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泛指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而后诸侯割据群雄并起,发展到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在公元280重归一统的为人们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一段历史。
关于三国,有评说不完的历史人物,有众说纷纭的历史故事,更启发了后来的无数历史爱好者对这一段历史发展趋势的思考。
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兴亡之鉴”,即——魏蜀吴三国为什么能从乱世中脱颖而出形成鼎力,但又为什么三家最终都不能实现天下统一?
我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斗争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心向背和历史发展潮流。
所以,我将以此为分析该问题的核心逻辑,分别对魏、蜀、吴三家的兴衰进行解释。
魏:理想最终向现实妥协
之所以先分析魏国,是因为魏国的领导人曹操相比较其他两国君主,更早的登上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而且司马家的西晋也脱胎于曹魏。
东汉王朝发展到了汉桓帝和灵帝时期,政治黑暗和腐败已经无以复加。
在内部:外戚和宦官势力的内斗如火如荼,先后暴发了党锢之乱和十长侍之祸。
在外部:朝廷公然卖官鬻爵,导致贪腐横行,民不聊生、祸乱四起,最终爆发了黄巾起义。
这种现状的根源来自于东汉王朝在立国初年就形成的特殊权利结构。
汉光武帝刘秀,起家于颍川的豪强集团,在整个东汉除了他本人和他的儿子汉明帝以外,其余皇帝的平均寿命均不超过30岁,其中汉殇帝登基甚至还不足百日。东汉王朝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处于太后临朝听政的局面。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外戚势力能够借此机会掌握朝政。皇权旁落在太后和外戚的手中,皇帝为了能够夺回自己的权利就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东汉王朝共有六次外戚专政,从窦宪到何进,这些掌权的外戚最终无一例外都是被宦官集团除掉的。
在外朝,通过察举制,士大夫不断强化对选官途径的垄断,最终形成了门阀士族,成为了东汉王朝除外戚和宦官以外的第三大政治势力。
由于外戚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诏董卓进京铲除宦官,最后外戚和宦官鱼死网破、玉石俱焚,东汉王朝至此名存实亡,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士族最终渔翁得利。作为此时唯一尚存的政治势力,士族门阀即将以统治阶级的身份接管中国。
但是很不巧,他们遇上了曹操。
曹操,在董卓之乱后号召诸侯勤王。但是因联军中的诸侯各怀鬼胎,此举最终没能挽救东汉的命运,却从侧面推动了诸侯之间互相的武装兼并。而曹操不同于其他诸侯,在别人还在抢地盘的时候,他却敏锐的看出此时有名无实的东汉皇帝才是最重要的政执砝码。
在成功将天子接到许都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方面利用这面王旗壮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他在经济上大举屯田、鼓励耕战;更重要的是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口号,打破了东汉实行察举制使得选官制度任人唯亲的局面。
而这恰恰等于是挖了士族的“祖坟”,所以曹操时代的曹魏一直为此遭到各类名士的反对和攻击。
所以在当时,士族先后把希望寄托于世家大族出身的袁绍和刘表两个诸侯身上,但不料他们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统一北方,之后南下荆州又兼并了刘表的势力。
如果按这个进程下去,曹操可能会就此统一中国,曹操如果能最终取代东汉,那么士族阶级将永无出头之日。
但是历史又一次发生了转折,赤壁之战曹操败给了联盟的孙刘集团。自此曹魏的势力再也没有能够跨过长江以南。三国鼎立的局势也因此战而形成。
但即使是只有半壁江山,曹魏依然是三国之中实力中最强的一方,吴、蜀两国即使联合也没有实力灭亡曹魏,它又为什么最后会被司马家取代呢?
刚才说到曹操建立了一个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这触及士族门阀的根本利益,所以士族阶层一直反对曹操的政权,这是曹操本人为什么不能最终代汉而立的根本原因。只要这个矛盾存在,士族就不会支持曹魏政权。
但这个情况在曹操死后得到了改变,曹丕继任魏王后,为了能够篡汉自立,他改变了曹操时代唯才是举的政策,通过设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将垄断选官的权利交还给了士族,最终通过这种政治交易,曹魏得到了士族对政权合法性暂时的承认。
不过,士族从根本上还是希望有一个由自身利益阶层中产生的集团来为士族阶级的利益正式代言,而司马家最终承接了这个历史责任,成功“和平演变”了曹魏,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士族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朝代——晋。
可以说曹魏的理想最终在历史发展趋势的现实面前低了头,但即使已经低了头也摆脱不了最终被士族取代的命运。
蜀:“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对比曹操的起家历程,刘备的经历绝对要曲折和困难的多。
刘备一直号称自己是汉室宗亲,但是由于出身贫寒,所以从汉末参加围剿黄巾的战争起到赤壁之战前,都因为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和足够的军队,而不得不颠沛流离、寄人篱下。
可以说他唯一的政治资本确实就是这个“汉室皇叔”的光杆名号。但刘备确实是东汉末年所有刘姓宗亲中,唯一将这个政治名号转换成政治资本的人。
因为有“皇叔”的宗室身份,刘备虽然前期一直投靠他人,但是他无论走到哪、投靠谁,都能够得到其他诸侯的礼遇。而且虽然刘备前半生没有抢到任何地盘作为根据地,但是他依托“汉室宗亲”的名号名正言顺的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
这面大旗虽然无形,但是它成功的为一文不名的刘备,提高了知名度,塑造了心系汉室的政治形象。让所有还以兴复汉室为理想的人才都以刘备为投靠对象,比如:张飞、关羽、诸葛亮。
这些优秀的人才可以说都是被刘备的这一政治魅力所吸引,前赴后继死心塌地的帮助刘备。最终在赤壁之战后,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刘备也称霸一方。
但是,也正是这面“兴复汉室”的旗帜,在前期固然为刘备带了极大的政治利益,但是到了后期他也成了刘备乃至诸葛亮领导的“蜀汉政权”沉重的政治负担。
在魏国的发展中我们提到过,在曹操死后,曹魏政权在曹丕的领导下,已经与士族达成了妥协。士族名义上已经承认东汉灭亡的既成事实,认可曹魏篡汉的合法性。这对于蜀汉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第一:由于自起家以来蜀汉就是因为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才最终成了气候,现在东汉灭亡,士族阶级也因为利益转而支持曹魏,蜀汉政权一下子从汉朝延续的命脉,变成了阻碍士族阶级政权统一中国的前朝余孽,之前的政治正确已经不复存在。中原地区的百姓再也不会像《隆中对》中所说“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第二:由于蜀汉是刘备取代刘璋而占据的割据集团,立场上又坚持汉朝的正统,这就意味着他不可能接受曹魏在政治形态上的同化,不会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实行九品中正制。
这样益州本地的士族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北方的士族都能够垄断做官的权利而眼红。到了邓艾偷渡阴平兵临城下之时,以谯周为首的益州士大夫极力鼓吹向曹魏投降,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兴复汉室本就不是益州土著势力的理想,他们早就盼着曹魏神兵天降推翻蜀汉,在益州也能实现九品中正制。所以益州士族怎么会心甘情愿的为蜀汉政权的政治理想提供军费和兵员呢?
第三,刘备和后来的诸葛亮都一直没有放弃“兴复汉室”的理想,在不顾蜀汉小国寡民的现实条件下,依然不断北伐曹魏,导致蜀汉内部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的生活日渐困苦。蜀汉仅有一个益州,人口不足百万,却有军队加官吏15万人之多。平均9个百姓的税收就要供给一个士兵。这样的压力早已让益州不堪重负。后主刘禅在决定投降,恐怕也是对此现实有清楚的认识。
“什么为你遮风挡雨,什么就让你不见天日”刘备集团成也“兴汉”亡也“兴汉”
吴:长江从来都没有成为南北统一的障碍
相比于蜀汉,东吴政权显然没有那样沉重的政治负担,针对于东汉问题,他们的公开立场从来暧昧不明,而骨子里也早就认为“汉不可复兴,久已”
东吴之所以能够在汉末诸侯争霸的中夹缝中生存,乃至后来又发展到了能与曹刘两家鼎足三分的势力,确实如《隆中对》中诸葛亮所分析的那样: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江东集团能够壮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者善于抓住历史机遇。
在孙坚时代,他利用参与围剿黄巾起义的机遇,在淮泗地区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武装集团,并通过后来的讨伐董卓的战斗使之发展壮大。
虽然孙坚意外的死于刘表之手,但他的江东军团却并没有一哄而散。在他的继承人孙策的带领下,他们抓住了诸侯争霸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历史机遇,在长江以南的扬州找到了发展空间,一举成为当时南方得最强势力
到了孙权时代,更是将左右逢源、寻找机遇的政策发展到了极致。
面对曹操的来势汹汹,孙权果断联合刘备;
面对刘备不断做大,孙权又转而依附曹魏,偷袭荆州得手;
夷陵之战之后,刘备战败身死,孙权又恢复了与蜀汉的联盟,维持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可以说东吴政权真正做到了“凭三江之险,以观天下时变”。
但是不得不说,江东政权在历史的夹缝中找到了江东这一风水宝地,既相当于找到了保温箱却也是走进了死胡同。
因为历来想要从江东地区进取天下,就必然要先解决长江上游所属的问题。历史上长江下游割据政权被灭都是因为上游和长江对岸同时水陆并进。所以只有占据长江上游的荆州以及益州,才能保证下游的安全,才能让北伐没有后顾之忧。(如后来朱元璋北伐前先消灭上游陈友谅例)
东吴到了夷陵之战后虽然占据了荆州大部,但他的发展路线却也因此停滞不前。
如果此时他想要一统长江以南,向西进攻益州,就既要克服逆流而上的劣势。蜀汉、东吴实力接近,刘备固然不能消灭孙权,而东吴想要打赢蜀汉却也没有可能。毕竟此时益州的主人不是暗弱的刘璋,而是刘备和诸葛亮(刘备消灭刘璋也足足用了3年)。
此时曹魏的势力已经不再为西北的马超、张鲁所牵制,更不会眼睁睁看着东吴取代蜀国占据长江以南和自己全线对峙。
东吴的攻略路线只有北上伐魏这一条路可以走。事实上孙权也正是这么做的,自夷陵之战后,东吴军队就一直尝试从荆州和扬州两路战线取得突破。但扬州和荆州的北面是以平原地形为主的徐州,一马平川,最适合骑兵大规模纵深作战。
而恰恰是东吴擅长的是水战,骑兵却是弱项。一旦远离长江,东吴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这和曹操赤壁之战南下失败一样,都是以己之短,攻敌所长)
在夷陵之战后,由于蜀国大败,魏国也将防御重点放在东线,对江东严阵以待,。所以每一次即使东吴军队靠偷袭拿下了部分魏国城池,却都因为抵挡不住北方铁骑的攻势而得而复失。几次北上,东吴都徒劳无功。
所以长江虽然为东吴政权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向其他地区的发展的空间。在多次进取无果后,最终东吴政权只能彻底的接受偏安一隅。
这种偏安又怎么能长久呢?
结语:三家归晋
公元263年,几次北伐不成的蜀汉内外交困,魏国第一主动伐蜀居然一举成功,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迫使曹奂禅让,魏国最终被演变为晋,曹魏灭亡
公元279年,司马炎从蜀地和中原两路出兵、水路并进,吴主投降,东吴灭亡
自此,三国的历史彻底结束,历史进入到了士族地主阶级掌权的西晋时代。
总结来说,三家的兴亡过程就是:
曹魏:成也天时,败也天时;
东吴:得之地利,失之地利:
蜀汉以人和兴,终因“失和”而亡。
三家最终都没能统一三国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都没有代表中国历史发展前进的方向和趋势。
正如温庭筠《过五丈原》诗中所说: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