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死前对儿子刘禅留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遗言?我认为这是刘备自我总结的致胜法宝,同时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为人的殷切期望和为君的谆谆告诫!
纵观刘备一生,从桃园结义到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从北海救孔融到陶謙三让徐州,从北投袁绍到南投刘表,虽然倥偬半生却无半点建树,以至于在跟刘表喝酒时,因大腿赘肉横生而伤情感怀:半生凋零,功业未成!
刘备,作为一介布衣,想成就一番功业,太难了!他的道路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和据有江东,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难得太多。没有一州一县作本钱的刘玄德要如何才能称雄天下?
刘备在哭完赘肉之后,刘表以曹操“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来宽慰同为宗亲的刘备!
不想半醉的刘备将心中郁愤脱口而出:“备若能占领一州,天下禄禄之辈,诚不足虑也!”
刘表一听,心头一惊,本就提防刘备的心一沉,杀机顿起!而早就看刘备不顺眼的蔡瑁乘机动手!
因此在《三国演义》里才有檀溪的卢一跃三丈,脱险玄德一骑绝尘的惊险一幕。
在仓惶逃遁之后,人困马乏的刘备误入桃园深处,得遇隐士高人“水镜先生”。
我们来看这一段奇遇:
先是水镜先生小童问道:“你可是以五十破五百的刘玄德?”
时隔十数年,还有人记得自己的事迹,且在旷野绿林之中?
刘备甚是好奇,反问到:“你怎识得我呀?”
小童道:“我本不识,只经常听闻师傅提起有英雄姓刘名备字玄德,相貌异于常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想来就是你啦!”
小童脆嫩的话音刚落,刘备心里升起万般滋味。想到数年前北海刺使孔融派太史慈向小小平原令的自己求助时,也是这样莫名的感动:世间还有人知道我刘玄德耶!
是啊!没有显赫出身的平头百姓,仅凭己身就能让他人记得,这是多么的难得啊!刘玄德虽然只有几千兵士,也只闻当世鸿儒孔融之名,于是就义无反顾地出兵解围北海。解围之后,又在孔融邀请下相助毫不相干的徐州,这才有了陶謙三让徐州于刘使君的美谈!
使刘玄德声名远播的正是他的为人:宽厚仁德,重情守信!
待到得见水镜先生,刘备将自己的困顿窘境和盘托出,水镜先生勉励道: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只要善政不变,德行不变,大义不变,玄德必能在荆州的混乱之中脱颖而出!并指点刘备:卧龙凤雏,得此一人,便可安天下!
得高人点拨后的刘备一扫阴霾,重新燃起了救世济民的鸿鹄之志,整装待发!
果然不久,化名“善伏”的徐庶徐元直来投。徐庶建议刘备将妨主的的卢宝马送给仇怨之人来试探刘备。
不想刘备以“此法非君子所为!况备夙无仇怨之人”回绝。
刘备如果不是心机太深,就是得了健忘症!刚刚才从檀溪脱险,怎么没有仇怨之人?
所以徐庶再加试探:使君没有仇怨之人,但是却有人视使君为眼中钉!蔡瑁蔡德圭就是其一!
不料刘备听后更是一甩衣袖,说纵有不世之才,也与善伏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身处乱世,最重要的不是才华,而是保持做人做事的底线!
徐庶听闻抚掌大笑,说玄德公仁德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刚才不过是试探耳!
此后,徐庶尽心为刘备谋划,很快便巧解金锁夺樊城,把欲占荆州的曹操气的够呛!不惜以徐母之命要挟徐庶入许都!
当徐庶表明身份并向刘备请辞之时,刘备虽犹如雷击,心痛不舍,但还是让徐庶立马入许都救母。
帐下孙乾劝阻道:“元直小试牛刀便拿下樊城,此人谋略过人,不能放走啊!且他一直在新野,知晓军中虚实,若放他到曹操那里面,无异于是让曹操如虎添翼啊!”
见刘备沉默不语,孙乾又说:“如若不放元直,曹操必杀其母!其母若亡,元直必为母报仇,为主公除掉曹操!”
刘备一听大声喝道:“百善孝为先。徐母若因我不放元直而死是为不孝!母死而用其子,是为不义!此不仁不义之事我刘玄德坚决不做!”
虽然孙乾说的都是事实,但是为了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刘备不仅让徐庶快马加鞭前去救母,还携众人十里凉亭相送!临别前又折柳依依惜别,并祝徐庶辅佐新主功成名就,不要辜负了盖世才华!
一席话说得元直热泪盈眶,并立誓不为曹操献一计,出一谋!最后元直离去后又折返,向刘备推荐了旷世奇才——诸葛孔明!
至此,刘备的“仁善”终于获得最大的回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已是呼之欲出!
刘备的人生也即将迎来转折:不再颠肺流离无居所,而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也!
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如果刘备真如曹操所言“外仁德,内小人”,那么就不会有陶謙三让徐州,更不会有徐庶走马荐诸葛!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的为人智慧,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以比秘诀传子,可见刘备视若珍宝!
希望国人也能以此自勉,作为家训传之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