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奇才,刘邦的天下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正因为韩信的军事才能太厉害了,所以刘邦在消灭劲敌项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夺去韩信在垓下之战的兵权,然后将韩信由齐王迁为楚王。

夺韩信兵权是担心韩信拥兵自重,只要韩信有兵,当时整个天下没有人是韩信的对手,将韩信由齐王造为楚王是担心韩信在齐地久了会有自己独立的势力,将韩信迁到一个新的地方当楚王,韩信就如果有异心就得重新花时间去培养私人势力,刘邦此举还是为了防止韩信坐大势力。

韩信

接着,韩信被人诬告谋反,刘邦听从了陈平的建议,以巡游的方式召韩信前来,并趁此机会抓了韩信,被韩信贬为淮阴侯,然后关在京城监视居住,实际上就是软禁了,从此之后,韩信等于是被刘邦关在笼中的老虎一样,虽然还有行动自由,但并不是完全独立自由的。

吕雉和萧何就是趁刘邦在外打仗,以萧何欺骗韩信的方式把韩信召到长乐宫钟室中杀害了,罪名是谋反,那么问题来了,吕雉杀韩信,是自作主张,还是刘邦授意而为?

首先得了解,刘邦是不是真的想杀韩信。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天子,他的崛起既有时代的趋势,也有个人的努力,刘邦凭借超强的个人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击败了中国历史上千年一出的战神项羽,当外在敌人被消灭后,刘邦开始考虑内部的忧患。

刘邦

刘邦并不是一个嗜杀的人,也不是一个赶尽杀绝的人,项羽被杀后,其他的项氏家族成员大多被赦免,当然刘邦这是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同时刘邦也不是一个只记仇恨的人,比如雍齿几次背叛刘邦,为了稳定人心,刘邦照样封雍齿为侯,这同样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他所建立的政权稳定。

所以,在刘邦消灭项羽建立新生政权后,首要问题就是考虑政权的稳定,就要消除那些不稳定的因素,那么谁是不稳定因素呢?当然是那些手握兵权,又有政治野心的势力,这两点必须满足,缺一不可,有兵权没有野心,是不会谋求造反的,有野心没有兵权,是没有能力造反的。

当有人告韩信谋反时,刘邦其实知道韩信是清白的,所以只是夺了韩信的兵权,降了韩信的爵位,让韩信没有实力的同时还能被监视,这等于是拔了牙的老虎一样,是没有威胁的,刘邦没有理由去杀一个没有威胁的韩信,因为在当时韩信既没有野心,也没有兵权。

吕雉

在暂时解决了韩信的威胁之后,刘邦又马不停蹄地解决西汉帝国内部存在的其他问题,接着陈豨在代地谋反,他可是真正起兵与刘邦对抗的谋反,这是实实在在的谋反,刘邦想要彭越同他一起平定叛乱,但是彭越却装病不来,刘邦作为皇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彭越再怎么说也是刘邦封的王,刘邦召来他不来,这不等于给刘邦口实吗,再加上彭越手下人唆使彭越造反,还被人告到刘邦那里在,所以刘邦派了使者抓了彭越,最终刘邦对彭越的处理结果是贬为庶人,留了彭越一条命,从这里看刘邦也并不想杀彭越。

彭越之死是因为在被贬到蜀地的路上遇到了吕后,吕后不希望彭越活着,所以自作主张欺骗彭越,把彭越又带到刘邦这里,并亲自劝说刘邦杀了彭越,最终刘邦才听从吕后的建议杀了彭越,从这里也能看出,吕雉并没有跟刘邦商量,就私自把彭越带了回来,然后上告刘邦处死彭越的,所以彭越之死并不是刘邦授意,而是吕后自作主张。

彭越

虽然杀韩信在前,处死彭越在后,但是无论是韩信还是彭越,刘邦其实并不想杀死他们,只想解除他们的威胁,手段无外乎就是削除兵权,贬低爵位,监视居住,但是吕雉就不一样,吕雉是成心要处死韩信与彭越,吕雉在害死韩信与彭越时,都没有跟刘邦商量,而是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刘邦也无法反对,况且刘邦也有一点希望韩信和彭越被杀的心思。

这从韩信去世后,刘邦的表情就能看出,根据史记的记载,当刘邦听说了韩信被杀后,脸上的表情是:既高兴又怜悯。高兴的是韩信的威胁彻底解除,怜悯的是韩信毕竟是个千年一出的兵仙级人才,如果刘邦早就知道韩信会被杀,他不会有这样的表情,这也间接地证明了刘邦并不知道韩信被杀。

吕雉为什么自作主张杀韩信呢?

刘邦与吕雉

吕雉这么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自己想在刘邦去世后独掌大权,吕雉比刘邦年轻20多岁,当时刘邦已经61岁了,时日不多,吕雉又是出身社会底层的人,又有野心,对权力非常渴望,如果这些很有能力的功臣还活着的话,是会威胁到吕雉的统治的,这从吕雉在刘邦去世后密不发丧,想谋划杀害所有功臣的计划,就能看出,吕雉一直想独自掌权。幸亏郦商和审食其劝说吕雉不要这么做,不然汉初刘邦去世后,又会陷入内乱。

二是吕雉想为自己儿子掌握权力铺平道路,吕雉也明白,刘邦打下的江山最终还是他的儿子刘盈来继承,刘盈比吕雉更加年轻,当时韩信的年龄也非常年轻,只有35岁,像韩信这样有能力,又有天大功劳的人,如果活下去的话,刘盈能管住韩信吗?与其作为一个威胁流传下去威胁自己的儿子,还不如杀了韩信,吕雉杀韩信也有为自己未来江山稳定的考虑。

韩信被杀

此外,韩信确实有谋反行为,这个史记也有记载,说是韩信与谋反的陈豨有勾结,同时还有具体的计划,准备假传命令,赦免囚犯和奴隶,有人告密到吕雉这里,情急之下,吕雉联合萧何一起诱杀了韩信,这个事出突然,是没法通知刘邦再做决定,只能迅速平定,要知道韩信当时才35岁,又不断被刘邦打击免官罢爵,难免有激进行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行为一旦被吕雉知道,那韩信只能是身死族灭的下场了。

最佳贡献者
2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心肠毒辣且政治成熟的女人。

当刘邦囚韩信杀诸王后,谁对刘氏统治威胁最大?是以吕雉为代表的吕氏集团。刘邦晚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围绕“安刘”开展的,包括刘如意的封王、丞相职位的排序、白马之盟和下令除掉樊哙等,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吕氏集团的。

吕雉选择刘邦出征的时机选择下手除掉韩信,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吕雉杀掉韩信说明吕雉已经在政治上完全独立于刘邦,她杀掉韩信是自己做出的决定,她不需要刘邦的同意,刘邦知道吕雉杀掉韩信后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吕后的力量之大,心肠之恨;喜的是自己不需要背负卸磨杀驴的骂名,除掉了对刘氏威胁极大的韩信。

刘邦统治晚期,吕雉已经羽翼丰满完全脱离了刘邦的控制,并且和刘邦分庭抗争。这一点刘邦知道,陈平也知道。韩信既不属于刘邦集团,也不属于吕氏集团,杀掉韩信是吕氏集团独立做出的决定,不需要刘邦的同意和授权。

3

我们都知道,汉初三杰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兵圣韩信,是被刘邦的老婆吕雉所杀,丞相萧何是帮凶。

汉十年(前197年),吕雉和丞相萧何计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夷其三族。

当时刘邦并没有在场,他正带兵在外平叛,也不知道吕后和萧何要杀韩信这回事,是吕后和萧何先斩后奏才告诉了刘邦。

这就令人产生了疑问,没有刘邦的授意吕雉怎么敢杀韩信呢?

其实大家多虑了,刘邦和吕雉是两口子,刘邦是皇帝主要负责国家事务,吕雉是皇后主要负责宫内的事务。

当时两口子也是这样分工的,丞相萧何负责军队的供应,然后协助吕后辅佐太子。

假如刘邦在外征战,宫中有变故,难道吕后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吗?况且韩信涉及到谋反之罪。

另外,夫妻之间可以说是息息相通,刘邦恨不恨韩信,难道吕雉心中不明白?有一句话叫做“夫妻一条心”。

从事后来看,刘邦对吕雉杀韩信这件事还是满意的,谁让韩信不识时务自寻其祸呢?

说实话韩信这个人打仗没得说,但是政治水平很低。可以说他为刘邦立下了盖世之功,但之后他不知道低调和急流勇退,以至于惹祸上身。

你看和他同朝为臣的谋士张良就比他聪明,功成身退得以颐养天年。

毋庸置疑,韩信在楚汉争霸时立下了大功,刘邦主动赏赐他没问题,韩信不该在刘邦危机时刻要挟请封齐王。

韩信要挟刘邦请封齐王这件事发生在和项羽决战之时。

当时刘邦被项羽包围,刘邦急忙向韩信求援,韩信说如果你封我齐王,我就马上出兵,否则……,

刘邦没办法,只好顺水推舟封他为齐王。

有道是“强拧的瓜不甜”,等项羽被韩信消灭后,刘邦缓下手来开始敲打韩信:先是把他从齐王降封为楚王,然后又从楚王降封为淮阴侯。

大家想一想,作为刘邦的妻子吕雉,能看不出丈夫开始猜疑打压韩信吗?

就连韩信的谋士蒯通当时都劝韩信造反要趁早,然而韩信却天真的认为刘邦不会对他下手,表示不会反刘邦。

韩信感恩刘邦当初对他的知遇之恩,但是刘邦却忌惮他功高盖主。

为了防止韩信造反,刘邦把韩信从封地迁到了长安,也就是说把韩信置于自己眼皮底下,刘邦的意思是“我看你还如何造反”?

此时韩信后悔不迭,自己的一片赤诚换来的是刘邦的猜疑。

人被逼急了有时犯浑,说实话,韩信此时只能隐忍,这时候他没有造反的能力了,没有兵没有将,你怎么能造反呢?

不过韩信也不想做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就在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陈豨造反 ,刘邦慌忙带兵前去平叛。

这时韩信觉得机会来了,他就暗中派人和陈豨取得联系,告诉陈豨拖住刘邦,自己在宫中发动兵变作内应,杀吕后和太子刘盈,意思是咱们来个里应外合。

谁知道韩信的计谋被他的家奴密告了吕后。

吕后和萧何一商议,就以汉高祖已经把陈豨消灭了,邀大臣们到宫中庆贺为由,把韩信骗进了宫,二人于长乐宫钟室斩杀韩信。

对于怎样杀的韩信,民间有许多传说,有人说是吕后命宫女们持削尖的竹竿捅死了韩信。

不管怎么说,韩信之死不值得同情,因为他在错的时间,做了一件错事。那就是在不该造反的时候造反,该造反的时候却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假如在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造反,历史可能重写,汉朝就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韩信被杀死后,刘邦正在回军的路上,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惋惜后露出高兴的样子,史记记载【且喜且怜之】。

这说明刘邦心里很复杂,其实他是感激吕后替他解决了这块心病,刘邦最初的底线应该是把韩信软禁到死,现在吕后为他解决了这件棘手问题,他能不高兴吗?

文/秉烛读春秋

4

谢谢邀请。按照史料记载吕雉密谋杀韩信不是刘邦授意的。是吕雉和萧何两个人商量而为的。吕雉很强势,彭越似乎也算吕雉主张杀掉的。刘邦曾让陈平、周勃处死樊哙,陈平、周勃考虑刘邦快不行了,也是仅把樊哙抓起来准备押回长安,结果中途刘邦就死了,樊哙被放了,也没有被处死。有些事情经常在变化。

不过像韩信这样人物没有刘邦授意轻易不会被处死。可能事发突然。

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后,刘邦把韩信齐王改封楚王,有人控告韩信私收项羽大将钟离昧谋反,刘邦釆用陈平之计擒住韩信押回长安,因韩信谋反证据不足降为淮阴侯。

刘邦离开长安去平定陈豨叛乱。有人控告韩信和陈豨勾结密谋造反。吕雉找萧何商量,把韩信骗进皇宫杀死。

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回来后,知道韩信被处死反应是:且喜且怜。这说明刘邦没有授意杀死韩信。

5

吕雉是一个精明强干又心狠的女人,为了汉室的大局稳定,必须要除了韩信这心腹大患。否则难以安心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