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宇霆是张作霖奉军的“总参议”,类似于总参谋长的角色,对张大帅的政略与战略方向影响极大;而郭松龄是张学良军团的统兵将领,对少帅影响较深,却不能直接劝谏张作霖,两个人最大的矛盾是奉系军队的发展方向之争。

郭松龄和奉系首席“CFO”王永江坚持奉军应该执行“保境安民”的方略,深耕东三省人民福祉,富地强兵,严防日本人对东北的觊觎。杨宇霆则吃准了张作霖逐鹿中原的野心,一直撺掇奉系军队主力入关争雄,问鼎北洋政权最高权力,导致两次直奉大战的爆发,其实也间接造成了张作霖关内失利和横死回奉路上。



须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奉系军队穷兵黩武的军费都是东北百姓的血汗钱,《少帅》中张作霖第一次直奉战争大败,在车站怒骂奉军各将领“六天花了老子3000多万军费,有这么贵的猪嘛!”足见一斑,奉系以三省之力不能励精图治反而急于问鼎中原,确有“小马拉大车”之嫌,所以郭松龄和王永江背后骂张作霖“有俩钱就烧包”。

并且,庞大的军费当东北百姓不能负担时,张作霖还会寻求日本方面的借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借一次,张作霖都要出卖一定的东北权益作为交换,在这一层上,千万不要过分美化张作霖,无非他有底线而已。

虽然战略决心是张作霖下的,但杨宇霆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接受过孙中山革命理论的郭松龄必恨之。最终文人王永江选择辞官归隐大连,武将郭松龄选择兵谏。



这是于公一面,杨宇霆还有个缺点是利用总参议的权职在奉军中大肆安插私人,成为奉军内部仅次于“老派”的“洋派”老大,以他为中心形成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一批奉军将领的小团体,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对张学良、郭松龄东北讲武堂的“新派”颇多打压,实际上不仅郭松龄,张学良本人对杨宇霆也是哪只眼睛都看不上,不过是因为自己老子的宠臣不好下手罢了,张作霖一旦驾鹤西去,就有了后来的大帅府枪杀“杨常”二人事件。

第二次直奉大战的战后分赃,是郭松龄彻底死心的分水岭,以张学良第三军团(郭实际指挥)的战功和奉系新控制的大片区域,郭松龄认为怎么都应该混个一省督军,其实名额也将将够用,岂料一直参赞中枢的杨宇霆非要过过督军的瘾,生生撬了郭松龄的位置出任江苏督军,“郭鬼子”终于忍无可忍了。



1925年郭松龄在河北滦州起兵反奉,打出的旗号就是“清君侧”,摆明了就是冲杨宇霆来的,通电要求张作霖下野,将权力移交张学良,为国为民的思想不能说没有,个人名利情绪也一定夹杂其中。

最佳贡献者
2

《少帅》这部剧还是很良心的,对于历史上很多存疑的问题都有所解释,纵横也很喜欢看,但是缺点也不少,就是对郭松龄的展示过于正面化,并不能表现真实的郭松龄。

要说奉系人才其实还真不少,其中郭松龄和杨宇霆都是奉系的肱股之臣,然而两个人却没能达到惺惺相惜,反而是针锋相对,正是这种针尖对麦芒,使两个人后来都没能吃上好果子。

杨宇霆辅助老帅,郭松龄辅助少帅

纵横认为他们两个人的矛盾就像这个小标题,张作霖想传位给张学良,因此极力培养张学良,其中选定的“太子洗马”就是郭松龄,但是老帅还没死,太子没能上位呢,郭松龄就有点蹬鼻子上脸了,而杨宇霆则是老帅身边的红人加能人,甚至还想阻止少帅上位。

对于整个奉系来说,杨宇霆的功劳还是比郭松龄大一点,本身杨宇霆是日本陆士毕业,在整个北洋系统中都有一些关系,而且在奉军中资历和起点都很高,早在张作霖还是27师师长的时候就任命杨宇霆为参谋长,可以说张作霖早期的成绩少不了杨宇霆的这个智谋。

1918年的时候直系政府从日本购置了大量军火从秦皇岛登陆,杨宇霆在徐树铮的支持下,扣押了这批军火,这是在张作霖不知情的情况下做的,可以说杨宇霆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这批军火为奉军装备了七个混成旅,这七个混成旅可起了很大的作用了。

在整军经武的过程中,杨宇霆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郭松龄就有点暗淡了,并且也不是一直在奉系混,早先还追随孙中山护法呢,后来混不下去才回到沈阳,托人找的关系才在奉军中谋个差事。

也是郭松龄命好,在讲武堂当教官的时候遇到了在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并且借助张学良迅速上位,成为奉系中新兴的势力。

但是辅佐的人不同,所以彼此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新派中士官派和陆大派的矛盾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也和奉系中的派系有关系,杨宇霆作为张作霖的参谋长,并且主持整军经武,以杨宇霆为首,逐渐成为奉系中的新派人士,对于奉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新派的发展,郭松龄逐渐以新派的陆大派的身份崭露头角,也就和杨宇霆的士官派形成了对比,杨宇霆毕竟是日本陆士毕业,而郭松龄是陆大毕业的,郭松龄并不厉害,厉害的是张学良,张学良才是新派的核心力量。

张作霖扶持陆大派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当时杨宇霆和徐树铮合谋,要发展个人的势力,并且用奉军的钱编了四个旅,被张作霖发现后赶出了奉系,后来发现离了杨宇霆不行,又重新启用了。

这回老帅也学精了,扶持一个陆大派和其抗衡,所以郭松龄并不是有什么过硬的本事,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还违反军令,擅自进行行动,并且还一度有带兵回沈阳的打算,是张学良把他拉回来的,而第二次直奉大战是大势所趋,直系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所以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只要不像郭松龄不听指挥把部队拉走,基本冲上去就赢了,反而是郭松龄扯了后腿。

郭松龄野心勃勃,都要征服宇宙了,还在乎杨宇霆

但是郭松龄认为其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应该得到自己得到的那份,实际上张作霖已经给其七万精锐,只是差了一个地方大员的身份而已。

而杨宇霆跟张作霖混这么多年,谋一个地方大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杨宇霆等人在江苏和安徽没等站稳脚跟就被孙传芳打回来了。

这被郭松龄看成是自己打地盘给杨宇霆丢,所以新生不满,后来经过冯玉祥策反,郭松龄野心勃勃就要推翻奉系自己取而代之,然而,郭松龄打出的却是“清君侧”的名义,要求张作霖让位于张学良,并且严惩杨宇霆等人,等郭军军事上占优的时候,又抛开张学良,将自己的野心暴露的一览无余。

所以,在郭松龄的眼里,没有谁是真正的朋友,出了他自己所有阻挡他上位的人,都是他的仇人,比如奉系中比他资历还老的姜登选就被其杀害。

杨宇霆在评价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时说了一句,都是少帅给惯的,其实杨宇霆也是被张作霖给惯的,在参谋位置上坐坐还可以,一旦到了主位还是不行,这就是两个人互相看不惯的原因,都是属于能看到别人缺点,看不到自己毛病的人。

3

郭松龄和杨宇霆不和 ,与奉系集团内部的派系斗争有关。按理说,郭、杨都是奉系集团中不可多得的才智之士,而且两人都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现代军事教育,均是胸藏韬略,足智多谋 ,能力出众之人,相似的教育背景应该让两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才对,可现实是他俩不仅不和,还相互憎恶、敌视,明争暗斗不断,矛盾很深。

原来,奉系军阀集团中分为新旧两派。旧派都是和老帅张作霖一起拉杆子、打江山的老哥们,主要人物有张景惠、吴俊升、张作相、汤玉麟、孙烈臣等等;新派是指后来引进的出身军校的新式军政人才,先是招揽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等留洋派加入奉系,后来又有毕业于陆军大学的郭松龄以及东北讲武堂的张学良等一大批少壮派军事精英加入了进来。

而在新派中又分为“士官派”和“陆大派”。“士官派”指那帮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将领们,比较出名的有姜登选、韩麟春、王树常、于珍、邹作华、臧式毅、何柱国、关玉衡、熙洽等等,奉杨宇霆为首脑;“陆大派”指出身北京陆军大学以及保定军校的将领们,核心成员有魏益三、刘伟、齐云、范浦江、刘振东等人,以郭松龄为首。

按张学良的说法,奉系军队中除了张作霖和他那伙起自绿林的旧部掌控了一部分兵力外,最精锐的主力分别被杨宇霆、郭松龄两派所掌握。张学良如此评价道:“杨与郭才略相当,专横跋扈亦相似,正所谓两雄不能并立”。

老派、士官派与陆大派之间,最突出与最激烈的当属郭松龄与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之间的矛盾。夹在中间的张学良只得从中斡旋,极力调和。这一时期,才能与性格同样突出的郭松龄对自己的学生、未来的少帅张学良还是比较服从的,张对郭也很钦佩与信任。

需要指出的是,张作霖的老派和留学东洋的士官派都被视作“老帅派”;而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保定派、讲武堂派的成员因年纪较轻,因此又被称为“少帅派”。

不团结是中国人的通病 。有中国人的地方必定山头林立,派系倾轧,内斗不断。这是中国人的劣根,传统文化的糟粕,民族的悲哀。

张学良从讲武堂毕业后进入了军界,在父辈的提携以及教官郭松龄的尽心辅佐下,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立下了战功,之后他率军南征北战,很快就少年得志,荣升少将军衔,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张学良倚重郭松龄,他想改造旧军队,又经验不足,便开始重用郭。张学良认为,郭松龄是正规军事院校毕业,军事知识丰富,且为人正直,能征善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才,遂极力向父亲张作霖举荐,张作霖也希望儿子能尽快掌握军权,于是郭松龄被委任为卫队旅参谋长兼二团团长。

郭松龄果然了得,他一上任,就整肃军纪,整饬弊端,裁汰冗员,严格训练,不到一年,卫队旅被他打造的军纪严明,作风顽强,面貌焕然一新,各项训练指标均冠于全军。

张学良和郭松龄关系亲密,彼此推心置腹,笃信不疑,郭松龄对张学良也是忠心耿耿,尽心竭力,万难不辞。之后,张、郭率部到黑龙江、吉林等地剿匪,屡立战功,名声大噪。

之后,张、郭率军参加了两次直奉战争,屡建奇功。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军势力大增 ,所占地盘也迅速扩大。段祺瑞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任命张作霖节制总督东三省所有军政事宜;任张宗昌为苏皖宣抚使、第一军军长;张作相、吴俊升为吉林、黑龙江督办;阚朝玺为热河都统;李景林督办直隶军务善后事宜;韩麟春为第二军军长 。不久,段政府又任没有立战功的杨宇霆为江苏督军;姜登选为安徽督军。

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胜。杨宇霆荣升江苏督军,李景林、张宗昌等都有了自己的地盘,唯独立下赫赫战功的郭松龄功高而无赏。郭松龄自然怨愤不平,尤其对无尺寸之功却成为封疆大吏的杨宇霆异常不满。

张学良、郭松龄率一、三联军攻克秦皇岛后,麾下总兵力已达六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后来又扩编了两个炮旅,张任总司令,郭为副总司令,所部分驻在京奉铁路沿线,东至锦州西至廊坊,都是张、郭的势力范围。当时张学良正忙于创办空军,就把实际指挥权交给了郭松龄。

郭松龄虽然立大功而不赏,但军权在握,所部又是奉军中最训练有素、装备最好、最骁勇善战的精锐,杨宇霆曾经向张作霖进言,说郭松龄和张学良走的太近,而且郭为人桀骜不驯,又大权在握,恐怕会尾大不掉,日后必生祸患,应当防患于未然,予以适当的裁制、羁縻。张作霖本来就不太喜欢郭松龄,认为他思想左倾,且恃才傲物,认为杨宇霆的意见值得采纳并重视。

不料,杨宇霆竟一语成谶,他的担忧不久后就成为现实。

1925年11月14日,也就是郭松龄倒戈反奉的前几天,张学良召集郭松龄、李景林等人到天津开会,在会上,他转达了老帅张作霖进攻冯玉祥国民军的密令。郭松龄反对动武,力主和平。会上,郭松龄、李景林反对老帅、拒绝执行其命令的气氛已经很明显了。郭松龄等人都对没有战功而获江苏督军高位的杨宇霆深表不满,郭与杨积怨尤深,他在会上沉默无语,似乎在思考什么。

对于郭松龄在暗中策划反奉行动,张氏父子已经隐隐有了不祥预感。天津会议结束后,郭松龄称病住院,张去医院探视,郭愤愤不平的说:“东北的事情就是坏在杨宇霆这帮人手上。这次兵败江苏,东北军损失了3个师的兵力,杨被驱逐,令我军名声扫地。我们拼死拼活打下地盘,又得被留学生抢功,我是不愿再去当这个‘炮头’了” 。

他还肆无忌惮地说:“上将军(指张作霖)脑筋陈旧,又被群小包围,恐已无法挽救,我建议 父退子继,由你少帅接任震威军总司令,改良东北政局,我愿竭诚拥护”。

张学良本来想传达老帅催促进兵的命令,见他如此说,不禁骇然:这不是要造反吗?见郭拒绝出征的态度十分坚决,他也无可奈何,只好黯然告退。

1925年11月25日,郭松龄举兵倒戈反奉事件突然爆发。郭军同室操戈,先胜后败,郭松龄和夫人韩淑秀均被张作霖下令处死。

事后,张学良总结郭松龄起兵反奉的经验教训时说:“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各路人马在胜利后都扩充了,张宗昌出战时只有一个旅,胜利后扩编成好几个军。李景林也由一个师扩编成三个军。但是我的部队没有扩编,我的部下都很失望,郭松龄嘴上不说,心里难过得很,所以,他后来倒戈,这个原因也有一点。我曾说过,我父亲他不听我的,他要听我的,郭松龄不会倒戈反奉的”。

“还有就是他说过,我倒霉,当了你的部下,你被老帅压着起不来,我在你手下,我也被压啊!人家都有地盘了,江苏督军、安徽督军、山东督军、河北督军,我们却什么都没有,打硬仗都是我们的人,可庆功受赏的却不是我们,而是他们”。

由此可见,郭松龄起兵反奉,是不满于有功不赏,尤其是对大帅面前的红人杨宇霆无功却被封为江苏督军而心生怨恨,这才铤而走险、倒戈反奉的。

杨宇霆文武俱全、治军也很严格,深得张作霖青睐与倚重。杨宇霆和耿直的郭松龄不同,他性格圆融,善于钻营,因而快就博得张作霖宠信,被看作左膀右臂,柱石之臣,甚至将私人印章都交给他保管。

杨宇霆以诸葛自命,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他在张作霖的关照下青云直上,叱咤风云,红极一时,很快就成为能左右东三省军政的炙手可热的显赫人物。

进入奉军后,他从见习排长一路扶摇直上,历任军械厂厂长、师参谋长、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议、奉军总参谋长、江苏督军、安国军总参议、奉军第3、4方面军军团长等要职。郭松龄对杨宇霆的为人很不齿,且认为他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立过战功,加上两人都是心高气傲之人,相互不屑,绝不肯相互妥协,遂致矛盾愈演愈烈,无法调和 。可以这么说:郭松龄起兵反奉,与其说是针对张作霖,不如说是针对杨宇霆。 张学良继任少帅后处决杨宇霆、常荫槐,面对众人的质疑,他解释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杀杨宇霆 ?杀杨宇霆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可以这样说,杨宇霆是死在郭松龄手里,死在郭松龄事件上 ” 。由此可见,“少帅派”的人都认为郭松龄之死和杨宇霆有莫大关联,杀杨宇霆就是替郭松龄报仇,足见两人的嫌隙、矛盾有多深,两派的明争暗斗是多么的诡谲激烈。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辛苦 严禁剽窃】



4

北洋军阀虽然号称直、皖、奉三大派系,但实际上奉系和直、皖两系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直系和皖系军阀的老底子,基本上都有北洋军或者晚清新军的底子,具有一定的近代化军队的特征。而奉系的前身,则基本上都是东北各地的保安队,文盲率极高,几乎全是大字不识的粗人

这些奉军的老班底,以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吴俊升等人为代表,被称为旧派。因为他们当年是跟张作霖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们,又是张作霖是拜把子的兄弟。因此在张作霖独霸东三省后,他们也都跟着张作霖一起成为奉系的领导人。这些人的优点是非常团结,对张作霖非常的忠诚,东三省在他们的控制下,基本上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但同时,老派人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普遍不会带兵打仗。让他们带几百个人打个游击还可以,指挥大兵团作战就不行了。跟直系和皖系争天下,靠这些老派人不行



作为奉系扛把子的张作霖也认识到了这个尴尬的问题,因此他任用了一批有军校背景的科班生来帮他训练新式奉军。这批被张作霖启用的新式军官被称为新派。新派奉军的特点是会打仗,会建设,会练兵,但是他们在东北没有基础,必须依附于老派才能发挥自己的本领。于是,这批奉系新派军官就分成了两派人,分别是“士官派”和“陆大派”。

士官派也就是所谓的留洋派,普遍都有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的经历。这一派的领导人就是杨宇霆。由于杨宇霆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跟他是校友的常荫槐、姜登选等人也跟着沾光,被张作霖委以重任,掌握了奉军的一部分实权。

陆大派也就是所谓的本土派,大多毕业于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这一派的领导人就是郭松龄。由于郭松龄得到了张学良的赏识,因此对李景林等陆大派的人也格外的重用。这一批人在奉军中也掌握了一部分实权。

也就是说,士官派因为杨宇霆,傍上了张作霖这条大腿;陆大派则因为郭松龄,傍上了张学良这条大腿。



老派要掌权,新派也要掌权,但是奉系的蛋糕就那么大,哪有那么多的实权职务给新派将领来分呢?这样一来,新派内部之间就势必要争权夺利。因此,杨宇霆和郭松龄的矛盾往大了说,是士官派和陆大派的派系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

杨宇霆因为进入奉系比较早,再加上当时东北的问题是军队不够正规化,这些真是杨宇霆的强项。因此杨宇霆率先得到了重用,在他的改革下,奉军的军纪和战斗力得到了加强,并且还办起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可以独立的生产各种武器。

另一方面,杨宇霆由于曾经留学日本,对于日本政坛很了解。他的外交能力,多次帮助张作霖在与日本的谈判中获利。比如日本每次要求张作霖签卖国条约时,张作霖就让杨宇霆负责谈判。杨宇霆每次都据理力争,通常都能把日本人的刁难驳回,把损失减少到最少,是个让日本人非常头疼的谈判对手。张作霖没有杨宇霆帮忙,很多事情他搞不定


但是杨宇霆的问题在于他不擅长打仗,这就给了郭松龄崛起的机会。毕竟军队最主要的还是要能打仗,军纪再好,装备再好,不能打仗也是不行的。郭松龄没有杨宇霆治军和外交的本事,但是他会打仗!在他的指挥下,奉军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都有比较好的表现。作为郭松龄的顶头上司,张学良也正是依靠郭松龄建立的军功,在东北军内部一路高升,成为了少帅。

张学良的弟弟不服他,他就说自己的地位是靠战场搏命得来的。比如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奉军其它各路都被打败了,只有张学良率领的一路部队是唯一打了胜仗的。其实,这都是因为郭松龄能打,他自己狗屁不是。正因此,张学良对郭松龄有一种依赖感,离开了郭松龄,他什么都干不好。

也就是说,杨宇霆和郭松龄在奉军中,一个管军令,一个管军队。都有自己各自的势力,相互牵制。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军进入关内,实力大大加强。既然蛋糕做大了,就需要重新分配权力。杨宇霆因为自视过高,已经不满足于参谋长的权力了,他也想管军队,这就触犯了郭松龄的利益,于是两个人就闹掰了。若是换作两个佛系性格的人,他们的这种矛盾还是可以妥协的。但偏偏他俩都是有性格缺陷的人

就比如郭松龄,他的优点是能打仗,但缺点是不苟言笑,沉默寡言,并且心胸狭隘;再比如杨宇霆,他是张作霖的心腹智囊,在建设和外交方面有功劳。但他恃才傲物,有时候甚至将张学良也不放在眼里,并且还喜欢搞自己的小团体。两个同样才华横溢,却性格都有缺陷的人在一起,必然会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他们又都不愿意跟对方妥协。

最终因为郭松龄的问题,两人彻底搞掰。郭松龄在冯玉祥的忽悠下起兵反奉,口号就是要惩办杨宇霆。当然了,这仅仅只是他的口号。实际上还是内讧而已,主要目标是张作霖。杨宇霆只是一个靶子。


说实话,在奉军之中,不管是郭松龄还是杨宇霆。他们都是地位很尴尬的人。杨宇霆虽然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可是他在奉军中是没有根基的,完全是靠着张作霖的赏识才能掌握一点点权力。张作霖一死,他就完全没有靠山了。

而郭松龄比杨宇霆也好不到哪去,他虽然能打仗,但是奉军是姓张的,不是姓郭的。不客气的说,没有张学良的重用,郭松龄也是啥也不是的人。他当年在南方跟孙中山混过,也是混不出头了才回的东北。张作霖本想把他留给张学良,让他做一个太子太保式的人物,只是可惜政治理想不同。最终把自己坑死了。

所以,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太高估了自己的利用价值。郭松龄是死于他看不穿这个社会的本质,而杨宇霆则是死于他太高看了自己的价值。最后一个被暴尸,一个被枪毙。

5

郭松龄被少帅张学良视为精神支柱,而杨宇霆则是老帅张作霖最重要的智囊团成员。两个人都是奉系极重要的人物,却为什么不和呢?

第一,派别不同。随着奉系的不断壮大,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麾下的奉系不可避免的逐渐分为几个派别,即老派和新派,而新派又分为士官派和陆大派。老派主要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是跟着张作霖从土匪一直到现在的起家老人,如张作相、汤玉麟等人,这些人与张作霖感情最为深厚,也是奉系的实力派。

而所谓的士官派,是指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过的等人组成的一派,他的代表就是杨宇霆,成员包括姜登选、常荫槐等人。而陆大派指的是在中国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曾经就读过的人员,陆大派的领袖就是郭松龄,少帅张学良也与陆大派最为亲近。

毛主席曾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随着势力的膨胀,或为公或为私,拉帮结派几乎成为必然。而不同派别的明争暗斗,也往往势同水火。作为不同派别的领袖,杨宇霆和郭松龄不和也就成为必然。

第二,郭松龄和杨宇霆追求的政治理想不同。郭松龄更像东北军中的少壮派,他更加激进,也更为爱国。郭松龄一直视日本为东北的最大威胁,一直主张“精兵强卒,保卫桑梓,不事内战,抵御外辱”。而杨宇霆则更像一个老派的精明人物。他考虑最多的不是家国,而是派别和个人利益。因此在杨雨婷看来,为了维护奉系利益,对外妥协,无论是日本还是沙俄,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郭松龄和杨宇霆的性格不合。郭松龄和杨宇霆都是有性格缺陷的人。郭松龄虽然军事才华横溢,也一直是少帅张学良的精神支柱,但郭松龄不苟言笑,沉默寡言,并且心胸狭隘。而杨宇霆则是老帅张作霖的心腹智囊,在建设东北,尤其是筹建兵工厂和对日联络方面,均有功劳。因此他恃才傲物,喜欢组成小团体,自恃功劳,有时候甚至将张学良也不放在眼里。两个同样才华横溢,却性格都有缺陷的人在一起,必然会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

最终两人的结局不是很好,1925年,郭松龄与冯玉祥和李景林突然结成同盟共同反奉,突然倒戈的郭松龄势如破竹,一直打到沈阳城下才被张作霖击败,被俘后的郭松龄,被张作霖枪毙后曝尸3日。而郭松龄的反叛,也使得奉军元气大伤,最精锐的奉军几乎都在内战战场上被消耗。

而在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后,少帅张学良即成东北军首领位置。由于杨玉婷与张学良严重不合,1929年,杨宇霆、常荫槐被张学良枪毙。

6

(张学良)


表面上是郭松龄与杨宇霆不和,实际是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权力斗争。


当然,这不是说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就是互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是一个很简单的权力运行逻辑。


假设我们把东北军看做是一个公司,那么张作霖就是这个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张作相、杨宇霆、姜登选这些人就是他打天下的老伙计,担任公司的副总、VP。


张作霖想培养第二代,就拿了一个新部门给儿子张学良管,还给他配了一个能力很强的职业经理郭松龄。(张作霖委任张作霖、郭松龄练新军)。


偏偏公司传统业务纷纷亏损(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惨败),而张学良与郭松龄负责新部门业绩斐然(第二次直奉战争)。


这个时候作为儿子的张学良自然希望父亲论功行赏,然后把他张学良看好的公司的年轻人(郭松龄、王以哲)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比如让几个尸位素餐的老VP退休。


而张作霖自然觉得反正将来一切都是自己儿子的,而且之前老兄弟们汗马功劳不少,何必如此着急卸磨杀驴。


当然,张学良是不可能直接反对自己父亲,而张作霖为了维护张学良的声望,也不可能当众批评张学良。所以郭松龄和杨宇霆就成了张氏父子的代理人。


所以才会出现郭松龄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前居然直接向张作霖提出要求,让张作霖保证胜利后不会让杨宇霆担任重要职务;郭松龄之所以敢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他代表着张学良的利益。


而张作霖之所以答应了郭松龄,之后又全部不认账,实际上就是向郭松龄背后的张学良表明,奉系说话算数的还是自己,还轮不到张学良。


(郭松龄与杨宇霆)


所以之后我们看到杨宇霆虽然被张作霖任命为江苏督军,并且张作霖还答应让杨宇霆带一支部队一同赴江苏以壮行色的要求后,张学良不但不听从张作霖的命令,反而变本加厉,让原本驻扎在浦口的刘伟一旅调回河北,来公然杨宇霆的台,结果导致杨宇霆上任时只有一个卫队营。


这个时候出来拆台的不是郭松龄,而是张学良亲自下场。这说明最初希望杨宇霆别去江苏,并不是郭松龄一个人的意见。


杨宇霆担任江苏督军不到十天就被孙传芳、陈调元打回北京,除了他本人轻敌大意以外,张学良故意拆台也是重要原因。


事实上后来郭松龄反奉之初,张作霖一度以为是张学良指示,所以还专门给张学良去了一封语气特别客气,称呼张学良为“张学良先生”的电报,搞的张学良只能跳海明志。


、(张作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所以张作霖怀疑郭松龄反奉是张学良指示,就是因为张学良之前不止一次表现出对奉系最高权力的觊觎。


从这个角度说,郭松龄与杨宇霆并没有什么私人恩怨,他们两人的矛盾实际是张作霖与张学良关于奉系最高权力交接中的矛盾,这种矛盾无论是古代皇朝还是现代家族企业都不稀奇。


比如演员车晓的前夫李兆会,在仓促接手父亲公司后第二年就差不多把父亲留下的老人,甚至包括他的叔叔都开掉了吗,这和张学良何其相似。

7

杨宇霆与郭松龄,两人其实才能上是互补的,杨宇霆在政治和外交上有本事,但是他没有真正意义上带兵打仗,在军事上是个弱项。郭在军事和带兵及革新军队上有过人之处,但是在政治却是十分幼稚的。

其实这一点,老帅早就看出来了,所以和张学良说:东北不能只有郭松龄。老帅是想告诫一直和郭松龄亲近的张学良:这两个人都是人才,但又都不是全才,所以要互相平衡。但是这两人终究没有做成廉颇、蔺相如。杨宇霆的观点是想要继续往中原挺进扩大地盘,郭松龄则是想要扎扎实实开发好东北,让百姓安居。

首先,两人虽然同属奉系,但是派别不同。杨宇霆属于士官派,这个派系都在日本留学过,对日本比较亲近;陆大派是从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人员,这批人和张学良比较亲近,其领袖就是郭松龄。

正是因为杨宇霆曾经的留学经历,他无论是日本还是对沙俄的态度都比较宽容,而且为了奉系的利益愿意妥协,视野只在派系和个人的利益之上。但是郭松林在陆军大学之中接受到的教育让他对日本人十分憎恶,一门心思抵御外敌,两人的政治理想是不同的。

从两人的性格方面来说,两人的性格都有缺陷。张学良曾言郭松龄性格不好,像个女人,特别爱吃醋、小器,看不得张学良和姜登选、韩麟春在一起。郭松龄的军事才华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他的性格缺陷更大一点,心胸狭隘。所以在电视剧少帅之中,很多人都站在了杨宇霆这边,因为杨宇霆不会直接在别人面前说郭松龄的不是,郭松龄一提到杨宇霆就会炸锅,一直在张学良面前挑拨。

而杨宇霆心目之中只有老帅,老帅走后杨宇霆过于骄横跋扈,没有把少帅放在眼里。有人说杨宇霆是为了东北的发展什么的,但是要知道那个时候军阀混战,人、枪、地盘都是张家的私人财产,无论他地位有多高,少帅有多么无能,江山也不可能易主,归根结底还是张家的。杨宇霆始终不能弄明白君臣之道,不顾少帅的意见强行推行自己的观点,在这一点上他已经彻彻底底触碰了老张家的底线。

杨宇霆比较工于权术,一心想要栽培自己的势力,想要将自己的士官派陆陆续续插进军队之中,从而扩大自己在奉系之中的势力范围。但是郭松龄看出了他的用心,在张学良面前狠狠告了一状,他俩交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这里。1925年郭松龄以“清君侧”之名讨伐张作霖,矛头直指杨宇霆。老张平了此次叛变之后,杨宇霆把郭松龄夫妇给杀了。

郭杨之间的矛盾只是一方面,上升到少帅和杨宇霆之间的矛盾就已经不是私人矛盾,而是权力之争了。在争夺领导权的争斗之中,他们不断交恶,矛盾激化,最终造成了有你无我的阶段,转化成了华北集团内部的暴力流血事件。从张学良的角度上来说,杨是一定要杀的。他对杨宇霆的势力已经开始防备,毕竟杨在生前已经有架空少帅的气势,就像当年韩信和年羹尧一样,也必落得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而且现在总有人在诟病张学良竟然用硬币杀人,可见其昏庸。可是,用硬币正反来杀人更是表露出张学良优柔寡断的一面,这么优柔寡断的一人都忍不住要杀人了,可见事情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吧。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8

杨宇霆(1885----1929),字邻葛,北洋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张作霖左膀右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生,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颇有谋略。在东北有“智囊”、“小诸葛”之称。东北军系统中士官派的头面人物。

郭松龄(1883-1925)字茂宸,辽宁沈阳人,祖籍山西,奉系军阀爱国将领之一,毕业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后又考入陆军大学,早年受孙中山先生影响加入了新军同盟会,后投靠了奉系军阀张作霖,因为有北京讲武堂和韶关讲武堂的教官经历,被张作霖聘用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并由此结识在校学习的张学良并一见如故,亦师亦友,张学良口头禅:茂宸即我,我即茂宸


奉军内部分为三大派系,一是跟随张作霖起家的四梁八柱们(老派),有张作相,张景惠,吴俊升,汤玉麟,孙烈臣等人,把持了当时军政主要力量。二是总参议杨宇霆为首的一批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士官派)成员有姜登选,韩麟春、于珍等人,因以张作霖为靠山,连张学良也不被放在眼里。三是张学良鼎力支持以郭松龄为首,成而成员大多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大都担任师长,旅长等职务,郭松龄利用张学良的支持开始和杨宇霆甚至老帅们争权夺利。

郭松龄主张“精兵强卒、保卫桑梓、开发东北、不事内争、抵御外侮”, 坚持奉军应该执行“保境安民”的方略,深耕东三省人民福祉,富地强兵,严防日本人对东北的觊觎。

杨宇霆则吃准了张作霖逐鹿中原的野心,极力主张奉系势力向中原地区发展,问鼎北洋政权最高权力,导致两次直奉大战的爆发,最终文人王永江选择辞官归隐大连,武将郭松龄选择兵谏。


杨宇霆利用总参议的权职在奉军中大肆安插私人,以他为中心形成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一批奉军将领的小团体,在争权夺利时对“新派”颇多打压。第一次直奉大战时,杨宇霆公报私仇的枪毙了不少陆大派的军官,郭松龄一直都记着这个仇。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张作霖“论功行赏“,将山东督军给了张宗昌,江苏督军给了杨宇霆,安徽督军给了姜登选,而贡献最大的郭松龄在什么位置也没有得到,这使他们之间的矛盾达到极点。

郭松龄军事才华横溢,也一直是少帅张学良的精神支柱,但不苟言笑,沉默寡言,并且心胸狭隘。

杨宇霆则是老帅张作霖的心腹智囊,在建设东北,尤其是筹建兵工厂和对日联络方面,均有功劳。因此他恃才傲物,喜欢组成小团体,自恃功劳,有时候甚至将张学良也不放在眼里。

两个同样才华横溢,却性格都有缺陷的人在一起,必然会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他们又都不愿意跟对方妥协。种种原因导致郭松龄1925年被老帅杀,杨宇霆1929年被少帅杀。他俩要是有一个能活到1931年,日本人哪敢如此轻率就发动九一八?

9

郭松龄曾经跟随过孙中山,后来因为不受重用而投奔张作霖。郭松龄很幸运,他遇见了张作霖长子张学良,凭借张学良这层关系,郭松龄不断被提拔。不过郭松龄治军确实很有一套,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也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郭松龄治军严格,因此他有个响亮的外号“郭鬼子”。

而杨宇霆也算得上是一位大才,早年留学日本,后来跟随张作霖,张作霖十分信任他,让他当东北军总参谋。当时东北夹在日本和俄国两大帝国之中,杨宇霆经常为张作霖出谋划策,使东北在日俄之间游刃有余。

郭松龄与杨宇霆之所以不和,首先在于他们对于奉军的未来有着不同的见解。郭松龄认为东北军不应该再参与关内争权,东北在日俄之间能完整保留已经不容易了。郭松龄希望张作霖保存实力,防止日本人进攻东北。而杨宇霆则不断鼓吹张作霖入主关内,与直系争夺政权。

其次是郭松龄与杨宇霆在东北军的斗争,一山不容二虎,郭松龄与杨宇霆都有着极大的野心,因此他二人的斗争是在所难免的。

10

由于奉军内部有很多派系之分,所以也导致了郭松龄和杨宇霆之间的矛盾,当时奉系中有很多一路跟随张作霖的老臣,他们对于张作霖忠心耿耿,后来也受到了张作霖的重视,奉系内部的很多实权都掌握在这部分人手中。另外还有两股势力,分别是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以及以郭松龄为首的派系,当时郭松龄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所以郭松龄有和杨宇霆叫板的实力,当时两人势同水火。

郭松龄和杨宇霆之间的政治主张不同,这是导致两人出现矛盾的直接原因,郭松龄希望可以加强奉系的作战实力,同时要对东北地区进行保护,积极发展民生,避免受到日本人的威胁,所以郭松龄的整体思路就是为民谋福利,同时不断加强军事实力,他认为这是奉系应该坚守的发展路线。但是杨宇霆和郭松龄的想法并不同,杨宇霆的政治主张都是以张作霖为主,在杨宇霆眼中,张作霖当时一心要进攻中原,所以杨宇霆主张大力发展中原,并将奉系的实力不断加强,并冲击北洋政权。杨宇霆还为此开展了两次直奉大战,他为了达到目的在奉军中安插了很多自己人,还组建了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员组成的政治团体。

杨宇霆为了打击郭松龄,曾经多次采取了打压措施,还除掉了大量的军官,对此郭松龄是十分介意的,也将杨宇霆的种种作为牢记在心中,并伺机报复。但是经过了第二次直奉之战后,张作霖给杨宇霆等人都升了官,唯独将郭松龄刨除在外,实际上郭松龄也立下了很多功劳,这自然让郭松龄不平衡,也加剧了他和杨宇霆之间的矛盾。郭松龄和杨宇霆不同,郭松龄这个人平时不太爱讲话,但是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才得到了张学良的重视,只不过郭松龄心胸狭窄,容易记恨,这就是他的人格缺陷。

当然杨宇霆也有很多性格问题,他虽然是张作霖的心腹,也经常给他出谋划,杨宇霆曾经立下很多功劳,这些都被张作霖看在眼中,但是杨宇霆这个人不太谦虚,有一点功劳就沾沾自喜,还喜欢组建小组织,对张学良也不怎么尊敬。郭松龄和杨宇霆都有优点,也有一些性格缺点,他们后来也因此被除掉,如果他们可以不计前嫌,一起努力发展奉军,可能会做出更多突出功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