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汉演义》记载:“天不杀韩信,君不杀韩信,铁不杀韩信”。

其实原本是“五不死”,那么这个五不死又是怎么来的?刘邦为什么会承诺这些?

当年韩信帮助刘邦鞍前马后,荡平天下,在与项羽对战的时候,项羽不敌,韩信一路追赶,未曾想,韩信追到荥阳时就按兵不动,下令所有部队士兵原地待命,这可把刘邦急坏了,刘邦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候张良和萧何跟刘邦说“韩信这是故意而为,意思是想让主公封赏呢!”

刘邦一听,虽不高兴,但是韩信确实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如今关键时期,先答应了韩信再说吧,于是封韩信为“三齐王”,所谓“三齐王”就是指“与地王齐,与天王齐,与君王齐”,韩信似乎还不满意,刘邦看出韩信心思,就决定赐他“五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

这下韩信才满意,便下令追击项羽,后刘邦灭掉项羽,结束了楚汉之争,统一天下,然韩信势力过大,刘邦整日忧心忡忡,但是却无可奈何,毕竟君无戏言,答应的“五不死”,现在却成了自己的绊脚石。

刘邦的妻子吕雉,也就是吕后看出刘邦心中所想,于是对刘邦说“陛下,您这件事就交给我处理吧!”

吕后又是如何破解这“五不死”的?

因有人说韩信谋反,吕后决定召韩信进宫,可是贸然前往,韩信不一定会来,于是派萧何去请,韩信见萧何前来,于是放松了戒备,进了宫中,前脚刚迈进宫殿,就有人将大门关闭。

吕后开口便说:“韩信,你可知罪,你忤逆犯上,犯下谋反罪,陛下念与你有恩,特让我来杀你。”

韩信也懒得解释谋反一事,直接说道:“你怎么杀我,当年陛下允诺我五不死,你可以问陛下。”

吕后:“这我自然知道,陛下没有办法,我可有,你且看看你在什么地方!”

韩信四处打量,发现宫殿阴森,抬头往上看也是不见天日(见天不死),往下看并没有踩在地上而是厚厚的地毯(见地不死),此时刘邦也不在场(见君不死),这时韩信心里有些发慌。

韩信假装镇定称:“那又如何,天下没有捆我韩信的绳,杀我韩信的刀!”

吕后:“杀你自然是用不上这些,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又怎么会召你进来。”

说完吕后就让身边的宫女拿着棒槌,活活将韩信打死,但是这个说法不严谨,说韩信一个大将军岂能被十几个宫女打死?所以也有另一种说法,吕后在韩信进宫后,早已埋好的陷阱瞬间将韩信吊起,就这样,韩信被吊在长乐宫的大钟内,不见天日,脚离地面。

吕后让宫女拿着早已准备好削尖的竹子,对着韩信一顿击杀,最后韩信被竹子刺死。

那么历史上韩信究竟是如何死的?

楚汉之争结束之后,韩信很快就被解除了兵权,徙为楚王,韩信就国后,经常有陈兵出入,后被人告发谋反,公元前201年,刘邦采用了陈平的建议,假装游云梦,趁韩信松懈,将其一举拿下,押送至洛阳,赦为淮阴侯。

韩信不满,随着陈豨谋反,刘邦亲自领兵,前去平叛,韩信与陈豨私底下有接触,据说原本想要突袭吕后和太子,结果又被人告发,吕后便于萧何用计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将其斩杀,并灭了韩信三族。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尽管刘邦对韩信允诺了三不杀,也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但是吕雉何许人也,她自然有办法在不违背三不杀的原则下杀韩信!吕雉逼迫萧何写信邀请韩信到宫中述事,然后污蔑韩信造反,命令宫女将韩信眼睛蒙上,装入麻袋,吊在空中,用木棍乱棒打死。韩信双眼被蒙,又吊在空中,因此是不见天,不见地,用木棍打死也满足见铁不死的原则。刘邦在出征途中听闻吕后处死了韩信,他的心态是“且喜且怜之”!

韩信的一生可用一句话概括“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兵仙,韩信可谓千年难得一遇!韩信从小就志存远大,他不是读书练剑,就是谈兵论道,家道中落之后饭都吃不起!韩信作为贵族,不愿意去当农民,也不愿意去当商贾,更不愿意去当乞丐,最终一个洗衣服的阿姨见他可怜,每天给他一点食物充饥,以此维持生计。可以说没有漂母的存在,韩信早就饿死了,存活韩信的那个妇人就是漂母。

吕雉是秦末汉初的重要政治家,她做事果敢,行事毒辣,是一个十分厉害的狠角色!天下大乱之后,吕雉到处说刘邦是天帝之子,斩的那条小白蛇是妖怪,以此鼓励刘邦起兵反秦,谋一个帝王将相当当。吕雉权谋高超,击败了情敌兼政敌戚夫人,又笼络了朝中实权大臣;汉朝建立后,刘邦忙着平定各地叛乱,消灭各地异姓王,汉朝的内政实际上是吕后在主持。吕后为了保证大汉将山永固,替刘邦诛杀了不少功臣,处死战神韩信就是吕后一手操持的!

韩信最开始投军时跟着霸王项羽,获得了将军钟离眛的赏识,被推荐给项羽做持戟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出谋划策,都被项羽大声呵斥,认为他一个小兵不当谋画军争!最终韩信离开项羽进入汉营,意图扶持汉王夺天下!韩信名不经传,得不到汉王重用,丞相萧何看出了韩信的才能,月下追韩信,并用身家性命推荐韩信做汉军统帅!之后韩信率汉军出关,击败三秦,夺取关中之地;然后刘邦脱住项羽,韩信四处攻城掠地,扩大汉军实力。汉朝三分之二的天下是韩信打出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大汉朝!最终功高震主的韩信被刘邦忌惮,暗示吕后处决韩信,吕后逼迫萧何约韩信入宫,最终成功诛杀韩信!

3

韩信帮助刘邦打江山,追赶项羽,追到荥阳时,按兵不走了。刘邦不知怎么回事,去问萧何,萧何说:“他这是讨封哩。”刘邦立时就封韩信为“三齐王”,就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他“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韩信这才去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为刘邦打下了江山。

刘邦坐了江山后,怕韩信势力大,压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杀死韩信,可是自己亲口封了韩信“三齐王”、“五不死”,怎么杀他呢?他想了个杀韩信的办法告诉了吕后。

吕后召韩信进宫,对韩信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五不死的,这事我得当面和君王说说。”吕后说:“哼哼,你见不着君王了,你看看你来在了什么地方?”韩信一看周围阴森森的,往上看顶棚遮得严严的看不见一丝天,往下看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一点点地,又见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叫苦。没等韩信分辨,吕后又说:“君王封你'五不死',我们都按君王的意思办了。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捆你的绳,没有杀你的刀,这些我们都不用。”说完,一挥手,两旁几十名宫女个个手拿棒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

韩信为何会被杀呢?


其一是,有很大的刘邦授意因素。我们知道,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那时,刘邦54岁,韩信才29岁。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在当时的天下,他的威望是很高的,一旦造反刘邦是没有胜算的。关于这一点,刘邦是非常非常的忌惮,况且,韩信还这么年轻。所以,刘邦是怎么样也会让韩信死在他前头的。因此,在刘邦领兵讨伐陈豨叛乱前,完全有授意吕后趁机铲除韩信的旨意的可能,因为这比让他这个皇帝亲自下手更稳妥。这就不难解释,在刘邦平叛回来知道韩信被杀后,先喜后悲的表现了。

其二是,与吕后的深谋远虑有关。刘邦称帝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而在楚汉对峙荥阳时,刘邦受过箭伤,未痊愈,一直有伤痛。这点吕后是知道的,所以她也保不准刘邦还能撑多久,必须为将来考虑。吕后的儿子刘盈是个文弱的小年轻,尚未成年,一旦刘邦驾崩,自然无法驾驭韩信。吕后知道,太子今后要继承大统,所以要为儿子去掉荆棘。加上,吕后想让自己专权,一直想要重用外戚,而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将,这就造成大臣与外戚之间的矛盾,因此杀掉韩信便可独揽大权。

不得不说,像韩信这么一个军事上的大才,在政治方面却表现出很大一片空白,沦为了那些政治家、阴谋家的掌间棋子与玩物

4

准确的来说当年刘邦给韩信的承诺是“三齐王五不死”。“三齐王”即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五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王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更没有杀他的刀。其实这句承诺最早的版本是出现在明小说家甄伟所写的《西汉演义》一书中,后广为流传,并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实际上这段话并未出现在传统意义上我们所熟知的正史中,而是出现在各种民间所编修的演义亦或野史中,所以到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个比较流行的关于韩信得到“五不死”承诺的故事版本。据说当年韩信还是一个以砍柴为生的樵夫时,他的家中只有一位瞎眼的母亲,所以生活的很贫困,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但是就是这样的生活,他也时常去接济自己那更为贫困的在做风水先生的老邻居。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接济下,那位老风水先生被感动了,于是在某一天这位风水先生跟他说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位风水先生跟韩信说到“在这后山中有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如果我比你母亲先死你把我葬在那里,我保你一生可大富大贵,当然如果你的母亲比我先死葬在那里,你就可出将入相,位列一人之上万人之上”。就这样韩信知晓了这个秘密,而后就这样平静的过了数年的时间。直到某一天风水先生病重了,就在这个时候韩信想到了数年前风水先生跟他说的那个秘密,他的脑中一直回荡着“如果你母亲比我先死,你必能出将入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话。



但是事实上在当时他的母亲身体还是很硬朗,丝毫没有病重的意思。可是现在的风水先生却快不行了,不过如果风水先生先走然后葬在那里,韩信顶多就是大富大贵,可是韩信显然不想如此。最终韩信决定活葬其母,在风水先生还没死的时候,就将自己的母亲活着葬到那个风水宝地上。之后风水先生听到风水宝地传出动静,他来查看的时候,眼见韩信居然生葬其母,并十分痛心的说到“天地昭昭,活葬其母,得天理不能得地理,得地理既天理难容”。



而后在数十年的时间,韩信果然凤凰腾达,先是做了刘邦的大将军,然后又坐上了“齐王”的位置,真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此时的韩信虽然享受着无上的尊荣,不过却无时无刻不再担心着风水先生最后的那句话,他每天都在害怕着自己活葬其母会遭天谴。所以最后他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刘邦,而刘邦为了不让韩信遭受到天谴,于是就下令全国的任何铁器都要写上这么一段话,那就是“刀不斩韩信、见天不杀韩信、见地不杀韩信”。



但是此时的刘邦是因为器重并且需要韩信才给了他如此优厚的承诺。不过众所周知在古代君王对待功臣向来都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对韩信来说也不例外,当刘邦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后,他对韩信的存在越发的感到如芒在背,每每想到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不过无奈刘邦曾经亲口答应过韩信,不会杀他,如果现在杀了他恐对自己日后的名声不太好。所以刘邦一直都没有对韩信下手,不过不杀他并不意味着不整他,韩信在大汉建立不到数年就从齐王直接被贬到淮阴侯。



可是不管韩信得到如何的惩罚,刘家人注定是不会放过他的,刘邦不能杀他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不能杀他。最终刘邦的皇后吕雉对韩信下手了,她先将韩信骗到了皇宫中位于第三层的绣花楼中,然后将绣花楼的所有窗户全部密封,之后将韩信装到布袋中活活的闷死。而吕雉的这些安排恰好就没有违背“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王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更没有杀他的刀”的诺言,先是韩信是在绣花楼的第三层中,也就并没有看到地,后将绣花楼的窗户全部密封,也就看不到天,之后将他用布袋闷死,就更没有用到刀和绳子。



当然对于吕雉最后是怎么在不违背诺言的情况下弄死韩信的,除了以上所说的,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比如是最终以韩信的家人来逼迫韩信自杀,或是在将韩信装到麻袋的时候用竹签将他刺死。总之当时的吕雉杀掉韩信的时候并没有违背当年刘邦给韩信的任何承诺。其实只能说在当时不管刘邦给了韩信什么承诺,如果刘邦真想杀韩信,不管是怎样的承诺,刘邦总有千万种的方法让他死。



只能说韩信死的可惜啊!一代兵仙就这样惨死在一个女人的手中,曾经的韩信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但最终韩信还是毁在了权利的手中。

5

张良为保韩信诱使汉高祖刘邦写下赦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是演义书中杜撰的情节,真实历史上根本没这回事。

真实历史上,刘邦称帝后只是想削弱韩信的实力,从心里并没要杀韩信的意思。其实这不难理解,刘邦要集权,必须要收回韩信手中的兵权。于是把韩信从“齐王”迁封为“楚王”,意思是调离他曾经“耕耘”多年的地方,这就叫断其枝蔓。

做完这些刘邦并没有就此罢手,之后假借有人说韩信有谋反之意,把他又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并把他置于眼皮底下,只要韩信老老实实,刘邦断不会加害于他。

我们可以反推这个结论,吕后和萧何杀掉韩信后,刘邦得到消息时的第一反应是:“且喜且怜之”。喜的是终于除去了心头之患,怜的是韩信立下了不世之功就这样死去令人痛惜。



这从侧面说明刘邦很爱惜韩信这个人才,进一步说明刘邦不会轻易杀死韩信。

韩信之死怪不得别人,“天时、地利、人和”,该反时不反;落魄、猜忌、势衰,不该反时却要和陈浠里应外合谋反,真不知道韩信是怎么想的!

假如韩信真要谋反,刘邦写再多的赦书对他也没任何意义。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不少,比如,明朝的朱元璋就曾颁给了时任丞相的李善长两道免死铁卷丹书,最后李善长不是一样被杀了吗?

退一步讲,即便刘邦写了这道赦书,吕后、萧何杀韩信也没有抗旨,因为萧何懂律法,他之前是秦朝“律法文书”之类的官吏,精通法律的萧何为吕后出谋划策,巧妙破解了“赦书”的约束力。



我们来看看萧何为吕后出的妙计

话说边将陈浠谋反,之前陈浠和韩信早就联系好了,韩信答应陈浠起兵时,他乘刘邦平叛之机,做策应在宫中发动暴乱,趁乱杀死吕后和她的儿子们。

谁知道韩信做事不密,吕后得到了韩信要谋反的消息。她急忙找来丞相萧何商量对策。萧何以刘邦平叛成功凯旋归来为诱饵,特邀韩信来宫中庆贺。韩信不知是计,欣然前往。

韩信来到了长乐宫,刚进门就被士兵捆了起来,随后关押到了长乐宫的钟室。

萧河和吕后迈步来到了韩信面前,“韩信,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吕后冷冷地问。

韩信觉得此时辩解毫无意义,“人为刀葅,我为鱼肉,”说什么也没用。他只是说:“高祖曾对我许下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我希望吕后遵守律法,不要抗旨不尊。

萧河、吕后相视一笑,说,“韩信,今天我就让你死的心甘情愿”吕后把手一挥,旁边走来一个士兵,手里拿着一只面口袋。上去直接把口袋罩在了韩信的头上,然后用麻绳在他的脖子处捆了个死结。



韩信眼前顿时一黑,呼吸也变得不顺畅了。他有些疑惑,不知吕后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这时吕后说话了:“韩信,你还能看到天吗?”韩信明白了,这是吕后之前早就想好对付他的办法。

韩信仍不死心,觉得自己还有救。

“我不是还站在地上吗?你仍然没有权利杀我,如果你杀我就是违抗圣旨。”韩信用带着一丝慌乱的口气说道。

韩信话音刚落,士兵一拥而上。用绳子捆住韩信双脚,倒挂在了钟室半空中。

吕后微笑的走向前,在韩信的耳边轻轻说道:“说出来你最后保命的一项吧!时间不早了,你也该上路了”。

虽然吕后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在韩信耳中仿佛晴天霹雳。

人死之前都有求生的愿望,就好比落水的人,即便是一根稻草也要紧紧抓在手里,哪怕稻草的作用对他来说微乎其微!

韩信同样如此,因为倒挂血涌向了大脑,韩信眼中充血,他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天下没有杀我之兵,士兵都听我指挥,同样没有杀我的武器,你不能用铁杀我!”



吕后和萧何交换了一下眼神,吕后用手掌“啪、啪、啪”连击三下,随即跑进来了一群宫女,手持削尖的竹竿,围在了韩信四周。

这时韩信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只听到了嘈杂的脚步声。

吕后用调戏的声音说道:“韩信,谁告诉你杀人只能用士兵,杀死你这些宫女绰绰有余;谁告诉你杀人只能用铁,你没领教过削尖竹竿戳在身上是啥滋味吧?”今天我就让你领教一下女人们的厉害!

吕后把手用力向下一挥,宫女像疯了一样,拼命往韩信身上猛戳,仿佛是压抑的情绪瞬间迸发。也许她们在想,戳死一个战无不胜的男人是一个弱女子的荣耀。

结语:韩信就这样被杀死了,吕后采取萧何的计谋,既杀了韩信,又没有违抗皇帝的圣旨,讲真十个韩信也斗不过一个吕后。

文/秉烛读春秋

6

或許真有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装到袋子里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鐵,這様殺縂可以吧?

7

这个所谓的“赦书”就是小说编的,原出《西汉通俗演义》,史书上从来没见过这种说法。

而之所以这些以“评书”、“话本”为底本杜撰的“西汉初年故事”喜欢这样的桥段,在于对韩信之死的惋惜,以及对张良这个智囊形象的拔高和对吕后这个女性形象的极致丑化。

在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话本”、“评书”世界里,多数情况下,对于历史人物的描画是有典型套路的,比如对于“明君”的推崇,往往会让他成为一个比较虚化的符号,类似于《兴唐传》中的李世民。

对于“智囊”的偏爱,比如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种“能掐会算”的摇羽毛扇子的智慧象征,往往集善于一身,并有各种先验的预测性奇谋,而他们的挫折,往往被冠之以“天命”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对于“福将”则突出其“小聪明”及“狡黠”,对于“猛将”则突出其“高傲”及“憨傻”。

整体而言,即极致性突出角色的某一个性格特征和能力特征,以制造简单的戏剧冲突,以利于单一线索叙事。

而这之中,女性政治角色,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无论是吕后还是薛刚反唐中的武则天,都属于阴毒狡猾之辈。

而在韩信被杀的故事中,各个人物恰恰各居其位,张良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吕后的阴毒,都囊括其中。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张良根本没有记载参与了诛杀韩信的密谋,而只有萧何和吕后合谋,还是由萧何亲自骗韩信入宫朝贺,刘邦战胜陈豨。

而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韩信应该确实与陈豨密谋,要里应外合谋反,而吕后和萧何作为当时留守关中的决策者,属于典型的应付挑战者。

吕后“当机立断”杀死韩信,恰恰在前线战事没有结果之时,消灭了隐患,应该算是比较合格的政治选择。

而刘邦在战胜陈豨回朝听到韩信的死讯,也是且怜且喜,心情复杂,说明这个事件,并不是什么处心积虑地铲除异己,而是在网开一面后,一代名将部下仍要走向自己对立面的复杂情感。

所以,吕后无所谓抗旨,因为就不存在这么可笑的圣旨。

8

汉初三杰的威名流传千年: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人皆有超世之才,共同辅佐刘邦打下了赫赫大汉,但是结局却不甚完美,其中俩谋臣文士好歹还混了个善终,而韩信这位武人,终究连善终都没办法得到。

事实上,历代百姓都兵仙韩信的陨落十分惋惜,这固然有司马迁笔法功底惊人,完整描绘了兵仙韩信的人生功绩,令读者们纷纷叹服于兵仙韩信的军事才能,从而对韩信的黯然退场极为惋惜;也有后世有关韩信的通俗演义不断加工演绎,使得韩信这种悲剧性英雄形象深入人心的一方面原因。

兵仙韩信平生最大的伯乐便是萧何,当年韩信不堪项羽手底为区区侍卫,愤而投刘,但在刘邦军中,也依然不得重用,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刘邦的功勋故旧还没办法全安插进入要害职位呢,他一个随随便便来投的外人,凭什么一来就要居高位呢?这放到现在社会,也很容易理解:没有哪个在公司待了好多年的老员工会受得了这种情况,那就是突然有一天发现,单位空降了个新来小年轻,一上来就是自己的领导。

但是韩信不一样啊,他就认定刘邦也是个和项羽一样的货色,没办法表现出自己那被埋没的才华,于是韩信越想越气,鬼使神差的,他居然卷入了一场来自刘邦军中的士兵啸营案件之中——按律当斩。韩信当然没能逍遥法外,只不过被押缚处斩之时,韩信遇到了那个影响他一身的男人——萧何。

萧何见到韩信 就如同天雷勾动地火,两人短暂的交流之后,“汉王刘邦难道不想要谋取天下吗?”韩信问,“当然想。”萧何答。“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杀死我这样的壮士呢?”韩信不慌不忙,在断头台上神色如常。萧何做了决定——刀下留人!萧何打算和他好好谈谈,二人进行了交谈,之后萧何觉得这个人当得起“国士无双”。于是向汉王刘邦举荐了。

刘邦很欣赏萧何,所以对于萧何的举荐,也很看重,一口气就把这位死囚升为都尉——治粟都尉。这个是管军粮的要职,刘邦觉得,怎么着也算对这位死囚足够看重了吧。但韩信知道后,一言不发,既不感谢也不埋怨,只是不声不响的开始打包行李,他准备跑路了,连夜的那种。萧何知道后,差点没急得哭出来,连详细禀告刘邦都顾不上了,赶快去追,也是连夜的那种。

当刘邦听说萧何跑了的时候,刘邦的内心是崩溃的,所以一旦发现萧何其实没跑,只是连夜去追韩信,顿时就明白了韩信的重要性——不由得他不信,萧何都那样了。于是刘邦直接把这个一天将军没做过的、比自己整整小二十五岁的年轻人韩信,拜为大将军。可以号令刘邦这个汉王麾下的诸将——几乎每个将军都比他资历老、岁数大。

韩信的军事天才般的能力使得他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连续的大胜让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有些飘飘然了,竟然在一次刘邦处在生死关头(被项羽几乎要逼死)时候,要挟刘邦“封假齐王以镇齐地”,刘邦当场暴怒,几乎要立刻生嚼了韩信,最后还是在萧何的劝说下,换了一副大气的面具:男子汉大丈夫,要什么假王,要封就封真王!但要说刘邦心里没有气那是假的,之后无论是驰入军夺兵还是云梦泽削爵,韩信再怎么迟钝,也多少嗅到了刘邦对他露出的别样的味道。

天下安定下来之后,韩信曾经的部将陈豨叛乱,刘邦御驾亲征期间,吕布接到韩信门客的举报,说韩信打算纠集亡命之徒死士若干,进攻皇宫。吕后非常害怕:韩信当年曾经肆无忌惮的对刘邦说过,他这样的人,将兵那是多多益善。

所以赶紧招来萧何问策,萧何想到了一妙招——伪造刘邦得胜回朝,令百官来贺,再由自己带韩信来宫里,而一旦到了宫里,韩信再大本事,也是插翅难逃。吕后照办,于是韩信被诛杀,夷灭三族。刘邦真的回来后,什么态度呢?刘邦“且喜且怜”,什么叫“且喜且怜”,那就是“媳妇儿干得好啊”的态度啊!无论从什么角度,刘邦都早就对韩信动了杀心了,韩信那么年轻,等自己一死,朝廷没有人镇得住他,以后这天下还不得姓了韩啊。

至于明清演义所谓刘邦曾经许诺的“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其实,并不存在于正史之中,只是小说家语。就算真有,吕后也有办法杀了韩信,毕竟规矩都是他们家定的,一定想要他死,总归是有办法的。

9

这么文艺范的赦免书肯定不可能是正史。

这是个没有正史出处的故事,史记里没有,其他史料也没有,它出自《西汉演义》,没错,这是个小说里的段子,所以先声明一下,以免大家当正史看,事实上,正史是不可能有这么文艺范的赦免书的。

演义里是这么写的:“天不杀韩信,君不杀韩信,铁不杀韩信”,意思是说,在天光下不得杀韩信,君王即刘备本人,其实还有男人的意思,不能杀韩信,各种铁器刀兵不能杀韩信。

也就是说,这三点基本上能让韩信高枕无忧了。

公元前197年,刘邦亲征陈豨和王黄,韩信称病未能同往,而其家中的一个叫乐说的人,与韩信结仇,就跑到吕后那里告韩信有谋反之意。

吕后早就有除掉韩信的意思,现在刘邦不在,正是大好时机,更何况有乐说这个告发之人,不杀韩信,正待何时?

但是她想到了刘邦的这三句嘱咐,不敢轻易带人杀掉韩信,这就有点戏文儿的味道了,说实在的,想杀你,谁还在乎给你的赦免书,丹书铁券都能给你一刀,这明显是文人们的文笔杜撰。

于是就叫萧何去忽悠韩信来宫里见吕后,萧何大家都知道,是韩信的老铁,韩信很信任他,于是就跟着进了宫。

韩信一进宫门,就被吕后命人五花大绑,然后被投入一个大铁笼子,罩上黑布,然后让一群宫女用竹枪拼命往里捅,把韩信活活捅死了。

这不就把刘邦的三个基本点给全破了么,还把韩信弄死了。

但是这样的说法真真是演义的手法,在封建社会,想让你死,别说什么君王许诺,哪怕你有丹书铁券,也能判你个满门抄斩。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10

三不杀的说法只是一个传说,其真实性不好考证,但是无论三不杀是否真实存在,吕后都没有违旨,具体请看下文分析。

就算真有三不杀,吕后也没违旨

传说中的三不杀是刘邦给韩信的一个承诺,具体来说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意思很明显,就是指在能看见天,地,铁的情况下不能杀韩信。

那么吕后杀韩信为什么没抗旨呢?

因为吕后是将韩信装在袋子里后悬吊在大钟上,让韩信眼不见天和地,然后又命人以竹器杀韩信,吕后的做法没有违背三不杀原则,所以不算违旨。

如果三不杀是虚构的,吕后就更不算违旨

刘邦得知吕后杀韩信时表现的又喜又惜,这说明刘邦心里也想杀韩信的。

所以就算刘邦没下旨杀韩信,吕后的做法也不算违旨,因为她只是帮刘邦做了想做的事。

实际上吕后很可能是看出了刘邦想杀韩信才动手的,毕竟韩信的军事才能对于刘家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其实就算吕后违背了三不杀原则,在刘邦看来也不算违旨的,因为比起刘家天下的安危,三不杀原则显的微不足道。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