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重来,但以今人对当时时势的判断,很难说有什么是绝对的答案。
首先应看清朝是如何取代明朝的!稍识历史的人都知道:清军的入关是取代明朝的标志性事件。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从此中细析,清军是如何入关的?如没有吴三桂的投降,清军是否能顺利入关?清军入关后的是否足以应付国内的形势?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标志着明王朝的灭亡!紧接着,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成立,是年亦为永昌元年。此时的中国正是山河破碎,朝代更迭之际,各路势力风云际会!
大清的铁骑列阵于山海关外,大顺的义军挟胜利之威也扑面而来。夹在多尔衮和李自成之间的吴三桂作为第三方力量进退维艰。他的力量无论与哪一方相比都难以抗衡。所以他只能投靠于某一方,以改变军事力量的对比。面双方都清楚形势,均向其送来招降书信!
(吴三桂画像)
历史上吴三桂是投靠的满清政府!但细细读史,其实还是有可能出现变数的! 细节一:崇祯帝死后二十余日,吴三桂率五万将士在山海关前,尽白旗白幡、白盔白甲,整齐肃穆面向西南方向;吴三桂摆案焚香致祭,与众军士悲声大作、恸哭不已。这表明吴三桂内心并非是想降清的;
细节二:《明史·流寇》称:"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 吴三桂给留在京中的父亲写信一封"接二十日谕,知已破城。欲保家口,只得降顺。达变通权,方是大丈夫"。吴三桂此时为保家人已有降大顺之意。而后发兵至滦州时,有消息传来,称陈圆圆此刻已被大顺军大将刘宗敏所劫掠,但得知圆圆遭劫后,吴三桂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愤而降清。
(李自成画像)
结语:据以上我以为如果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攻陷北京后。能整顿军纪,约束属下;宽以待民;对前朝臣工能尽安抚之责,而非抄家搜刮;致京城社会稳定。优待吴家一门,或可争取吴三桂的兵力来投,再结合大顺军四十余万部众,坚守山海关。那么多尔衮想入关,绝非易事!而后新朝成立,新君图治,安养生息二十年!大清朝如何能取明而代之呢?
以上是个人之见解,未必正确!但历史往往就在人的一念之间发生着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