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子弹属于核武器,是战略性装备,既然使用了此类装备,考虑的当然就是战略性的问题,所以原子弹不是想扔就扔的。美国投原子弹之前考虑再三,罗斯福也不是疯子,虽然爱因斯坦认为罗斯福同意使用原子弹的行为事实上和希特勒无异。

资料图:原子弹模型

美军在经过中途岛海战等战役之后,逐渐掌握了二战的主动权,日本海军已经全线溃败,美国人的飞机不断在日本帝国上空盘旋。这个时候,美国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与日本死磕,而是如何让日本投降,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因为此时欧洲战场已经明朗,如果西太平洋的战事继续胶着,对于美国而言并不是好事。况且此时苏军也已经出兵东北,如果让苏联抢占了先机,美国在亚太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但是这个时候麻烦摆在了面前:全日本只有天皇一个人能宣令投降,所有的皇军都在为天皇效命,并做好了“本土决战”的决心。也就是说,这些日本军队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美军如果通过常规的方式登陆,不仅伤亡惨重,还会拖延战事,进一步把自己拖入战争的深渊。

资料图: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幸存民众

经过评估,美军认为,如果采用常规的“诺曼底登陆”形式,将会爆发全面的惨烈战争,伤亡人数可能会达到数以百万计,日本的殊死抵抗还会波及无辜,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动用核武器,通过核威胁的方式,勒令天皇下令投降。顺便地,美军可以接受日本的投降,并顺理成章占领日本。

所以,美军投掷2颗原子弹的意义,在于促成天皇宣布投降,并让美军占领日本。如果原子弹直接投在东京,则会引起日本全民公愤,甚至日本人会情愿向苏联投降,也不买美军的账。所以美军选择了广岛和长崎作为投掷点,这两个城市在当时均是日本重要的重工业枢纽城市,广岛还是日本的毒气研究据点,投在这里有理有据,能够废了日本的军工,也能给日本造成巨大震撼:如果天皇再不投降,下一颗原子弹投哪里就不好说了。

资料图:原子弹爆炸

果然,在原子弹威力的威慑下,天皇顾及最后的利益问题,还是决定下令投降。而日本之后也始终为美国所实际控制,这就是使用战略武器带来的战略效果。尽管日本两个城市因为原子弹而死去的人非常多,但是如果爆发肉搏战的话死伤的人数可能会更多,所以美军认为这也算得上是“两害相衡取其轻”,勉强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最佳贡献者
2
事件起因编辑1944年底,美国海军陆战队经过浴血苦战,付出重大的代价,攻陷塞班岛。美军全面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意义非同一般,这里距东京两千多公里,致使美国第一次能够从海岛基地空袭日本本土。提尼安岛、塞班岛共有800多架B-29型轰炸机。它们一次能携带几吨炸弹,飞行两千多公里,轰炸东京、佐世保、名古屋,神户、横须贺,几十个轮次下来,日本65个城市已几乎没有完整的建筑物。与此同时,在美国犹他州门多奥维空军基地,也有一批B-29型轰炸机飞行员在接受一项特殊训练。这批飞行员是从各个飞行部队严格筛选出来的,他们除了知道将来的某一天要到海外执行任务外,其他一概不准过问,他们的组织代号为“509小组”。这个使用的B-29型轰炸机已经过改装,为了使飞机更快更灵活,所有重武器均被拆除。他们的训练课目十分单调:可载10吨炸弹的弹舱每次只装1颗炸弹,但投掷这颗炸弹时,炸弹飞行距离要超过9000米,弹着点距目标须在300米之内。[1] 1945年4月12日,白宫。一个画家在给罗斯福总统画肖像时,总统突然昏迷,并于当天下午去世。当天晚上,副总统哈里-杜鲁门宣誓就职,继任美国总统。典礼只进行了一分钟。就在这个晚上,陆军部长告诉新总统一件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几年前,罗斯福总统接受了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一项建议,决定开始研制一种威力空前巨大的新式武器。英美有关科学家被组织起来,在散布于全国的实验室进行工作;有10万以上的人在全国各地极端紧张地工作。计划保持绝对的机密,除了极少数人以外,从事这一工作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研究将被用于哪里,也不知道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做什么用的。这个能彻底扭转整个战局的武器在后4个月内就会被研制出来,它叫原子弹。1945年2月,盟军发动硫磺岛战役,在付出6871人阵亡,21865人受伤的沉重代价后,美军占领了硫磺岛。1945年4月,盟军发动冲绳战役,盟军伤亡7万余人。此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日本九州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在关东登陆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硫磺岛和冲绳战役的结果使得美军对日军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伤亡重新做出评估。预计盟军方面伤亡在100万人以上,这是盟军难以承受的。为减少盟军伤亡,加速战争进程,迫使日本投降,并抑制苏联在远东的扩张,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在日本东京在内的六个城市(东京、京都、新潟、小仓、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古都,出于战后对日本统治的政治需要被排除;东京此前受到过多次轰炸,不容易评定原子弹效果;新潟是日本重要的铝制品生产基地,但距离过远;小仓是日本九州的重要工业基地,但投掷当天气象条件不佳;经过考虑,美军把核攻击目标选定为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广岛是日本的陆军之城,是日本防卫本土的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所有前往中国、朝鲜、东南亚、南洋诸岛的日本陆军均从广岛起航。长崎则是日本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重要基地。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华民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出于军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国政府便按照原定计划,对日本使用原子弹[2] 。[3] 事件过程编辑原子弹爆炸之前的广岛(3张)根据计划,美军将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轰炸地点:京都、新泻、广岛、小仓,长崎是后来才加上去的。广岛,与其在半个多世纪中拼命向世界表现的“和平之城”形象不同,当时是一座陆军之城。它是日本本土防卫军第二总军的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国(日本地名,相当于中部地区)军管区所在地。在广岛市南面的宇品港,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军队,在“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市民夹道欢送下,登上运兵船,前往鸭绿江与清军作战,前往奉天与苏军作战,前去吞并朝鲜,前去占领中国东北,前往卢沟桥,前往哈尔滨平房,前往南京、武汉、平顶山、桂河大桥......广岛附近还有著名的吴海军基地,拥有日本第一流的海军造船厂。长崎是日本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小仓则是日本北九州地区的兵器工业城市。其他备选目标:新潟也是兵器工业城,还是化学工业城。京都在前期的大轰炸中被美军故意遗忘,积累了大量从周边迁移过来的兵工厂和居民。东京则是日本政治、经济中心。1945年8月6日早晨8时整,3架B-29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这时很多广岛市民并未进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机。在此以前,B-29已连续数天飞临日本领空进行训练,但这一次的3架飞机中,有一架已经装上了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此时正奉命来轰炸广岛。9点14分17秒,一架装载着原子弹的B-29(44-86292)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了。60秒钟后,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45秒种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具体地点为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1945年6月21日,美军攻陷冲绳。美军虽然胜利,但为期82天的战役造成了48000余人的损失(如加上非战斗减员,总伤亡人数超过7万人)。日本出动2550架次“神风”自杀飞机,击沉美国军舰26艘,伤164艘,受到重创的军舰甚至包括美国王牌航空母舰企业号。6月底。东京。日本军方制定了“在日本决战”的方针。经过塞班岛、硫黄岛、冲绳岛战役之后,日本军阀们底气倒足了。他们手上还掌握着几百万陆军,有所谓“一亿玉碎”的决心,准备打几年,打出个体面的结局。同样是经过塞班、硫黄、冲绳之战后,美国军方心里倒有点发毛。这几次战役全打胜了,但付出的代价之高,是他们始料不及的。照这个样子进攻日本本土,很难说会付出多大代价。在他们这时制定的计划中,战争要拖延下去,1946年春季以后才进攻日本主要岛屿本州。当然,他们认为,也有缩短战争的可能,他们还有一张牌没打出去,这就是“509小组”。这段时间以来,“509小组”与提尼安岛基地的其他B-29型轰炸机一样,参加对日本各城市的空袭。所不同的只是,他们还是每次只携带一颗炸弹,每次投弹都要求保持一定高度;与以前的训练课目一样,要求弹着点准确,并在视力范围内爆炸。经过实战,他们的这项技术已大为提高,并且熟悉了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这时,全组只有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要反复演练这个动作,他就是带队的蒂贝斯上校。美国第一颗作战原子弹被分成四个部分,由三架飞机和一艘巡洋舰分别运到提尼安岛,并在这里被组装起来。它将由一架序号为82号的B-29型轰炸机投掷。据美国方面事后报道,在投掷原子弹之前的很短时间内,或是心理上的原因,或是什么其他原因,训练有素的“509小组”接二连三出事故,接连有4架B-29型轰炸机在起降过程中损坏或完全报废。[3] 1945年8月5日,蒂贝斯上校召集“509小组”全体人员开会,这是一次交底会。他第一次宣布,“509小组”之所以训练10个月,是为了在日本投掷一颗炸弹,但它不是一颗普通炸弹,而是相当于两万吨TNT能量的原子弹。44-86292号B-29型轰炸机将由蒂贝斯上校担任正驾驶,原来的正驾驶罗伯特-刘易斯为副驾驶。机组人员中无一人了解原子弹的构造,技术专家柏森斯上校奉命随机飞行,一旦没有完成任务且被捕,柏森斯应立即自尽。原子弹被装上82号机。随82号机一同行动的还有五架B-29型轰炸机,其中两架负责侦察,三架随时报告天气情况。然后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轰炸地点--广岛、长崎或小仓。8月6日凌晨2时40分,“509小组”准备起飞,82号机临时命名为“依诺阿盖依”号,这是蒂贝斯的母亲的名字。飞机滑出了跑道,升空。柏森斯上校爬入弹舱,打开原子弹的保险装置,装上引爆器。从装上引爆装置那一刻起,用丘吉尔事后的话来说,82号机上装了一个“愤怒的基督”,再过几个小时,他就要降临人世了。7时,天空一片晴朗。7时30分,为投弹做准备。因此可以确定把原子弹扔到哪儿了,广岛和长崎相距不远,前者在本州岛的西部,后者在九州岛西北。目标:广岛。7时35分,伴随“依诺阿盖依”号的两架“509小组”飞机迅速离开。8时正,“依诺阿盖依”号机组人员戴上了厚厚的墨镜,这是为了防止强光灼伤眼睛。8时16分,原子弹被投出弹舱。这一天,全广岛的钟表都停止在8时16分。原子弹在离地面600米处爆炸。在闪光、声波和蘑菇状烟云之后,火海和浓烟笼罩了全城,在方圆14平方公里内有6万幢房屋被摧毁。[3] 事件后果编辑原子弹爆炸广岛原子弹后尸横遍野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们仍然可以感到闷热的气流。但是,广岛的事件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无条件投降。他们竭力掩盖广岛事实真相,对外宣称是有一枚陨石陨落在广岛市。并认为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还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但1945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年,日本从苏联领导人那里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继续着战争,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停的建议已失去一切根据。苏联政府遵守对联合国的义务,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宣布从8月9日起对日宣战。就在苏联出兵这天的上午11时30分,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27万人,当日便死去6万余人,从而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文件上签字。签字的时间是9点过4分。接着,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签字。他代表美国、中国、英国和苏联及与日本作战的其他国家接受了日本的投降。
3

导致日本投降,其关键是因为美国的多次轰炸,一夜的东京轰炸导致10万多人死亡,超在广岛投的原子弹死亡数量,还有就是当时苏联红军用了72小时全部歼灭了日本所有关东军,其实那是侯,美国不投那两颗原子弹,日本也得投降。美国的这两颗原子弹其实救了日本,因为如果没有原子弹,日本的投降也会拖得很久,伤亡更大,至于没有投在东京是因为,投了的话,日本会不顾一切,把矛头转向美国,最后鱼死网破,对谁都不好,其次就是因为前面的多次轰炸,导致只有广岛与山崎两座城市还大致完整,就好用来测验那辆颗原子弹的威力了,这就是我的满意回答,认为好的就点个赞吧!!!

4

美国人当年制造出3颗原子弹,一颗试用弹,一颗叫“胖子”,一颗叫“小男孩”,大家都知道,其中两颗投在了广岛和长崎,许多网友也跟我有一样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不把原子弹直接投在东京呢?那样干净利落一些。其实投放在广岛长崎美国人是有考虑的。

一,美国人之所以不直接在东京投原子弹是怕把日本政府,特别是日本天皇给直接炸死了,到时候连个协商投降问题的对象都没有,日本就更加混乱了。

二,由于这是新式武器,美国人想试验其到底有多大的毁灭力量,东京在那时候都早已在美军的飞机轰炸下千疮百孔了。不适合作为试验对象,而广岛长崎则受战争的损坏比较小。

三,美国人则考虑过万一把日本天皇及政府都炸死了,会引起日本军国主义更加疯狂的报复,鱼死网破。使美军登陆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四,其实美国人投放原子弹的目的不是要毁灭,主要是起到震慑作用,让日本尽快投降,同时也是投给当时的苏联看的。

5

广岛称为小城完全没有问题,但是非要加个边缘小城就有些过分了!

首先原子弹属于核武器,是战略性装备,美国人并非战争疯子,罗斯福也不是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疯子,因此在使用原子弹问题上是慎之又慎,不是想扔就扔的。美国经过多轮的讨论,甚至还听取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意见,而且当时的日本完全陷入了疯狂,号称要1亿人玉碎,最终美国才祭出了杀手锏:原子弹!虽然在爱因斯坦看来,罗斯福批准使用原子弹的行为事实上与希特勒没什么区别!

至于为什么原子弹投放地点选择广岛和长崎这样的小城,而非东京与大阪这样的大城市,理由大致如下:

1、东京已经被多轮的汽油燃烧弹烧成废墟,已经炸无可炸了。

虽然原子弹的威力确实非常惊人,但远没有汽油燃烧弹来得那么疯狂,这种没过最新研制出来的凝固汽油弹,对日本的各大城市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有多么疯狂呢?东京城熊熊燃烧的大火将参与执行轰炸任务的B29轰炸机的机腹都熏黑了,整个东京90%被烧成了废墟。东京城除了日本所有高层还集中在这里外,基本已经失去了价值!而日本的其他大城市,比如大阪、名古屋、神户等等同样被烧得满目苍麟。

2、东京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为了战后控制日本不能炸

日本天皇、内阁以及海陆军的高层都在这里,如果把天皇炸死了,以日本被天皇的信仰,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日本人心中的神被杀死,恐怕整个日本都会陷入疯狂,那么战后美国要想控制日本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经过多轮讨论后,东京这个目标直接被美国高层否定了!

3、大城市太大了,无法显示核弹的威力!

对于投放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来说,威力并不是那么大,也就2万吨TNT当量,这样的核弹投放在大城市里,虽然威力也很惊人,但一次性破坏半径也就5公里左右,甚至破坏能力并不比一次轰炸机群的汽油燃烧弹来得更大。因此美国专家团经过评估,认为选择一个直径10公里的小城市,一次爆炸直接毁灭一座城的震撼力,远比投放在大城市效果更好。而在这些小城市的选择中,美国则是优选了工业中心和军事重镇为主要目标,最终京都、长崎、小仓、广岛和新泻。

京都本应是第一目标,东京大轰炸后这里变成日本军工业中心,但因为梁思成的一封信送到了美国,这个千年古城作为文物古迹和人类共同的财富而得到了幸免,当然美国考虑肯定不仅限于此,这里也是日本信仰所在(天皇上千来的居住地),美国已经在为战后如何控制日本而做准备了!于是美国原子弹的第一目标选择了长崎(佐世保海军工厂所在地),第二目标则是小仓,但却因为轰炸机飞到小仓上空,天气不好看不到地面而逃过一劫,不幸的当然就是广岛称为了替代者!

对于原子弹的使用问题,美国是经过评估后才做出的决定,美军认为采用常规的类似“诺曼底登陆”形式登陆日本本土,保守估计伤亡人数会在150万左右,而且在太平洋的岛屿争夺中见识到了日本军人的疯狂,一旦登陆作战环境只会更恶劣,日本军队和日本人可能会更疯狂,伤亡也会更大!日本的殊死抵抗会波及更多无辜。因此,经过评估后美国决定动用核武器,通过这样的核威慑方式逼迫天皇下令投降。当然,后来麦克阿瑟顺便就单独占领日本,独享了战争胜利果实!

所以,美军投掷2颗原子弹的意义,在于促成天皇宣布投降,并让美军占领日本。而如果原子弹的目标选择投放东京,这本身就会引起日本全名公愤,如果顺便把天皇和内阁高层全炸死了,那么谁还能代表日本投降呢?更坏的结果是日本选择向苏联投降怎么办?所以美军选择了广岛和长崎作为投掷点,而且这两个城市都是军工重镇,原子弹的威力也确实给日本造成巨大震撼:如果天皇再不投降,还会有更多的原子弹投放到日本的!

6

美国要是把日本天皇炸死了那那样适得其反,日本绝对会死拼到底,美国要的不是日本灭亡,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换去日本最快的投降,但是如果用原子弹,第一不能让日本死太多人,这样日本容易被激怒,这里的激怒不是说日本军阀,而是日本的普通百姓,所以选择投放的城市不能太大,人口也不能太多,第二,要在日本能接受的范围内让日本觉得疼,东京人口密集,如果投在东京死亡数字就不是十几万,很可能是几十万,一旦投东京把日本天皇炸死了,美国就捅了马蜂窝了,日本天皇是谁?日本人心中的神,你把人家的神都炸死了还谈个屁的投降,人家肯定和你拼命,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选了广岛和长崎,并不是有些人说的当时东京气候条件不允许,原子弹又不需要投放的特别精确,只要飞机能飞过过去,管他看见看不见,方圆十几里扔哪都一样,还有人说有大雾不满足投放条件,我呵呵你一脸,当时英国偷袭德国柏林时候当天柏林天气就是大雾,结果英国空军飞到柏林上空确实因为看不清所以把炸弹扔居民区了,但是美国投的是原子弹,只要扔城市里,扔那都一个效果

7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日本东京曾经一度也是原子弹要炸的备选目标。1945年,日本败局已定,但是,仍然不愿意投降,如果要用盟军的,武装力量直接登陆作战,那么消耗会很大,于是杜鲁门政府决定,选择一些城市,来作为投掷原子弹的备选目标,其中就有东京、京都、广岛、长崎、小仓、新潟等城市。



有关为什么美国没有轰炸东京,前面的答主已经做了比较完善的回答,这里补充一点细节。有些答主提出美国当时只有两颗原子弹,因此炸了长崎和广岛后,不能再炸东京,这个说法是存在问题的。据后来的史料显示,美军在长崎投下了不止一颗原子弹。当时轰炸长崎的飞行员回忆道,当时,他们携带了两颗原子弹,打算轰炸小仓和长崎两座城市。但是,小仓上空乌云密布,无法投弹。在小仓上空盘旋三圈后,飞机飞向长崎。



长崎上空也是乌云密布,飞行员趁着云雾散开的一瞬间,抛下第一颗原子弹。但是,那颗原子弹没有发生爆炸。但是,又不能带着原子弹返航。于是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日本长崎知事致防空总本部长官、九洲地方总监、西部军管区参谋长的报告写道:

“本日10时50分B—29两架,自熊本县天草方向北进,经岛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入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新型炸弹2个。”

尽管这两颗原子弹中只爆炸了一颗,也造成了悲剧。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据说日军立即派人看管起来。如果不是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经遭到美国飞机破坏,那么日本也完全可以造出自己的原子弹。可惜历史不容假设,战败已经注定,据说,日本后来从制衡美军的角度考虑,将原子弹交给了苏联。不久,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4时,爆炸成功了本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因此,东京之所以没有受到原子弹的轰炸,并不是因为美军没有这个实力,而是因为更为错综复杂的政治考量。另外,也要充分考虑到,东京的防空火力更为强大,携带原子弹的飞机被打落的话,不但不能逼日军投降,原子弹可能会落入日军之手,甚至扭转战局。因此,美军选择的是另外两个城市——或许,这就是广岛长崎的不幸,与东京的幸运。

8

这个问题没什么讨论价值。日本皇室在东京。日本投降前可动用部队还有700多万。而且全民皆兵誓死与本土共存亡。包括日本内阁也是主张死守本土。实在守不住退而求其次放弃本土退守经营多年的中国东北垂死挣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原子弹扔到东京,裕仁天皇炸死了,那更激发了日本人的斗志。日本永远不会投降。

9

在投原子弹之前东京天天都在被轰炸,东京大量的建筑被燃烧弹扔的差不多了,毕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原子弹,除了勒令日本投降之外,还要顺便评估一下原子弹的杀伤力,广岛被称为陆军之城,很多日本士兵的家乡就在广岛,是严重的心里震慑,长崎是日本海军重要的军事基地,有很多造船厂,记得就是这样。

10

谢谢邀请: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中国没有参加,而7月26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投降,却是美英中联合发布的,为什么苏联没有一起发布公告?因为苏联还在待价而沽,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用老百姓的话说,还在拿着架子呢,但美国此时早已信心满满,根本不在乎苏联的态度了,因为美国己在会议的前一天的7月16日,原子弹已经试爆成功了。

美国陆军部早在1942年6月就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了,亦称“曼哈顿计划”,该计划的保密程度可谓空前绝后,连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杜鲁门都不知道,你想,连自己的副总统都不知道,别人又怎么可能知道?所有国家全被蒙在了鼓里。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突然在白宫去世,杜鲁门宣誓就职,继任总统后才由陆军部长告诉他整个曼哈顿计划。

盟军在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再实施日本本土的九州和关东登陆,美国军部根据日本的抵抗能力和意志,做了个全面评估,预计盟军的伤亡应在100万人以上,这是盟军难以承受的,自1944年底,美军全面占领马里亚纳群岛后,日本的门户洞开,这里距日本东京只有二千多公里,美军的B-29轰炸机从提尼安岛和塞班岛出发,对日本的东京、名古屋、神户、横须贺、佐世保等城市,进行了几十轮的轰炸,虽然轮番轰炸,但毕竟用的是常规炸弹,一时半会摧毁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意志,好在原子弹试验成功了,美国高层一片欢欣鼓舞,那时也没有不能使用核武器的国际禁令,估计一颗原子弹下去,日本帝国全没了,美国的这颗原子弹也会投下去的。

杜鲁门选择了东京、京都、新潟、小仓、广岛、长崎六座城市的二座作为投掷点,因为试爆成功的同时,只有两颗,首先,东京被排除在外,因为之前东京已多次轰炸过了,如果再用原子弹,事后不好评估,还有就是头头脑脑包括天皇都没了?盟军找谁去投降?想想京都也不行,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名城,炸毁了不利于今后的统治,新潟太远,小仓道适合,因为它是日本九州的重工业基地,但投掷当天的气象不佳,所以美军把核打击的目标定在了广岛和长崎。

广岛是日本的陆军城,是日本防守本土的第二总军司令部的所在地,打掉广岛,日本就很难再组织起大规模的本土守卫战,长崎则是日本造船业的基地,使日本无力再继续建造军舰。1945年8月6日早晨9点,美军在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苏联得知消息,赶忙宣布8月9日对日宣战,日本以为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还死硬地不投降,就在苏联宣战的当天早午11时,美国在长崎又投下了第二颗,长崎27万人口,当日就死亡了六万,这下日本傻眼了,日本天皇不得不在8月15日宣读了终战诏书。

谢谢阅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