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出自西晋陈寿为刘备立的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文如下: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 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昭烈皇帝刘备白帝城托孤的这段话,主要有二个意思,一是劝勉儿子要进德修业,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于治理国家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就会成足以祸乱国家的大恶。二是学什么,向谁学。

为什么会出现白帝城托孤?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刘备举蜀国之力起兵伐吴,

夷陵之战,被东吴的陆逊火烧了连营败至白帝城。东吴也怕魏国起兵而撤。刘备此时心力交瘁,一病不起,为兴汉室,奋斗一生,事业未竟身先死,此时最重要的是继承人的问题。刘备最大的儿子阿斗即刘禅才十六岁,难以撑起风雨飘摇中的蜀国大厦。第一步只能敬业修德,好好学习。

国家大事由丞相诸葛亮和其他大臣担当。并告诫儿子,立德敬业,治理国家,单靠聪明智慧不行,还要靠良好的品德。治理国家的才能可以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可以向他人学习。但是良好的品德,必须从做人做事开始,防微杜渐,量变会引起质变,身为年轻的皇帝,要处处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品德。既要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要俱备治理国家的品德。这个品德就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渐养成。在这一点上,要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切不可放纵自己,坏事再小也不能做,好事不论大小,都要做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才会赢得大臣的敬重和拥护,才能治理国家,才能保住蜀国根基,进尔兴复汉室。

这既是一个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父亲对年幼儿子的临终告诫,也是即将离世的老皇帝对即将上任的新皇帝的政治嘱托。

最佳贡献者
2

为什么刘备死前对儿子刘禅留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遗言?我认为这是刘备自我总结的致胜法宝,同时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为人的殷切期望和为君的谆谆告诫!

纵观刘备一生,从桃园结义到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从北海救孔融到陶謙三让徐州,从北投袁绍到南投刘表,虽然倥偬半生却无半点建树,以至于在跟刘表喝酒时,因大腿赘肉横生而伤情感怀:半生凋零,功业未成!

刘备,作为一介布衣,想成就一番功业,太难了!他的道路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和据有江东,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难得太多。没有一州一县作本钱的刘玄德要如何才能称雄天下?

刘备在哭完赘肉之后,刘表以曹操“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来宽慰同为宗亲的刘备!

不想半醉的刘备将心中郁愤脱口而出:“备若能占领一州,天下禄禄之辈,诚不足虑也!”

刘表一听,心头一惊,本就提防刘备的心一沉,杀机顿起!而早就看刘备不顺眼的蔡瑁乘机动手!

因此在《三国演义》里才有檀溪的卢一跃三丈,脱险玄德一骑绝尘的惊险一幕。

在仓惶逃遁之后,人困马乏的刘备误入桃园深处,得遇隐士高人“水镜先生”。

我们来看这一段奇遇:

先是水镜先生小童问道:“你可是以五十破五百的刘玄德?”

时隔十数年,还有人记得自己的事迹,且在旷野绿林之中?

刘备甚是好奇,反问到:“你怎识得我呀?”

小童道:“我本不识,只经常听闻师傅提起有英雄姓刘名备字玄德,相貌异于常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想来就是你啦!”

小童脆嫩的话音刚落,刘备心里升起万般滋味。想到数年前北海刺使孔融派太史慈向小小平原令的自己求助时,也是这样莫名的感动:世间还有人知道我刘玄德耶!

是啊!没有显赫出身的平头百姓,仅凭己身就能让他人记得,这是多么的难得啊!刘玄德虽然只有几千兵士,也只闻当世鸿儒孔融之名,于是就义无反顾地出兵解围北海。解围之后,又在孔融邀请下相助毫不相干的徐州,这才有了陶謙三让徐州于刘使君的美谈!

使刘玄德声名远播的正是他的为人:宽厚仁德,重情守信!

待到得见水镜先生,刘备将自己的困顿窘境和盘托出,水镜先生勉励道: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只要善政不变,德行不变,大义不变,玄德必能在荆州的混乱之中脱颖而出!并指点刘备:卧龙凤雏,得此一人,便可安天下!

得高人点拨后的刘备一扫阴霾,重新燃起了救世济民的鸿鹄之志,整装待发!

果然不久,化名“善伏”的徐庶徐元直来投。徐庶建议刘备将妨主的的卢宝马送给仇怨之人来试探刘备。

不想刘备以“此法非君子所为!况备夙无仇怨之人”回绝。

刘备如果不是心机太深,就是得了健忘症!刚刚才从檀溪脱险,怎么没有仇怨之人?

所以徐庶再加试探:使君没有仇怨之人,但是却有人视使君为眼中钉!蔡瑁蔡德圭就是其一!

不料刘备听后更是一甩衣袖,说纵有不世之才,也与善伏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身处乱世,最重要的不是才华,而是保持做人做事的底线!

徐庶听闻抚掌大笑,说玄德公仁德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刚才不过是试探耳!

此后,徐庶尽心为刘备谋划,很快便巧解金锁夺樊城,把欲占荆州的曹操气的够呛!不惜以徐母之命要挟徐庶入许都!

当徐庶表明身份并向刘备请辞之时,刘备虽犹如雷击,心痛不舍,但还是让徐庶立马入许都救母。

帐下孙乾劝阻道:“元直小试牛刀便拿下樊城,此人谋略过人,不能放走啊!且他一直在新野,知晓军中虚实,若放他到曹操那里面,无异于是让曹操如虎添翼啊!”

见刘备沉默不语,孙乾又说:“如若不放元直,曹操必杀其母!其母若亡,元直必为母报仇,为主公除掉曹操!”

刘备一听大声喝道:“百善孝为先。徐母若因我不放元直而死是为不孝!母死而用其子,是为不义!此不仁不义之事我刘玄德坚决不做!”

虽然孙乾说的都是事实,但是为了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刘备不仅让徐庶快马加鞭前去救母,还携众人十里凉亭相送!临别前又折柳依依惜别,并祝徐庶辅佐新主功成名就,不要辜负了盖世才华!

一席话说得元直热泪盈眶,并立誓不为曹操献一计,出一谋!最后元直离去后又折返,向刘备推荐了旷世奇才——诸葛孔明!

至此,刘备的“仁善”终于获得最大的回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已是呼之欲出!

刘备的人生也即将迎来转折:不再颠肺流离无居所,而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也!

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如果刘备真如曹操所言“外仁德,内小人”,那么就不会有陶謙三让徐州,更不会有徐庶走马荐诸葛!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的为人智慧,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以比秘诀传子,可见刘备视若珍宝!

希望国人也能以此自勉,作为家训传之不绝!

3

刘备到底有没有说此话,并无史料考证。不过以阿斗后来的表现看,恰是反起倒而行之。不过罗贵中大师借刘备之口说出这至理名言其意味之深长、艺术手法之精妙不得不让人点赞!不愧一代名著。

4

刘备说给刘禅的这句话成了千古名言,他告诉刘禅,也告诉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要有判断好坏的本能,好事多做,尽量不放过而一次做好事的机会;坏事不做,也尽量杜绝一切做坏事的可能与诱惑。人有共性,刘备怕刘禅没有毅力,自控性差才苦口婆心谆谆教导。我们也应对这句话坚持一贯,始终如一。

再者,凡事存在一个量与质的问题。好事坚持始终做,虽然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会离圣人的要求相去不远。一些不经意的坏事,或者损人利己的事随意去做,时间长了,坏事多了,我们就会成为世人不待见的人。

5

题主是不是觉得大人物临死之时一直会讲很多大话,实际上不是的;

刘备也明白刘禅的资质平庸,凭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战胜曹操孙权,刘禅就更靠不上了,那么蜀汉亡国是早晚的事;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父亲,刘备关心的就不是蜀汉能坚持多久,而是希望就算蜀汉亡了自己的孩子刘禅也能好好的生活。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给刘禅讲这些,是希望他多积阴德,刘禅贵为皇帝,就算行小善也够常人感恩戴德的,这些恩德就是相当于给刘禅的未来多了一层可能;多了一层护卫,少了一层凶险!

6

这句话出自于《三国志》,是刘备临终前对后主刘禅说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这是老君王刘备的自我总结,也是对新君王刘禅的殷切期望。


刘备为了解决荆州问题,执意东征伐吴,孙权前来求和,他根本就不予理会。结果夷陵之败,损失四万生力军,蜀汉集团伤筋动骨,荆州集团的绝对优势不复存在。带来的一连串反应就是,益州本地集团的反扑,和刘焉刘璋父子旧臣的观望。刘备此时托孤,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是为了拉拢观望的刘璋部旧臣,是不得已而为之。刘备在弥留之际,一定会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行为。


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正是其反思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句话严格来讲并不算是刘备的原创,是他总结出来发扬光大的。汉初贾谊的《新书》,审微篇里有这么一句话:“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这话有点绕,但意思和刘备说的差不多。贾谊的解释是:“不是说做了一点好事就一定对天下有利,也不是说做了一点坏事就一定对国家有害,而是说对一件事物的萌芽状态,必须要足够重视。否则任它发展下去,好事还好,坏事的话可能引起祸乱。


刘备反思己过,本来自己认为东吴无人,有机可乘,结果导致大败,差点给蜀汉集团带来灭顶之灾,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因此,他将自己的经验教训,总结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给刘禅听,是希望他做事务必要谨小慎微,防微杜渐,不要再学自己一意孤行,莽撞行事。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的话就点赞关注我吧~

7

刘禅资质平庸。这也怪不得他。生在兵荒马乱之中。随父母奔逃于追兵之下。可能从小受到了太多的惊吓,加上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把刘禅的脑子折腾坏了。其他的孩子小,且不是长子。这撒手人寰之际刘备有太多的无奈。他已经卸下了所有帝王的荣耀尊严权谋,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告诫他以后怎么做。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他知道大善大恶的事情刘禅也做不来。但他以后是当君王的人。高高在上,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屑做。那他将在群臣的眼睛里不光是阿斗的问题了,那将是废物啥也不是废物。有可能被换掉。甚至被后继之君杀掉。古人云:积善成德,神明自得。一个个小的善心善举积累多了就是大善,就能影响人们对你的评价。最起码群臣会说君王虽然能力一般但是仁义之君。这样也会有许多人出来保驾护航。小恶,不以为意的去做,就会越来越丧失道德底线。最后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了。到那时不仅自身难保,怕整个蜀国也会瞬间灭亡。

做事就是做人。人做好了,不愁事情做不好。刘备一辈子以仁义著称,宽容有度。得人死力。所以才能在英雄辈出的时代脱颖而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他自己的亲身体会。也是在戎马倥偬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一个做父亲的最后忠告。观刘禅一生虽然没有大的成绩也没有大的过错。平平安安做了41年太平天子。看来也是这句话的受益者。

8

刘禅是独生子,难免被娇生惯养;刘备的部下对于未来的小主公,肯定也是众星捧月——这样,刘禅的“自来娇”性格就形成了。

刘备一生戎马倥偬,平时也较少与儿子交流,这多少也影响了刘禅心智的成熟。

临终之际,刘备看着自己不争气的儿子,此时再说什么安邦定国之大计,恐怕是不管用的;于是,他退而求其次,叮嘱了这句掏心窝的话。此言切切,真实地反应了刘备老牛舐犊的款款深情!

9

自己的儿子多大的能力刘备心里还是有数的。要让刘禅有自己的德行和心性难度太大了,刘备对刘禅所剩下的也就这样的一点点奢求,不要太穷奢极糜,让属下都不服。

然后托孤了诸葛亮,甚至说出“汝可取而代之”这种让人不得不肝脑涂地的话,其实诸葛亮和刘备都明白,意思就是要好好辅佐不成气候的刘禅,尽量维持大势已去的蜀国。

刘备对刘禅这一点点的要求,为的就是蜀国能再长治久安一阵子,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猜到真的就只有一阵子。

10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千古名言,也是鞭策我的座右铭,我想也是一个人从普通人成长为君子的必由之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