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用来形容当时的赵、燕两国再合适不过了。
齐、楚、韩、燕、赵、魏、秦,虽然并称战国七雄,但它们间的差距,比如今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得多。而燕国在七雄中的地位,就类似于法国在五常中的角色。
有朋友可能认为地盘最小的韩国最弱,笔者认为不是这样:韩国虽小,但地处中原腹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且继承了春秋霸主晋国的部分遗产,在冶炼技术方面独树一帜,如张仪所说:“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韩国之所以给人以弱小的印象,只怪它离秦国太近,而且刚好挡在人家东出的路上,可谓是倒了大霉。
现在说说燕国到底有多弱。
当时,燕王之所以决定攻赵,是受了燕相栗腹的蛊惑。当时的赵国连续经历长平之战、邯郸之围没几年,残破、凋敝的景象估计比较明显,这位老兄前往邯郸为赵王祝酒归来后,产生了这样的严重战略误判:
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在长平了,现在正处于极度虚弱期,可以趁他病、要他命,起兵前去占占便宜。
但显然这位老兄数学不怎么好,或者脑子不太灵光。赵国虽损失了45万青壮年,但仍比燕国强大得多。
两国人口对比
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在农耕时代,人口就代表着生产力,也体现着国力。《史记·货殖列传》称燕国“地踔远,人民希”,地处偏远,虽地方看起来挺大,但人口稀少。据目前史学界主流观点,除了燕国,其他六国人口基本都在300万以上;巅峰期的赵国,约350万人,燕国则仅有约150万,还不到赵国的一半。
因此,即使赵国损失了近50万男丁,但其绝对人口数仍远超燕国,更别说两国军队间存在的巨大质量差距。
兵员质量对比
赵国人本性就骁勇悍斗,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除了鼓励民众练习骑射外,还直接招揽了大批游牧民族战士进入赵军序列,史书中有原话:“遂胡服招骑射”、“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中原的生产力+游牧民族的机动性,使得其后的赵国军队在技术上碾压各国(秦军则胜在战斗意志及纪律性)。在战国中后期,赵军也是唯一能在野战中多次击败秦军的强悍之师。
因此,当栗腹撺掇燕王攻赵时,乐间极力劝阻:“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四战之国,即四面受敌的国家,民众一般较有忧患意识)
而燕军,则一向是积弱的代表,当初面对齐国大军,燕国曾没用40天就被占领全境;后来在乐毅的带领下,曾一度雄起;但在乐毅被逼离开后,燕军瞬间成了乌合之众,被田单秋风扫落叶般赶出了齐国。
所以,面对乐间的劝阻时,燕王自知兵员质量比不上赵国,撒泼般的说要以二敌一,甚至以五敌一,但乐间仍说打不过,这样一来,深感被重重羞辱的燕国君臣不信邪,更是铁了心的要对赵国动武。不过战争的结果,从燕军的配置中就能提前得知:
卒起二军,车二千乘...
赵军已经大规模推广灵活机动的骑射了,燕军还在沿用春秋时期的战车战术....
将领对比
自从乐毅走后,燕国貌似就没有像样的将领了,此次攻赵,燕军兵分两路,统帅是栗腹和卿秦(完全不知名),燕王自己也亲自上阵;
而尚武的赵国,则一向盛产名将,这次他们的应对非常简单粗暴:老将廉颇披挂出征。
结果毫无悬念,廉颇首先兵不血刃在鄗地彻底击败燕军的一支,直接把领军者栗腹杀了;随后他们发挥强大机动性优势,转场至代地击溃另一股燕军,俘虏主将卿秦;其后,赵军更是像狼狗追兔子一样追杀燕军500里,直至深入燕国腹地、实施了反包围。
最终,之前信心满满、牛气哄哄的燕王不得不低声下气求和,彻底失去了对抗赵国的念头。
因此,从这一战来看,燕国称得上是七雄之耻。它之所以能存在数百年,其实并不是自身实力所致,而是当时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各方需要燕国在东北守住华夏国土,抵御游牧民族;另一方面,大国均衡原则下,秦、魏、楚等国对燕国鞭长莫及,也绝对不允许赵、齐两强独吞燕国。这也正是当初齐国占领燕国后,面临各国一致施压,最终灰溜溜撤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