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一个国家独立建国,那肯定是件值得庆祝的事儿。然而,1965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时候,首任总理李光耀在记者招待会上,却曾经几度哽咽,不停的拿手帕擦拭眼泪。(下图为当年录像截屏)
毕竟,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关键又敏感,很多国家对其都有觊觎之心,像对岸虎视眈眈的印尼,一直都想找机会下手。更有淡水供应方面,几乎全靠马来西亚输送。按当年的眼光,新加坡一旦脱离了马来西亚这个“大集体”的支援和保护,别说什么发展,连“生存”下来,貌似都很难保障。
那么,马来西亚又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会主动放弃这种世界顶级“黄金水道”地段?
要说清楚其中缘由,得先简单捋一捋马来西亚的民族构成。
马来西亚也是个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是马来族,另外两个占比很高的民族是华人和印度人。
(华人和马来人混血的娘惹和峇峇,因为多传承了华人衣钵,所以也习惯被计入华人概念。后来新加坡空姐的标志性服饰,就是“娘惹装”)
其中,马来族往往自诩为马来西亚的土著,祖先大多是在10—11世纪从印度尼西亚各岛上迁徙而来的。
而第一次大规模华人移民马来西亚要晚了好几百年,他们的祖先多是17世纪中后期的明朝遗民和为了躲避战乱、饥荒而选择定居东南亚的华人。
这时正赶上荷兰人殖民马来西亚。他们发现,跟马来人相比,这些来自北方东亚大陆的华人,学习能力强,不怕吃苦,异常勤奋,为人诚信。
于是,欧洲殖民者都喜欢雇佣华人当基层管理人员,用以组织、监督管理那些马来人进行重体力劳动,给他们发放报酬,或者执行各种奖惩措施等等。
到后来,马来西亚群岛又被转手给了英国人,英国新老大也沿用了这套“管理模式”。
再往后,就是近代的19世纪末,以潮汕和闽南人为主的“下南洋”浪潮。虽然这批华人移民起点都不高,但凭着智慧和个人奋斗,他们中的大多数从“苦力”和底层小商贩做起,最终还是成了让马来人眼红的富裕阶层。
试想,在那个年代的马来人眼中,一种华人属于西洋人的“狗腿子”,仗着洋大爷的势力,对自己进行“欺压”;而另一种华人呢,来了没多久,就混的比自己这种“坐地户”要好得多,时间长了,一股子“仇富”心理油然而生。
此外,不可忽视的还有宗教方面的隔阂,马来族多信奉伊斯兰教,规矩多、排斥性明显。
因而,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两族之间,积怨历已经非常深了。
1957年,马来亚联邦(注意,非“马来西亚)从英国殖民者手中宣告独立。两年后,新加坡也和平取得了完全自治权。同年,经过大选,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
几乎同时,马来亚联邦政府提出了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口号——“建成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即,一个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团结强大”的马来西亚的宏伟设想。
此番忽悠下,新加坡非常心动,认真搞了一个大型全民公投。最终,以71%的赞成票加入了马来西亚联邦,在1963年成为了它的一个地方自治州。
只是,没高兴多久,华人们就感觉出了“异样”。
所谓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只是口头上的“漂亮话”,实际操作上,堪称妥妥的‘“马来人的马来西亚”——凡事马来人有绝对优先权,其次是印度人等其他族裔,华人被“名正言顺”歧视和限制,不能享受和马来人同等的公民权利。尤其是军政界,全由清一色的马来人把持,作为第二大族裔的华人,很难说得上话。而新加坡作为一个经济强势的自治州,在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中,甚至连个联盟党席位都能没争取到。
此外,联邦政府还把新加坡上缴中央的税收比重,由40%提升到了60%;而在增加新加坡人义务的同时,还限制他们的权益,明确立法规定,马来西亚联邦的各种投资、贷款优惠政策,不适用于新加坡。
此情此景下,占有明显经济优势的新加坡开始努力联合马来本土华人,多方途径争取平等权力。
毕竟,正如前面说的那样,马来人多属于印尼群岛移民的后代,华人是下南洋创业的,印度人是英国殖民者带来干活的。非要追根溯源的话,大家原本都是移民后代,而且,要论贡献,华人在经济建设、国家发展方面的作用显然更大,凭什么马来人非要享受特权。
更何况,真正意义上的马来半岛土著原住民,那得去山里面找,他们统称为Orang Asli(下图),长期被边缘化。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还处于原始部落的状态。
所以,要说哪个民族才属于国家真正的“主人”、最应该掌握“优先权”,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很难站得住脚。
此时,面对新加坡方面的不满和质疑,以马来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为首的马来族人政客们很是着急。他们考虑到,光新加坡人口就有180万人,绝大部分都属于华人,再加上马来半岛和其他周边岛屿的的华人,计算起来,就有可能和马来族人口差不太多了。
这种情形下,如果开放平等的民权和政治权力的话,经济实力强大的华人,必将通过经济优势来主导马来西亚的军政界。
那么,为了保障马来人的绝对主导权,必须得把华人占比最高的新加坡“开除掉”。这样,马来人才能保证绝对人口优势,进而维系自己的各项特权。
1964年9月,一名马来族车夫死于意外,在联邦政府和一些媒体的引导与“教唆”下,马来人都认为幕后凶手是华人。紧接着,马来西亚全境掀起了一股反华人热潮,各地还发生了多起打砸抢烧形式的报复活动。
趁热,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通过马来人把持的国会,着手紧急修改宪法。最终,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的“绝对一致”的结果,用立法的形式,将新加坡公开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就像本文开头说的那样,马来政府官方对新加坡,就直接用的“驱逐”(expel)一词,一刀两断的毫不留情。
显然,在当年的他们看来,新加坡的经济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还有“黄金水道”的地理位置,跟马来人的特权相比,并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也不知道,当今的马来西亚回忆起这段过往,看着新加坡人发达的小日子,会不会后悔。
总之,马来西亚虽然也属于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但却很难说是一个平等开放包容的国家。
近二十多年来,为了笼络本国的华裔精英人才,马来西亚的法律政令已经做出了诸多矫正,但马来人在各行各业依旧掌握着“优先权”,而华人在马来西亚,仍不能享受和马来人同等的公民权利,各种隐性歧视,还是无处不在。
更值得注意的是,半个多世纪前,在新加坡“被逼”独立的同期,另外一个原属马来西亚联邦,当年看上去又小又穷的地方,也因为马来人过于纠结民族问题、患得患失,最终被毫不留情的甩掉了。
它现在的名字叫做——文莱,公认的一个“漂在石油上的土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