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盖棺定论",但郭沫若先生自1978年6月12日逝世后,反而是对其评价上的分歧越来越大,肯定的声音和否定的声音呈现截然相反的"两极评价。
悼词,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与评价,在郭沫若的追悼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称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评价不可谓不高。
此后,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学术界基本是肯定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但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思想、学术界风气渐宽,加之海外观点进入大陆的影响,对郭沫若的评价呈现多元化,甚至是"两极分化"的现象。
郭沫若无疑将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一生所做的“好事",除政治上的,主要体现在文学成就和学术成果上,有目共赌,这点是抹杀不掉的;那么,他一生又做过哪些"坏事"呢?他为什么要做"坏事"?
郭沫若在政治立场上算是“从一而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期入党。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后,遭到通缉。1942年,中共尚在延安时期,发表《甲申三百年祭》。在政治信仰上郭沫若并未投机。
共和国建立之初,郭位高权重,陈寅恪、吴宓等著名学者为保持自已独立人格采取远离之策。如今,反思那些伤人甚多的运动时,不能不佩服陈、吴等人的高明,与他们对比下,郭沫若却是运动的拥护者和喇叭,当时的言论、表态自然被人诟病。
1955年4月1日,郭沫若发表《反社会主义的胡风纲领》一文。1957年7月14日"郭沫若答记者问",表示要"彻底反击右派"。1966年9月,郭列席参加了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活动……
郭曾在一会后即兴表态:"没有把毛主席思想学好,没有把自己改造好"。检讨自己“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表示"现在应该向工农兵好好学习,假使有可能的话,再好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如果这是出于郭沫若这样的大学者的心理话,应该没有几个人相信。对郭在政治上“跟风",不可看成是郭政治上多大的"污点"。当时,很多政治上的大人物都做过违心的事,体制使然,将怨气、怒气发泄在郭沫若等几个文人身上不公平。究其原因,还是对文人所谓的"骨气"要求过高。包括茅盾、巴金、曹禺、老舍,都曾经有过"表错态"。可以说郭沫若“私德有污",但郭并没有越过道德底线去伤害别人,除了睡在定陵里三百多年的万历皇帝。
郭沫若的个人私德也常受人指责,主要是他对待婚姻恋爱的态度。
粱衡先生有一篇文章——《大无大有周恩来》,文中赞颂周总理的人品风格时说:"以总理之权、之位、之才和倾倒多少女性的风采,何愁不能再建家室,传宗接代呢?这在解放初党的中高级干部中不乏其人,并几乎成风,但总理没有。"(见《读者》1998年第5期)由此可见,郭沫若只属于那个时代未能免俗的众人中的一位。因此,在他那三次婚姻生活上并没有多少值得特别指责之处,该受指责的又何止郭一人。
郭沫若在学术研究上的一些失误,笔者始终认为不算是做"坏事",应该更多是学术范畴的争鸣。
解放后,郭沫若写作了大量新诗,如《我向你高呼万岁》、《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今天看来的确不可思议。但解放后郭的身份发生了很大变代,跨入新中国领导人序列,这时侯,己不能用"诗人"去要求他。
郭沫若已作古四十多年,评价历史人物,中外史学家都主张抱“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了解之同情"就是设身处地了解,就是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切不可惯性思维,人云亦云,应建立在科学研究成果上的共识性结论,以一个人的某些“坏事"(短处)去否定一个人的一切长处,这不是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郭沫若,首先要将他放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不能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
当然,笔者也不是为郭沫若所做的“坏事"推捼,实际上,其主观上的责任是无法推脱的。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图片源自网络,谨表谢忱)
一家之言,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