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句俗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用来形容当时的赵、燕两国再合适不过了。

齐、楚、韩、燕、赵、魏、秦,虽然并称战国七雄,但它们间的差距,比如今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得多。而燕国在七雄中的地位,就类似于法国在五常中的角色。

有朋友可能认为地盘最小的韩国最弱,笔者认为不是这样:韩国虽小,但地处中原腹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且继承了春秋霸主晋国的部分遗产,在冶炼技术方面独树一帜,如张仪所说:“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韩国之所以给人以弱小的印象,只怪它离秦国太近,而且刚好挡在人家东出的路上,可谓是倒了大霉。

现在说说燕国到底有多弱。



当时,燕王之所以决定攻赵,是受了燕相栗腹的蛊惑。当时的赵国连续经历长平之战、邯郸之围没几年,残破、凋敝的景象估计比较明显,这位老兄前往邯郸为赵王祝酒归来后,产生了这样的严重战略误判:

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在长平了,现在正处于极度虚弱期,可以趁他病、要他命,起兵前去占占便宜。

但显然这位老兄数学不怎么好,或者脑子不太灵光。赵国虽损失了45万青壮年,但仍比燕国强大得多。



两国人口对比

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在农耕时代,人口就代表着生产力,也体现着国力。《史记·货殖列传》称燕国“地踔远,人民希”,地处偏远,虽地方看起来挺大,但人口稀少。据目前史学界主流观点,除了燕国,其他六国人口基本都在300万以上;巅峰期的赵国,约350万人,燕国则仅有约150万,还不到赵国的一半。

因此,即使赵国损失了近50万男丁,但其绝对人口数仍远超燕国,更别说两国军队间存在的巨大质量差距。



兵员质量对比

赵国人本性就骁勇悍斗,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除了鼓励民众练习骑射外,还直接招揽了大批游牧民族战士进入赵军序列,史书中有原话:“遂胡服招骑射”、“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中原的生产力+游牧民族的机动性,使得其后的赵国军队在技术上碾压各国(秦军则胜在战斗意志及纪律性)。在战国中后期,赵军也是唯一能在野战中多次击败秦军的强悍之师。

因此,当栗腹撺掇燕王攻赵时,乐间极力劝阻:“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四战之国,即四面受敌的国家,民众一般较有忧患意识)

而燕军,则一向是积弱的代表,当初面对齐国大军,燕国曾没用40天就被占领全境;后来在乐毅的带领下,曾一度雄起;但在乐毅被逼离开后,燕军瞬间成了乌合之众,被田单秋风扫落叶般赶出了齐国。

所以,面对乐间的劝阻时,燕王自知兵员质量比不上赵国,撒泼般的说要以二敌一,甚至以五敌一,但乐间仍说打不过,这样一来,深感被重重羞辱的燕国君臣不信邪,更是铁了心的要对赵国动武。不过战争的结果,从燕军的配置中就能提前得知:

卒起二军,车二千乘...

赵军已经大规模推广灵活机动的骑射了,燕军还在沿用春秋时期的战车战术....



将领对比

自从乐毅走后,燕国貌似就没有像样的将领了,此次攻赵,燕军兵分两路,统帅是栗腹和卿秦(完全不知名),燕王自己也亲自上阵;

而尚武的赵国,则一向盛产名将,这次他们的应对非常简单粗暴:老将廉颇披挂出征。

结果毫无悬念,廉颇首先兵不血刃在鄗地彻底击败燕军的一支,直接把领军者栗腹杀了;随后他们发挥强大机动性优势,转场至代地击溃另一股燕军,俘虏主将卿秦;其后,赵军更是像狼狗追兔子一样追杀燕军500里,直至深入燕国腹地、实施了反包围。

最终,之前信心满满、牛气哄哄的燕王不得不低声下气求和,彻底失去了对抗赵国的念头。



因此,从这一战来看,燕国称得上是七雄之耻。它之所以能存在数百年,其实并不是自身实力所致,而是当时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各方需要燕国在东北守住华夏国土,抵御游牧民族;另一方面,大国均衡原则下,秦、魏、楚等国对燕国鞭长莫及,也绝对不允许赵、齐两强独吞燕国。这也正是当初齐国占领燕国后,面临各国一致施压,最终灰溜溜撤军的主要原因。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谈秦说汉,我也来回答这个提问。

  • 前言

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有生力量遭受重创,但打了败仗,也不代表谁都可以来欺负。而燕惠王听到赵国刚吃了败仗,国内士卒无几,于是不听劝告,马上出兵伐赵,结果是60万燕军被13万赵卒吊打。燕军之败,是败于不理性分析客观形势,是败于轻敌,是败于对自身军队战斗力的不了解。同样也证明,民风尚武的赵国,其胡服骑射改制后的军队,是一支血性常在、战斗力相当彪悍的军队。赵军的领导谋划能力突出,敢于沉着应战不畏强敌,出其不意,以少胜多,最终打败敌人。

燕国在昭王时期,招贤纳才,让名将乐毅加盟后,燕军辉煌过一段时间,曾经将齐国打得只剩莒、即墨两城。然而昭王过世后,惠王继位,由于燕惠王个人好恶,逼迫乐毅离开燕国,自断臂膀。没有乐毅的燕军不堪一击,齐国轻松地从燕国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也说明了燕惠王的领导能力不行,心胸狭窄,容不下贤能之人,导致国家衰败。

  • 长平大战与邯郸之围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令大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上党郡。孤立无援的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17个城邑打包一起降赵国。赵孝成王权衡再三欣然笑纳,并派大将廉颇率40万大军陈兵边境,在赵国境内的长平摆开阵式迎战。公元前260年,王龁搞定上党之后,又多次出兵打败赵军。于是廉颇转攻为守,拒不出战。赵孝成王头脑发热,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廉颇领兵,而秦昭襄王也改用白起为将于长平作战,然而长平大战,赵括战死,40万赵军投降后被白起坑杀,从此赵国元气大伤。

公元前259年,秦军继续进攻赵国,兵围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向楚国、魏国求救,同时集中国内兵力回防邯郸。嫉妒心重的范睢怕白起军功太高,影响自己的前程,就在秦昭襄王面前出馊主意,不让白起继续领军。然而五大夫王陵围困邯郸3年未克,于是秦昭襄王想再次起用白起,但白起以各种理由,坚持不领兵。秦昭襄王只得改用王龁领兵继续围攻邯郸,但被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率领的军队打败。而白起,却被秦昭襄王狠心地赐死了。

  •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十年

公元前257年,虽然赵国取得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长平一战,确也消耗了赵军大部分兵力,但也不代表着赵国从此衰败。王龁从邯郸败走汾城后,秦将郑安平所部被联军团团包围,两万余人投降于赵国。塞北防御匈奴的边防军还有20万人。朝廷内廉颇、乐乘等大将仍然健在,年轻的将领李牧正在成长。因此,赵军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公元前256年,秦国再次进攻赵国,燕军也跟着凑热闹,进攻昌壮,两头夹击赵国。赵国不理会燕国的进攻,将军乐乘、庆舍集中兵力进攻秦国梁信的军队,并把他们打败了。公元254年,邯郸的草料库突遭大火被焚毁。公元252年,平原君也去世了。天灾人祸后的赵国,让燕国轻易地得到了昌壮后,产生了误判,以为赵国真的是不堪一击,开始觊觎赵国的土地。

  • 燕国伐赵

公元前251年,燕王派相国栗腹带五百金(铜)前往赵国,给赵王祝寿,同时签订了一份互不侵犯的双边合作协议。当他看到赵国大部分的男子年龄都很小,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栗腹回来向燕王报告:“赵国的壮士都在长平之战中死了,小孩子都还没有长大,我们可以进攻他们。”燕王就召见昌国君乐间讨论出兵的事情。乐间是赵将乐乘的宗亲、乐毅的儿子。乐间认为,赵国四面受敌,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常年打仗,不要轻易去征伐。

大夫将渠也劝燕王,说:“刚刚与赵国签订的双方互不侵犯协议墨迹未干,马上又出兵攻打赵国,这样背信弃义是不能成功的。”但燕王听不进去,命令60万大军分二路出击。令栗腹率40万军队攻鄗地,令卿秦率20万军队攻代地。自率督战部队随后出发。临行前,将渠拉着燕惠王衣服上系玺印的带子,哭着说:“此战没有必胜的把握,君王也不要亲自前往。” 但燕惠王听不进劝告,反而以脚踢开将渠。将渠又哭着说:“我这真的是为了君王好,不是为了自己。”

  • 尾声

燕军进军至宋子,赵孝成王命令大将廉颇、乐乘率兵13万拒敌,兵力是真的有点少。廉颇亲率8万大军在鄗地打败了栗腹40万大军,杀死主将栗腹。乐乘率领5万大军也在代地打败燕军,并俘虏了卿秦。乐间逃到赵国,并向赵王投降。廉颇、乐乘趁胜追击,并围困了燕都。燕王只好请求割地求和,赵国不理会燕王的求和,只接受与将渠谈判。燕王无奈,只得任命将渠为相国,主持燕国向赵国割地求和协议的签署,协议达成后赵军方撤军。

胜败乃兵家常事,但燕王想趁赵国长平之战失利后抢占赵国的土地,这原本也无可厚非,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嘛。但是,其刚签订互不侵犯协,又马上翻脸,就有点不讲套路了;认为数倍于赵国之兵,只想用人海战术就可以打败赵国,是有点过于轻敌了;思想没有与时俱进,从长平之战到鄗代之战,差不多近10年的时间,赵国的娃娃都长大,可以上阵打仗了。同时,赵卒常年征战,血性十足,拥有廉颇这种经验老道的将领,怎能轻易去招惹呢?

2020/7/13

3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发生战争,也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这场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把赵军弄的最后被全部坑杀。赵国失败了。我们所有人看到这之后一般都有一个固有的想法,就是在这之后赵国不行了,彻底地衰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赵国当时不仅没有衰落,而且可以说还是非常强大。

  



  长平之战后,赵国是损失了四十万大军。但是秦国也损失了近半的兵力,秦国国力也非常空虚。当时秦国准备一举歼灭赵国,最后失败了。被迫回家去休养生息了。这个时候的赵国可以说实力还是有的。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想要占领上党郡,结果上党郡的太守把上党郡献给赵国了,赵国就笑纳了。这才引发了长平之战。不过战争的结果虽然是赵国失败了,但是赵国却得到了上党郡。可以说赵国是达到了战争最终目的,虽然这个代价比较大。秦国虽然胜利了,但是在魏国和其他国家的压力下,秦国还是没有得到上党郡。

  



  长平之战之后,北方的燕国派人去赵国,发现赵国国内空虚,没有可用之兵。最后燕王决定趁机攻打赵国。当时燕国带了全部的人马,一共加起来六十万大军。我们知道赵国所有的精锐全部被坑杀了,这个时候急需休养生息,但是燕国趁机偷袭。理论上来讲,燕国来的人非常多,赵国又是处于极度衰弱时期。可能会输了。但是结果却相反。

  



  当时赵国在廉颇的带领下,进行反击。燕国的两路大军统帅,一路被杀,一路被俘。燕军没有的主将,剩下的人一哄而散。最后燕王喜不得不以亲赵的将渠为相,并派将渠求和,赵军才解围而去。

  



  可以说但是的赵国绝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衰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还是有家底的。

4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伤,轻壮几乎一空,赵国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时候,赵国仍然将图谋不轨的燕国打的满地找牙。

战争过程

邯郸之战结束五年后赵孝成王过寿,燕国派出丞相栗腹前来祝贺,实际上是来打探赵国虚实,毕竟赵国虚弱,不止燕国,大家都想咬一口。栗腹回国后,向燕王喜说赵国虚弱,国中几乎都是半大孩子,可以攻打,燕国朝堂一片赞同之声,除了乐间反对,但被燕王无视,燕国发兵六十万攻打赵国。

燕国军队分为两路,一路由丞相栗腹带领,攻打镐邑,一路由燕国将军卿秦带领攻打代邑。赵国派出了廉颇、乐乘组合,廉颇守镐邑,乐乘守代邑,就这样两方对上了,战争形势最先在代邑发生改变,乐乘击败并俘虏卿秦,紧接着廉颇就在镐邑打败并杀了栗腹,廉颇乘势进兵,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城赵军才作罢退走。

作战意识不同

对于赵燕两国来说,双方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不同,赵国作为一次卫国战,而燕国是当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而态度的不同对战争双方的意志也有着重大影响。

赵国自长平之战失败后,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毕竟长平之战失去的四十万几乎涉及到赵国全国的每一户家庭,所以当秦军再度攻击邯郸城时,赵国虽然此时国力衰微,但全国百姓众志成城,反秦意志极其坚决,最终才能坚守邯郸城,等来了魏、楚两国的援军。当燕国来袭时,赵国明白这是燕国趁人之危,邯郸之战刚刚过去不久,赵国上下坚定一战的情形刚去不远,对于燕国的侵略,赵国自然会坚定意志,奋勇杀敌。

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并不坚决,可以说只是想趁着赵国虚弱捞上一笔。燕国朝堂上定议攻赵时,燕国就有不同声音。在战争过程中,燕军在代邑失败,廉颇偷袭栗腹,虽然栗腹稳住了阵脚,但燕军内部还是不很稳定,以至于栗腹谋划好了攻击方案却被叛徒出卖,廉颇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一举杀了栗腹。

主帅的能力不足

燕国的丞相栗腹其实并不是一个草包,他少年时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和赵国最后的名将庞暖是朋友。在燕武成王十年,他曾经辅佐燕王打败胡人,拓地千里。

栗腹在和赵国的战争中,栗腹一开始也并没有什么重大失误,但他的队友卿秦在对上乐乘却是个猪队友。卿秦兵败被俘,燕军士气受到打击,当天夜里廉颇就突袭燕军,栗腹带兵撤退,收拢残兵后和廉颇连战三次,竟然士气大振,这其中固然有赵军军力下降,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之前的原因,毕竟曾经的赵军能够和秦军作战不落下风,但栗腹的才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栗腹有才华,但是他对比身为战国四大将的廉颇又差得远。廉颇最擅防守,栗腹攻不下廉颇,在队友兵败后,自己军心大乱之时被廉颇找准机会打败,虽然后来收拢了败兵,有了谋划,但还是被久经战事的廉颇轻松拿下。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也能击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况且燕军还不是狮子。

战争开始前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意识就不足,燕国只是觉得赵国国中兵力不足,有机可乘,准备并不充分,赵国在经历过邯郸之战后基本人人都经历过战火洗礼不能小瞧,燕国虽然有人看出问题,但无奈燕王不听。到了真正面对赵军的时候,栗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颇乐乘的对手,所以燕国才会在赵国虚弱之时进攻却仍然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5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吊打来犯的燕国?赵国和燕国的实力是有区别的,赵国虽然说在长平之战之后,国力下降,但他的总体实力是较强的,在战国后期仅次于秦国,且赵国胡服骑射后将士作战能力强,国内“将相和”,又有名将廉颇和李牧。

在长平之战,由于秦国使离间计让赵国换下老将廉颇,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用兵不当导致40万赵国将士被坑杀,赵国的实力下降,远不如从前。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在邯郸卫举办生日宴时,燕国国君让丞相栗腹去赵国探听虚实。栗腹回来后说,赵国没人了,廉颇老了,国内也没有良将了。燕王听了,就在想,长平之战四十万年轻男子都被埋了,剩下的老人和孩子还能干些什么呢?虽然乐间、将渠再三劝阻,但燕王执意要打。于是他从全集齐了60万军队,兵分两路攻打赵国。听说以后便觉得有利可图,贪图利益的燕王兵分二路,围攻赵国。赵国当时也是重新启用了大将廉颇令其与名将李牧抵抗燕军,燕军统帅栗腹和卿秦能力平庸,如何与名将廉颇李牧相比,最终赵国取得了胜利。

赵国一代君主不顾外界反对嘲笑进行了军事改革,赵国就开启了全国的开挂生涯,一跃成为当时的顶级军事大国,在六国中敢与秦国正面相抗,也许正是因为长平之战引起的国仇家恨,才让赵国国民整体上下一心,发奋图强。赵国虽然当时经历长平之战奄奄一息,第二年又经历了邯郸大战遭受巨大损失,但是赵国国民的上下同心,同时,也有盟友的支持,同仇敌忾,国内“将相和”,这样的赵国本身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燕国攻打赵国,焉能不败?

6

首先,燕国在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后攻打赵国,是在公元前251年的时候的事。这次战役,赵国凑了25万大军,分兵两路,廉颇带领20万大军,5万由乐乘带领守代郡。燕国栗腹带领60大军被廉颇打败并被斩杀,廉颇又一直打到燕国的都城并包围起来。最后燕王喜派使者割地求和,廉颇才取消了对燕国都城的包围。长平之战后的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再次发兵五十万攻打邯郸。在赵国军民拼死抵抗以及楚魏军队的帮助之下,没有白起的秦军被赵国打败,赵国不但趁机夺回了秦国占领的土地,还使得秦国损失三十万兵力。

这两场战役结束和开始之间间隔五六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五六年可以简单的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积攒兵力,当年长平之战时的孩子也长大了,虽说与当年的赵国不可同日而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同时,这五六年时间没有长到可以淡忘之前战争的地步,不论经验还是战斗意志,都保存的比较好。再加上燕国师出无名,纯粹是看战国国力衰减而欺负人,这就使得赵国迸发出惊人的战斗意志,从而保家卫国。所以,赵国以20万大军吊打了燕国的60万军队。

7

长平之战令赵国的损失非常巨大,战死和被秦国坑杀的士兵就达到了45万,而且赵国的主将赵括也战死。战国死去的45万人基本上都是赵国的青壮年,所以这一战不仅仅是令赵国损失了45万士兵这么简单,还包括了赵国大部分的劳动力。

但在这种情况之下,赵国仍然可以打败来放的燕国,其中又有什么原因呢?

下面是天马菌的观点。

赵国的求生欲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损失了45万人,的确给赵国带来了非常巨大的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赵国战败,而且还是因为赵国那些最后迫不得已投降的人,最后还是活活地给秦军坑杀了,单是想象就能知道其中的惨状。

但是赵国还面临着一个非常巨大的难题,秦军还没有撤退,反而步步紧逼,马上就要打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这个时候赵国的人都知道了自己将要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所以求生的欲望都上来了,此时上前线的都是赵国的一些老人和孩子,但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就算投降也有可能会被秦国坑杀,所以杀敌就更加没有任何的退缩。

赵国在得到其他诸侯国援兵的情况下,加上秦国君臣之间也出现了裂痕,所以赵国这些老人和孩子上阵也可以击退秦军。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赵国的民众知道只许胜不许败,再军事上也相当于“置之死地而后生”,激发的是这些民众无穷的斗志。

然而燕国却误判了形势,以为赵国现在过得非常困难,正是攻打赵国的最好时机。据《史记》记载:

还归,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这就是典型的只看到了赵国目前的现状,而没有看到赵国军民一心,团结一致求生的欲望。赵国军队的战斗力根本就没有比之前的会差多少,反而是他们举国上下都有求存的欲望,对于燕国想趁着赵国虚弱的时候从中捞一笔的做法也没有做出任何的忍让,将燕国的来犯之敌痛打了一顿。

赵国与燕国的国情

在长平之战开战之前,其实赵国与秦国是当时并立的两大强国,所以其国力当然也比其他国家要强很多。虽然赵括战败,但其实赵国的名将廉颇还在,不管是军队的训练还是对外御敌,管理的还是井井有条的。

但是当时的燕国本来就一直处在列国当中比较弱小国家的位置,即使期间出现了乐毅伐齐这样的事情,但那个时候并不是因为燕国的国力有多么的强大,而是因为其他的国家联合起来攻打齐国,这样才是得燕国可以从中发挥出比较大的作用。

所以说燕国的军事实力并没有真正的强大过,到了秦始皇时期消灭六国的时候,燕国太子丹想要扭转这种局面,但是能想到的办法也是派出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而不是强化燕国的军队,所以从思维上也很难见得燕国会有军事实力非常强的一幕。

而赵国本来就是强国,虽然在长平之战后,国力出现了断崖式的衰退,但是对于一些国内民众的风俗是不会改变的。据《史记》记载:

“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因此,赵国的一些习俗就是赵国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确失去了大量的人口,但那只不过是在数量上的减少,我实际上在质量上还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对于一个国力本来就比较弱小的燕国来攻打国力出现断崖式衰退的赵国,当然不会再有任何的便宜。

结束语

赵国突然之间就失去了45万人,的确给赵国国内的民众带来了非常巨大的震撼,这也使得他们瞬间感觉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即将到来,从而激发了他们求生的欲望。而那燕国的军事实力本来就不是很强,只不过是想趁着赵国虚弱的时候从中捞一笔,但这样的如意算盘也打错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