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绍是有机会迎献帝的,但他没有抓住机会。这一点上也确实如后来荀彧和郭嘉对袁绍的评价。荀彧评价其“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而郭嘉评价袁绍为“多谋少决”。

根据《三国志.袁绍传》的记载,在献帝还洛阳的一路,袁绍是派了郭图为使面见献帝的,而郭图回来后,建议袁绍“迎天子都邺”,但袁绍没有听从。但《献帝传》里记载的是沮授建议迎献帝,袁绍本欲从之,却被郭图和淳于琼劝阻,这两个版本不管哪个是真实的,都能看出袁绍此时政治敏锐性确实不高。

沮授说绍云:“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悦,将从之。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机,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绍弗能用。



反而曹操迅速迎回献帝于许昌,并以天子名义收腹了河南地区,关中势力也纷纷依附了曹操,这一来袁绍看了才开始眼红,于是派使者送信至许昌,要求曹操“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真是可笑至极,曹操当然不会同意,但为了“安抚”袁绍,实则羞辱袁绍,借天子之名先赏袁绍太尉,后赏袁绍大将军,拜为邺侯,袁绍大怒道:“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并拒绝接受封赏,可见袁绍此时情商也是很低。

最佳贡献者
2

袁绍的自我辩解:我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大家好,我是袁绍袁本初,后世之人但凡提到我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我手里明明握着一副好牌,最后还是给我打烂了。尤其是说我不懂政治,不知道拉大旗扯虎皮,这种评价是不中肯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我们这群创业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做几点说明,聊以自辩。

1.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有恃无恐。汉末乱世,大小军阀都想自己创业干革命,真正想要匡扶汉室的几乎没有,有也是喊喊口号而已。干革命就得树立自己政治旗帜,用于笼络人心,招揽人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有恃无恐。”这句歌词形象生动的展现了我们这群创业者的内心。

没有声望的就要扯虎皮拉大旗,像我这种大军阀,势力雄厚,声望极高,就不那么需要了。我年少时就结交党锢人士,反对宦官势力,博得声名。董卓祸乱宫闱,我联合关东诸侯联合讨伐,作为盟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后来我统一了黄河以北,家里又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地,对我来说,我不需要汉献帝这面政治旗帜。

但是对于出身低微、实力单薄的军阀而言,匡扶汉室就是最好的一面旗帜,曹操如此,刘备也是如此。汉献帝就成为大家哄抢的一块香饽饽,但汉献帝从始至终就是一面政治旗帜而已,用着不顺手了随时都会被丢弃。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问题,我以为自己不需要的就是别人也不需要的,我以为我不喜欢吃的糖曹阿瞒也不喜欢,事实证明他骗了我,但主要责任在我。

2.我俩尿不到一个壶里。当年董卓领兵进京后准备要废少帝立献帝,我当场就翻脸了。董卓立的汉献帝刘协不具有政治合法性,是董卓的私心在作怪。大将军何进的外甥少帝才是根正苗红,可惜被董卓杀害了。所以说,从一开始是我就和汉献帝刘协尿不到一个壶里,彼此是看不顺眼的,在内心深处我不认可汉献帝刘协。董卓迁都长安后,我想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奈何这小子胆子太小,最后作罢,还得我撸起袖子自己干。所以不能说我没有政治眼观。

3.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是一个玩弄政治的高手,在政治上我一直处于主动和优势地位,从结交党锢人士、到紧跟大将军何进、再到讨伐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竟然公开批评我,在政治舆论上我一度处于被动地位,不得已做了自我检讨,但这是一时的,是权宜之计。我干掉公孙瓒后,马上掉转枪头,以清君侧之名,大举讨伐曹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陈琳的那篇出征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政治口号这种事情,怎么说都行,就看你怎么引导舆论了。

4.我最后的总结陈词。有人把我的失败归结于不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言过其实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是官渡之战,是由于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许攸投敌叛变,导致我战争失利。但谁还没打过败仗呢?听说阿满在赤壁胡子都被没烧没了。再说了官渡之战虽败但是未伤元气,我还有翻盘的实力。

有人会问那为啥没有翻盘呢?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下次有机会再跟你们唠。

3

公元195年,也就是兴平二年(195年),董卓的西凉军李傕、郭汜二人各自拥兵搞内讧,把个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献帝刘协趁际带领一帮王公大臣在杨奉、董承等的护卫下仓皇逃出长安,辗转东行到达洛阳,摆脱了李、郭的控制。

到达洛阳也是一片废墟,满目荒凉,惊魂未定的汉献帝举眼往全国一望,天下诸侯,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正在争夺中原地区,刘表和孙策分别占据了荆州、江东,刘璋割据益州,韩遂、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都忙得不亦乐乎。

找谁勤王呢?论实力,论条件,当然袁绍是最合适的人选。袁绍的谋士沮授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向袁绍建言:“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谁能御之!”。在沮授看来,献帝东还,无疑是一面可利用的旗帜。这个时候迎奉天子,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号令天下,诛讨未服”等于掌握了战略至高点, 实在是机会难得。

可惜后来历史发展,我们都看到了。袁绍犹豫良久,但最终还是没有采纳,错失大好机会。反到是曹操捷足先登,将天子牢牢掌握在手中。那么为何袁绍不愿意西迎献帝?

分析当时形势和袁绍个人性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这个问题。

一、袁绍其实对献帝的正统治性并不认可。

献帝是董卓乱政后,自行废少帝,逼死何太后,而立的。袁绍曾是何进的部下,是拥立少帝的,从内心里对董卓所立汉献帝是不认可的,不认为是正统,所以当初率十八路诸侯联合进攻董卓,就有这层意义在里面。在董卓立献帝后,袁绍曾想要联合袁术、曹操一道,另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尽管袁术和曹操皆不同意,但袁绍仍坚持己见。从这一举动上,就可看出袁绍对汉献帝的合法性是内心抵制。

二、袁绍对挟天子真能令诸侯还心存疑虑。

其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把戏,董卓,袁绍之所以不愿挟天子,主要原因是他不相信挟天子可以号令诸侯。挟天子政策最早的执行者其实是董卓,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都已经玩过,然而各路诸侯并不买账,甚至组成联盟讨伐,朝中的王公大臣也不感冒,搞得董卓被杀,西凉军相互攻伐。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所以袁绍非常犹豫。

三、袁绍觉得汉献帝是个烫手的山芋。

袁家是当时有名的世家大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有这样一块金字招牌,天下士族慕名投奔,袁绍的事业发展非常顺利,短短五年间,从一个渤海太守发展成为关东诸侯中最有实力的军阀,坐拥冀州,并占领并州、幽州、青州大部分,实力相当雄厚。迎不迎奉天子,并不是非常急需,而且真把天子这尊神请回来,以后行事不免束手束脚,还是个麻烦事。毕竟袁绍也有自己独立称帝的小心思,只不过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已。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4

其实袁绍原本也有机会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他的谋士沮授早就建议他迎献帝,但袁绍没有干。

为什么呢?原因其一,袁绍跟汉献帝关系一向不好,袁绍最先挂靠的就是何进,也就是汉少帝刘辩的一方。他打心眼里是瞧不上汉献帝的。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袁绍就表示过反对。离开洛阳后,袁绍当时就想拥立立幽州牧刘虞。可见,他认为董卓拥立的汉献帝就是一个水货。不具备正当性。

原因之二,袁绍确实没有迎献帝的必要。曹操之所以要迎,那是因为他本身的声望不足,是一个太监的后人,而袁绍四世三公,早就已经是士人领袖,酸枣盟主。当时威震河北,从者如云,他不需要扯汉献帝这面大旗。

所以,当沮授让袁绍迎献帝时,其他谋士就表示不妥。 郭图、淳于琼就说,大哥你已经很牛了,如果把天子迎过来,动不动就要给他打报告,如果听他的,那你的权威就要受到损害,如果不听他的,那就是拒命,这不是好主意。

听起来也是有道理的。但袁绍没想到控制了汉献帝,自己就控制了舆论,自己是听从还是抗命,还不是自己说了算。而如果在别人手里,他说你抗命,那你就是抗命了。

而且就算汉献帝对袁绍没用,但如果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有用,那也应该抢过来。

所以,沮授说: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机,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

可惜袁绍没有想到这一点,以为自己不用就没事了,忘了战场上的东西,自己不用,也应该毁掉,免得资敌。

另外,袁绍也实在没空,他正在跟公孙瓒血拼,抽不出精力来迎献帝。而迎献帝也不是说迎就迎的,这里面需要高超的统战手腕,比如跟韩暹、杨奉打好关系。

这一点上,曹操又比袁绍要方便得多,一是曹操这个人能伸能屈,敢忽悠,利用就近吃饭的机会把汉献帝骗了过来,而袁绍自持名门之后,帅哥一个,当然不太愿意像曹操一样服软又使诈,而且他又离得远,所以就算他去,也未必成功。

而等曹操把汉献帝迎过来,声势大涨,而且汉献帝很快就给了袁绍一个公开批评,说他: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

搞得袁绍连忙写检讨。

这时候,袁绍这才发现自己走宝了,想让曹操把天子送到鄄城。这个地方离袁绍很近。曹操当然不会这么傻,自然不会理会他。

那曹操迎献帝是不是他战胜袁绍的重要原因呢?

应该不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汉献帝其实就是一个政治宣传工具,但袁绍同样可以反宣传,清君侧嘛。

5

曹操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在夹缝中快速壮大,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占据了正统,才能聚集那么多的谋士人才。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也正是仗着袁家的势力,袁绍和袁术才能发展那么快,而且他们是当时群雄逐鹿中有较大势力的诸侯中,公开提出要代汉自立并且付诸行动的。

袁绍虽然曾经想过让刘虞称帝,但是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自立的心。他的弟弟袁术心挺大,势力大了心也就浮躁了,再加上拿到了带有正统性的“传国玉玺”,所以,袁术就认为自己有了称帝的资本,在东汉建安二年(197年)春,自称天子,公开称帝。

可惜仅仅二年后,袁术就死了,在他败亡之前,迫于无奈,做出了“归帝号于袁绍”的决定,怂恿袁绍承接大任。

袁绍本来就看着袁术当皇帝眼红,这时候袁术临死前又让他承接大任,让袁绍的内心有点小躁动。在他看来,天下本来就是他汝南袁家的,他以袁家子弟的身份当皇帝也没什么问题。正好在这一年,袁绍击败了公孙瓒,开始了一系列代汉自立的宣传。

事实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袁绍麾下谋士沮授先提出来的,可惜袁绍这时候势力大了,根本就不想迎什么天子,自己土皇帝当的这么舒服,拉一个顶头上司干嘛?

可是,曹操的眼光就要毒辣当的多,他在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上,迅速领悟了循此而后的巨大政治利益。

如果说皇帝是傀儡,那么近一点岂不更便当,更便于操纵和控制?请示汇报、磕头行礼确实是有些繁琐,但是稍微有点脑子,就该知道这是走走过场而已。汉献帝如果到了袁绍这里,岂不就是手中的傀儡吗?可惜袁绍只认为远离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


正是因为袁绍山高皇帝远的舒服了,所以给了曹操机会。等到曹操迎奉汉献帝到了许昌后,不仅没有受制于人,反而得到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关中地区的人民也纷纷归附,顺带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从此,曹操动不动就以皇帝的名义讨伐异己、任命官吏,好使得很。

6

“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袁绍的谋士沮授说的,但是袁绍没有采纳。因为他不仅怕麻烦,还怕迎来天子丢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这是极度不自信的表现。

沮授的说法是:

“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

就地理位置和整体实力而言,袁绍的确是最有机会得到汉献帝刘协,从而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只可惜,好谋无断的袁绍错失了绝佳的机会。

既然袁绍不奉迎天子,那曹操集团是怎么做的呢?

曹操的谋士毛玠同样向曹操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他劝谏曹操说: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

曹操经过深思熟虑后采纳了毛玠的建议,而且迅速做出了行动。在东汉末年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可见有先见之明和当机立断是多么的重要。

咱们再来对比一下沮授和毛玠的建议,笔者认为后者的建议更周详慎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奉天子以令不臣虽然大体意思差不多,但是给世人的感觉就是前者是一个霸道的军阀为了满足权力和欲望所为。而后者则像是一个忠臣良将的英明之举。

所以就权谋方面的能力来看,毛玠是比沮授要高一个档次的。

通过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成功案例,咱们再来探讨一下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

沮授主张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袁绍帐下立马有其他的谋士跳出来反对,他们认为汉献帝刘协已经没有利用价值,迎奉天子过来只会给自己增加累赘。

天子来了到底朝拜还是不朝拜呢?做什么事情或许下什么命令是不是也要请示一下天子呢?要是天子和自己的意见不一致,那就麻烦了。

袁绍赞同这种看法,他认为自己的实力最强大,完全不需要皇帝这个招牌,而且这个皇帝是董卓立的皇帝,当初自己组织义军讨伐董卓,现在如果供奉这个皇帝,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而以前那个少帝刘辩又已经被董卓给杀了,所以袁绍他并不打算迎奉汉献帝刘协,而是想在自己的地盘另立一个皇帝(他的心仪人选是刘虞,可惜没有得逞)

在对待皇帝方面,董卓的做法是废掉一个再立一个,袁绍的做法是想在自己的地盘立一个,而袁术的做法则是自己当皇帝。曹操确实比其他诸侯更高明,他选择了成本和风险最小的方式,就是奉天子以令诸侯。

总之,袁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的整体实力,令一方面还在于他好谋无断还怕丢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7


弟北兄南竞效尤,邺中半邺半青州。袁绍为司空袁逢之子,出身于名门望族汝南袁氏,家族中四世三公,地位显赫。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袁绍以其家族的威望,成为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首领。之后袁绍奋发图强,剿灭公孙瓒、韩馥等,逐步占领冀、青、并、幽等州,同一北方绝大部分领土,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然而骁骑校尉出身的曹操,不甘示弱,也在家乡招募人才,逐步发展壮大,并逐步占领兖州作为根据地。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后,曹操趁着献帝逃离李傕郭汜的魔爪,投奔长安之际,率领军队将献帝挟持到许昌,开始了长达多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并借天子以自重,占领今河南大片土地,各路诸侯也纷纷投奔。众望所归,曹操逐步击败袁绍袁术等,同一了北方,建立曹魏政权。然而有人认为,曹操当时的势力并不如袁绍,为何袁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下依据演义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袁绍听从了田丰的建议,养兵屯田,逐步占领中原。献帝逃亡洛阳的时刻,袁绍距离献帝是最近的,身为大将军,他却没有迎接。反而是曹操,长途跋涉千余里,从许昌赶来“救驾”。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绍听取了田丰的建议。演义中这样记载,袁绍召集文武商议是否迎接献帝。谋士许攸认为献帝是个宝,只要拥有皇帝,就可以号令天下。图谋中原,统一天下便指日可待,因此许攸积极建议袁绍迎取献帝。


然而谋士田丰却认为献帝是个累赘。在他看来,袁绍当时已经拥有北方四州,根基稳固,国富民强。只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袁绍将成为最为强大的一个诸侯,根本无需献帝。再者说献帝毕竟是皇帝,而袁绍毕竟是汉臣,田丰认为臣必然斗不过君,况且一山不容二虎,如果迎取献帝,袁绍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很有可能被献帝制约。因此田丰认为献帝是个累赘,果断建议袁绍不要迎接。而袁绍当时觉得田丰说的很有道理,也就放弃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


其次袁绍有帝王之志,急不可待,并不想受献帝的拖累。袁绍占领了北方四州,佣兵几十万,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诸侯。随着势力的增长,袁绍的野心也随之增大,再加上汉室的权势急转直下,袁绍更加无视献帝,便认为袁家受命于天,本应该做皇帝。而如果迎取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仍需发展多年,再次抛开献帝之后,才能实现帝王之志。作为首屈一指的诸侯,拥有百万民户,袁绍自己也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简直就是多此一举,因此他才没有迎接献帝。


再加上曹操只拥有兖州,可以说袁绍根本就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因为当时的袁术势力与袁绍旗鼓相当,孙坚盘踞江南,更有荆州刘表,而曹操的势力确实一般。因此袁绍认为,即便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是他的对手,这才放弃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

你是如何看待袁绍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8

袁绍举止失当,谋事后知后觉,才致有偌大家世背景加持还败给曹操,他的不迎天子也不挟天子,在于私心太重和看不清形势,毕竟挟天子也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做得好是曹操,权倾天下,出师有名。做不好就是董卓,身死族灭,遗臭万年。袁绍手下谋士也不是吃干饭的,最先就有郭图劝袁绍迎献帝,李郭之乱,献帝与公卿出逃来到河东,后有追兵,旁有贼人,狼狈不堪,如果当时听从这个建议,就没有曹操迎天子的事了,毕竟曹操实力还未强大到能挑战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初,天子之立非绍意,及在河东,绍遣颍川郭图使焉。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绍不从”


在董卓要废少帝立献帝时,曾跟朝中大臣打过招呼,袁绍也在场,听完不表态,说要跟叔叔时当太傅的袁槐商量才行,董卓说,如果不行,所有刘氏的人我都杀掉。(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袁绍回头说,天下还轮不到你最牛。然后就跑了,董卓很生气,正要追究,被袁家旧人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劝止,于是封袁绍为渤海太守,打算拉拢他不使为祸。跑出洛阳后的袁绍,打起小九九,觉得董卓既立献帝,又杀了少帝,名号不正,关东群雄大都不鸟他。便有另立皇帝的打算,联络了冀州牧韩馥等人,要拥立宗室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刘虞是刘秀与郭圣通的儿子刘强的后代,一听大摇其头,拒绝了。这是袁绍不迎献帝的原因之一,献帝之立他不认同。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祭袁绍时向手下讲过一件事,可为袁绍不迎献帝另一个原因,在关东群雄联军讨伐董卓时,作为曾经的发小,袁绍曾经问过曹操,大事如果不顺利,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操反问你说呢?袁绍答道,我南边据住黄河,北边守住燕代之地,引乌丸鲜卑为我所用,再南向争夺天下。曹操回说,我不是这么想的,我善用贤才集中天下智力,不必强求固守哪个地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说明曹操重人才人心,袁绍重地利兵威。重人心才会迎天子挟天下,重兵威自以为掌握了天下最强,自不会把皇帝放在眼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后来也有变化,袁绍虽然没有迎献帝,但表面功夫还是做的,比如进贡问安之类,待到曹操迎献帝入许昌,渐渐坐大,袁绍有点后悔,便对曹操说,把皇帝迁来我这里,你那破地方哪是天子适合住的?曹操精着,不但一口回绝,还下诏书责备他,说他专门树立私党,不见出师勤王,斥责后又顾忌袁氏势大,曹操让皇帝加封以安他的心,“以绍为太尉,转为大将军,封邺侯”,这时袁曹开始互相看不对眼。而在取冀州之后,袁绍也应该也曾想过要迎献帝,有一个佐证便是沮授。沮授劝袁绍说“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袁绍的反应是“大喜”,说是我的志向,“即表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却被郭图淳于琼等劝阻,认为天子已经无用了,又没有进行。

9

首先袁绍实力没有远胜于曹操,两人实力四六开还差不多,到官渡时基本五五开了,只不过曹操需要分兵防御南方和西方而已。

当然袁绍错失献帝还是自己判断失误,他从来就看不上这个董卓立起来的皇帝,之前打算过另立皇帝,而且袁术计划逃往河北时袁绍也答应接收了。可以看出袁绍是对汉献帝不太感冒的。

后来发现这块招牌确实有点用,便向曹操要求将皇帝住所迁至双方交界的一个城市,曹操当然没同意。

归根结底还是袁绍个人原因,本来他是有机会也有实力做的,但个人意愿不强,怕有皇帝在身边做事受限制。

不过我个人认为袁绍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后来曹操确实经常陷入汉室朝廷的政治斗争中,以至于拿下河北后自己住在邺城,皇帝留在许都。

我提出一个观点,汉献帝是把双刃剑,有用没用都有理由,只不过袁绍官渡战败了,所以看起来他做什么都是错的,其实也未必。

10

熟悉汉末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之所以能做大做强,进而兼并群雄、统一中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由此获得号令天下的资本。但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占据四州、号召力最强的军阀,袁绍其实更应该去迎奉汉献帝,以便成就一番大事业,但他最终却没有这样做,实在是失策至极。



其实,袁绍也曾动过迎奉汉献帝的念头,早在他夺取冀州之初(191年),便曾经听取过谋士沮授的建议,表示愿意派兵西迎皇帝,但事后却不了了之。等到汉献帝从长安冒死逃回洛阳后(196年),袁绍在沮授的建议下,再度起过迎奉皇帝的念头,但最后还是因为种种考虑放弃,由此让曹操捡了大“便宜”。


对于袁绍在迎奉汉献帝一事上的拖延,后世大都认为是他生性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所致,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因为,作为跨据四州、带甲百万的大军阀,袁绍不可能看不到迎奉皇帝的巨大“红利”,而他之所以没这样做,必定有他的苦衷。笔者不揣冒昧,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1.袁绍不承认汉献帝的正统地位。众所周知,袁绍之所以跟国贼董卓决裂,并在关东举起讨逆的旗帜,起因便是反对他废黜汉少帝,改立汉献帝。正因如此,在袁绍的眼中,汉献帝不仅是董卓的傀儡,而且名不正言不顺,并非正统皇帝。为此,袁绍还曾联合冀州牧韩馥,打算拥立宗室刘虞为皇帝,虽然刘虞坚决不肯合作,但袁绍也并不打算就此拥立汉献帝。



而曹操则不然,他虽然一度参加关东讨董联盟,也曾经视刘协为伪皇帝,但基于现实考虑,他又不得不调整策略。毕竟跟袁绍相比,曹操地盘小、兵少,在诸侯当中的号召力微乎其微,没有多少逐鹿中原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只能迎奉汉献帝,尽量榨取后者身上仅剩的“价值”,然后借此扩充势力。因此对曹操来讲,汉献帝是否正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带来丰厚的政治资本。


2.袁绍不需要借助汉献帝来扩充实力。作为关东联盟的盟主,袁绍不仅形象好、气质佳,而且出身极为高贵,自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之位者,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政治号召力极强,只需登高一呼,便可以召集天下豪杰共举大事。更何况,袁绍在当上讨董联盟盟主后,已经获得对关东各州郡长官黜陟、赏罚的权力,形同关东的皇帝,哪里还需要再借助汉献帝的威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而曹操则不同,他出身低贱(宦官的孙子)、形象不佳(轻浮奸诈)、政治号召力极弱(兖州刺史)。更加要命的是,由于曹操早期奉行敌视名士的政策,曾残忍地处死兖州大名士边让,由此导致大批曾依附于他的大名士(如陈宫、张邈等人)跟他决裂,害得他差点儿丢失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如果不掌控汉献帝并借助他的威望,根本不足以号令天下。


3.袁绍担心汉献帝与河北世家大族合流,威胁自己的地位。东汉是个世族(士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朝代,世家大族之间虽然经常结盟,但各自都有强烈的地域差别意识,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肯接受外地家族的统治。袁绍所属的汝南袁氏尽管是豪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总体上来说根基还在河南,若想在河北立足、统治当地,却也是极难。



正因如此,袁绍非常担心的是,一旦将汉献帝迎奉到邺城,那么河北世家大族便会联合起来,以拥戴皇帝为名压制他,进而将他赶走,这是他绝不愿意接受的结果。这一点,袁绍的谋士郭图和大将淳于琼看的也很清楚,所以他们才会劝谏主公不要迎奉汉献帝,否则将会在河北形成两个权力中心,无论是否听从皇帝的命令,都会削弱自己的权势,让别有用心之人得利,实在是划不来。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考虑,袁绍连番婉拒沮授(河北士族的代表)的建议,不肯迎奉被其他诸侯视为“香饽饽”的汉献帝来河北,从而“便宜”了曹操,使得后者借此壮大实力,并由此走上兼并群雄之路。虽然后世之人屡屡把袁绍拒绝迎奉汉献帝视为愚蠢之举,但就当时的情势而论,他这样做的确合情合理,只是因为他后来败给了曹操,才让这些正当理由变得苍白无力而已。


史料来源:《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