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杀韩信的不是刘邦,而是吕雉,问题是,很多人认为,刘邦想杀韩信,吕雉为了讨好刘邦,帮他杀了韩信。

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并不是。

吕雉联合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给萧何加封为相国(高于丞相),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作相国的护卫,

门客召平就对萧何说,你离灭族不远了,

“刘邦在外打仗,现在给你加封食邑,加官晋爵,还派军队保护你,你在关中需要军队保护吗?看来刘邦是在怀疑你啊!”

于是就有了萧何自污的故事了。

如果刘邦真想杀韩信,随时可以杀的,需要吕雉帮他杀?萧何刚跟吕雉联合杀了韩信,刘邦就怀疑萧何了,为什么呢?

显然,刘邦怀疑的人是吕雉,他怕吕雉跟萧何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吕雉和刘邦是什么关系呢?

表面上是夫妻、盟友的关系,这本身没错,但这是前期,到了后期,实际上是政敌了,因为吕雉、太子刘盈、吕氏外戚是一党的,他们是拥立太子刘盈继位的。

刘邦想废太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子刘盈势力太大了,让他感到了危险。

刘邦是前197年想废太子,196年吕雉杀韩信,吕雉就杀了韩信,明显就是给刘邦一个下马威,还是联合丞相萧何,这不是告诉刘邦,功臣集团站队太子?

所以,韩信被杀,只是吕雉和刘邦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并不是刘邦想杀韩信。

最佳贡献者
2

刘邦对韩信的态度始终是既爱怜又忌惮,换句话说,刘邦忌讳的是韩信这个人,这和后来他有兵权无兵权无多大的关系。实质上,从韩信被降为淮阴侯直至被杀的五年内,他手里是没有兵权的。表面上,韩信是被吕后所杀,实际上在当时吕后的势力还没有强大的到敢擅杀大臣的地步。

韩信是一个功名欲望思想极强的人,为了建功立业,他可以接受一饭之恩,也可以忍受跨下之辱。

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后,韩信开启了他的建功立业之旅。兵出三秦旗开得胜,接下来破魏,平赵,定燕直至平定齐地全境,他建立的赫赫战功已无人可以匹敌。他的名望和势力都达到了顶峰,他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也遂渐显露出来,甚至表现的有点迫不及待。

平定赵国后,韩信在给刘邦的捷报中另附一笔: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服其国。这个看似光明正大的建议,其实是韩信对刘邦的一次试探。

张耳是韩信的副将,如果,刘邦同意了韩信的建议,下一步,刘邦自然而然就的封韩信为王,韩信把兵法也用上了

可惜,刘邦没上这个当。一年后,刘邦下令封张耳为赵王,刘邦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要撇清张耳封王这件亊和韩信的关系。也说明,刘邦己经看穿了韩信在这件事上玩的小伎俩,也没有给韩信留下机会。

可惜,韩信没有看穿这一点。下一件事,韩信的表现就有点赤裸裸了。也为他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韩信平定齐地时,刘邦正在和项羽对阵,双方都到兵疲力尽的时候。这时的韩信偏向任何一方,就是另一方的灭顶之灾。

然而,韩信却给刘邦去了一封<<请自立为假齐王书>>:齐夸诈多变,反覆多变,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今权轻,不足以安之,臣请自立为假王。

虽然,这篇文字煞费苦心,用了请自立,假王等字眼,但其内心的真实意图却坦露无宜。他的目就是要裂土封王。这一次,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封了韩信一个真齐王。

但是,在紧要关头,伸手要王,这就是赤裸裸的要挟,而且,要挟的对象是未来的皇帝,结果会是什么,可想而知。

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决定在固陵设伏全歼楚军,但手中军力不足,决定调彭越,韩信二军来此会回。但韩,彭均没有前来,结果汉军大败。

事后,韩信给出的理由是: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

韩信又一次在关健时刻给刘邦来了一次要挟。其潜在的理由是,虽然,他有了齐王的称号,但却没有实际的封地,况且,还是自已伸手要的。更重要的是,楚军将要灭亡,接下来如何封赐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他想要刘邦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韩信又一次为他被杀埋下了伏笔。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向彭,韩作出了分割土地的承诺。垓下之战爆发,项羽乌江自刎,楚汉争霸结束。

接下来,韩信是什么结局呢?他不知道。等到他随萧何到了未央宫的钟室见到吕后时,韩信才明白了,可惜已经晚了。


3

这个如果根本不成立,韩信如果能有这样的如果,那就不会有之前的战绩,而有了之前的战绩,就不会有这个如果,不然韩信就是人格分裂。

4

韬光养晦是很多英雄豪杰都会做的事情,汉刘邦统一天下之时,比较猜忌坐镇关中的萧何,于是萧何听人谏言,故意强买良田,引发民愤,使高祖非常开心,但随即他就因建议高祖削减皇家猎场上林苑的占地以给老百姓耕作,而被认为私恩百姓,打入大牢,幸好官员们替相国求情,萧何才免于一死。

与之相似的还有打完夫差就去北方做生意的陶朱公,范蠡,而不相信飞鸟尽,良弓藏的大夫文种则蒙受和伍子胥一样的命运。

韩信被封为王,就已经注定他的命运。刘邦封的异姓王,除了长沙王吴芮,因实力弱小,且地处南越赵佗与汉之间,没有被削,其他的都替换成了同姓王,而到了景武时期,这同姓王也没有了,酎金夺爵、推恩令,都成了受郡县管辖的侯国。

因此韩信从要挟刘邦封自己为齐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覆亡的命运。

汉相国 萧何


高祖 刘邦


齐王 楚王 淮阴侯 韩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