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事业单位改革,工资有什么变动?

事业单位改革,工资有什么变动?

2020-08-07 12:35阅读(139)

事业单位改革,工资有什么变动?想考事业单位,但是又听说改革变动很大,有的编制都取消了,想知道下最关键的工资问题怎么变呢?:事业单位的工资,实行的是岗位

1

事业单位的工资,实行的是岗位对应制度,在什么岗位,拿的就是什么工资。比如在管理岗位就是管理人员工资,如果是在专业技术岗位,拿的就是职称工资制度,在工勤岗位,拿的就是工勤人员工资。如果原来是参公事业单位,拿的工资、福利、补贴和公务员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改革后或者调动到公益类事业单位,那么拿的就是事业人员工资,以往的参公身份,也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已。同样的,如果是原来的事业单位承担的是生产经营类职能,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被改制为企业,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在新改制的企业就职,那么就是实行的企业工资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效益好,个人业绩好,工资就高,如果企业效益不好,或者个人能力不强,赚取的工资收入就少。

不仅工资如此,社保执行的标准,也是按事业单位改革后的性质,执行不同的标准。目前,我国实行的还是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五险一金”等社保标准不同,缴纳的比率不一样,享受的标准也不一样。如果改革后还是事业机构性质不变,职工执行的就是机关事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如果改革后成了企业,或者改革后编制精简,成为了编外人员,执行的就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一个是机构性质随职能发生转变,比如原来的参公单位成为了事业单位,个人的参公身份没有了对应的单位和岗位,到底是保留身份直至自然减员,还是随单位性质发生转变,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政策,还有待国家正式文件出台。就目前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维护个人既得利益,会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补偿,比如对因参公影响了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将参公年限认定为职称年限,继续参与职称评定,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也可以直接认定更高一级的职称。对于省考、军转、群团、选调生等参公人员,也可以保留参公身份,在公务员岗位自由转任。

第二个影响最大的,是机构整合后,管理岗位减少,原来有职务的管理人员,因机构整合,失去了管理岗位,只能享受已经取得的职级待遇,等待空缺职位出现后按条件递补。无职务人员的大量存在,同样对新进人员的晋升造成极大的影响。管理职位的减少,和因改革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在短时期内,会造成事业人员晋升发生困难,也会使省考事业人员名额大大减少。由于事业单位改革还没有完成,今年的事业人员招考下降还不是十分明确,但公务员招考减少40%的现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明年事业单位改革结束后,两三年内事业人员招考名额下降,几乎是肯定的。

第三个影响,就是因事业单位改革,参公身份的失去,或者生产经营类改企,事业人员转变身份成为企业人员,这两种情况对原事业人员的工资收入都会造成影响。参公人员改事业,工资肯定会下降,一般在20%以上。如果是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上职称,影响就不会太大,甚至工资收入更高。同样,事业人员转企后,个人工作的稳定性会变差,工资收入也会受企业、个人能力、业绩等方面的影响更大,收入也会变得不太稳定。

第四个影响,是事业单位改革后,编制管理规范,除国家规定的编制外,不允许地方政府自行设立和使用自收自支、自定、自筹类编制。精简编制的首要对象,就是这三类地方自定编制。中编办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必须于今年6月底前将这三类编制回收撤销,今后不再使用。各地改革有前有后,有些地方的自定、自筹编制早已经取消,但绝大多数地方的自收自支编制还存在,数量有多有少,能否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完成任务,还存在未知数,但随着生产经营类改企,和机关事业性收费的取消,这个趋势不会改变。

改革是百年大计,势必有阵痛,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事业单位改革,对全国140多万事业单位、4000多万事业人员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其中1000多万的自收自支人员、编外人员造成的冲击更大。改革方案规定,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面,可以采取提前退休、分流安置等方式,妥善安置涉改人员,相信各地政府都会采取积极的人员转隶方式,促进涉改人员的平衡过渡,保证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如期完成。

2

工资变动跟事业单位改革与否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事业单位改革以后,你到手的钱不但不会增加,有很大可能会减少。




只要你是在编人员,工资变动只跟你的工龄、职位晋升有关,或者你所在地的基本工资上调了、五险一金的比例变动了,也会引起你的工资变动。但是事业单位改革只是说人员从这个单位到那个单位工作,或者调换一下工作岗位,你不再干原来的工作了,有新的工作等着你,不会引起工资变动。那为什么说你到手的钱有很大可能减少呢?

众所周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后,地方上各类津贴补助基本都没有了。但是各地都采取以考核奖或者精神文明奖的方式发放奖金,据我个人了解,有以下几种奖金发放方式。

1. 考核奖。就是对一个单位一年的工作有一个整体考核,一般设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有些地市的政策是,如果这个单位的年度考核为优秀,那么就多发两个月的工资,一年也就是14个月工资;如果是合格,就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一年也就是13个月工资,如果是不合格,取消考核奖。事业单位改革,大部分都是重组的单位,刚重组的单位肯定各项工作开展的不是太顺利,有可能你的原单位考核是优秀,但是改革以后,你到新单位了,考核成合格了,你就会少发一个月工资。

2. 精神文明奖。精神文明奖一般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各地市发放的标准不太一样,以河南某个市为例每位在职人员每个月发放800、600、300元。比如你的原单位是省级文明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后,你重组到一个新单位,也就是说你所在的新单位还不是文明单位,哪一级别都不是,有些地市的政策是机构改革第一年文明奖还按照原单位的标准发放,但是从第二年开始自动降一级或者直接都取消了,新单位要重新开始创文明单位,两三年以后创成功了,才能继续有文明奖。这样你每年可是少拿几千块钱呀。

3. 据我了解,政法委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也有一个创建、评选表彰,跟上述精神文明奖类似,好像叫什么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具体叫什么我不太清楚,以前听朋友提过,这个先进单位创建成功了,除了你的工资、考核奖、文明奖,会再多发一个月工资的,但是这个先进单位创建范围比较小,有名额限制,精神文明奖一般来说在一个地级市,90%以上的单位只要符合条件都能创建成功,只不过级别不同而已,但是社会治理先进单位每年也就20个左右的名额,这个创建有难度。如果你的原单位是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后,你到新单位就不一定是先进单位了,这样你又少发一个月工资。 所以呀,事业单位改革,工资不会有多大变动,但是到手的钱有很大可能会变动的。

3

事业单位改革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没有什么影响,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起一套功能明确、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并对未按规定设立的单位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和个人工资变化没有关系。

很多人认为公务员的收入很高,其实公务员的收入在各个城市都只是中等水平,事业单位还更低一些,而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调整涉及面很广,国家已经在积极探索和实现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定期调整机制。

201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并要求从2018年7月1日起执行,因此2018年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能够有一定水平的增长。本次增长是在“定期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制度”的机制上执行的,属于正常的工资调整,虽然增加的金额不高,但是能够充分激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4

公办中小学是事业单位,其工资改革是彻底地颠覆了人们的认识!

我是1990年8月20日参加工作的,当时的工资属于乡镇财政负担,月工资有98.5元。第一次领取工资时,会计说我的工资真的不低!我知道,当时大部分的老师都是民办教师,工资只有40~60多元不等,而我是师范类毕业生,经过国家统一分配的正式的公办教师。

后来经过1993年、1996年、2003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十次工资改革。包括基本工资改革、绩效工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包涵基本工资调整)、五险一金改革、13月工资及年终奖等等。每一次的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公办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的薪酬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根本性的彻底改变!我个人的实际收入已经翻了70倍只多不少。

过去,三个月的工资不能够买一辆300元左右的自行车,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购买这样的自行车20多辆。也就是说,教师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有了六十几倍的增幅!真的是天翻地覆慨而慷!

说真的,当时刚刚入职的时候,做梦也没有想到,教师的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会有如此的根本性的变化!

根据去年和今年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陆续公布,更加展现出教育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形势是一片大好!抓住最近二年的入职门槛还不高的机会,从事教育工作绝对是不二的选择!不然的话,后悔莫及!

国家重视教育的端倪已经确定无疑。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18~2022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重磅文件中,反反复复强调,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达到并超过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并且,建立健全工资发放长效联动机制!
现在,选择从教的一定要认真仔细阅读以上的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为自己的人生确定好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结语:

教育的春天真的就要到了!

选择从教绝对不会错的!

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真心实意地告诉你:选择从教,利己利国!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足为据,仅作参考!谢谢阅读!)

5

事业单位改革,将事业单位划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经营类事业单位,其中公益类事业单位又划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经完成,现在想考事业单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题主考事业单位,答主建议你最好还是考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额财政),或者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县级以上医院,高校,电视台等效益好的差额单位),这些单位稳定性好,短时间内被踢出体制内可能性比较小,收入有保障。至于经营类事业单位最好不要碰,一般都是自收自支,以后命运都是改企。前段时间还有一个小伙考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几年工资都开不出来。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工资改革马上启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资会有不小幅度上涨,直逼公务员。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工资与绩效挂钩,这些单位往往处于市场食物链最顶端,又有财政兜底,工资待遇比起一般行政单位公务员有过之而不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欢迎大家讨论留言。最后祝你早日上岸!

6

事业单位的工资与改革无关,对应的是职务、职称和技能等级。比如管理岗人员,实行的是职员晋升制,工资待遇与职级挂钩,在九级职员岗位上拿九级的工资,八级拿八级的工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职称岗位确定薪资级别,初级、中级、副高各三档,正高四档;工勤人员依据技能等级定资,分一至五等,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改革后,单位从参公改公益,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分流安置,工资待遇不会变;公益类单位撤并整合,编制性质不变,岗位可能有所调整,也不影响工资待遇;生产经营类改企业,部分分流到事业单位安置的人员,工资待遇也没变化,但随单位改企的,因为取消了事业编制,不再执行事业单位管理条例,人员工资自然不再参照事业单位核发,而是实行企业管理制度,自负盈亏,依据效益和个人绩效核发工资,工资待遇会有一定变化,但总体也不会变化太大。而且因为可以按照效益核发工资,不再受事业单位条条款款限制,这类事业单位占有一定优质资源普遍效益不差,工资待遇大概率只会多不会少。

事业单位改革对职工影响大的不是工资,而是其他方面。

第一是身份的影响。公益类事业单位受改革冲击较小,大体保持现状,但有两类事业单位会因改革而出现较大变化。一是参公类事业单位,比如行政类事业单位,此前已经改革完成,部分归并机关,部分剥离行政职能改公益。归并机关的影响不大,人员基本上保留参公身份不变,部分在行政编有空缺的情况下,可以置换行政编。剥离行政职能改公益的,因为单位没有行政职能不再参公,部分人员随职能划转保留单改制后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虽然短期内按照老人老办法原则,可以保留参公身份和待遇不变,但这种混编混岗的情况肯定不能长期持续,下一步是否继续保持现状,还是调离,亦或是放弃参公身份改公益,不得而知,这部分人员短期内都会处于这种尴尬状态。二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将全部改企,大部分人员将被取消编制失去事业身份,执行企业薪酬和养老制度,不再享受事业单位待遇。

第二是岗位的影响。机构改革后,很多单位撤并整合,精简了机构和人员,岗位必然面临整合。比如原来两个单位有20个管理岗的,整合成一个单位后只保留十个,另外十个就无法聘任上岗,只能保留职级待遇。职称岗位也是这种情况。岗位的减少不仅会直接导致现职人员“下岗”,最关键的是会造成干部的积压,使得干部的晋升空间受阻,短期内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由于没有出缺,对事业单位的招录都会产生影响,造成人员招录的后续乏力。去年事业单位招聘人数的减少,或多或少与此有关。事业编制含金量客观上因此增加。

7

这一波来势凶猛的事业单位改革,总体说来,对事业编人员的钱袋子暂时没有太大影响。但小幅和局部影响还是有的。

一是制定了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调整机制,从\"十三五\"计划开始,机关事业单的基本工资每两年或一年调整一次。并且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占比。同时也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同样要缴纳社会保险。

二是部分人员的将有望在近期提高收入,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教师的工资不得低于同层次公务员的工资,国务院正在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尽快落实之。高校,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工资发放的自由度增加,经营好能力强的单位和个人收入均有望增加。基层卫生院(公益一类)的医护人员将提高10%的基本工资。专业技术人员经得主管部门和本单位同意,可以带薪带职自主创业(三年内保留职务),也可以到企业兼职创收,不影响本人身份性质,晋职晋级等等。

三是被改制为企业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将由市场决定,视其经营状况,可增可減。

8

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突显事业单位的事业性,公益性,服务性!在改革中,部分事业编会转为企业,转为企业后,工资高低就看单位的经济效益了,待遇是不会变差的!其他的事业单位,整体没啥大的变化,只是权责更加明确,行政权划归到行政单位!

9

近几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政策后,目前效果明显提升,达到了预期目的。在今年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调整之后,极可能会达到40%至45%左右的增长幅度。除此之外,各地区的附加津贴也有望在一到两年内实现。

在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共分为11类地区,主要依据各地区的物价水平、生活成本等确定不同的薪资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也不不断加大,原有的工资区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在1993年,我国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工资区制度停止进行,随后各地区就开始自行建立各类津贴补贴,这一做法虽然调整了当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薪资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三方面问题。一是各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差距拉大,高的太高,低的太低;二是由于各地区执行力度监管不一,致使一些地区发放津贴不规范,工资收入秩序混乱;三是各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结构不合理,基本工资占比较低。

2006年起我国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相应规范制度,同时在规范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各地区附加津贴。在更早前的12月31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视频会议透露,今年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按照国家部署,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研究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标准。此外,江苏提出今年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北京提出今年要“平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陕西也提出今年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10

不清楚,现在还不好说,光有政策没用,要看县级有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