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在即合理,一个人能够成长,必定有适宜他成长的土壤!同样,明朝厉害的太监众多,也是由特定的环境造成的,这个环境的创造者,正是明宣宗朱瞻基,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为了制衡强大的文官集团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导致的!

文官集团的形成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陈宁、中丞等数人, 随着案件不断深入,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同时,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还趁势废除了丞相制度,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然而,随着丞相制度的废除,弊端也随之体现,由于原先丞相的权力大部分归集于皇帝一人,皇帝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十七年分别设立了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制度。当然了,此时的内阁的权力还很小,内阁大学士充其量只是参谋顾问的角色,品级也只是五品,而司礼监也只是履行上传下达的职责,同时,朱元璋还定下了“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律。

随着朱棣靖难成功,成功登上皇位,内阁权力逐渐得到强化,解缙、三杨等一批内阁大学士开始崭露头角,但权力依然受到极大掣肘,难有更大作为。而在靖难之役当中,以马三保(也就是后来的郑和)为代表的一批宦官曾经立下过大功,致使朱棣对宦官的信任进一步加深,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内阁权力真正得到大幅提升是在明仁宗朱高炽时期,朱高炽在他短暂的十个月的在位时间里,在不违背先祖遗训的情况下,搞出了一个兼职制度,也就是由正二品的尚书或正三品的侍郎等兼任正五品的内阁大学士,这样,内阁的权力得到极大强化,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文官集团。

引入宦官集团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和丞相几乎同等的权力,严重地威胁到了皇权,双方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瞻基为了保持权力体系平衡,开始着重培养另一股政治力量——宦官,但是,宦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论智商、论计谋都远远无法和饱读诗书的内阁大臣们抗衡,朱瞻基因此而设立了内学堂,内学堂就是一个专门教宦官文化知识的机构,在这个机构的运作下,宦官的知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权力体系:内阁负责票拟,提出对某件事的处理意见,请皇帝决策,皇帝形成决策之后,转交司礼监按照皇帝的旨意进行批红,最后下发各部落实,至此,一个由皇权、阁权、宦权组成的全新的权力体系就此形成。

全新的权力体系

朱瞻基构建的这个由皇权、阁权、宦权组成的全新的权力体系,一方面极大地减轻了皇帝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对文官集团形成了有效制衡,但同时,也滋生了产生问题中所说的“厉害的太监”的土壤。因为宦官在接受教育之后,他们的斗争策略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也逐步从温顺的绵羊变成了呲嘴獠牙的猛兽,遇到比较软弱的(如明宪宗、明光宗等)或不管事的(如明武宗、明熹宗等)皇帝,他们凭借着高超的斗争水平和与皇帝的特殊亲密关系,往往得以插手并把持朝政,形成宦官专权,这才产生了一大票诸如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之流的有名太监。

结语

综上所述:明朝之所以有很多厉害的太监,主要是因为明宣宗朱瞻基为有效制衡文官集团而所采取的的一系列重要措施为之提供了成长的政治土壤,正是这片土壤,可以让他们迅速成长为一股强大的权力集团,从这个角度来说,产生厉害的太监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是草根皇帝朱元璋创建的。跟历史上大多王朝的初建者一样,朱元璋最忌惮的就是自己创建的王朝不能长治久安。为了吸取宋朝迅速衰败的教训,朱元璋在国家治理层面做了很多改革。主要目的是加上皇帝个人权威,削弱文官集团权力。

燕王朱棣

朱元璋死后,传位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建文帝为了巩固帝位,拉开了大规模削藩的序幕。可以说历史上每一次削蕃后果几乎都一样,都会引发诸侯王不满,导致叛乱。很不幸的是建文帝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给推翻了。朱棣在做王爷的时候自然反对削蕃,一旦当了皇帝,攻守异形,他继续实行削蕃以加强他自己的统治。为了能及时发现大臣们的不满和抱怨,不至于产生叛乱,朱棣,锦衣卫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新的,更加听自己指挥的特务机构:东厂。东厂的主要领导就是宦官。

明朝“名宦官”多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官集团实在强大到无法制约的地步,甚至皇帝对抗这个集团都不是对手。

历史上,为了加强皇权,帝王大都采取平衡术:扶植新力量节制传统贵族势力。明朝之所以看上了宦官,也是皇帝想通过扶持宦官与文官集团相抗衡,如果扶植对象换成另一伙文官,他们在很多问题上会跟原来文官集团保持一致,比如说:通过儒家的思想约束皇帝。而宦官不同,太监本身没有其他后台,依附于皇帝的权威,对付文官集团有着天然的优势。想干就干,敢想敢干。皇帝用起来顺手多了。这就是为什么明朝会有那么多厉害太监的原因。

文官集团

当然,这也造成了文官集团曾恨太监的局面,历史上正统的史书都是由由文人执笔,而文人都是文官集团一分子,对太监都都不算太友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今看到的历史书籍也好,影视作品也好,里面对太监的描述都很反面的原因。

3

如果我们不用歧视的目光看太监,回到明朝的政治体系中去研究,就会发现,明朝的太监没有理由不厉害。明朝太监之所以厉害,它是有制度保障的,宦官集团被作为一派政治势力,协助皇帝,用于平衡文官集团。

历史上,还没有哪一朝的宦官,被作为政治势力集团,得到制度层面的保障。当然,这种政治格局的形成是有历史背景的,也有一个演变过程。

明朝太监走上政坛的四次跨越

根据《明史?宦官传》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鉴于历史上的宦官之祸,曾经明令禁止内臣不得干政:“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那么,宦官是如何突破朱元璋的戒律,成长为大明政治生态中,最重要的一派势力的呢?

1.朱棣首开任用宦官先例

朱元璋制定了内臣不得干政的铁律,到他的儿子朱棣手上,就被砸成烂铁。在靖难之役中,不少太监立下大功,所以,朱棣即位后开了太监干政的先河。最著名的就是三宝太监郑和,他作为大明使臣,六下西洋。

朱棣设立东厂后,干脆将东厂管理大权,交给了太监。此外,朱棣还授予太监监军、分镇的权限,公然出现在政治生活的多个层面。

2.朱瞻基开启宦官文化教育之门

朱元璋大概也相信,“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所以他明令禁止太监读书识字。这条戒律被他曾孙朱瞻基破了,朱瞻基虽说是明君,但显然没有朱元璋的工作热情,需要有人帮他打下手,太监首当其冲,不识字就很麻烦。

所以,朱瞻基干脆在宫里开了个学校,称“内学堂”,所有太监都要接受“再教育”。太监群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后期他们走向政治核心层奠定了基础。明朝很多太监的学问都非常高,像魏忠贤这种目不识丁的非常罕见。比如冯保,其书法造诣极高。

3.朱祁镇创造宦官专权的范例

如果说,朱棣破了朱元璋的禁,朱瞻基给太监插上了翅膀,明英宗朱祁镇则是放飞太监的“罪魁祸首”,从他开始,太监不再是隐身的助手,而是变成了政治主导者。

由于朱祁镇的信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利用批红的特权,游走于文官集团,大量培植党羽,讨好明英宗,成为权倾一时的实权派人物。

随着“三杨”的老去,王振事实上控制了朝政,他甚至直接把竖立在宫门前的那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牌子给摘了!

王振的“得意之作”,就是一手导演了“英宗亲征”,把朱祁镇送给了瓦剌人做俘虏。

4.成化年间之后宦官政治的确立

从成化皇帝朱见深开始,明朝的太监,以团队姿态,集体步入政治生活的核心圈。以汪直、刘瑾、冯保和魏忠贤为代表,呈现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①汪直专权时代

汪直开了两个先河:一是以太监之身总领京师“十二团营”,开了太监掌兵权的先例;二是创办西厂,以“西风压倒东风”的姿态,让大明的步入特务政治最黑暗的时期。

②刘瑾专权时代

刘瑾人称“立皇帝”,比坐在龙椅上的明武宗看着还要高半截!刘瑾恐怕是明朝最通透人性的太监,他一面能把荒诞的明武宗伺候得舒舒服服,一面又把司礼监打造成以他为首的“八虎集团”,同时又上下其手,玩弄文官集团于股掌。

刘瑾擅权根本不需要遮遮掩掩,甚至都不怕皇帝知道,更不惧反对派的攻击,傲立权力顶峰游刃有余。

刘瑾曾经创下几项骇人记录:一次性廷杖数百名官员,公开杀害反对派官员,罢黜内阁成员。

③冯保与内阁合流时代

冯保的权势其实不亚于明朝历史上任何一位太监,但是他有两点好处,一是明大局,自觉做张居正的后盾,二是有道德约束,不敢肆意妄为。因而,冯保是明朝少有的权倾一时,下场不算太凄惨的大太监。

④魏忠贤专权时代

魏忠贤是明朝太监中,将权力运用发挥到顶峰的权宦。他的故事耳熟能详,不赘述。

明朝太监受到皇权青睐的原因

明朝太监之所以受到皇帝的青睐,并且群体性崛起,最终成为政治生态的一极,绝不是偶然因素。大体上,它跟皇权的三个需求有关。

1.情感因素

历史上有三个王朝,太监的权力很大,一个是东汉,一个是晚唐,还有一个就是明朝。东汉的太监是“狐狸”,借着皇权的虎威装腔作势。晚唐的太监是“老虎”,不高兴连皇帝都吃。明朝的太监是“家犬”,对主人是忠心耿耿。

明朝虽然有以谋反罪处死的太监,但事实上,所有的太监都对皇帝忠心耿耿。他们自幼与皇帝相伴,与皇帝形成近似血亲的情感认同。而且明朝的太监文化素养很高,有的还扮演着皇帝启蒙老师的身份,这种优势是别任何一个朝代所没有的。

2.工作需求

从情感依赖上升到工作需求,几乎是无法摆脱的必然。老朱是工作狂,满以为子孙们能跟他一样珍惜屁股下的龙椅,可事实上,养尊处优的子孙们,肯定是一代不如一代。能力不行,热情下降,处理公务费力劳神,恨不得只保留享受权,别的都扔给别人。

朱瞻基让太监们背书包上学,其实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没人打下手,根本玩不转。

3.政治诉求

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古皇帝与文官集团就是一对冤家。文官集团嘴上喊着“圣明”,骨子里恐怕根本看不起皇帝,变着法子从皇帝手上抢权,时时刻刻玩弄皇帝的智商。

明朝以前有宰相制,皇帝只需要对付宰相就行了,但是朱元璋粗暴地废除了宰相制。这种状况下,皇帝不是省心了,而是不得不面对更庞大文官群体。

皇帝一个人玩不过文官集团,骨子里也不信任他们,但是政务还需要他们维持,怎么办?找信任的人监督并制衡他们。

这就是宦官集团走向政治前台的根源。跟文官集团不同,宦官没有家,他们视皇帝为自己的根,又基于朝夕相伴的情分,宦官对皇帝的忠心更单纯,远非文官集团可比。虽然这个说法太绝对,大体上是这个状况。

明朝太监在政治生态中的作用

客观来讲,明朝的太监在政治生态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也可以说,他们的正面作用,还是要远大于负面作用的。

1.皇帝的耳目

锦衣卫、东厂这些特务机构,虽然名声很臭,但是客观讲,如果没有这些机构的存在,皇帝必然会成为聋子瞎子,在帝制政治环境下,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2.内阁的平衡器

明朝以前的宰相制,有一套完整的相互制约机制,比如三省六部制。但是明朝的内阁制是个四不像,既不是宰相制,有类似于宰相制,还没有监督制衡机制。这就是明朝中后期,内阁辅臣内部斗得你死我活的原因之一。

内阁之间斗争,皇帝还能放心,可是万一内阁成员一团和气,甚至同气连枝怎么办?所以,必须要有第二支掣肘的政治力量。以印太监为首的司礼监掌,成了平衡内阁权力的利器,形成了内阁是“外相”,掌印太监是“内相”的相互制衡格局。对内阁专权,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

3.君臣的桥梁

司礼监的权限后期不仅局限于“批红”和承旨盖章,还直接将触角伸向六部执行机构。这个职能,既是对内阁权力的延伸性监控,更对外朝与皇帝的沟通,起到了嫁接作用。

我们知道,明朝的皇帝很懒”,经常不上朝。尤其是嘉靖和万历两任皇帝为代表,很多大臣当了一辈子朝臣,竟然不知道皇帝长啥样。在这种状况下,司礼监代表皇权,与外朝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

总结

总的来说,明朝的太监之所以权利那么大,是有历史根源的,是对大明内阁制政治生态的有效补充。明朝的太监与内阁,形成了“内外朝制”,也屡次爆发太监专权的现象,不过,客观地说,明朝的太监,没有脱离基本规则存在,他们的作用还是以正面为主。之所以名声不佳,其实受累于个别案例,以及士族阶级对宦官鄙视的立场。

4

中国关于太监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他们的来源基本都是战俘或者奴隶。不过,这些人还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太监,至多也只是被阉割掉外生殖器的仆人而已。

一直到了西周时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太监。武王伐纣消灭商朝后,周王室开始大封诸侯,而在这些诸侯国中,几乎全都设置了太监进行日常的宫廷服务。

只不过,那时的太监地位非常的卑贱,仅仅负责一些最为粗浅的工作,完全没有政治地位,更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权力。这段时期,基本上存续了两周的所有阶段。

随着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随着政治事务的日益增多,太监的职能也不仅仅停留于伺候宫廷起居,逐渐开始接触政治。

为了巩固封建皇权,太监开始被赋予了一些政治职能,比如传达诏令、起草文书、监督官员等等。在这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要数秦二世时期的赵高。关于他的记载和故事,虽然存在演绎成分,但或多或少也能反映出那时的太监地位和权势。

到了两汉时期,由于外戚的势力一直都很强大,经常会危及到皇权统治。为了实现权力的平衡和制约,太监集团作为一股政治势力得以发展壮大。甚至于,到了东汉时期,太监已经成为足以制衡皇权和外戚的第三股政治势力。

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处于长期的分裂和战乱状态,各个国家都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部的政治斗争,因而太监在此期间还算消停,并没有攫取到太大的政治权力。

隋唐以后,随着中国又一次进入到了大一统时期,太监集团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发展高峰。唐初时尚好,太监没有形成太大的势力,但随着皇权统治的衰落,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太监集团趁势崛起,成为一种顽疾,极大地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到了两宋时期,虽然军事实力不强,但却是一个经济、文化和商业都超级发达的朝代。按理说,在这样的朝代,太监可以兴风作浪。但是,由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祖训,使得后世之君都极为提防太监崛起,因此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继续保留自己本民族的旧习,所以太监对政治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到了元朝后期,被强大的中原文化同化后,元朝统治者也开始扩充太监的队伍。不过,这些太监主要来源于缅甸、高丽和安南等属国,无法对于当时的中原朝政产生太大的影响。

明朝建立后,太监集团终于迎来了自己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高峰期。

明朝太监虽没有东汉和晚唐时期那么权势熏天,甚至敢把皇帝的废立和生杀都能操控于股掌间。不过,笔者个人却认为,明朝的太监集团所造成的危害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

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太监集团在明朝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影响,探讨明朝为何会成为太监危害最严重的朝代?

客观的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非常厌恶和防范太监的皇帝。建国之初,他甚至特意铸造一块铁牌悬于宫门,上刻有: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在他的高压态势之下,太监集团完全销声匿迹,或者说根本就谈不上“集团”二字了,一个个都提心吊胆,夹着尾巴做人。

  但是,朱元璋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在自己过世后,儿子朱棣会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孙子朱允炆的皇位。

朱棣在发动叛乱的过程中,能够依靠的文臣和武将并不多,始终陪伴他左右的太监无疑成了造反的功臣。

于是,在朱棣登基后,太监集团逐渐复苏并开始发展壮大。甚至于,当时代表整个大明王朝实力的“七下西洋”壮举,也是在朱棣的支持下,由太监郑和完成的。

  朱棣没有其父朱元璋那么旺盛的精力,天天处理巨量的奏折,累得跟狗似的。但是,碍于老爹朱元璋的祖训,他又不敢公开复立丞相,只得扩大了原来的秘书班底,也就是殿阁大学士的权力,逐渐形成了闻名后世的“内阁”。

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深谙制衡之术的朱棣,开始扶持宫中的太监,给予他们更多的政治权力和监察权力。正是源自于此,太监开始在朝中日益为祸。

 

朱棣时期,对太监的使用还表现得非常谨慎,只停留在少数信得过的太监身上。等到其孙宣宗朱瞻基时,他把太监的地位给予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将“票拟权”下放给内阁的同时,也将“批红权”交给了太监集团。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太监集团的危害终于到了无以复加和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这位朱皇帝竟然授予太监王振统兵的权力,这是明朝太监第一次获得直接典兵之权。

王振极力怂恿明英宗御驾北征瓦剌部,结果,引发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彻底动摇了大明朝的根基。

  土木堡之变后,太监集团被当作国家的罪魁祸首,至此沉寂了一段时间。不过,以文官为主的相权势力开始迅速崛起,逐渐掌握了朝政的核心权力。

明宪宗登基后,他在原先东厂和锦衣卫的基础上,又设立了西厂,将太监的权力提升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导致出现了像汪直这样专权的大太监。

明武宗朱厚照时,更是一位既荒唐又任性的皇帝,极度宠信太监刘瑾。甚至于,刘瑾先后除灭了托孤大臣谢迁和刘健等人,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监。

嘉靖登基后,虽然在“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中与文官集团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但对于太监集团,他倒是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太监基本规规矩矩。

万历登基后,作为帝师和内阁首辅的张居正,联合了当时的司礼监太监冯保,一起推行“张居正改革”,创造了“万历中兴”的可喜局面。

  这段时期,虽然还是大明的王朝,但无疑是皇权最弱而相权最强的时候,也是皇权、相权和监权最相安无事的平静时期。

但是,张居正的改革力度太过激进,在他死后就遭到了各方的清算。尤其,以文官集团作为主力,彻底实现了政治上的翻盘。

万历后期连续数十年不上朝,但他对于相权并不放心。因此,太监就成为皇权和相权之间进行角力的主要工具。有意思的是,三方居然出现了势力平衡阶段,甚至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这种平衡到了明熹宗朱由校时,终于被打破。因为这位朱皇帝极度宠信魏忠贤,完全对政治不感兴趣,唯独只对于锛凿斧锯上心。这样,朝政被大太监魏忠贤所完全控制。 

为了对抗魏忠贤的势力,文臣集团利用相权体制,希望凭借东林党的名望而发起党争。结果,就在东林党的搅和下,明朝的朝政越来越混乱。

  明熹宗驾崩后,一直支持东林党的信王朱由检称帝,很快就清除了魏忠贤的太监势力。但是,刚愎自用和自以为是的崇祯,又开始厌恶这些结党营私的文臣们,于是重新扶持太监集团,希望恢复朝政的平衡态势。

但是,此刻的明朝早已崩坏,在内忧外患之下结束了自己近三百年的国祚。

明朝采用太监来制衡以文官为代表的相权,在其设计之初,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由于各方势力在彼此制衡的同时,却将党争的弊端发挥到了极致,最终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欢迎您关注文史不假!

5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太监当权的时代有三个,二世纪的东汉王朝、九世纪的唐王朝、还有就是十五世纪的明王朝。

相比前两次历史上的太监时代,明朝的太监时代发展出了新的三大“特色”,那就是:时间长、作用大、碾压所有官员。

一,时间长

明王朝的太监时代时间最长,起始于十五世纪1435年王振,终于十七世纪的1661年明王朝覆灭。二百多年的时间中,滋养了大量“厉害”的太监。

明王朝自靖难之役后,天下太平了几十年,这期间就已经有部分太监跳出来惹点事情,显示出了太监当政的恶果,比如交趾郡的监军太监马骐逼得交趾脱离中国。马骐最终还是受到惩罚,可惜的是这并非太监误国的结束,而是二百多年明朝太监时代来临的序幕。

接下来的二百多年间,太监其实也并非每年都出来作怪,比如在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的四十几年当中,太监就没有那么嚣张。但是,即便有这四十几年,却也毫不影响这个第三次太监时代的“万丈光芒”。

我们“请出”明王朝的各位厉害太监,让大家“品味”回顾一下。(请看下图)


二,作用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明王朝的皇帝们是有多么的亲信他们的太监。明朝皇帝可以一辈子不见不识朝中大臣,但缺少了太监却能让皇帝寸步难行。

要了解明王朝的太监为什么这么“出类拔萃”,当然要先了解一下明王朝的权力机构设置情况。

明王朝建国开始,设立了三个机构,作为帝国权力的中枢。由中书省的首长担任宰相,中书省内设六部,主要负责帝国行政事务。这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但这种设置很快就被朱元璋取消,朱元璋撤销中书省编制和宰相职位,直接让六部成为一级机构。各部的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也直接向各部发号施令。

朱元璋另外设置了一个类似于秘书处的机构,称为“内阁”,在内阁任职的秘书称为“大学士”。但大学士的职位并不高,最高只有正五品,比六部尚书(正二品)要低得多。

这样的设置,其实是将权力更加的集中在皇帝身上。由于没有了宰相帮助处理政务,所有的奏章批阅都必须由皇帝一人完成,工作量实在巨大。逐渐的作为秘书的内阁大学士,所起到的作用就很快增长起来。

大学士在每一件奏章上,先签注意见,写出分析和建议,甚至皇帝颁发的圣旨,都先由大学士拟好呈上,术语称之为“票拟”和“条旨”,皇帝根据大学士的签注,加以批示。于是,大权逐渐落入大学士手中。

大学士有数人,其中最有资格的被称为“首相”,但首相并不是宰相,他只有“票拟”的资格,并没有推行政令的资格。

大学士的“票拟”要交到皇帝手中,让皇帝裁决。但如果皇帝不同意按照大学士的“票拟”裁决怎么办?按道理说,大学士应该有一个面向皇帝陈述的机会。但明朝的皇帝却都商量好似的,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愿意出现,面见大臣。

大学士的“票拟”便只好都由太监转达,同时还要“关照”太监在皇帝面前做一些补充说明。皇帝颁发的指令,也由太监传达,有时候皇帝落笔批示,有时候用口头传达。于是太监的权力开始变大。

三,碾压所有官员

在明朝太监时代中有意思的是,明朝皇帝往往并不认识大学士,大学士也没有见过皇帝。皇帝对大学士的印象完全来自于太监的描述,于权力又从大学士手中,滑落到了太监手中。

明朝自十五世纪中叶开始,国家政权的权力层级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家元首:皇帝

超级权力机构:司礼监

一级权力机构:正五品大学士(由数人组成)

二级权力机构:正二品六部尚书(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以及都御史(正二品)

这个权力的层级实在是有些意思,正二品的官员权力要小于正五品的秘书(大学士),正五品的秘书权力要小于没有品级的太监。

然而明朝的太监组织比历朝历代的都大,共有四十个机构:十二监、四司、八局、十六房。司礼监太监是四十个机构中十二监之一的“司礼监”的最高领导,是太监中的最高职位。他直接负责皇帝的起居,并担任皇帝和内阁间的传递工作。

大学士签注的意见,必须由司礼太监看过,才能到达皇帝面前。皇帝批示时,司礼太监可直接参与意见。司礼太监成为了皇帝的助手,而内阁大学士却已经从皇帝的秘书,变为了司礼太监的秘书。

连内阁大学士都要由太监指定委任,更不要说明朝其它各层级的政府官员了,自此明朝官员和士大夫阶层,公然无耻的向太监卖身投靠。

小结一下:明朝太监的三大特色,时间长、作用大已经让人透不过气,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在这第三次太监时代中,铮铮铁骨的中国文人都变为了奴骨,为了做官,一个个都卖身投靠于太监,这是前两次太监时代从没有出现过的,孔子要知道有这些徒子徒孙,不知道会不会从文庙中跳出来。

6

自隋唐起宦官才被人称之为太监,且只有地位高的宦官才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然到了明朝,所有的宦官都被称之为太监,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明朝宦官地位的与众不同。

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政最严重的三个朝代分别为东汉、唐朝和明朝,其中明朝宦官专政最是“疯狂”,也是十分厉害,那么造成明朝宦官如此专权的原因是什么呢?

朱元璋废相的后果,宦官在制度上有了专权的机会

明朝建立之后,任性的朱元璋为了皇权的集中废除了在中国运行了上千年的宰相制度,胡惟庸及其党羽牵连三万多人为宰相制度陪葬。

朱元璋下令废除宰相制度,且下令子孙后代不许再设立宰相职位,宰相的权力回归皇帝手中,皇权得到高度集中,但是朱元璋也没想到这么做的弊端。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在八天内需要处理“内外诸司奏札”一千六百六十件,涉及公事三千三百九十一宗,平均每天都要批阅两百零八件公文,处理四百二十四件公事。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就如泰山一样压着皇帝,长期以此下来身体肯定吃不消。

彼时的皇帝不得不动用作为顾问的殿阁学士来处理公事,于是就有了永乐时期产生的内阁制,内阁拥有了“票拟权”,即代天子对奏章进行批注拟出具体意见,再送到皇帝面前提供参考,仅仅是相当于建议。

内阁产生后御书房内公文的输入与输出勉强达到了平衡,然工作量依旧庞大。明朝前期的几位皇帝还算勤勉,但后继之君大多昏庸无能,他们既害怕臣子们坐大后“黄袍加身”,也怕如王莽之类的外戚专权,皇帝需要有人帮忙处理政务,而这最好的人选便只剩下不能黄袍加身的宦官。

内阁虽已将奏折进行批注,然奏折繁多,于是就有了司礼监太监代皇帝批红,由此宦官便获得了“朱批权”。

司礼监既管理内廷的宦官,又外涉朱、写旨,他们只对皇帝负责,当皇帝昏庸不对其进行约束的时候,司礼监缺乏对抗者,整个朝廷之内便无人能与之抗衡。

宦官集团成为了分权的对象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的必然结果,文官集团无法获得皇帝的信任,皇亲外戚也有专权的可能。

宰相制度废除后必定会有权力的分配问题,既然将权力交予文官、外戚都有风险,那么宦官成为了皇帝的最好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宦官是皇帝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他们负责着皇帝的起居生活,他们的活动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再者,宦官手里的权力亦没有被赋予法定地位,这样皇帝就可以对赋予的权力收放自如,不会有任何风险。

储君教育制度的缺陷,从心里面偏向让自己“舒服”的太监

明朝的宦官只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随时可以抽走,若皇帝昏庸无能,那么身为工具的宦官就会变成害人的利刃,明朝中后期有那么多宦官专权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皇帝昏庸,这才让宦官有了可趁之机。

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皇帝必须要经历过系统的教育,明白身为一个君主必须具备什么德行,学会管理国家的各种技能,这直接关系到皇帝掌握权力后对整个国家走向的控制。

由于皇帝日理万机,没有时间学习,因而储君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太子即位之前就要学习好治国、驭下的技能。

明朝的东宫教育体制既造就了明初、中期几位高素质、有作为的君主,如明仁宗、明宣宗以及明孝宗,开创了“仁宣之治”、”弘治中兴“,却又造就了明代中期宠幸宦官王振导致自己被俘虏的明英宗,每日只顾着做木工的明熹宗。

从侧面上我们可以看出,明代东宫的教育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明朝太子培养制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为出阁讲学,然而太子何时出阁讲学受皇帝的主观意识影响极大,并没有具体规定,太子无法得到合理的教育。

明代的朱厚照、朱常洛以及朱由校等人,便是因为父辈们的疏忽,使得他们出阁讲学的时间很短或者干脆没有,到登基的时候他们所学的知识十分有限,缺乏管理国家的能力

大字不识几个的皇帝没有能力执政,也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没有身为一个皇帝所需要具备的德行,结果昏庸无能倒是不难料到。

在文盲皇帝昏庸无能的同时,文官集团便会上奏皇帝的各种错误,皇帝却听得云里雾里只知道那些文臣很烦,文官集团走到了皇帝的对立面。

正当满朝文武批判皇帝的时候,宦官不会念叨皇帝,还会为皇帝找到“乐子”,为皇帝堵住那些文臣的嘴。文臣成为了皇帝的敌人,宦官成为了皇帝身边最亲切的朋友,这也是明朝后期鲜有文臣能战胜宦官的原因。

一无所有的太监,同样无所顾忌,比任何人都渴望权力。

宦官通过阉割手术进入宫中,丧失了生殖能力,以确保皇家血脉的纯洁,这也更有利于宦官一心一意服侍皇帝。然而,在医疗水平低下的古代,没有麻醉药与消炎药,阉割手术极其痛苦,给宦官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的《精神病通论》里面有提到,“没有一个男子能够免于阉割的威胁所引起的精神上的震撼。”

通过阉割手术进入皇宫的宦官们所受到肉体上的痛苦是一时的,然而心理上的折磨却是伴随一生的。

宦官进入宫中便是与外界的亲人们断绝了关系,再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儒学正统思想给予了宦官无法忍受的精神压迫,宦官这个特殊群体被视为异类。

在皇宫中,宦官只是服侍皇族的奴才,成为了照顾皇族生活起居的工具,没能得到太多的人性关怀,永远没有翻身之地,他们只能依托于自己的“主子”生存,极度缺乏安全感。

当宦官在进行阉割手术的时候,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生殖器官,失去了繁殖后代的机会,失去了自己的尊严,而在宦官进宫之后,他们失去了家人的牵绊,失去了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他们永远无法获得健康,是“非正常群体”。

在无限的精神压迫面前,一无所有的宦官的内心世界开始扭曲,无足轻重的宦官们不想过得战战兢兢,想要自己做主,于是变得比谁都偏执,比任何人都渴望权力。

一无所有的宦官开始“疯狂”,他们需要别的东西来补偿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将自己心中的那个漏洞填满。

倘若宦官们的追求是积极向上的,那其实也可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如郑和的七下西洋、司马迁愤而作《史记》等,然这终究是少数,更多的是像王振、魏忠贤等只想往上爬的宦官。

明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权倾朝野的“疯狂”太监呢?

在制度上,皇帝表现出了对臣子的不信任,将宰相的权力收回手中后又无法单靠自身的力量来运转国家这个笨重的机器,在权衡一番后,确定了宦官是对皇位威胁最小的集体,于是给予了宦官无可比拟的权力优势。

在储君教育不合理的基础上,即位后没能学得足够知识的皇帝不在少数,然文臣对皇帝的昏庸却只有口诛笔伐,用大义将皇帝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而太监却迎合皇帝喜好,成为了皇帝的盟友。

太监这特殊群体有着对权力的疯狂渴望,而明朝制度的不合理又让皇帝自然而然的分权给了太监,因此明朝但凡有皇帝昏庸,宦官没有得到制约,便容易发生大宦官专权乱政的事件。

7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东汉、唐朝和明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王朝,但三个朝代都是太监无法无天的时代。唐代后期,太监最膨胀的时候,皇帝的继位权直接由他们在幕后操纵,影响不可谓不重大,值得反思。

明代太监的厉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丞相,权归六部。百官之首宰相的废除导致了皇权的加强,因为制衡皇权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相权,其消极作用就在于联络百官的主要人员发生了变化。除了皇族内部人员,和皇帝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太监了,他们就像是人体上的肿瘤一样,长在皇权这个“组织”之上,和皇帝形影不离。

明代有众多太监的专门机构。锦衣卫、司礼监,设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东厂,设立于明成祖朱棣时期。西厂,设立于明宪宗朱见深时期。这些机构,名义上是为皇帝办事儿,其实有权的太监暗地里却胡作非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所欲为。尤其是司礼监,刘谨、冯保、魏忠贤都曾任过总管,有这些机构的存在,还有皇帝给他们的特权,怎么会不厉害?

明代出现很多厉害的原因还在于太监和宫女可以结婚,史料中称为“对食”。如果把它当做普通的结婚那就错了,有权的太监拥有很多的伴侣,其中有些伴侣又有着很大的关系网,互相扶持,再借助皇权,盘根错节,一片混乱。

最后一点,可能只适合于部分太监,那就是自己对自己下手太狠,比如王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是自己用刀让其变成太监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啊!这样狠的人,拥有权力后能不厉害吗?能没有报复心理吗?当然会不择手段地把以前丢失的东西夺回来。

我是白龙赤子,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不知道大家对明代的太监又有什么了解呢?欢迎评论!

8

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统治者就深刻的总结了汉、唐宦官误国的历史教训,明太祖对宦官干政持深恶痛绝的态度,甚至还在宫内铸了一块大铁牌,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禁止内臣干政,但是很快这条忠告就被后世子孙抛诸脑后,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说朱棣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但是朱棣却是个逆反心理很严重的王子,对朱元璋的很多政策都一直持有相左的意见,大到皇位的继承人,下到地方性的行政法规,朱棣都对朱元璋的国法家规不以为然,老爷子在世的时候,他畏惧三分尚不敢造次,老爷子刚死不久,就发动靖难之役把自己的亲侄儿给踹下了台,要知道朱允炆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这不是打自己亲爹的脸嘛。

朱棣通过武力夺取皇位后,对在靖难之役中的功臣进行封赏,其中有个宦官王彦在此战役中功勋卓著,被朱棣破格委以军政重任,开启了明朝宦官干政之端,之后为了清缴建文余党,还设立了东厂,全然忽视了老爹那块“禁止内臣干政”的牌子,所以明朝宦官干政首先该怪在朱棣开了这个坏头。

朱棣后代对于宦官的宠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在明英宗之前,宦官虽然有政治权利,但是由于皇帝勤政亲政,所以宦官的作为也仅仅局限在一个部门的一亩三分地里,且有文官集团的掣肘,掀不起什么大浪。

但是正统年间的内阁票拟却将宦官的权力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司礼监的权力凌驾在了内阁首辅之上,直接代表着皇帝的意志,所以当时的太监王振常常以矫诏引荐同党,陷害政敌,连六部尚书侍郎都要巴结他才能保住权位获得更大晋升,设置司礼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皇帝政务更加高效省力,但不想却被一些以权谋私的太监,钻了政治制度的漏洞,应该归咎于制度的不完善和皇帝的惰政。

到了明朝晚年,皇帝面对积重难返的大明王朝治理也感到了有心无力,于是为了平衡文官政治和对财政上的需求,不得不重新赋予可靠的宦官集团更多的政治权利,甚至破天荒的把阉人魏忠贤封为了九千岁,在宦官风光无限的背后,其实也只不过是皇帝用来偷懒和敛财的工具罢了,并没有达到失控的状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是误国误民不干好事的,也有忠君爱国能干的,像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沟通中外交流可谓功不可没,再比如万历时期的太监冯保,为张居正成功改革明里暗里也帮了不少忙,间接促进了明朝国祚延续。

9

汉朝的外戚、宋朝的士大夫、明朝的太监都是各朝形成了集团的势力,但外戚和士大夫都可以理解,太监是什么鬼?身体残缺,尖着小嗓子捏着兰花指,向来是服侍人的角色,凭什么影响朝政?这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

秦朝虽有个弄权的赵高,但他毕竟特例,厉害的是他一个人而不是太监这个群体,也没有形成集团。

虽然汉朝太监也是一大祸患,但还是只能躲在背后玩阴谋诡计,而明朝太监却堂堂正正的站在人前,承担着各种重要职责。例如三宝太监郑和,带着船队七下西洋,换个朝代,敢让太监主持这么大的事儿吗?

那么问题来了,明朝皇帝为什么这么秀,放着那么多大臣不用偏用太监呢?其实,明朝皇帝用太监正是为了制衡大臣。

(厂花镇楼)

可以说明朝太监的厉害,是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祁镇三代皇帝造成的。怎么说呢?请看下文。

朱元璋的江山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到了晚年,猜疑心渐重,为了巩固皇权、稳定初建的大明,杀了一批开国功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又杀了一批,然后提拔了一批靖难功臣。

到了朱瞻基时期,他认为太监还是要识点字读点书,用起来才会顺手,便不顾太祖“宦官不得干政”的禁令,在宫中设立内书堂,命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读书识字,成绩好的安排好一点的岗位。

在切身利益的刺激下,有条件的太监们都埋头苦读,由此形成了好学上进的风气。

朱祁镇在位时,发生了令整个大明震惊的“土木堡之变”,开国功勋集团被朱元璋杀了一批,朱棣杀了一批,本就有凋零之势,剩下的在此役中几乎全死光了;跟着朱棣起家的靖难功臣本就不多,也在此役中死得没剩几个。

这些人没了,他们在朝中的位置必须得有人顶上去,否则编制就不全了。谁顶上去呢?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文官。

于是,文官就成了朝廷的中流砥柱,渐渐形成盘根错结的文官集团,左右着朝政的走向。但对于皇帝来说,这显然是种很糟糕的局面。中国古代君主的统治之道,在于两个字:制衡。

朝中绝不能一枝独秀,必须存在不同的派别,皇帝才能在各方势力中游刃有余,保持超然的地位。现在朝中只有文官,皇帝觉得迟早要失控,必须想办法制衡文官。

文官们虽有不同的政见,但在对上皇帝时,他们的立志基本是一致的,所以皇帝不能走“以文官制文官”的路线。那找谁呢?

功勋集团?不行,没了;外戚集团?不行,后妃们都是从民间选出来的,她们的家族太普通,底蕴、才德都不够,干不过文官;宗室?更不行,等于引狼入室。

想来想去,只有身边的太监最合适。一来,太监好控制;二来,太监长年陪伴在皇帝身边,有感情;三来,自从朱瞻基给太监们开了学堂,大家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和文官集团有一拼之力。

就这样,太监被明朝皇帝扶植起来制衡文官集团,两大集团各有胜负,斗得难分难舍。 明朝也就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太监。

总之,并不是明朝太监有多厉害,而是明朝皇帝想给文官集团找个对手,才给了太监很多权力,让他们厉害起来。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10

明朝时期宦官专权,出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很多有名的大太监,更设有东厂、西厂等宦官干政机构,所有在很多人眼里,明朝的宦官之患格外严重。

宦官专权的形成

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由于感觉到皇权受到了相权的威胁,于是朱元璋先后杀了他在位期间出现的四位左丞相,分别是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于是胡惟庸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并且还引发了著名的“胡惟庸党案”,牵连诛杀3万多人。

随后,朱元璋撤销了丞相一职,但这样一来,皇上就不得不直接与大量的六部官员直接打交道,没有了丞相这样一个可以调和的中间人后,皇权与文官集团时常会爆发一些矛盾。于是朱元璋就需要另外一种力量来平衡文官集团,用谁呢?自然是他身边的人,那就只有宦官了。但是,朱元璋对宦官管理十分严格,为了防止太监干预朝政,不准他们识字,并且“不得兼内外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官服,官无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尝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预外事,预者斩。?’诸有司不得与文移往来。?”

宦官正式走上明朝政治舞台,是在“靖难之役”后。“初,成祖起北平,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故即位后专倚宦官。?”所以,永乐朝对宦官很是优待,并开始重用宦官。永乐十八年,成祖又增设了东厂,由宦官掌握,“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诚如《明史》所言:“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拉开了明代宦官专权的序幕。只是成祖有文韬武略,勤于政事,还能维持局面。

但成祖之后的皇帝就不一样了,他们极度腐朽,甚至数十年不上朝。?而逐渐有“丞相之实”的内阁又不能为皇帝所容,致使宦官专权有了可能与条件。至宣宗朝,改太监不识字的祖制,“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到了成化年间,又增设了西厂,还让宦官担任提督这样重要的职位,宦官专权逐步走上了政治前台。

宦官专权的危害

明太祖朱元璋心狠手辣,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在他们在位期间,宦官没有什么作为。但之后明朝的历代皇帝,对宦官的倚重越来越大,对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之间的平衡掌握不到位,导致宦官专权,危害越来越大。

有明一代宦官专权第一人当为英宗朝的王振。?英宗年幼即位,对王振言听计从,王振依仗皇帝宠信,权高内阁,贿赂公行,卖官鬻爵,诛杀功臣,最终酿成了“土木堡之变”。

明武宗时更加宠信宦官,出现了所谓的“八虎”,而八虎之首的刘瑾即是世人所说的?“立皇帝”。刘瑾利用掌管司礼监之机,?侵夺内阁权利,?甚至将奏折于私宅拟行,死后,其家产共计“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七百两,元宝五万锭,银八百万,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

明熹宗时期,魏忠贤独揽朝政,皇上为“万岁”他就自称“九千岁”,其党羽遍布朝廷要位,爪牙遍布全国给各地,大臣们纷纷依附,将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专权推向了巅峰。

明朝宦官之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危害之大,均为中国历史之首。

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

第一,利用宦官对抗文官集团。自古以来,皇权与相权都是存在矛盾的,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虽然大权独揽,但却不得不直接面对大量官员,缺少了调和余地,宦官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走上了政治舞台。

第二,利用宦官处理朝政。废相之后,皇帝就不得不事必亲躬,事无巨细,日理万机,自然会累得疲惫不堪。太祖、成祖尚好,后面的皇帝工作就没有那么努力了,宦官逐步将权力抓到了自己的手里。

第三,皇帝更倾向于宦官集团。在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斗争中,皇帝其实更倾向于宦官集团,这是因为在皇帝眼里,外臣多是精英,一旦专权很可能导致政变篡位,而宦官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也更擅长拍须溜马、阿谀奉承,且宦官是“无后之人”,相对来说谋朝篡位的可能性较低,所以皇帝往往更倾向于相信宦官。

综上所述,明朝宦官之患,实则是在朱元璋废相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是由明朝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必然产物。

当然,明朝最后一位皇帝除掉了大太监魏忠贤,试图重振朝纲,但此时已经病入膏肓,突然一剂猛药下去,自然会不堪重负,最后也只能落得个吊死煤山的下场。值得一提的是,崇祯帝死时,唯一陪在他身边的是一名太监,名叫王承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