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旗制度是清朝主要的统治制度,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通过不停的征战,逐步扩充而来的。为了保证八旗的战斗力,努尔哈赤便采取了“分封制”的办法,给予了旗主很大的权力。

这个权利具体来说就是两点:

第一、八旗之间地位平等,旗主相互没有统属关系,旗主只向皇帝一人负责。

第二、旗主就是一旗之君主。各旗主对属下旗员、兵丁的统属关系十分严格。旗人对旗主要有“君臣之分”。

八旗旗主权利如此之大,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清朝皇帝为了限制这一权利,出台了一系列策略,分解这一权利最主要的就是成立都统制,这一制度从顺治帝便开始。

至于说顺治为什么要用都统分旗主的权,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旗主是世袭的身份,享有支配奴才的权力。如果旗主造反,奴才是不能提出反对的。这样就很不利于皇帝的统治;而都统是官职,是流动性官职,有任职期限,只有管辖权,没有所有权。都统可以指挥旗人,但是不能把旗人当做奴才。

康熙中前期之前,都统一般都是本由本旗的旗人担任,旗主也可以出任兼职。从康熙中期开始,都统可以跨旗出任。所谓的跨旗出任,就是说正红旗的都统,不一定是正红旗的旗人担任,什么旗的旗人都可以。这样一来,都统也就不受旗主的束缚,只向皇帝一个人负责。

因此,从康熙后期开始,各旗旗主也就是彻底变成了“空筒子王爷”。这些旗主老爷在本旗有很高的地位,但就是没啥权力。如果不出仕当官,就只是个黄带子宗室。每月按时领自己的俸禄,指挥不了旗人。

像《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出现的关外四位旗主王爷进京逼宫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这个时期的旗主,仍然可以享受主人的待遇,旗人见了旗主还是要毕恭毕敬。这就好比儿子在外面威风八面,回到家里还是得老老实实,见了爸爸一样要规规矩矩。

然而在乾隆朝之后,由于乾隆不满意旗主的特权,就对旗主特权进行了削弱。之后的嘉庆和道光两朝也是数次削弱旗人对旗主的义务。所以其实到后来,根本就不知道各旗的旗主是谁了。因为,旗主老爷是谁压根就不重要。爱是谁是谁,反正旗人对旗主也不需要尽什么义务了。

最佳贡献者
2

感谢邀请,其实要想知道为什么要削减八旗旗主的权利,首先要知道,八旗是怎么来的?

当初努尔哈赤在后金各部落中崛起,为了统一管理和便于军事作战,他按照300人为一单位,称为牛录,设一个首领,叫牛录额真。然后5个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统领1500人。再5个甲喇为一固山,设一固山额真,统领7500人,也就是一个“旗”。

而且八旗并不是只有满洲人,到了皇太极时期,已经有了蒙古八旗,满洲八旗,汉人八旗的完整制度,虽然满洲和汉人八旗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湮灭,但蒙古旗制保留到了现在,不过也只是名字还存在,建制已经没有了。

众所周知,大清取得天下后,为了优待满人,制定了“低保制”,也就是人们说的“铁杆庄稼”

按照规定,凡是闲散宗室男性,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二两银子,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三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给米四十二斛二斗。凡闲散觉罗(红带子)男性,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二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二十一斛二斗。

乾隆年间北京一个普通老百姓月收入大约是二、三两银子。也就是说,皇帝发给这些闲散皇族子弟的“养赡银”跟当时北京普通百姓的平均收入差不多,解决他们的温饱是没问题,但绝对没有数额不菲的程度。因此,这项福利其实也就相当于给“皇亲国戚”的低保。虽然他们不用劳动就有钱拿,可吃低保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现在人们热衷的养鸟,盘珠子等,都是起源于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

到了雍正朝,为了让旗人能够自省,奋进,皇帝要求旗人自己种地,可没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皇帝只说了让种地,可没说让谁种地,于是这些手握大量土地的人有二次承包,交给了佃户,自己躺赚不说,还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兼并。

从康熙到道光,已经坐稳天下的君主,对原来的旗主管理制度非常不满,因为旗人对旗主,就是奴才对主人的态度,

旗主的话几乎就是圣旨,这是皇帝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在保留基本制度情况下,逐渐分解掉旗主的实际管理权力,比如军事等,而是有国家机构统一管理,所以到大清中期道光年间,旗主基本就成为了荣誉称号,享受高福利,却没有对应的权利。

还是那句话,在君主制的国家,最高统治者是不可能允许有威胁到自己统治地位和威望的角色存在的。

3

满族的八旗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明末时期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打败了李自成,从而取得了山海关之战的胜利,从那开始清军就进入了中原,也是清朝正式在中原立足了,不过清军入关后战争还是没有结束,不过八旗旗主有一个权利,就连官员升官后也不敢不听,究竟是什么权力呢?

  清朝这个时候的制度可以说在封建社会中,算是最完善的官职制度了,那些官员们入关想要犯上作乱是几乎没可能的,因为官职制度非常的严格,正因为有这样的制度,所以不管是何人,只要在朝廷中担任任何官职,就连一品的官员也需要磕头,只要你是朝廷命官,那么见到旗主就一定要进行磕头之礼,所以那时候的八旗旗主比起官职一品的官员来说还要高。

  八旗虽然让人很难理解,但原本就是属于八支队伍,因为战争分军指挥容易,所以才会被分开为八旗,而且每个旗中都会有相应的中层军官,在努尔哈赤在世时,八旗一开始就是他指挥的,因为年纪大了,所以将八旗的指挥权交给了四个大儿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四大贝勒。

  所以那时候除了天子皇帝以外,不管是谁见到本旗主都必须要请安,这也就是旗主最大的权力,所以很多官员最怕见到的就是旗主,在他们看来只有对皇帝才愿意请安,对旗主请安他们并不是非常愿意,不过八旗在战争上可以说是以一敌十的存在,八旗如此的强悍,那么旗主可能也更不用说了。

  对于那些朝廷命官来说,见到他都是非常毕恭毕敬的吗,就算不是自己旗的旗主,那么也需要毕恭毕敬,否则就很可能会后患无穷,毕竟能成为旗主,那么肯定是皇帝的亲信,所以以这个身份很多人都不敢惹,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

4

清朝后期为何要削减八旗旗主的权利?

八旗制度是清朝主要的统治制度,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通过不停的征战,逐步扩充而来的。为了保证八旗的战斗力,努尔哈赤便采取了“分封制”的办法,给予了旗主很大的权力。

1、鲁尔哈赤

这个权利具体来说就是两点:

第一、八旗之间地位平等,旗主相互没有统属关系,旗主只向皇帝一人负责。

第二、旗主就是一旗之君主。各旗主对属下旗员、兵丁的统属关系十分严格。旗人对旗主要有“君臣之分”。

八旗旗主权利如此之大,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清朝皇帝为了限制这一权利,出台了一系列策略,分解这一权利最主要的就是成立都统制,这一制度从顺治帝便开始。

2、顺治帝

至于说顺治为什么要用都统分旗主的权,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旗主是世袭的身份,享有支配奴才的权力。如果旗主造反,奴才是不能提出反对的。这样就很不利于皇帝的统治;而都统是官职,是流动性官职,有任职期限,只有管辖权,没有所有权。都统可以指挥旗人,但是不能把旗人当做奴才。

3、康熙帝

康熙中前期之前,都统一般都是本由本旗的旗人担任,旗主也可以出任兼职。从康熙中期开始,都统可以跨旗出任。所谓的跨旗出任,就是说正红旗的都统,不一定是正红旗的旗人担任,什么旗的旗人都可以。这样一来,都统也就不受旗主的束缚,只向皇帝一个人负责。

因此,从康熙后期开始,各旗旗主也就是彻底变成了“空筒子王爷”。这些旗主老爷在本旗有很高的地位,但就是没啥权力。如果不出仕当官,就只是个黄带子宗室。每月按时领自己的俸禄,指挥不了旗人。

4、雍正帝

像《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出现的关外四位旗主王爷进京逼宫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这个时期的旗主,仍然可以享受主人的待遇,旗人见了旗主还是要毕恭毕敬。这就好比儿子在外面威风八面,回到家里还是得老老实实,见了爸爸一样要规规矩矩。

5、乾隆帝及之后

然而在乾隆朝之后,由于乾隆不满意旗主的特权,就对旗主特权进行了削弱。之后的嘉庆和道光两朝也是数次削弱旗人对旗主的义务。所以其实到后来,根本就不知道各旗的旗主是谁了。因为,旗主老爷是谁压根就不重要。爱是谁是谁,反正旗人对旗主也不需要尽什么义务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