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围歼战的可怕之处,在1943年之前的东线战役中,苏军除去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围歼了德第6集团军的20多万残兵外,其他大型战役包括库尔斯克会战也仅仅是击败了德国人的进攻,属于击溃战。战后虽然夺取了战略主动权,但是德军各集团军群、集团军和军师单位的骨架犹在,骨干军官和军士比例仍然不低。然而从1944年初开始的十次“斯大林突击”,则彻底打垮了东线德军的基本盘,这就是苏德战争中非常著名的“十次打击”。
这十次打击的基本特点,就是苏军在有条件进行战略大反攻以后,开始学会和运用大纵深战役理论对当面德军进行大规模围歼作战,每次均在一个地域内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通过正面突击和纵深包抄相结合的战法,且不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是要“全歼”。这就要了德国人的老命,因为每战下来,必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整师被全歼,各单位基层军官和老兵全部损失,这些野战师连重建的基础都不复存在了。
在十次打击的初期,苏军的战术和战役指挥还不够娴熟,对大纵深合围显得自信心不是很足,比如1944年1月14日的诺夫哥罗德战役(第一次打击),苏军为了解除列宁格勒的封锁,发起了对莫德尔北方集团军群的反攻作战。在一个多月的激战中,尽管达成了战役目标彻底解围了列宁格勒,也重创了德军23个师,但是完全歼灭的只有3个整师,战果很不理想。
而到了1944年6月的白俄罗斯战役中(第五次打击),苏军以140万大军对阵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66万余人,歼灭战法就大有起色,战役期间重创了德军50个师(大多折损过半),同时歼灭数量达到了17个整师又3个旅,从而造成德中央集团军群的有生力量严重损失,近三分之一的部队无法补充和恢复,苏德战场正面地段的形势遂急转直下。
1944年8月间的基什尼奥夫战役(第七次打击),苏军以125万大军合围歼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50个师,仅用八天时间就全歼其中的20个整师,俘虏德军官兵256000余人,则南方集团军群也被打断了脊梁。因为半数作战师的基层军官和老兵,要么战死,要么被俘,在这样的状态下,无论德军将领的素质和能力多么优秀,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曾经不可一世的三个集团军群只能一路西逃。
再到了1944年9月的波罗的海沿岸战役期间(第八次打击),苏军以90万兵力全面打击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剩余的70万部队,可见苏军的战斗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德军舍尔纳元帅手下的59个建制师、旅当中,被全歼者高达20个,残部逃入库尔兰半导,从此以后一直到德国投降,这支部队也没有再起到什么作用。
在1944年苏军的战略大反攻期间,通过这十次不间断的系列打击,苏军消灭了160万德军(占东线德军总兵力的半数以上),苏德战场的战线由4450 公里缩短到2250公里,基本上将战争打到了国境以外,逼迫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德国的仆从国先后退出战争,彻底扭转了东线局势。而德国人对如此巨大的损失已经无力补充,完全用新兵组建的部队中看不中用的,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什么是老兵?那就是经过若干次实战的新兵、战场上活下来的或者伤愈归队的士兵,他们具备一定的作战经验,不会因为凶猛的炮击和轰炸就崩溃和四散而逃,是基层连队的骨干力量。如果是战线平推的打法,那么这些德军老兵可以逐步后撤、伤员可以后送,经过休整和治疗以后,仍然是一线战斗骨干。可是大纵深的围歼战却不给德国人这个机会,每战必有大批士兵和伤员因无路可逃而被俘,德军因此元气大伤。
而苏军虽然也承受了严重的伤亡,但却完全掌握着战场控制权,要知道战场上的死伤比例多在1比3左右,而苏军伤员大多可以得到救治,其中90%的伤员都可以治愈归队,哪怕是一个新兵,打上两次仗或者受过一回伤,也就变成老兵了。所以仗打到后来,苏军的所谓老兵当然越来越多,也许他们的综合素质不如德军老兵,可问题是,后者中大部分都在战俘营里呢。
太平洋战场更是具有特殊性,日军采取的是以精锐陆军死守各岛的打法,而美军实施的则是海陆空三维打击的“跳岛战术”。每攻取一个岛屿之前,必以优势的海空军完成全面封锁,无论日军怎样顽抗,都会因为得不到兵员和物资的增援而最终团灭,经常是一个联队、一个支队甚至一个师团被彻底全歼,然后再从大陆战场和本土调来精锐部队填充,再被团灭,循环往复。
所以,部队“整建制”被消灭,是德日两军的老兵最终越打越少的根本原因,到战争末期德日军队的数量虽然还不少,但是单元战斗力已经跟开战时不可同日而语了,就好像1945年的关东军。
(丑陋的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