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的肉?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的肉?

2020-08-07 14:05阅读(77)

为什么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的肉?: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肉的原因是由食肉动物相较食草动物种类数量少、生性凶猛、驯养成本高等综合原因形成的。肉类是人类摄取蛋白

1


人类很少吃食肉动物肉的原因是由食肉动物相较食草动物种类数量少、生性凶猛、驯养成本高等综合原因形成的。

肉类是人类摄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

我们现在食用的肉类基本上都是从原始社会开始驯养传承下来的各种禽畜类,是传统的养殖动物。

人类从捕食到驯养动物距今已有一万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捕食各种动物,动物的肉是当时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由于食肉动物生性凶猛,很容易对人类造成伤害,而且种类数量少难以捕捉。人类就把主要捕食对象放在了性情比较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且种类数量较多,更容易捕捉的食草动物身上。

原始人类捕捉动物的工具简单落后,也是造成以捕食食草动物为主的原因之一。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很难产生驯养动物的意识和行为,随着生产性经济的发展,狩猎采集经济成为辅助性经济时,人类开始定居生活,有剩余经济作物后,就开始把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圏养驯化,主要以温顺易捕捉的食草动物为主。

在传统的“六畜”等众多禽畜类动物中也有很少部分的食肉动物,比如我们日常食用的禽畜猪、牛、羊、马、狗、鸡、鸭、鹅中,狗原先就是食肉动物。

总结:

我们现在所常食用的肉类品种是由先祖跟据当时的生存、生产需要而选择性驯养并传承下来的。

2

别看大自然一天不管不顾,悠悠哉哉,偶尔发个火,但其实地球上各个物种都潜移默化地被它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即使是高端智慧物种也要乖乖遵守,否则作茧自缚。

只要在地球上生存,我们就不能以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大自然链条下的一环,因此对于大自然“话可以乱讲,东西不能乱吃”。

老话说得好:病从口入,但也有人说中国古代四大名菜就有熊掌,但仔细想想为什么熊掌会是名菜?因为稀有,物以稀为贵,而食肉动物稀有的原因就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则,本来就少,如果大家都去吃,吃掉法则中的一环,自然就会崩塌。

世界万物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所有的行为和现象,例如人吃牛羊,不吃狮子老虎,都是顺应自然的一种发展策略,下面我们透过现象看看本质。

为什么要你吃我,我吃你?

人不吃饭会饿死,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食。一杯开水放到正常环境中会凉,并不会自发的升温。苹果熟了掉地上会慢慢腐烂,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孤立的系统都会由有序逐渐变得无序,就像一个从房间,慢慢会变得越来越乱。想变得有序就需要收拾,也就是需要对它付出能量。那么我们自身的能量源于哪里?

从宏观的角度:抬起手臂,需要克服引力,向前奔跑,需要克服摩擦力,这些能量源于我们身体内部。从更小的尺度:身体内部的细胞需要自我复制、更新,马达蛋白在细胞中忙前跑后运输细胞运转所需的原材料。

即使躺着不动,身体也无时无刻向外释放热辐射,我们会对外输出能量。为了不让自己凉透了,维持自身的有序,我们就需要摄入外界能量来对抗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即使是机械,虽然晾上几年加点油还能跑,但构成机械的物质也需要外界能量来维持,例如钢铁的混乱程度也会日积月累的增加,即生锈。

吃荤吃素谁来定?

不过,能量并不能随便“吃”。汽油车加汽油能跑,加柴油、加水可能就废了。不同的发动机物质燃烧方式,机械逻辑,或者说能量释放方式不同。生物体也是一样,食草、食肉、杂食、植物、微生物等等都在大自然链条中占据着各自的位置,它们有不同的能量摄取方式。

食肉动物无法从植物中摄取能量,因为它们没有足够长的消化“流水线”来应付摄入量较大、能量密度较小的植物,消化系统中也没有对应的细菌来分解植物中的能量(木质素、纤维素),换句话说即使它们吃了,也会怎么进去怎么出来,然后肚子还是饿。

食草动物的消化系统可以分解部分蛋白与脂肪,就像猩猩有时候会抓一些昆虫来补充一些蛋白与矿物质,不以吃肉为主是演化使然。

就像一辆车能加100号和95号汽油,虽然100号汽油能多跑一些路程,然而一个城市100号汽油的加油站寥寥无几,跑过去加油本身也在消耗能量。

同理:虽然肉类能量密度高,但吃草低头就行了,吃肉可能还要追着跑,还要“打架”,费力又讨不了多少好处。在演化的历史长河中,爱打架的基因慢慢都爱吃草的基因覆盖了。

原本就朝着身强力壮,打架而生的物种,都站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当然也有跌落神坛的,例如熊猫,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它们吃不到肉,大部分都灭绝了,一部分基因变异从而可以从纤维素中获得能量慢慢幸存了下来,而吃肉动物习惯却很难再回去。

食肉动物为什么稀有?

一头牛比一个人大得多,但是如果一个人一年到头就吃牛,两天头牛的量也喂不饱,咋一看似乎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我们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两万公斤草能养两千公斤牛羊,这些牛羊能养两百公斤狮子老虎。

能量在万物之间传递,而传递过程出现损耗是正常的。损耗从阳光就开始了,阳光的能量除了赋予植物成长,植物自身代谢也需要消耗能量。动物吃下去能量并无法完全吸收也会排出来一部分,同样自身运动,生理上的各种行为都需要消耗能量。

根据食物链处于链顶端的掠食者,也就是处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食肉动物,其实它们吃的都是阳光一轮轮被消耗、排泄之后“剩下”的,所剩无几的能量导致了塔尖所剩无几的数量。

如果吃食肉动物会如何?

人类也是顶级掠食者,不同的是我们的食物来源并非野生大自然,我们驯化植物与动物,提高产量问我我们所用。目前,人类驯养的动物占到陆地动物的93%,所以人类这种顶级掠食者才有如此庞大的数量,虽然我们不吃野生食肉动物,但地球就这么大,陆地就这么少,人类的数量与驯养动物的数量已经压榨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如果我再吃食肉动物就相当于把生态系统的尖给掐了,金字塔将不再平衡,食草动物没有天敌控制,数量会迅速增加,而草就危险了,看看澳大利亚人民的心酸抓兔史就知道了。当草皮被啃的寸草不生,土地就只剩下沙土,兔子最后也都饿死了,漫天黄沙也就不适合人类生存了。如果人类以食肉动物为食,最后实际上是吃的自己。

3

人类之所以很少吃食肉动物的肉,主要有3个原因,首先是种群数量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在自然环境当中,食草动物的种群非常庞大,它们也是最容易猎杀的动物之一,所以我们的祖先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吃食草动物了。

其次,我们知道,大多数的食肉动物都是非常凶猛的,它们经常会猎杀落单的动物,并且它们大多数都是单独行动,很少有食肉动物会集体行动,并且它们的繁育也比较困难,大规模猎取的难度相当,。人类很难从其中获得足够的肉食。

除此之外,我们对肉食也是有一定选择性的,一般来说,草食动物的肉都是比较鲜嫩,并且味道也比较好,而食肉动物的肉基本上会有比较多的杂味,肉质也比草食动物要差的多,不仅粗糙,并且非常的老。

不过我们的祖先已经驯服了非常多的牲畜,可以大量的进行养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长期的提供肉食,所以也不用再进行捕猎来获取食物了。有网友表示:在远古时期,人类并不算强大,所以只能抓那些危险性比较小的动物来作为食物了。

4

吃肉动物生存数量少,多数已列为受保护动物,且吃肉动物多数味道也不好吃。

5

1.(1)价格原因:蔬菜的价格相对于肉的价格会便宜很多;

(2)来源:蔬菜的的获取难度比是食肉动物简单很多,而且获取食肉动物的风险很大,它们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

(3)味道:食草动物的肉质比较好。

2.高中生物讲过,食物链中存在不同的消费层级关系,从低到高一般分为3-4个等级,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那么猪牛羊等被称为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会被食肉动物捕食,所以像吃老鼠的黄鼠狼就是二级消费者或者一级食肉者,而那些凶猛的狮子老虎又是三级消费者。食物链中上下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很低,一般只有10%-20%,越往上级能量逐级递减,被同化的能量越低。所以人类吃蔬菜或者是吃食草动物的肉,能源的利用率会大大提高。而且食肉动物的肉质跟食草比起来也没有那么的鲜美,食肉动物的肉质比较差,寄生虫和细菌的含量远大于食草动物。所以人们偏向于吃蔬菜和食草动物。




6

人类一般都是吃食草动物,像一些家禽之类的,而不会选择去吃食肉动物,一方面是因为食肉动物很难捕猎,也并不是能够成为家禽之类的进行饲养的,所以想要获得食肉动物的肉也是很麻烦的。

食肉动物多半是出自野外或者动物园,基本不会作为家禽来饲养。所以说食肉动物多半就并不是那么好获得,它就不是作为一种供给人物吃的角色出现的。吃东西很多时候也是为了方便,饲养场有方便吃到的食草动物,就不会舍近求远去选择食肉动物了。

而且食肉动物平时就不可能进行饲养,所以人们多半都会选择饲养食草动物。因为食肉动物要吃的东西其实就是比较费钱的,食肉动物顾名思义就是要吃肉,但是饲养食肉动物也是为了吃他们,这样子相当于耗损了肉去获得肉,就非常不经济实惠了。所以说家禽多半都是吃草的,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好养活,非常便宜。

而且食肉动物相比起食草动物也是比较难以捕猎的,他们可能比较凶残。为了得到他们的肉,就是需要进行一场危险的狩猎的,说不定还会被食肉动物伤害,因此根本就没必要冒这个风险。狩猎的时候主动权未必掌握在人的手中,因为动物的天性其实也是很可怕的,如果他们感受到危险就会攻击人类。而且毕竟食肉动物的肉也不是多么美味,平时通过食草动物一样可以弥补,所以久而久之,就不提倡吃食草动物了。

而且食肉动物多半为野生动物,身上存在很多细菌和病毒。一不小心可能就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食肉动物常年生活在野外,可能早已经被细菌和病毒寄生了。为了生命安全,还是要少吃。

7

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需要一定的食物来维持生命,但是不同物种的营养来源有所不同。所以大体可以分为食肉、食草和杂食动物。人类既需要蔬菜这种植物纤维来促进消化,又需要熟肉提供一定的蛋白质等营养。既然我们吃肉,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吃的肉大多是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却很少呢?

首先,人为了活命,吃东西肯定是天经地义的,这不必多说。但是遗憾的是,社会并不鼓励人类吃食肉动物。首先对于狼、狮子等动物吃了是要坐牢的,如果是狗呢?又要遭受 爱狗人士的抨击,要是哪天吃个两栖动物说不定搞出个新闻出来。

有些人会疑惑,明明人类是可以吃食肉动物的,为什么在市场中却不常吃到。首先,在食物链的定义中,蔬菜是生产者,那么猪牛羊这些就被称为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有被食肉动物捕食,所以像吃老鼠的黄鼠狼就是二级消费者或者一级食肉者,而那些凶猛的狮子老虎又是三级消费者。

在高中生物中就学过,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只有10%,也就是如果蔬菜是几毛钱一斤,那么一级消费者猪牛羊就是几十块一斤,贵了几十倍,而得到更高层的食物价格又要翻倍,首先从价格上就不占优势。如果是捕杀食肉动物的话,难度很大,也会有风险。

而且,食肉动物的肉也并不好吃,草食动物的肉比较鲜嫩,食肉动物的肉质更差,味道也不好。举个极端的例子,鱼翅是鲨鱼的鱼鳍,价格很贵,捕杀鲨鱼的危险性也极高,但是却很少有人吃鲨鱼身体上的肉,因为味道过于腥,常人难以接受。所以,食肉动物在价格和味道上都不符合市场需求,当然不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