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中国古代长度单位:寸、尺、丈、仞。
蛇打七寸,七尺男儿,丈八大佛,壁立千仞!很简单的通过事物来体现计量单位大小,十寸=一尺,十尺=一丈,仞远大于丈,没有确定的换算关系,平时也很少用。
简单了解中国古代长度单位:寸、尺、丈、仞。
蛇打七寸,七尺男儿,丈八大佛,壁立千仞!很简单的通过事物来体现计量单位大小,十寸=一尺,十尺=一丈,仞远大于丈,没有确定的换算关系,平时也很少用。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一尺合今31.1厘米。
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23厘米。仞是一个汉字,读作rèn,本意是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该文字在《礼记·祭义》和《考工记·匠人》等文献均有记载。
丈,明清时,木工一丈合今311cm。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着一根棍状的东西。后用作量词,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这三个单位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遇到的,丈、尺、仞的大小关系,一般尺与丈关系很好判断,1丈等于10尺,但仞不常用,不知道孰大孰小,想起金庸老先生了,他小说人物中有三兄妹,有个叫裘千仞的,他妹妹裘千尺、哥哥裘千丈,大小关系知道了,尺<仞<丈,后来查询,1仞等于7尺或8尺。
首先回答题主关于尺,寸,仞的问题
古代的单位长度。一般会用到,“尺”“寸”“仞”等。其实,古代的单位长度都是根据人体设立的。一般认为,“寸”的长度是人中指关节的长度,“尺”的长度是手掌伸开后拇指到食指的距离,“仞”的长度则是人伸展两条胳膊后双手之间的距离。
下面系统的解答下古代的单位长度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中国古代的单位其实是以黎为准。黎是一种谷物,一个中等黎的子粒是为一黎。
1黍:一黍为一分;
2丈:1丈=10尺;
3寸:1尺=10寸; 1丈=100寸
4分:1寸=10分;
5厘:1分=10厘;
6毫:1厘=10毫;
7丝: 1毫=10丝;
8忽:1丝=10忽;
9寻: 1寻=8尺;这里要说明一下,《大戴礼·王言》里说“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说明寸、尺、寻的长度与指、手、肘有关。一般认为,寸的长度恰好是自身中指关节的长度,尺的长度是手掌伸开后拇指到食指的最长距离,寻的长度为人舒展肘部、伸长胳膊后两手之间的最长距离,一寻大约等于八尺。《说文解字》里还记载说“仞,伸臂一寻”,说明仞的长度和寻一样,都是伸直胳膊后的长度。
10仞:1仞=1寻=8尺;
11咫:周制八寸;
12庹(tuo二声):成人两臂左右伸平双手距离。1庹约5市尺
13墨:1墨=1庹;
14步:1步=1墨=1庹;
15常:1常=2寻;
16轨:1轨=1寻=8尺;
17匹:由于历代标准不同,1匹约为五十,一百尺不等;
18引:1引=10丈;
19舍:1舍=30里。
这就是我国古代的单位,悠悠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把历代量衡放到一起看历朝历代的单位量衡是多而杂的,也许鄙人给出的解答会有差池,希望看官们多多谅解给与指正,以上答案希望各位参考。
古代早期的时候,并没有统一的度量单位,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历代的度量依然处于发展之中。因此,不同的朝代,度量的单位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无法一概而论。
测量长度的方式最初是凭借人体各部位来确定的,比如中医中的寸关尺。孔子说:“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肱知寻,舒身知常。”后来则取法于黄锺律,以黍谷的长度来确定,并渐趋精密。后来工具也用象牙、骨、木、竹、 铜、铁等制成。现在留存最早的尺便是商代的象牙尺。其后其量值随时代之迁移而略呈递增之势。
《汉书·律历志上》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锺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锺之长。一为一分,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因此,一尺就是十分的长度,十尺为一丈。仞,也作“刃”。关于仞的长度说法不一,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说为七尺,见《论语》包咸注、《仪礼》郑玄 注、《楚辞》王逸注及《吕氏春秋》高诱注等。一说为八尺,见《说文·人部》、《孟子》赵岐 注、《孔子家语》王肃注、《书》孔传、《山海 经》郭璞注以及《汉书》颜师古注等。一说为五尺六寸,见《汉书·食货志下》颜师古注引应劭说。 一说为四尺,见《小尔雅·广度》。参阅宋·王观国《学林·仞》、清·程瑶田《通艺録·释仞》、 清·陶方琦《说文仞字八尺考》。
不同的时期,长度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很难断定。
作者:赓瑜
不同朝代长度不等,比如尺在商代一尺有16.9厘米可明清就有30厘米了,一仞周制八尺,汉制七尺,,所以不同时期也不一样,
一丈一般十尺,一仞一般七到八尺,咫尺是同一个单位
即一仞=八尺或七尺
一丈= 10尺
丈大于仞,大于尺
第一:仞,为东亚尺贯法长度单位。
中国市制定1尺(市尺)=(1/3)米,1丈(市丈)约等于3.333米。
日本尺贯法定1尺=(10/33)米,1丈约等于3.03米;台湾的“台丈”亦沿用。
第二:丈是东亚传统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古时,成年男子身高约一丈,所以称为“丈夫”。[1]
市制一丈等于10/3米,约为3.33米。 台湾一台丈等于100/33米,约为3.03 米。
第三:尺就比较复杂了,我只讲中国的尺。周边东亚国家的尺与中国的尺又有不同,今天只讲中国尺。以下是查到的资料:
尺是东亚传统长度单位,即十寸,寸最初是以成人的寸口位置作为度量[1]。起源于中国殷代,之后各代制度不一,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后,在各地又各自有所变化。
现今出土的西汉实物尺中,有长度为23.1厘米的铜尺和23.2厘米的错金铁尺。
咫约为成年女子掌的长度,约为八寸。〔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说文》〕 。“咫尺”在文学常用来比喻很近的距离
周尺是周朝的天下正尺,[2][3]也为历代王朝所遵循。[4][5]周尺约为汉尺八寸。[6][7][8]尺、寸、寻、丈是度量的基本单位。[9]十分为寸,十寸为尺,[10][11]十尺为丈,九寸则为黄钟之长。[12]推出黄钟之笛管长九寸。[13]两倍黄钟也就是尺八。[14]汉代以后,尺的长度越来越长。刘歆的累黍为尺法被采为定说。[15][16]北魏时,拇指与中指一叉相距为一尺。[17]自南北朝起,天文尺与常用尺自成系统。唐代法典《唐六典》沿用汉制,规定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一尺二寸为大尺,用于音律、中药、冠冕的度量。[18]宋初沿唐制,以太府寺为度量衡器的制作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其颁发的尺子即称“太府寺布帛尺”,由于征收布帛之事为三司(盐铁、度支、户部)管,故称“三司布帛尺”。[19]宋代,累黍为尺法遭到怀疑。[20][21]据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律学新说》记载,明代常用尺分营造尺、裁衣尺和量地尺三种。《律吕精义》说营造尺与大明宝钞墨边外齐,裁衣尺与其纸边外齐。明营造尺与宋三司布帛尺相近,凡田亩、布帛、营造,往往用此尺。[22]曲尺也就是矩形尺,[23][24]类似现在的直角尺。多用于建筑营造,矩就是木工用的曲尺。[25]至于朝廷裁制官服所用尺度,因与礼制有关,不能随意更动,所以基本采用小尺。大尺一尺是小尺(亦称黍尺)的一尺二寸。明代尺的标准尺度,营造尺为32厘米,量地尺为32.6厘米,裁衣尺为34厘米。[26]
双手张开之间的长度称为一寻,[27][28]明张自烈《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为一仞,中人之身,长八尺, 两臂寻之,亦八尺”故有身长八尺、六尺之孤、昂藏七尺、丈夫之说,而倍寻曰“常”,“寻常”之长度,故丈量身高等用的是小尺(律尺),而非营造用的鲁班尺、大尺,而矮胖宋江的六尺身高155厘米不到,不满五尺的武大郎就更矮了,再比如吕布与赤兔马都一丈高,关羽九尺二寸,都不可能以30厘米作一尺计算。
历代尺寸与今日公制转换编辑
古代以曲尺六寸六分五厘弱为周尺一尺,以周尺一尺二寸为古尺一尺。
- 商汤的尺:约32厘米(依照乐律全书,明朝营造尺为32厘米等于商汤尺)
- 夏禹的尺:约25.6厘米(商汤尺去2寸为夏禹尺)
- 周代的尺:约20.48厘米(夏禹尺去2寸为周尺)
- 汉代的尺: 约23.09厘米
- 隋代的大尺:约29.4厘米
- 隋代的小尺:约24.6厘米
- 唐代的大尺:约29.4厘米
- 唐代的小尺:约24.6厘米
- 现代
- 中国大陆市尺:等于1/3米,约33.33厘米
- 香港:1尺 = 0.371475 米[31](此单位香港已几乎无人使用,而只会用英尺和米,一般提及尺会被自动默认为英尺)
- 台湾尺:1台尺 等于 30.3厘米
第四:寸
寸是东亚传统的长度单位。一尺为十寸,一寸为十分。于中国周代已经出现,后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在文学上常用作比喻短的事物。
寸口是中医切脉的部位,约在手掌后一寸处。
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71475厘米[1],但此单位香港已几乎无人使用,而只会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
并且历代长度皆有不同。
综合以上古代要具体到什么朝代才能带入大致进行计算。
一尺等于十寸,一丈等于十尺,一仞等于七尺或八尺,各个朝代长度也不统一。
10寸=一尺,一寸≈3.33厘米,1米=30寸。
10寸=1尺,10尺=1丈。
1仞=7尺,周制度1仞=8尺,我1仞≈1.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