,则蜀国伐其尾,这使得魏国始终不敢倾举国之力去进攻其中任何一个国家,而若同时进攻吴蜀两个国家,则因“综合实力”分散,而陷入“两线作战”危险境地,因此迟滞了其统一的进程。

(三)特殊的“经济形态”,客观上消弱了魏国的“综合实力”,因为魏蜀吴三国均面临“军粮供给与农业生产”的巨大矛盾。

曹操虽然领土最大,人口最多,拥有45万军队,但其兵民比例10.16%与吴蜀几乎一致,这就意味着魏国军队的军粮囤积和供给,依然要受到当时农业生产能力的限制和约束,换言之,魏蜀吴三国都面临几乎相同的军粮供给压力。这就应了王熙凤说贾府的那句话:大有大的难处...虽然魏国实行军屯制,鼓励流民反耕务农,同时大力发展水利,但其农业依然受到当时整体生产力的限制,从而也限制了魏国的“军事优势”的发挥。


后记:实际上,在上面论述的“综合实力”中,尚未论及魏国的其他实力:比如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政治优势,再如人才济济、良将如云的团队优势,然而,即便如此,还是一直发展到公元263年,魏国人口达到了1000多万,军队达到了100多万,农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才初步达到了统一的“综合实力”,此年,邓艾灭蜀。而等到公元280年吴亡,那时,已经距离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15年了...

10

在刘备、曹操、孙权时期,赤壁之战后,曹操重回北方,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在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区域后,向西夺取了西川,鼎足之势已成。总体上谁都没有单独吞并另外2个国家的实力,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魏国虽然实力最强,但蜀吴长期结盟(虽然中间有过冲突,但现实决定他们必须抱团取暖),魏国没有同时一打二的实力;

2. 从地理条件上说,蜀国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国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这种地理优势限制了魏国的进攻战略;

3. 无论是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孙权和鲁肃的榻上之策,其战略规划都是要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所以蜀吴也会坚定不移的实现和守护这个战略。

以上几个原因决定了刘备,曹操,孙权不能迅速统一天下。不知道这个回答您是否满意,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讨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