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其实是有道理的,比如讲魏得天时,就是曹操最大的优势是时机比较好,黄巾之乱时,他正好是校尉,可以通过打黄巾拉队伍,董卓乱京时,他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也是这个事件的见证人,三国矛盾最突出,也就是创业最佳的时候,正是曹操精力最为旺盛的中年。
像孙权家,创业一代是孙坚,他的天时就不行,一是底子薄,祖上是卖瓜的,而且一直在偏远地带比如湖南等地活动,跟中原有点远。等他杀到中原,建立名望时,又被刺杀了,可谓时不济矣,他的儿子孙策同样如此,正要北上跟曹操袁绍跟天下,又被刺杀了,这就是没得天时。
这是曹操得到的天时,是刘备孙权无法匹敌的。诸葛亮为刘备出计,鲁肃为孙权划谋,都强调了,曹操手上有天子,一时势大,不能跟他争,就是曹操占尽了天时。
那刘备是占了地利,他的益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称霸的地方,尤其是得到汉中之后,退可守,进可攻,刘邦就是从这里得的天下。到了诸葛亮时期,还往往采取攻势,只是没有拿下长安,不然这个地利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到了邓艾破蜀,是蜀国自己乱了手脚,不然以蜀之地利,邓艾钟会还未必能够拿下,就连司马昭当时也没有想着就成功,只是因为杀了皇帝,要拿点业绩,然后称个王,为自己登基造声势而已。
那为什么不说刘备得人和呢?
这是因为刘备的团队其实一直都不太稳定的,早期融入陶谦的兵马之后,里面就有张飞跟陶谦旧部曹豹的纷争,吕布来投,结果发现是引狼入室,到了益州,兵马多了,那纷争更多了,内部有三大集团,一是荆州部,一是元老部,一是益州部,在这些派系之间搞平衡就费了老大的劲,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军事上出现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不救关羽,刘备执意征吴,其实都透露出蜀国的内部开始分化。
那为什么说东吴得的是人和呢?
首先这个功劳是孙坚的,当年联军讨董卓,孙坚力战,功劳第一,这为老孙家争取到了人心。到了孙策孙权时,也是会拉拢人心的,处理妥当了外来豪杰跟本地豪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孙权,可谓三国用人第一,他起用的人才源源不断,从周瑜到陆逊,内部不像曹操一样,有拥汉派跟拥曹派的斗争,也不像刘备一样,有益州派跟元老派之间的斗争。
这就是三个集团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其实这是一个新的解读,以前不是这样说的,比如三国平话里,就讲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
三国演义继承了这个说法,诸葛亮就分析道:“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
曹操得天时是没变的,孙权得地利,这是因为江东也是一块割据的好地方,有长江淮河为界,北方兵不习水战,不容易打过来,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来了,周瑜也自信三万能够应付。
那刘备得的什么人心呢?当然是人家是汉室宗亲,而且举起了仁义的大旗,这是他得人心的地方。
这是三分的情况,但仔细考察一下,这样说有过于简单之嫌,因为三国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很特别,原因很复杂,它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是地理、经济、人才、政治外交以及天时的三分。
比如地理,中原、蜀地、东吴以山河为界,把天下分成了三份。比如经济,蜀中自然不必说,天府之国,可以撑起一个小朝廷。而南方因为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在经济上与曹魏抗衡。
比如人才,三位大佬下面各有一些优秀的人才,没有谁能够独占人才,因为没有谁是真正占有绝对正义的。每个人才都可以理直气壮的选择一方。比如诸葛亮就不愿意去曹操那里。
更重要是的外交,孙刘的联合,可以说是三国形成最大的基础。孙刘如果不联合,东吴早在赤壁就被干掉了,而我们的刘备兄,大概在南方泡越南妹子吧。
所以,天下已经三分了,刘备能力再强,也很难逆转。而刘备以一介布衣,在三国这么多人才堆中,杀出一片天地已经很难得了。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总觉得曹操很牛。大了一点,感觉孙坚不容易。人到中年上有老下小的年纪,猛然发现,三国真正厉害的是刘备。
要背景没背景,要势力没势力,起点三国诸雄最低,而且一辈子坚持倒血霉,好像老天爷就喜欢玩弄他。当个县尉,出来一个督邮找麻烦。想说个情,想面都见不上。投奔同学公孙瓒,人家也是把他当枪使。好不容易有个陶谦让了个徐州,就被自己收留的吕布夺了。投奔荆州,眼见熬死了刘表,曹操又冲了下来。
似乎一生注定得到什么,就要失去什么。到四十多岁,奋斗了二十多年,跟曹操孙权们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事无成。
可就是这样的刘备,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终于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迎来了人生的大逆转,赤壁大胜,得荆州四州,夺益州,占汉中,封王称帝,走出了一条完美的触底反弹线。
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二十多岁开始创业,四十五还一事无成的家伙,是如何保持那种永不甘居人下的野心?
四十多岁时,他在刘表处喝酒,想着时间把他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中年油脂大叔,不由得感叹: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史书中有关刘备的记载并不多,尤其是早期生活,写他家贫,但又说他爱狗马,喜音乐 ,爱穿漂亮衣服,还得郡中少年死力。
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他是如何结交关羽跟张飞的?我想,绝不会像三国演义里讲的那么简单,在酒店喝一次酒,就是一生一辈子了。这里面,一定有史书忽视的故事。
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挺蜀派,暗中给刘备加了很多戏。但没想到帮了倒忙,枭雄刘备在他的笔下,成了爱哭包,而且一些行为,太过修饰,反而不真实。就像鲁迅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再到后面的厚黑学,刘备进一步的被黑化为厚黑宗师,好像一辈子都是假仁假义。
但这应该不是真实的刘备,如果刘备真的是个假仁义的人,他怎么会得到同时代几乎所有人的正面评价?
陈登说他: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说他: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郭嘉说: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
诸葛亮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如果说刘备是一个虚伪的人,他是如何骗过这些当世豪杰?
史上的英雄,论创业之艰辛,没有超过刘备的,论折而不挠,也没有超过刘备的。
而这其中的起起伏伏,大概是我们普罗大众唯一可以模仿的对象,而他身上那种百折不挠,大概是我们最为羡慕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