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双方出兵150万,夏商周时期最大规模的决战!》
?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科研成果,版权所有;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牧野之战当然是真实的,不但有典籍的记载,还有殷墟遗址做考古证据。
?
华夏中国的总人口,从5000年前起就占据全世界第一,并长期占据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汉朝皇甫谧在《帝王世纪》的记载,距今4800年前,二帝炎黄时期,华夏总人口700万;距今3700年前的夏商时期,华夏总人口1300万;距今2400年的战国末期,华夏总人口2200万。
华夏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是全世界最多的,因此,在夏商周时期乃至更早,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战争,规模都是相当大的。一般的局部战争,都是上万人的规模。最大规模的战争达到上百万人,远远超出今天的人的想象。
《周易》:既济卦第三爻,爻辞: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甲骨文卜辞:高宗伐鬼方,兵13000人。高宗伐鬼方的主将是妇好,鬼方不过是居住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高宗伐鬼方共进行了三年,大量消灭了鬼方有生力量,仅一个战役的战俘就达上千人。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有大量的杀殉坑。
从炎黄二帝时代,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华夏中国共发生三次参战人数超过百万的战争。第一次是炎黄战蚩尤,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第二次是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殷商灭亡周朝建立。第三次是秦赵长平之战,奠定秦统一中国的基础。
炎黄战蚩尤和长平之战,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论述,今天主要论证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因为这场战争,一直以来都被后人误解。一种错误认识是:“周武王仅50000人,怎么打的过70万殷纣联军?”一种错误认识是:“殷纣联军70万,多是奴隶,奴隶起义了。”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是:“殷纣联军是17万,被误写成了70万。”
下面是冷清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论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克殷这一年,确定在公元前1046年。
依据之一,就是考古学的成就,根据河南安阳殷墟、北京琉璃河晋候墓、陕西周遗址坑等考古鉴定。并且在西周早期北京琉璃河晋候遗址,出土的甲骨片中,发现了文字,解读出“成周”二字。根据碳十字测定,把时间锁定在公元前1020年至1050年之间。
依据之二,就是古代文献对于天文历法的记载。《国语·周语下》:(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王曰:“七律者何?”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
依据之三,陕西宝鸡出土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岁在鹑火,岁鼎,都指的是木星的位置。经过天文学家,利用现代计算机的倒推计算,把武王伐纣这一年,锁定在公元前1046年。
武王在“牧野之战”两年前,既公元前1048年,曾经在孟津会盟过诸侯,但是武王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就撤兵了。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史记·周本纪》:“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
?
武王出周师:帅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史记没有记载有甲士多少人。周初的军队规制,战车一乘,从甲士150人。冷清个人认为,武王亲帅的周军,战车三百乘,骑兵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此类推,诸侯军车四千乘,有甲士就得六十万人。武王伐纣的总兵力是六十五万人以上,和纣王的七十万人不相上下,旗鼓相当。
冷清先生认为,七十万纣王军,其中二十多万殷朝军队,另五十万是支持纣王的诸侯军。武王伐纣向天下诸侯广发请柬,集结65万军队这么大的事情,殷纣王必定会得到消息。获得消息的殷纣王,第一时间就把征讨东夷的殷军主力调回来了;其次,殷纣王也向天下诸侯发布命令,要求支持殷朝的诸侯军来朝歌勤王,结果来了五十万乌合之众。
《尚书·武成》:(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悅服。)
《尚书·武成》这篇文章,后来被亚圣孟子看到,孟子以儒家思想出发,武王以至仁伐纣王不仁,从这个角度来判断说:“血流漂杵太残忍了,武成是伪作。”但是,后来孔子家里的一面墙倒了,人们从其中发现了《尚书》,其中就有《武成》,区别仅仅在于“血可漂杵”、“血可流杵”。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规模是空前的,双方参战的总兵力,达到一百四十万人。大量的杀伤双方的有生力量,那是毋庸置疑的。
武王伐纣帅战车4300乘,65万甲士,纣王出战70万人。“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什么意思呢?甲子日,天蒙蒙亮的时候,双方军队的戈矛就像森林一样,会战于牧野。纣王的军队抵抗不住武王之师,纣王阵营的诸侯军纷纷倒拖着戈矛溃散逃跑,武王师一直攻击到敌人后方以北,血都可以把盾牌漂起来。牧野之战双方战死了多少人,并没有详细的交代。“血可漂杵”形容死的人非常多。
《逸周书·世浮》:“武王遂征四方,凡憝(duì)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翻译过来:“武王随后开始征伐四方诸侯国,凡是不顺眼的方国灭掉了九十九个,阵斩十七万七千七百一十九,俘虏三十万零二百三十。总计征服六百五十零二国诸侯。”《世浮》中的亿是十万,十万是七万别写。
牧野之战纣王的总兵力是七十万,纣王的军队遭受到武王军队攻击之后,大部分倒戈了。以往的文史学家们,都解读“倒戈”为“临阵起义”。冷清认为“倒戈”的含义,是倒拖着戈矛溃散逃跑,而不是临阵起义。根据《世浮》的记载,也就是说,助纣为虐的诸侯军队有五十万,溃散逃跑了。牧野之战之后,武王开始逐个剿灭他们。根据《逸周书·世浮》记载,在牧野之战之后,武王开始征伐四方,阵斩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人,俘虏三十万有二百三十人,灭国九十九个,降服方国六百五十二。
武王伐纣的战争分为两部分:“牧野之战”和“清剿诸侯帮凶”。牧野之战“血可漂杵”,足见这场决战是相当惨烈的,纣王的诸侯军溃散逃跑了五十万,歼灭纣王军主力二十万,纣王军队战死的至少有十二三万。牧野之战后,纣王的帮凶诸侯们,又被斩杀了将近十八万,俘虏了三十万。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纣王及其诸侯们的军队,总计阵亡了三十多万人。根据冷兵器时代,战争胜利一方,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原则,武王的军队阵亡了七八万人。
最后一个问题,70万伐纣大军,粮食和后勤保障是怎么解决的。首先,周武王的军队和诸侯国的军队,都是自备20天以上的粮草,然后从各自的诸侯国出发,到达孟津集结地。其次,孟津是周武王建立的最大后勤保障基地,周武王在四年时间里,在孟津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当70万大军都集结到孟津的时候,大家的粮草也就吃的差不多了,孟津囤积的粮草开始补给70万大军。
从孟津到朝歌城,大约有700公里,以步兵每天行军50公里计算,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而每个士卒背负20斤干粮,到达牧野的时候,干粮还没有吃完。当周武王的伐纣联军,在孟津集结的时候,支持殷纣王诸侯联军,也正在向牧野集结,殷纣王把进攻东夷的20万精锐殷军调回了朝歌。有人说殷纣王的灭亡,是因为没有把进攻东夷的20万精锐调回来有关,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建立在周武王5万人的基础上的,一个看似理由充分的美丽假设而以。
不论是谁,当听到周武王70万大军集结的时候,都会从外地把自己的精锐部队调回来,而且还必须调动一切可以拼凑的力量,必须凑够六七十万人,自己才会放心的在牧野和周武王决战。殷纣王没有想到的是,牧野决战开始后,临时拼凑的50万诸侯军,在第一冲击面前就土崩瓦解,倒戈(拖着戈)溃散了。倒戈的最初意思是溃败溃逃,后人理解歪了,错误的认为是奴隶临阵起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