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喜欢历史的断琴抿红颜,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欢迎关注我,每天陪你聊有趣的文史知识。

秋后问斩的起源

秋后问斩来源于战国时期《礼记·月令》之孟秋之月记载: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意思是说:天气渐凉,霜降开始,天气冷的蝉已经开始哀鸣了,鹰因为要用鸟以祭祀,开始长空抓鸟杀戮。

故此,人们认为,秋后,鹰都开始杀鸟祭祀了,人类也就可以问斩犯人,以伸张正义了。

春秋时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就有了关于刑杀时令“秋冬行刑”的记载。西汉以后,“秋冬行刑”被写入律令,成为一项制度。即刑杀只能在秋冬在行,立春以后不得刑杀。后来,唐朝规定,死刑的执行时间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秋后斩首”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一,文化原因。

古代的科学技术落后,秋分过后,一天比一天短,人们没办法解释这一自然现象,就认为天地之间有造世主,造世主主宰着世间万物,人类不能够违背造世主的意志,要顺应天意。

秋分之前的天比秋分过后的天要长,而且天气温暖,阳气盛,万物生长,人们认为,在这种气象环境下,更适合行赏;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进行扼止生命事宜。要不然,人类要遭到灾难、瘟疫等上天的惩罚。而秋分过后,天越来越短,天气变冷,阴气盛,万物凋谢,好多生物自动停止生命。人们认为,在这种气象环境下,更适合惩罚,适合杀戮。所以,死刑的执行,只能放在秋分以后了,即秋后问斩符合社会生活规律。

在古代,以至于到今天,秋后一般都是算总账的时间。中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一般每年耕种一次,秋天是收获果实的季节。所以,到了秋天,人们有了经济收入,就要对这一年里你欠我的、我欠你的,进行清算了结。即所谓“秋后算账”。

后来,“秋后算账”这一概念发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而“秋后问斩”,也沿用了此含义。

第二、更好的让行刑起到最大的教育警示作用。

到了秋后,经过一年的劳作,这个时候人们都空闲下来。在这个时间问斩,民众有时间来观看行刑,对民众起到教育警示作用,有助于社会管理。可谓是一举两得。我们看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一幕是:拉到菜市口,秋后问斩!然后,大批民众前去观看执行死刑。所谓要秋后问斩,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古代死刑犯执行死刑,一定要秋后问斩。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

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这个问题,大概有几个方面原因。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来自影视方面了,看古装戏里面都这么演,就以为中国古代历史中都是“秋后问斩”,其实并非如此。

在早一些的时代,一旦定了死罪,基本上就是“斩立决”,没有这么多手尾。不过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冤假错案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就会出现今天的上诉,一审、二审、终审。即便是在古代,也会出现对死刑犯再三复核的情况,毕竟人命关天。所以后来就慢慢出现了一段缓冲期。而这个缓冲期开始也并不一定就是把死刑犯都集中到秋后处斩,而是集中到一个大家都比较空闲的时间里来进行重审、复核,最后确定死刑的那就自然是集中问斩,并不是简单地把死刑犯人都累积到秋后处理,这其中还是有不同的喊冤、各级干扰、上方抽查之类的工作要做。

所以“秋后问斩”实际上对死刑犯来说,相当于判决前的上诉期。

为什么不是其他季节呢?

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古代防寒技术一般,到了冬天,基本上都是躲在家里不出门的,所谓之“春出冬藏”,并非单指动物冬眠,人的活动轨迹也差不多。春天出门或者开始耕种,秋天外出的就回家,家里也开始收割,春耕秋收。到了秋后,就是劳动人民最空闲的日子了,春耕前虽然也无事,但是天气好,可以到出去玩。而秋后初冬的闲,是真的闲。

我们不还有个成语“秋后算账”吗?很多劳资物品,生活用品,年初起就是挂账消费,到了年尾,秋收之后,手上有钱了,就把一年欠的钱都结了,这就是“秋后算账”。这个时节,手上有钱,家中有粮,时间大把,最适合做什么呢?

官员们开始清点复核今年的工作,该定罪的定罪,做好一年工作总结前最后的数据报表。所以“问斩”中的“问”——判定——就在这个时间段集中下来了。

而“斩”,是杀头,是公开行刑。为什么要有法场公开行刑?为了给老百姓——这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以威慑。而在秋后,正好是老百姓闲得发慌的季节,这样发动老百姓去“观礼”就更容易。

在古代,确实是要求去参观杀头的,必须去,接受法律威严震慑是老板姓的义务。

杀鸡给猴看,如果猴子要么种田去了,要么经商去了,杀鸡也就没有了意义。

而这些意识,于统治阶级而言,其实也是慢慢悟到并形成了这种集中杀头的惯例。选择秋后杀人,社会影响是最大的,不是到了后来,很多无知百姓把砍头当热闹看么?还流行人血馒头治肺痨?

愚民和吓民的工作是同时进行,卓有成效的。

至于那些历史根源文化说法,如《礼记·月令》记载: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还有董仲舒所编造的: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这些东西呢,其实只是一种理论参考,是将人的自身感受随着天气变化带来的萧瑟之气和杀伐进行关联,让我们都觉得有道理,其实并没有必然联系。

很简单的一点,那就是这些理论在西汉初就完成了,真正将“秋后问斩”常态化的朝代却是千年之后的明、清二代。

在残酷的时代中和早期王权下,统治阶级要办你,根本不在乎是否秋后。

明清二代,是人文、法律、包括刑犯的部分权益都相对地得到一点点重视,法制开始往完善的方面一点点进步,才出现了一个比较长的复审、上诉期。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对老百姓进行威慑,所以才会有大操大办、类似于集体婚礼的“秋后问斩”这种办事形式的慢慢形成。

法制不完善的时候没有,法制更完善的时候也没有。

今天的死刑犯顶多也就是有法定的上诉期,该在春天注射的绝不会给你拖到秋天。

不要因为满屏幕的清宫戏,就以为中国历史都是这样了。

3

史墨千秋,小墨来带大家领略历史的魅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五千年的沉淀中也运生了各种各样的刑法。从古至今死刑都属于最重的惩罚,秋后问斩则是执行死刑的一种方式。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问斩要在秋后而不是春、夏等季节呢?让小墨来为大家解开心中的疑惑!

秦襄公为秋后问斩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这一说法最早出现秦朝时期,在《礼记·月令》中记载: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意思是:入秋了,外面的风有点冷清,清晨已经开始有白露,寒蝉也叫了起来,猎鹰已经把捕杀的鸟四面铺开像摆放祭祀品一样,这个月被判处死刑的也开始问斩了。

在古代,每个季节应该做些什么都有着极为明确的规定,国家春夏秋冬都有着要干的事情。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因而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季节,有喜事的话大多都是放在春天,如果有什么大的封赏都会放在夏天,要处罚则便放到了秋天死刑就放到了秋后冬初。

此后的这一惯例便被慢慢流传了下来。

顺应天时以及确保的国家正常运转!

对于“秋后问斩”这里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第一个。

1.顺应天时

在古代,人们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不能对自然界中的四季流转做出合理解释,因而古人都认为人世间存在着支配万物的神皇。对于饥荒、旱涝、丰收等也都是上天决定的。因而,当时的古人便讲究做事要和迎合天意。

由此一来,对于刑犯的问斩当然也要契合时机,而秋后的凄凉与萧瑟则被人们认为是上天的暗示,因此“秋后问斩”也是顺应天时。

2.国家运转的需要

在古代被判为死刑的大多数都是男人,但在当时的农耕社会中,男人又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

一年之中春、夏、秋三季都比较忙,这个时候把他们抓去问斩,会对国家的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毕竟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大多都是源于老百姓所纳的税。

因而只有到了人们忙完秋才会处以死刑,这也便是“秋后问斩”的另一重要原因。

收笔:

秋后问斩是判死刑犯的时节,那午时三刻便是执行死刑的具体时间。

午时三刻转化为现在的时间便是中午11点到12点之间,此时艳阳高照,太阳正处于中间。在古人眼中,正午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以此来抵消刑犯的阴气。这个时候问斩还能使他们少一些痛苦,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中午刺眼的阳光容易使人昏昏欲睡。

对于死刑,中国从古至今都比较重视,人命大于天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的共识,从秋后和午时三刻两个时间中,也足以看出古人对刑犯的人文关怀。


大家好,我是小墨 ,每天都会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历史小故事。

关注 @史墨千秋 ,让小墨带您领略历史的魅力!

4

不要说古人迷信,杀人还得挑时候——秋后问斩的背后,确实是有道理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人讲个以礼治国,而不是依法治国,而《礼记》有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也就是说,在秋天那个时节,风凉了,霜降了,知了开始哀鸣了,而老鹰,便在这个时候,开始抓鸟来祭祀。

其实我们现代人,都不会认为老鹰还会祭祀,只不过鹰的习性,确实会在秋天给人类更多看到它的机会,所以古人才会认为老鹰是秋天才会出动的杀戮使者——而既然老天爷派老鹰秋天出来捕杀,那么古人同样在秋天杀掉犯人,也就很好理解了。

而且,秋是夏和冬的过渡季节,秋分过后,白昼的时间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古人同样将黑夜视为冥王的时空,所以夜的延长,同样意味着死亡使者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而人类不能够违背造世主的意志,要顺应天意,所以杀几个本来就该杀的人,献给冥王(佛教进入之后变成了阎王),就成了大家的共识——寒秋之夜,花都谢了,草都蔫了,万物都销声匿迹了,罪人的血,就在此刻成为祭祀之物(和之前屠杀无辜的人相比,这也是一种进步)。

第三个,秋天也是古人算账的季节。正所谓春种秋收,收割之后,农民便有了收入,要把之前欠的一屁股债还清,人们常说的秋后算账,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而把这个意思延伸一下,砍掉罪人的脑袋,其实也是一种算账——秋后既然可以算账,便不妨问斩——跟你算个总账,人头落地,便一笔勾销!

(真实的砍头照片,非剧照)

而事实上,朝廷处斩一个犯人,除了杀头之外,还有一层警示意义,即你们大伙看见没,犯了王法者,就是这等结局——所以我们在古装片里,常常看到死刑犯都是被拉到菜市口秋后问斩的,为啥要在菜市口呢?因为人口集中啊,不论是谁,都得买菜卖菜不是?而一旦秋后问斩的消息传出,好事之徒必然四处传播,那时候老百姓也没个肥皂剧看,这种事,往往就是古代闲杂人等眼中的头等大戏,所以人山人海,简直就不是虚构——而且前面也讲了,秋收了、账也算好了,那么多人都闲着没事做,杀头又不是歌星演出,还问你收个票钱,只要你赶早,都有看的机会。当然去晚了,就只能在里三层外三层之外眺望了。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到了汉朝,秋冬行刑,就成了规矩。唐朝更具体规定,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到了明清,更分设出立决和秋后决两种死刑名目,立决便是马上拖去砍头,而秋后便是缓期死刑——一般而言,如果不是十恶不赦,都会施用后者。

(真实的砍头照片,非剧照)

而且,古人也确实讲一点人道主义精神,虽然你是死罪不赦,可咱也不折磨你。譬如杀头的标准时间,一般就是午时三刻,直到今天大家都会在这个时候犯困,往往要午睡一会,才能保证下午的精力充沛。所以这个时候,也正是一个人精力最为萧索的时候,此时处决,犯人懵懂欲睡,脑袋落地,说不定就会少一分痛苦。

5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问到传统文化的根上了。这一切要从四时文化说起。

四时是理论基石

我们古人最关注的一点就是守四时。四时到底有多重要呢?

齐国贤相管仲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将知四时,守四时上升到国的兴亡层面,从这里可见四时在古代的份量。

所以春夏秋冬不是季节这么简单。

《黄帝内经》中还说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所以四时的观念不但在治国上,而且在医学,养生等都要如此,简而言之,四时就是古代文化重要核心,成为当时的理论基石,其影响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秋天要做什么呢?

曹操的好友丁冲的儿子丁仪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岁先春而后秋,宫之为理,先礼而后刑

这里就交待为什么在秋后问斩的原因了。

在农耕社会,春天是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是收成,所以春天和夏天是不可以用刑,或者发动战争,这样有违农时,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一旦有战争就是全民作战,喜欢看古代历史的朋友会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一战争就是几十万几十万作战,到了明清作战人数反而减少。不是战争规模小了,而是明清是职业化的军队,春秋战国则是全民皆兵。

所以一旦春夏发动战争,肯定会误了农时,当年有可能粮食欠收,同时可能出现饥民,这显然会影响诸侯国的稳定。

比如管仲当时就利用这个特点,成功地发动了粮食战。

他人为制造市场需求,吸引鲁国全民生产,然后一年之后,在鲁国错过农时之时,突然宣布不需要这个商品。鲁国手中的布就成废品无法跟齐国换取财富。农时又过,当年鲁国就发生了饥荒。

管仲就通过这个方式不战让鲁国屈服。

齐景公希望春天去游玩,晏子说不可以,因为春天是耕种的时候,这样会废掉农时。

古人认为秋杀,所以用兵,砍头都放在秋天,这个在古人认为是顺乎天道的。

后来生产力发展了,粮食问题解决了,战争也不一定就在秋天举行,随时都有可能举行,但是秋杀这个习俗还是延续下来了,成了重要的文化含义。

秋后问斩也是这种四时文化的延续。

6

我是洎水蓝,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古代为什么是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三季这个问题,我从三方面来回答你。

1、古人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

秋后问斩,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开始实行了。我国古代遵循儒术,信奉“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必须顺应天意。古人认为一年的春、夏、秋、冬为四时,四时又引申为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春夏是兴发之季,秋冬是萧杀之季,刑罚也需要顺应天时。董仲舒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王的“四政”,应和天的“四时”所对应。宜春庆、夏赏、秋刑、冬罚。王政和天时相合才能够顺应天意。只有秋后处斩才叫顺天行事,所以这种理念一直传承下来 ,当然这只是说法之一。老百姓说秋天就是老天爷收走这些作恶多端的恶人的季节,秋收秋收老天爷也要收获。不过这只能表达老百姓对这些犯罪分子的厌恶之情。

2、统治者对生命的重视,为了减少错案,假案的考量。

一个案件审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规定秋后问斩,也是统治者规定结案的时间点。不过,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斩立决”的故事情节,那些都是一些罪大恶极的重型犯,或是反贼及若怒民愤的罪犯,一般的死刑囚徒都会被宽限至秋后才处以死刑,这中间的时间正是官府为死刑犯争取一定量的时间,用以考察死刑犯是否有悔改之心,若是有,然后再加上一定的机缘巧合,极有可能被赦免死罪。在这一段时间里,也能够尽可能的规避冤假错案所造成不可挽回的过失,在古代人治社会中,冤假错案的发生率要高上许多,所以秋后问斩,恰恰体现了朝廷官府对于生命的重视。

3、秋后问斩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春秋之季正是人们生产之季,很多的人都在田地里干活,罪犯视众起不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秋后问斩一般都在霜降后十天,这个时间段正是百姓播种完毕,准备

过冬的时候,人们都比较闲,问斩的时候有很多人围观。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的作用。能够教唆人们不要以身试法,加强社会秩序的稳定。

7

秋后问斩开始于西汉一直到到清朝末期。为什么选择秋后呢?

因为我国古代本就一个封建迷信社会,那个时代科技不发达,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人们都归结于鬼神。秋后问斩,也是哪个时代的人们根据顺应天意来拟订的。在春夏秋冬中,秋天落叶凋零,枯黄的树叶最终落叶归根,寓意人的一生最终归于黄土,就像秋天的树叶一样,尘埃落定,落叶归根。所以这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封建迷信的思想。

秋天万物凋零,萧瑟的场面更加适合斩杀哪些大奸大恶之人,这也是顺应天意,而春夏则万物复苏,生命蓬勃生长,一片春意盎然,在如此美好的季节里杀人,有违常理。


8

古人认为,春夏两季万木葱茏,正是植物和动物生长的季节,是一切生发的季节,这个时候是不能起杀心的。而冬季节一片萧瑟的景象,是肃杀蛰伏的季节。为了顺应肃杀之气,古人就选择这个时候对犯人执行死刑。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顺应天意,顺乎四时。

汉代法律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法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它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了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因为古代的死刑一般都在秋季,所以古书上和历史剧中都经常有“秋后问斩”这样的话。





9

古装剧是影视剧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的清宫剧引来了诸大的社会反响。在电视剧里我们往往会看到这一幕“大人,冤枉呀!”“秋后问斩!”但每次的判决之后,都会说出这样的话,那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为何偏偏是在秋后问斩呢?我将从秋后问斩的起源,原因,以及犯人本身三个方面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回答。

一、罢黜百家董仲舒

董仲舒是我国汉代著名的经学家,他注定是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虽然在哲学的意义上来讲,他可能使哲学实现了倒退,但是由他所推崇汉武帝所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秋后问斩的来历就和董仲舒有关系,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他的天人合一观念将人和天联系了起来,刑为冬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为皇帝的执政提供了理念,并且被采纳了此后就一直沿用。

二、冬季行刑

以上只提到了起源于什么时候,并没有提到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秋后问斩也就是斩首的季节是在冬季, 这其实有一些“杀鸡儆猴”的意思,因为根据古人的农业作息生活,农作物“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除了冬季几乎一整年都在忙于农活。

因此平常是没有闲暇时间的,到了秋后收获完毕之后,农民就没有什么事情了,这个时候对罪犯进行行刑,会有更多的人前去观看。这就起到了一个威慑的作用,告诉黎民百姓犯罪就是这个后果,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三、犯人的劳作

第三点就和犯人本身有关系了,在关押犯人的时候,当然不可以每天简单的只给他们供吃供喝,而是相当于免费劳动力,在监狱中要接受改造,虽然这种不能逃避一死的结局。往往就是让他们采矿,打石头之类的苦力活。到了冬天,基本是不事生产的季节,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对一大批犯人进行处决。

秋后问斩主要是出于从国家稳定社会秩序和谐的角度来考虑的,也是从我国小农经济的现实情况去考虑的,从这些方面去考量,秋后问斩的合理性,我们会发现确实秋后问斩是最为适宜不过的。

10

这个问题提问的好,有水平,今天咱们就扯扯到底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 秋冬行刑

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干什么事情都要顺天而行,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而春夏是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季节,“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老天爷在这个季节不喜欢杀生,那就判他们一个“斩监候”“绞监侯”,等到秋天霜降之后,天地一片肃杀之气时,再取人性命,明清时期,过了霜降,大理寺、刑部以及各个衙门首脑在天安门金水桥上会审首都囚犯,该杀得杀,该流得流,该放得放,叫“九公会审”,这叫什么呢?

秋冬行刑!

  • 午时三刻问斩

被执行死刑的罪犯,一般在正午时分开刀问斩。这里面也有讲究的,正午时刻阳气最盛,一切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这些个阴性众生在这个时候不敢出来害人,所以,时辰一到,监斩官忙不迭得扔下竹签,大喝一声:斩!刽子手闻听,手起刀落,咔嚓一声,人头落地!

  • 关于《春秋》决狱

《春秋》这俩字要画书名号的,不是春天秋天,而是孔老夫子的经典名著《春秋》。古代以礼治国,以孝悌治国,都是源于孔子得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老子为了保护儿子,儿子为了保护老子而犯罪,不负刑事责任!这又是什么梗?

假设某甲为了给父亲报仇,杀死仇人,不负刑事责任!

法官在决狱时,除了依照当朝法律,还要参考孔老夫子的《春秋》。

孔老夫子在古代倍受帝王家的追捧,老夫子的儒家经典不但是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而且是决狱的依据。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