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演义描写了一个个政治骗局,俗语称,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刘备打着皇叔的招牌,以示正统。处处鼓吹“王道”,收买人心。不论“王道”还是正统,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同时又公然主张把起义人民斩尽杀绝,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刘备的虚伪性。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封建统治者美化自己,把历史说成少数剥削阶级的英雄人物所为,他们的虚伪本质,又一次暴露无遗。

最佳贡献者
2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三国演义》时说,“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开启了对刘备仁义和诸葛亮智慧的争论,字面意思就是刘备厚道的有点假,诸葛亮足智多谋得像妖怪。

确实,罗贯中基于正统立场,在《三国演义》中极力张扬“拥刘反曹”主旨,从而把一切优秀品质都堆加在刘备身上,比如”三让徐州“、”让荆州“、”夺西川“,以及对待关张赵等情节描述上的确太过,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反而让人觉得假仁义,有虚伪之嫌。

其实正史中的刘备确实是仁义之君,当然这里所以说是仁义只是相对的,因为首先我们要知道刘备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家,是想坐江山的,太仁义就只能当孔子了,况且三国类似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群雄争霸,比春秋时期更乱,真”仁义“绝对是混不下去的。

刘备是标准”草根“,起于微末,大半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他几乎是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的,从一个织席贩履的手工业小贩变成了一代帝王!凭什么?凭的就是也相比其他诸侯更能笼络人心,拉拢人心,有城府,有抱负,善识人,能用人,对百姓还算仁慈,这就是一个伟大政治家的”仁义“,这才是有有血有肉的”仁义“,这一点就象他的祖先刘邦一样,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善待部下,这也是他在最落魄的时候依然有许多人誓死追随的真正原因。

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仁义的对象和标准不同,无所谓真假。故刘备的仁义不是我们所想像的平常百姓的那种仁义,而作为一个古代政治家的仁义,一代帝王的仁义,当然是真仁义了。

3

围火炉吃西瓜 为您作答

有人说,刘备一辈子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南征北战,最后在却在蜀地自立为帝,成了假仁假义?或者背信弃义?

作为帝王,仁义最终体现是在对老百姓是否仁义,仁德!

刘备做到了,他能让新野的老百姓自愿跟随,和他一起奔波逃命。哪怕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没有把心思动在老百姓的身上。接管徐州的时候,都是老百姓自愿夹道欢迎!

曹操的尿性就是误杀吕伯奢全家而宣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坑杀投降的士兵,屠戮徐州百姓?

人人标榜所谓的“奸雄”,却在不断的诋毁刘备的仁义,仁德。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我们现代人以上帝视角评判揣测,一个人的品德。

刘备,从他发迹到称帝之后,始终重视百姓、讲仁德、守信义,牢牢地坚守着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直到死。

有人说,刘备弥留之际,托孤:嘱咐诸葛亮,如果阿斗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这是假仁义,其实是想算计诸葛亮!

我只能说谁都不是傻子,更何况是诸葛亮!刘备玩这一手,完全没必要。人家想篡权,你怎么耍心眼也是白搭!

4

时间是检验真伪的重要标准

谢谢邀请!

网络上有一股浮躁甚至哗众的现象,即断章取义的对历史人物或古典名著人物进行颠覆式评价。

刘备和宋江就是典型。

论者往往脱离评论对象所处时代,以现代思维(规则/法律等)去框评古人。就难免出现偏颇甚至抹黑。比方说刘备诸葛亮合谋除掉关羽——如果真这样,那刘备过后为啥又举倾国之力、不管不顾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呢,那不只是脱了裤子放屁,简直是去蹲在悬崖边上放,何苦呢?

有两个故事说明刘备的仁义。

早前刘备靠打黄巾军立了些功,也被安排做过县公安局长(县尉)之类小官。做平原相的时候有个叫刘平的人瞧不起他,不服受管,就派个人行刺。不料这人不忍,还把真相告诉了刘备。这是他得人心啊,如果他是伪君子可能就享受黑刀了。

当初黄权坚决反对刘璋接纳刘备,认为是引狼入室。后来刘备征吴,黄权谏止不听,只好随军征战。刘备兵败,黄权投魏。有人奏请处置,刘备说是我对不住黄权、非黄权对不住我。对权家眷待遇依旧。却有消息告权已被灭族,权坚信备不至于此。这种信任应该是刘备的宽仁才能得到的。

民间有句说话“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说的是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故事。退一万步说这件事刘备有点权谋之术,可疼惜大将的心也假不了,因为把襁褓中的孩子摔地下这个动作可玩不了虚——放低了摔一眼就给看出假。放高了摔,嘿嘿,当过父母的人更清楚得下多大决心和狠手。所以刘备也算做的不错了。

评价人/事,如果脱离人/事本身时代、环境,且只及一点不及全程,肯定偏颇。不懂这个道理是匾狭,懂而故意这样去做,其用心就只有……嘿嘿了。

5

对于未知的历史,我们总有着浓厚的兴趣。说句实话,历史是人写的,每一个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他的每一个作者都给予了他们不同的情感色彩,所以我认为很多人觉得刘备是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这个观点。都是出于《三国演义》这本书。

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你会发觉,刘备的功绩、能力等方面在这本书里面的体现得没那么的明显。

对于刘备的话,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那就是当年刘备被曹操打得四处逃窜的时候,赵云在长坂坡当中七进七出救了刘备的儿子刘禅,来到刘备前面的时候。刘备却想装摔自己的孩子,并说了一句“你差点让我损失一员猛将”,当时这位猛将指的就是赵云。很多认为刘备会这样做是收买人心,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


我们再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当年刘备在公孙瓒麾下做事的时候,由于业绩比较突出。但是却被小人妒忌,于是就派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正在这个刺客准被得手的时候,好像是良心发现了什么吧?最后放弃走掉了。

还有就是陶谦的三让徐州,他再三恳求把徐州让给刘备,并且让刘备好好的保护好徐州。要知道当时的刘备的部队就只有一千余人。当时的刘备也对陶谦构成不上什么威胁吧!那他为什么会坚决三让徐州呢?


再者就是刘备对百姓很好,经常有很多的百姓跟随着他逃亡。再者就是刘表死的时候,他完全有能力趁机占领荆州。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在他离开的时候,还有很多的百姓跟随。说到这里,你还觉得刘备是个伪君子吗?

6

刘备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同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假仁假义的高手。

首先在于刘备会哭,而且装的很像,其实很多都是虚假的。尤其是在落凤坡,庞统被乱箭射死后,刘备痛苦半天,所有人都劝不住,大家都跟着悲伤,而且最大化程度地恨刘璋,刘备看着时机成熟了,终于刘备站起来,登高一呼,大家都去把刘璋的地盘给占领了。

第二刘备会收买人心,用的都是些骗人的手法。典型的事情是在长坂坡,那时候赵云救了阿豆,刘备高兴还来不及,那会去摔他?肯定是轻轻地放到一边,嘴里却说“险些损我一员大将”,致使赵云以后死心塌地为他效劳。

第三刘备特别善于揭露别人的内心,却又使人不敢反抗。典型的是诸葛亮在白帝城听刘备交代后事,刘备竟然当众说:“刘婵如果不行,你就取而代之”。吓得诸葛亮连连磕头,表明自己一定死而后已辅佐刘禅,刘备才放心了

所以说刘备虚心假意,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在古代是很自然的事情。



7

看三国演义,刘备是伪君子。等读了陈寿的三国志,觉得刘备是真英雄。

8

所谓人生如演戏,刘备只是一个演技较好的演员而已,谈不上是伪君子。

在三国鼎立群雄争霸,逐鹿中原的三国时代,曹操,孙权都不是省油的灯,而刘备实力最弱,你说,在这个大舞台上又想有所聚焦,最终取得成功,那你说要靠什么呢?凭什么呢,像刘备这样的家底很薄,能力不足,人员不够,没有形成一个好的班子,也没有一块大的地盘,家里面还没有钱又不是一个大财主,大土豪,又要想成功,有什么好办法呢?确实是没有好办法了,那么这个时候要想成功,也只能够发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的作用,还有就是天生的演技技得功能和技术,否则要想成功,那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呢。

我们来简单举两个例子吧。

首先来说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吧。大家可能也都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刘备有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例子,可是为什么刘备请三字才终于把诸葛亮请动呢,可能从教科书上,或者史书里你一定会相信,那是由于刘备的诚心,把诸葛亮给打动了。

其实不然,应该说诸葛亮其实压根就没有看中刘备,比如说头两次去,诸葛亮其实一直在犹豫了,刘备什么名声也没有,也没有资源,也没有根据地,就带了两个穷兄弟,无非两个穷武夫,一个关羽一个张飞,关羽长得脸红彤彤的,像别人欠他债似的,张飞暴脾气,一言不和就跟你急,您说诸葛亮要跟他一块过日子,那两个兄弟还不得啥啊,稍有不顺就拿自己出气。

所以头两次刘备去找诸葛亮,说实在的,诸葛亮是真心没有看中刘备呀。

当然第三次去,确确实实刘备也是我是下了一番功夫,认真做了一些准备,哭呀闹呀,各种感动各种作秀,最终还是把诸葛亮打动了,因为诸葛亮也是没有地方去呀,比如说他难道不想曹操请他去吗?不想孙权请他去吗?大家知道,孙权的手底下,那有周瑜在干着,那也是和自己齐名的一等谋士呀,曹操那就更不用说了,手底下的杨修,那是绝顶聪明,司马懿的计谋那是绝顶聪明,还有谁呀?诸葛亮去呢,那无非就是多一个而已呀,所以诸葛亮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就刘备他了。

况且你看人家刘备多诚心啊,而且对我尊敬的那个到位,都要封我为丞相的,嘿呀,实在不行也没地方去了,就他了,不过只要一跟上刘备的战车,就得拿性命去做赌注,所以说诸葛亮也只能够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赌在刘备的身上,最后应该说,凭着诸葛亮的才智,打造了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呀,难啊,因为他在另外两个对手也都不是一帮的对手啊,而且自己起步太低了,不容易,诸葛亮神哪。

其次再来举一个例子,那就是赵云在万军之中把阿斗抢回来,这也是幸运去为组织卖命的一件事,当然了众人的武功也在这个时候,做了一番精彩的表演,让刘备那是实实在在的,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所以好戏就来了,咱们可以看看刘备看见赵云把阿斗抢回来,是一个怎么样的表演艺术吧,刘备不但没有高兴,立马非常生气,把阿斗接过来就要往地上摔,一边表演,嘴里还一边大声的说,这个破阿斗差点折损我一员大将,一员大将啦。一边举着像要使劲摔的样子,你倒是真摔呀哥。

可是他慢慢的举起来,举过头顶,就是不往下摔,这可把张飞给急坏了,使劲跑过去,就从头上接过了阿斗,因为知道有人会配合他演戏,又跑过去,假装做要抢回阿斗的样子,那表演,那技术就算是赵薇也好,就上是章子怡也行,就算是周润发过来,也都得惊呆了,那演技那是杠杠的,我们都该下岗啦。

当然啦,其实演到后面演到最后,刘备自己也都很入戏。因为他已经忘记了演戏了,因为生活如戏,戏如人生。

所以如果我们说刘备是一个假仁义的伪君子,对他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刘备是用心在演戏!

演一辈子戏是很难的……

9

谢邀!刘备的仁义,目的是为了笼络人心,不管是真是假,人家刘备是真的去做了,比如摔阿斗、比如三让徐州等等,行动和表演在当时还是很能打动人心的,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了很多的追随者,终成一番大业,这是一个本事。

人都是有一个人性底线的,超出正常的心理承受范围,就会让人产生虚假的感觉。刘备正是把仁义二字极端化,在各种事上无所不用其极,所以让人感到虚伪,但在当时文化教育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刘备的江湖义气式的仁义很能收买人心。

为了达到目标,刘备可谓别具"狠心"。为彰显自已仁义,竟然吃刘安妻子的人肉;为了彰显义气,发表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了尚可补,手足断了不可补"的论断。人太狠了,因而让人感到虚假。

明明心里想要,却再三推让后“被迫接受”。三让徐州后刘备接了,推让荆州后也抢过来了,不抢同宗成都基业的他后来也打下来了,不想称王称帝也让诸葛亮等人强迫上位被迫"接受"了,欲取还拒,让人感到很虚伪。

刘备的仁义,是一件道具,是形式还是内容,他的行动和表演还是很到位的,从他的业绩角度看,他是成功的。

10

其实,每个帝王都是伪君子。刘备是,曹操孙权也是。没办法,真君子做不了帝王,只有靠自己去把握度了。与帝王相处,有的人能全身而退,有的人折戟沉沙,就看各人的灵性和情商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