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大家都很熟悉,抗日战争时期的头号大汉奸,但在他年少时也曾做过一件热血的大事情,这件事发生于1910年4月,汪精卫等革命党刺杀满清摄政王载沣。
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当时革命正处于低潮期,热衷革命的汪精卫表示要搞一票大的,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当时的醇亲王载沣。
经过多方实地考察,汪精卫等革命党选择了什刹海附近的银锭桥底下,因为这是醇亲王每日上朝的必经之路,加上桥北有条小阴沟,适合革命党隐蔽,就在他们动手埋炸药的那天晚上却出了幺蛾子。
革命党原本的计划是喻培伦、黄复生负责在桥下埋炸弹,汪精卫负责届时引爆,陈璧君负责联络工作。为了增强炸药的破坏性还特意加了一个大铁罐,加上当时没有引爆装置,汪精卫其实已经下定决心和醇亲王一行人同归于尽了。
但是这天晚上银锭桥边上的有位居民出来解手,隐约看到桥下面有人影晃动,出于好奇就跑过去瞅了一眼,看到桥下面貌似有东西,这位居民平时肯定遵纪守法,他直接就去了衙门告了官,官府就派人前来查看,一看不得了那么大一铁罐,这是要炸人啊。官府一看这是刺杀事件加上醇亲王每日经过此地,自然加紧排查,官府根据铁罐线索很快抓到了人。
原本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刺杀事件,却因北京一居民的偶然发现而化解,汪精卫等人被官府抓住,在狱中的汪精卫还留下当时广为传颂的诗句: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醇亲王载沣政治觉悟其实很低,他手段不行,基本上把该得罪的都得罪了,如果当时汪精卫刺杀成功,武昌起义是否如此顺利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汪精卫的人生肯定改变了。
但是最终暗杀失败,历史还是照原有剧本走了下去,成为了我们现在熟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