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圣范蠡的事迹,普遍认为他助勾践兴越灭吴后,急流勇退,带着美女西施泛舟五湖,即今天的太湖,功臣文种被勾践赐死后,范蠡怕勾践来杀自己,辗转齐国,谢绝了齐王的邀请,到了陶地定居,化名朱公,号陶朱公,今天的定陶县还有范蠡墓为证,可看似正常的后续却漏洞百出,不仅严重缺乏史料为证,且线索直指另一条完全不同的结局。

商圣范蠡画像。

我们今天流传甚广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与2500年前相近的史料未见一字记载,这段美好的故事实际多出于宋明时期文人的戏剧、小说等,真实的西施在《墨子·亲士》、《吴越春秋》等记载全是“西施之沉”,西施被沉江而死。而化名陶朱公的范蠡形象模糊,后续也未有之字记载,史上的陶朱公更是另有其人,聪明小心的范蠡既然化名隐居,为何要称重名,也是富翁的前人呢?

山东定陶县的陶朱公墓。

今人无论是读历史,还是研究历史,谁都无法确定当年的真相,只能尽量推论,往有事实根据的还原,如果拾起相近史料的记载,范蠡的事迹却是另一番景象。《史记》说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鸱夷子皮”是个什么东西,鸱夷就是牛皮做成的袋子,当年吴王杀了伍子胥就是用鸱夷装尸体浮在江上,说白了,范蠡称自己是另一个伍子胥,范蠡脑子坏掉了,这样咒自己?

越王台范蠡石刻像。

早在西汉初期,贾谊所著的《新书·耳痹》就已清楚指出了范蠡真实的结局“范蠡负石而蹈五湖”,身上捆了石头跳五湖淹死的。于是,一条推测跃然而起,范蠡在帮勾践兴越灭吴后想离开,勾践怕范蠡替别国效力,于是杀了范蠡,死法和当年吴王处死伍子胥一样,用鸱夷装尸体沉了太湖,顺便把西施也处死了,所谓的自号鸱夷子皮实际是范蠡死亡真相,勾践为掩人耳目,派人到处散布范蠡去了齐国化名陶朱公的消息,实际的陶朱公本是个飘无不定,非常富有的人,让世人分不清真相,古人又有傍名人的习惯,后来的发展也就真假分不清了。

蠡湖。

很巧,今天距离太湖不到10公里的鸿山镇,有着许多和范蠡相关的传说和地名,比如傍蠡湖、仙蠡墩、蠡河、西施墩等,2003年在这里更是发掘了大型的鸿山越国贵族墓,因为没有找到带文字的随葬品,墓主无法定论,有人推测这就是范蠡墓,当年勾践的结局,《史记》说他“不乐,忧悲荐至,内崩而死”,勾践处死了功臣文种和范蠡后,良心发现自责不已,最后忧郁而死,在死前替范蠡建了这座衣冠冢,这也是墓里找不到尸骨痕迹的原因。

图为鸿山越国墓出土文物。

所以,一条清晰的范蠡结局出现,有史料记载范蠡死于五湖,西施也沉于五湖,死法和伍子胥一样,被人冠以鸱夷子皮,后来勾践良心发现在湖边给建了座墓,佐证是在今天太湖边上大量的范蠡相关的地名和答案呼之欲出的大墓主人,相反,远在山东陶朱公的传说却越来越虚无缥缈。

最佳贡献者
2

这是由于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贾谊《新书》记载和刘向《新序》的陶朱公年龄等原因叠加起来造成的。

墓主之谜

2003~2005年,在江苏无锡市鸿山镇北部的一座小山里,发现了一个墓葬群,一共7座越国墓葬,里面有个一个特大型越国贵族墓葬——邱承墩。

据介绍,这个墓规模要小于绍兴的印山越王墓,远高于其他越国贵族墓,属于越国发现的墓葬中第二大墓,但墓内没有相关资料记载墓主的身份,也没有尸骨,因为有4个盗洞存在,推测是被盗掘了。




据介绍,墓葬的规模不仅大,里面的随葬器物的数量、等级相当于春战国时期的诸侯,年代考证大约为公元前470年左右。看下越国的时间表,就会发现公元前470年,勾践还在位,而他爹允常的墓在安吉被发现,勾践的墓是在绍兴。


再加上《吴越春秋》中,勾践和范蠡对话时提到了称王,范蠡劝谏“昔吴之称王,僭天子之号”一事,但勾践没听。所以有推测,这个相当于诸侯的墓葬,应该是越王之下,越大夫的级别的墓葬,或者越国王室成员的。

如果说是越国大夫,以史料记载的这些大夫,有人进行逐个排除,最后剩下了范蠡,或者某个大夫的家族墓地,因为这片是7个墓葬的墓葬群,埋葬时间一致,可能是一个家族重要人物同一时间被勾践给诛杀了。

不同《史记》《越绝书》记载

与《史记》《越绝书》的范蠡归隐、化名陶朱公成为富商的记载不同。汉朝贾谊在《新书耳痹》里写到,“事济功成,范蠡负石而蹈五湖”,范蠡是被绑石归于湖泊了。



然后鸿山周边一带的许多地名如蠡河、蠡湖、仙蠡墩、西施墩等皆与范蠡、西施有关,有推测这片就是纪念范蠡西施起的地名。

可能有人有疑问,如果范蠡被绑石头沉湖了,那哪来尸骨埋墓?那只可能是沉湖后,没多久勾践后悔了,让人捞起了范蠡的尸体再兴建大墓,埋葬范蠡。

陶朱公的年龄

一直以来,都是《史记》中记载,范蠡后来改名陶朱公经商。

但西汉刘向曾编撰《新序》一书中,杂事第四曾记载了梁国的一件事。当时梁国曾经有一件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

梁王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梁王说,“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于是召陶朱公前来解惑,陶朱公来了,也解决了问题。

这里的梁国是魏国,战国七雄之一,国都大梁,所以叫梁国。如果按魏国的年代表看,最早的魏王也是公元前369年所生,如果按公元前334年称王算,范蠡的年龄为,536-334+1=103岁,也有别于范蠡死于公元前448年,时年88岁的考证。

所以,这些内容叠加在一起,就出现了范蠡不是功成身退,而是被绑石沉湖,陶朱公另有其人的说法。

至于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了,即证明鸿山墓主身份了。

3

这样的问题仁智自见,可能会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过,不知为什么现在会形成一种“怀疑历史、质疑历史”的风气?在推波助澜的情况下,许多历史人物都被翻来覆去的折腾!

在这种情况下,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灭吴的能臣范蠡,也成了被炒作的题目,成用以吸睛的牺牲品。当然由于那段历史过于久远,而且也缺乏详尽的历史资料,所以也就给炒作者提供了可供炒作的题材。

在我们学过的历史书里,记载的都是范蠡在功成之后选择了身退。范蠡既没有贪恋富贵,也没有迷失自我。他拒绝了越王勾践口不应心的笼络,看清了勾践可以同患难不可同富贵的真面目。

因此,便向勾践提出了辞职申请。不过,尽管勾践很乐于接受范蠡的辞呈,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

所以便大言炎炎的向范蠡表示:“如果你继续肯留下辅佐寡人,我将与你平分越国。但是如果你不听我的话,我就杀了你!”对此范蠡是怎么回复的呢?范蠡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

啥意思?范蠡对勾践表示:大王也大王的方法,我也有我的方法。大王可以实施大王的法度,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其中的潜台词则是:大王啊,得了吧?你可别表演啦!就你那点儿心思,怎么能瞒得过我呢?结果,有资料记载:当范蠡离开后,越王勾践居然铸了一座范蠡的金像,摆在案边“展览”!

勾践的目的无外乎,既然能够威胁自己地位的范蠡离开了,那么当然可以在高枕无忧的情况下,通过树立一尊范蠡的无害的雕像,向天下人表明自己不忘功臣的“高风亮节"。

而对于仍然不肯离开的功臣,勾践可就没这么好心了——文种,这位为勾践打败夫差立下汗马功劳的能臣,仅仅因为遭遇了勾践的猜忌便被赐死。

文种在临死前,才感叹到还是范蠡有先见之明,后悔自己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及时离去,以致于落了个无辜被杀的下场!

范蠡离开越国后,还曾经被齐国人请到朝中当相国。后来由于范蠡觉得“久负盛名而不祥”,于是便交还相印选择归隐。最后在陶地定居下来,依靠做生意而致富,时人号之为“陶朱公”!这便是历史上记载的范蠡的结局了。

4

什么人们普遍认为?有学者是见证人?还是刷存在感的另类?

没有说服人的证据!

还有的学者说中国文化是埃及专入,是埃及文化悠久,还是伏羲文化悠久?中华文化有本地文化,汉文化,包容56个民族文化;海纳百川,不断丰富壮大!

5

范蠡的结局应该是退隐江湖,一如史书记载。

主要是范蠡是道家贵族,道家之人一般有两种结局,一是道家道派的“飞鸟尽,良弓藏”,或者“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二是道家法派的“狡兔死,走狗烹”,或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当时诸侯分封没有贯彻多久,应该是道家道派思想占据绝对上风。

张良张子房,刘基刘伯温,他们作为道家人物,心态与范蠡应该差不多。

而文种之所以不远离勾践,是因为权势的诱惑力太大,文种选择的是道家法派思维的萌芽,或者说选择的是“走狗道”,而不是“良弓道”,所以难免被杀戮的命运。

实际上文种与范蠡,管仲与鲍叔牙,就是道家思想出现法道分离的最初萌芽。

6

朋友你们真是高抬我了、让我考状元探花、双博士后学位,教授。其实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作人员,知识面也没有那么渊博、不相抖音上都是专假教授牛逼吹上天,天上的事都知道,天地的事全部知道。我对历史上名人墨客达官贵人知知胜少免为其难了,只知帮助吴王打了胜仗就自己隐退山林,谢谢邀请答复。

7

相信史记,没有更信服的史料了。

8

必不至于此,若问为何总有人质疑真实历史,那就是阴阳必然同时存在

9

朱元璋的手法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