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牧野之战双方出兵150万,夏商周时期最大规模的决战!》

?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科研成果,版权所有;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牧野之战当然是真实的,不但有典籍的记载,还有殷墟遗址做考古证据。

?

华夏中国的总人口,从5000年前起就占据全世界第一,并长期占据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汉朝皇甫谧在《帝王世纪》的记载,距今4800年前,二帝炎黄时期,华夏总人口700万;距今3700年前的夏商时期,华夏总人口1300万;距今2400年的战国末期,华夏总人口2200万。

华夏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是全世界最多的,因此,在夏商周时期乃至更早,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战争,规模都是相当大的。一般的局部战争,都是上万人的规模。最大规模的战争达到上百万人,远远超出今天的人的想象。

《周易》:既济卦第三爻,爻辞: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甲骨文卜辞:高宗伐鬼方,兵13000人。高宗伐鬼方的主将是妇好,鬼方不过是居住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高宗伐鬼方共进行了三年,大量消灭了鬼方有生力量,仅一个战役的战俘就达上千人。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有大量的杀殉坑。

从炎黄二帝时代,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华夏中国共发生三次参战人数超过百万的战争。第一次是炎黄战蚩尤,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第二次是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殷商灭亡周朝建立。第三次是秦赵长平之战,奠定秦统一中国的基础。

炎黄战蚩尤和长平之战,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论述,今天主要论证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因为这场战争,一直以来都被后人误解。一种错误认识是:“周武王仅50000人,怎么打的过70万殷纣联军?”一种错误认识是:“殷纣联军70万,多是奴隶,奴隶起义了。”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是:“殷纣联军是17万,被误写成了70万。”

下面是冷清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论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克殷这一年,确定在公元前1046年。

依据之一,就是考古学的成就,根据河南安阳殷墟、北京琉璃河晋候墓、陕西周遗址坑等考古鉴定。并且在西周早期北京琉璃河晋候遗址,出土的甲骨片中,发现了文字,解读出“成周”二字。根据碳十字测定,把时间锁定在公元前1020年至1050年之间。

依据之二,就是古代文献对于天文历法的记载。《国语·周语下》:(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王曰:“七律者何?”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

依据之三,陕西宝鸡出土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岁在鹑火,岁鼎,都指的是木星的位置。经过天文学家,利用现代计算机的倒推计算,把武王伐纣这一年,锁定在公元前1046年。

武王在“牧野之战”两年前,既公元前1048年,曾经在孟津会盟过诸侯,但是武王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就撤兵了。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史记·周本纪》:“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

?

武王出周师:帅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史记没有记载有甲士多少人。周初的军队规制,战车一乘,从甲士150人。冷清个人认为,武王亲帅的周军,战车三百乘,骑兵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此类推,诸侯军车四千乘,有甲士就得六十万人。武王伐纣的总兵力是六十五万人以上,和纣王的七十万人不相上下,旗鼓相当。

冷清先生认为,七十万纣王军,其中二十多万殷朝军队,另五十万是支持纣王的诸侯军。武王伐纣向天下诸侯广发请柬,集结65万军队这么大的事情,殷纣王必定会得到消息。获得消息的殷纣王,第一时间就把征讨东夷的殷军主力调回来了;其次,殷纣王也向天下诸侯发布命令,要求支持殷朝的诸侯军来朝歌勤王,结果来了五十万乌合之众。

《尚书·武成》:(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悅服。)

《尚书·武成》这篇文章,后来被亚圣孟子看到,孟子以儒家思想出发,武王以至仁伐纣王不仁,从这个角度来判断说:“血流漂杵太残忍了,武成是伪作。”但是,后来孔子家里的一面墙倒了,人们从其中发现了《尚书》,其中就有《武成》,区别仅仅在于“血可漂杵”、“血可流杵”。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规模是空前的,双方参战的总兵力,达到一百四十万人。大量的杀伤双方的有生力量,那是毋庸置疑的。

武王伐纣帅战车4300乘,65万甲士,纣王出战70万人。“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什么意思呢?甲子日,天蒙蒙亮的时候,双方军队的戈矛就像森林一样,会战于牧野。纣王的军队抵抗不住武王之师,纣王阵营的诸侯军纷纷倒拖着戈矛溃散逃跑,武王师一直攻击到敌人后方以北,血都可以把盾牌漂起来。牧野之战双方战死了多少人,并没有详细的交代。“血可漂杵”形容死的人非常多。

《逸周书·世浮》:“武王遂征四方,凡憝(duì)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翻译过来:“武王随后开始征伐四方诸侯国,凡是不顺眼的方国灭掉了九十九个,阵斩十七万七千七百一十九,俘虏三十万零二百三十。总计征服六百五十零二国诸侯。”《世浮》中的亿是十万,十万是七万别写。

牧野之战纣王的总兵力是七十万,纣王的军队遭受到武王军队攻击之后,大部分倒戈了。以往的文史学家们,都解读“倒戈”为“临阵起义”。冷清认为“倒戈”的含义,是倒拖着戈矛溃散逃跑,而不是临阵起义。根据《世浮》的记载,也就是说,助纣为虐的诸侯军队有五十万,溃散逃跑了。牧野之战之后,武王开始逐个剿灭他们。根据《逸周书·世浮》记载,在牧野之战之后,武王开始征伐四方,阵斩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人,俘虏三十万有二百三十人,灭国九十九个,降服方国六百五十二。

武王伐纣的战争分为两部分:“牧野之战”和“清剿诸侯帮凶”。牧野之战“血可漂杵”,足见这场决战是相当惨烈的,纣王的诸侯军溃散逃跑了五十万,歼灭纣王军主力二十万,纣王军队战死的至少有十二三万。牧野之战后,纣王的帮凶诸侯们,又被斩杀了将近十八万,俘虏了三十万。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纣王及其诸侯们的军队,总计阵亡了三十多万人。根据冷兵器时代,战争胜利一方,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原则,武王的军队阵亡了七八万人。

最后一个问题,70万伐纣大军,粮食和后勤保障是怎么解决的。首先,周武王的军队和诸侯国的军队,都是自备20天以上的粮草,然后从各自的诸侯国出发,到达孟津集结地。其次,孟津是周武王建立的最大后勤保障基地,周武王在四年时间里,在孟津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当70万大军都集结到孟津的时候,大家的粮草也就吃的差不多了,孟津囤积的粮草开始补给70万大军。

从孟津到朝歌城,大约有700公里,以步兵每天行军50公里计算,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而每个士卒背负20斤干粮,到达牧野的时候,干粮还没有吃完。当周武王的伐纣联军,在孟津集结的时候,支持殷纣王诸侯联军,也正在向牧野集结,殷纣王把进攻东夷的20万精锐殷军调回了朝歌。有人说殷纣王的灭亡,是因为没有把进攻东夷的20万精锐调回来有关,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建立在周武王5万人的基础上的,一个看似理由充分的美丽假设而以。

不论是谁,当听到周武王70万大军集结的时候,都会从外地把自己的精锐部队调回来,而且还必须调动一切可以拼凑的力量,必须凑够六七十万人,自己才会放心的在牧野和周武王决战。殷纣王没有想到的是,牧野决战开始后,临时拼凑的50万诸侯军,在第一冲击面前就土崩瓦解,倒戈(拖着戈)溃散了。倒戈的最初意思是溃败溃逃,后人理解歪了,错误的认为是奴隶临阵起义。

?

?

?

?

?

?









最佳贡献者
2

有关周武王伐纣的故事虽然流传了下来,但是其中的真实性,亦或牧野之战的惨烈程度一直都存在着争议。首先,牧野之战应当是真实存在的,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挖掘出来的青铜器利簋就是一个可靠的实证,因为上面清楚的记载了武王伐纣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4行33个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由此可见牧野之战应当是真是存在的。

公元前1046年周历一月癸巳,周武王率军从镐京出发,行军二十五天到达了孟津,也就是现在河南境内的孟州,渡过黄河。接着与前来襄助的诸侯国军队汇合,一起想商朝的都城朝歌出发。经过了怀、共、戚和百泉,六天后到达朝歌郊外的牧野。二月甲子日的清晨与商纣王的军队展开了决战。根据利簋上的铭文所记载的,武王早晨讨伐商朝,晚上就已经获胜,战斗是在一天之内就结束了,由此可见,过程应当并非有的历史说法中渲染的那么惨烈。有一种说法是战斗激烈,血流成河之类的。

商王朝的灭亡是从内部的,早在武丁之后统治阶级就开始走向衰败,到了商纣王时期更是天怒人怨,怨声载道。纣王不仅任用奸臣还陷害忠良,对于民间疾苦不闻不问,整日沉醉于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之中,因此早在周武王讨伐之前,就已经有底层人民开始反抗商朝统治阶级的暴政。进入朝歌之后,周武王举行了仪式,宣布接受天命代商而建立周朝。

3

文:鱼包历史课(原创不易 抄袭必究 请点右上角关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谢官方邀。头条上很多朋友乐于听故事,也有很多人擅长于讲故事,那么我也先谈故事,再说历史。

牧野之战的历史情况大致如此,看官听我一说

前1050年前后,周文王病逝,武王继位,以承文王之天命,从商朝内乱之契机,号令伐商朝。在举起伐商大旗之前,武王早就联络好了商朝的敌人,羌、戎诸部落,这是一场有规模,有预谋,有决心的贵族内乱。

此时的商朝什么情况?简言之是一片混乱,纣王虽强悍而勇武,但是治理天下终究不是靠一勇之力,纣王的统治集团内部内耗极其严重,纣王的伯父比干被杀,同为伯父的箕子被纣王囚禁,贵族首领微子为了自保,无奈之下投奔了周。

对于周、商两国而言,微子的“弃暗投明”是决定性的,微子带去了商朝内部的各种情报信息,带来了钱财兵力,带来了民心向背,也给了武王极大的鼓舞。

武王伐纣的进攻策略就是“闪电战”三个字,让自己的精锐部队直插商朝的统治心脏朝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溃朝歌的商朝守备,然后再把触角伸向商朝统治的其他区域,一一压服。

具体的战斗过程大致如此,首先,武王进行了战前的总动员,相当于阅兵誓师之类,史学家称为“牧誓”。然后由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带领精英部队作为前锋出战,吕尚出色的完成战斗任务,强有力的冲击让敌人阵脚大乱,然后武王亲自带领主力出击,击溃敌军辛苦布置的阵形。

商军一边如何?由于商朝的主力部队都在东南方作战,不及回撤,所以纣王无奈之下,只能派遣奴隶和战俘应战,然后再用自己的护卫队在后方掠阵。作为主力的奴隶和战俘,一方面未经任何军事训练,一方面人心不定,于是在周朝军队强有力的冲击之下,立刻溃散、投降,甚至倒戈相向。

战场几乎是没有经历相持阶段就立刻呈一边倒的趋势,纣王的护卫队是有战斗力的,仍然在负隅顽抗,敌众我寡之际坚持了一天,但是败局已定,即便是勇武闻名天下的纣王也无力回天,他返回朝歌,自焚而死。

牧野之战的过程大致如此,接着来聊史料。

先秦的历史研究,最权威的必然是《史记》,但是由于司马迁写作的《史记》成书于西汉,距离牧野之战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一千年,由于时间漫长,所以很多历史真实都很难真正还原。

比如司马迁说道周武王“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做伐商的战前准备,但是我们根据先存的一些甲骨文的辨识得知,武王的出兵是早有预谋的,关中和江汉间的许多方国都有参与。当然由于年代久远,司马迁即便是走遍山川,寻访故事,也肯定有许多历史真实会在漫长的时间中被遗忘。

牧野之战见于《史记》、《诗经》、《周书》的共同记载,全方面来看,应当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这场战斗的规模史学界是没有定论的,即便是两千年前后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无法明确。

双方具体的参与兵力?具体的古战场位置?发生的具体时间?都是存疑的历史问题,尚需要一些出土文物作为辅证。

多说几句,关于罪大恶极的商纣王

由于时间久远,史料记录的不足,在周朝的渲染,后世的附会之下,商纣王从一个有性格缺陷的英雄好汉,成为了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民罪犯,他身上的脏水越泼越多,越描越黑,最终成为了糟糕君王的代表。我们后世的历史学习者,历史爱好者应该客观来看待这个问题。

而再看牧野之战,实际来看这应当是统治集团内部夺位统治权力的争夺战,我们把牧野之战当作一场正义的反压迫的伟大之战,则大可不必了。

附上《史记》中司马迁评点纣王的原文,大家有个全面了解——

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但“好酒淫乐,嬖于妇人”。

原创码字着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4

关于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各种古籍不绝于书。

那么,牧野之战真有其事么?

可以肯定地说,确有其事。

《史记.周本纪》,详细记述了牧野之战的前因后果和过程。

其实,司马迁也不是仅凭自己想象在那里演绎。他最重要的依据,是后来被称为《尚书》的《书》。

《书》里收录的《牧誓》,是周武王伐商纣的牧野之战的誓师词。《逸周书》的《世俘》,《汉书》引用《武成》,也记载了牧野之战。

利簋是牧野之战的第一手物证

如果说,古籍记载仍然“口说无凭”的话,1976年,临潼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由牧野之战后的第八天(辛未),一个受到赏赐的名叫“利”的贵族,于受赏后铸造,上面的铭文记录了牧野之战。

这件青铜器被称作“利簋”,上面有铭文三十二字,其曰“珷征商,唯甲子朝”云云。

“珷”,就是武王。甲子,是日期。朝,指早晨。

利簋,是牧野之战历史见证的第一手资料。

有人说,这件青铜器不属于周,是后来朝代的,这个说法毫无根据,千万别信。

牧野之战发生于何时。

汉代以后,关于牧野之战的时间,就已经众说纷纭了。

首先,文献所载的牧野之战,是讲的文王纪年还是武王纪年。

比较可信的意见,是文王“受命”七年死;九年,武王孟津观兵;十一年,武王伐纣。

其次,文王受命十一年是公元前哪一年。

国外亦有不少学者参与此讨论;国内天文学家张钰哲先生通过哈雷彗星轨道演变论证牧野之战年代;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则利用一款国际上很有名的行星运行数据库软件进行推算。

江晓原教授的结论,是牧野之战开始于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丁亥)。

尽管不能说这就是最终结论,但他的成果,被众多学者认为可靠性更强。

牧野之战发生在哪里。

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主张是盘庚迁殿直到商朝灭亡的商都“大邑商”或“天邑商”,在今河南省安阳小屯一带。另一种主张是“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一带。

盘庚之后,殷商未再迁都,这是可以肯定的。朝歌,是纣王在安阳王都以南约60公里建立的“离官别馆”,在殷墟第五期ト辞中,被称为“商邑”。

从《牧誓》等古籍看,周武王攻克的是“商邑”,即“朝歌”。但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了青铜器何尊,其铭文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民。” 这是说,武王攻克商国的“大邑商”王都之后,举行了祭天仪式。武王说:“我在天下的中心建立都城,于此统领百姓。

两种意见各有依据,但实际上,具体地点不出百里左右。不少人认为,所谓“牧野之战”,不指具体战场,而是“兵临城下”之意。

有人根据旧说牧野在“河南汲县南”,因此主张牧野之战的战场在现在的新乡一带。这个说法,大概较难成立。

武王伐纣的具体进程。

依照江晓原教授推算,武王征商,始于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丁亥)。

据《国语.周语》和《吕氏春秋》载,这是个冬天的凌晨,残月挂在房宿“天驷”之上。

武王率军队祭祀上天和先祖,誓师要承受天定“大命”,攻占商国。

《准南子.兵略训》说,誓师之后,岁星(土星)出现在东方。

武王大军从镐京出发,沿渭河、黄河南岸向东疾行。经历了风雪和一次月缺,武王的军队抵达孟津。

《史记.周本纪》说,戊午日(1044年1月3日),大军从孟津渡过黄河,冒着越下越大的雨雪,向东北方向的商都挺进。

商纣王得到了周武王率大军前来进攻的消息,于是在王都附近集结了所有的兵力。

癸亥日(公元前1044年1月8日)晚上,武王军队抵达商邑南郊,和赶来助战的各族军队在深雪的荒原会师。

这些诸侯包括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

武王布阵还没有完成,牧野天上又落下了凄冷的雨雪。

《国语.周语下》、《武成》、《世俘》、利簋铭文等载,会师之后,雨雪渐停,岁星升起在正南方,预示着周人无比吉利的天象。

甲子日(公元前1044年1月9日)黎明,武王左手执青铜钺,右手执白尾旗,在牧野做最后的战前动员,这就是《牧誓》记载的内容。

在牧野之战中,“姜太公”吕尚协助武王制定了作战计划战略部署,并指挥精锐敢死队和战车队向商王的军阵发起进攻。

《逸周书.克殷解》说,商纣王想用战力较弱的部队消耗掉武王军队,因此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阵后。结果证明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前沿的商军迅速战败,引起全部殷商军队像决堤的洪水潮水般溃逃。

阵亡士兵的血流遍了旷野野,在严寒的天气里也没有结冰。

商纣王退回到商邑内的鹿台,用玉壁环绕自已的身体,点火自焚而死。

从甲子日凌晨开始,牧野之战如同升上天空的流星,火光灿烂转瞬即逝。

到第二天(乙丑日)太阳初升的时候,“天命”已经落到了周朝姬姓之族手中。

这就是牧野之战的大致情况。

5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承平享国至四百,桀王无道乾坤颠,

日纵妹喜荒酒色,成汤造亳洗腥膻,放桀南巢拯暴虐,云霓如愿后苏全。

三十一世传殷纣,商家脉络如断弦: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

秽污宫闱宠妲己,虿盆炮烙忠贞冤,鹿台聚敛万姓苦,愁声怨气应障天,

直谏剖心尽焚炙,孕妇刳剔朝涉歼,崇信奸回弃朝政,屏逐师保性何偏,

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昵此罪人乃罔畏,沉酗肆虐如鹯鸢。

西伯朝商囚羑里,微子抱器走风湮。皇天震怒降灾毒,若涉大海无渊边。

天下荒荒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终日垂丝钓人主,飞熊入梦猎岐田,

共载归周辅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文考末集大勋没,武王善述日干干。

孟津大会八百国,取彼凶残伐罪愆。甲子昧爽会牧野,前徒倒戈反回旋。

若崩厥角齐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戒衣甫着天下定,更于成汤增光妍。

牧马华山示偃武,开我周家八百年。太白旗悬独夫死,战亡将士幽魂潜。

天挺人贤号尚父,封神坛上列花笺,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