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古代皇帝被权臣要挟,找个时机一剑杀了他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小

古代皇帝被权臣要挟,找个时机一剑杀了他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小

2020-08-07 03:03阅读(67)

古代皇帝被权臣要挟,找个时机一剑杀了他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小心翼翼待他?:此时皇帝是傀儡,身边之人都权臣的亲信,无兵无权,甚至无一人可用,一举一动都受

1

此时皇帝是傀儡,身边之人都权臣的亲信,无兵无权,甚至无一人可用,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的监视,并被软禁了起来。

而权臣手握军政大权,满朝文武皆是权臣的亲信,权臣对皇帝肯定是有所防备,皇帝一个傀儡,如何杀的了他?

2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就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说这个问题。

朝代:北魏

人物 :皇帝,孝庄帝;权臣:尔朱荣。

时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公元530年。九月。

地点:北魏都城明光殿东厢房。

事件:孝庄帝手刃臣权尔朱荣。

尔朱荣是北魏的一个普通将领,因为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劳。得到北魏朝廷的重用。他的实力和势力越来越大,连皇帝都感到危险了。皇帝害怕他会干出篡权的事情来,所以要找机会解决了这个飞扬跋扈的将军。

当时,北魏有两个大将,皇帝都想杀了他们。如果杀了尔朱荣,那么,元天穆就会更强大,更不好解决。皇帝才没有马上杀了尔朱荣。忍让了一些时候。

有消息灵通的人就对尔朱荣说,皇帝在想办法杀你,尔朱荣就在面见皇帝的时候说了。皇帝也说,外面的人也说你要把朕杀了,你也相信吗?

尔朱荣一听皇帝这样说,也就不再怀疑孝庄帝了。而皇帝却上心了,知道宫里有叛徒,在给尔朱荣递话。孝庄帝知道,如果不马上动手,那事情一定要黄。反而被大臣所杀。

尔朱荣每次见皇帝时,他只带几十个人,而且,都不带武器。皇帝一见尔朱荣这样,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不想再杀尔朱荣了。

城阳王元徽对皇帝说,就是尔朱荣不反,你也不能放过他,他将来也要反。到时间,皇帝你可能会后悔。

孝庄帝又动心了。

九月二十一这天,尔朱荣喝酒后身体不好,在家里睡了几天。皇帝杀尔朱荣的消息就泄露出去了。尔朱荣的兄弟,尔朱世隆劝哥哥早点跑,出了城就没有麻烦了。尔朱荣不听,他看不起皇帝这样的软弱无力的人。所以,不走。

尔朱荣不出来,你就杀不了他。孝庄帝心头急。城阳王出主意说,陛下,你就说皇后生了皇子,那么大臣们一定会进宫来祝贺,尔朱荣也不得不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皇帝说,皇后才怀孕九个月,怎么就出生了呢?不行不行。城阳王说,妇人提前生产的多了去,何必在意这些。尔朱荣一定不会怀疑。陛下知道,大臣们敢问这个嘛?皇帝笑了笑,那倒也是。

九月二十五日,孝庄皇帝在明光殿东厢房里埋伏了禁军。发出诏书,说皇后娘娘生了太子,要搞活动。城阳王带了书信,去尔朱荣府上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尔朱荣与元天穆在一起打牌。城阳王一到大堂上,就把尔朱荣的帽子摘下来,对尔朱荣说,恭喜你又要升官了。尔朱荣说,怎么回事?城阳王说,皇后生了太子,难道不加封大臣吗?你还不进宫道谢。

这两人就相信了城阳王的话,一起到宫里来了。

孝庄皇帝一听说尔朱荣和元天穆都来了,他吓得直冒汗,一个劲儿的也喝酒壮胆。他命令温子升写好讨伐檄文。列出尔朱荣h和元天穆的罪过。让他拿出去,等里面的事情解决后,发出去。

尔朱荣看见温子升抱着文书走路平稳,也不觉得奇怪,问他说什么。温子升说是圣旨。尔朱荣也没有拿过来看。让他走了。

尔朱荣和元天穆刚坐下,殿门外马上跑出一群手提钢刀的禁军,光禄少卿鲁安和李侃直奔两个大臣而来,举刀就砍。尔朱荣马上朝皇帝跑过来,企图挟持皇帝当人质。刚一挨到皇帝的身体,孝庄皇帝摸起身边的钢刀,对着尔朱荣胸口一刀捅去,直透尔朱荣的后背。尔朱荣喊一声,皇上……话没有说完,就倒了下去。元天穆也被乱刀砍死。跟随二人来的二十几个人,一个也没有跑掉。全死了。

这就是北魏孝庄帝诛杀权臣的经过。

皇帝不示弱,权臣强不起,也就骄傲放纵不起来。就不会上当受骗。更不会跳坑了。你当然就奈何不了他。

历史上的权臣被诛杀,无不掉以轻心造成了结果。赵高那么厉害,死在秦王子婴手里,在阴沟里翻船,都是皇帝和国王明设下的计划,让人去钻。小心驶得万年船不是。

3
  • 主要还是看皇帝手里牌怎么样,只要权臣死后,皇帝认为有把握解决权臣背后的利益集团,那这件事是可以实行的,譬如康熙擒鳌拜。

康熙登基后,鳌拜趁皇帝年幼,咄咄逼人,嚣张跋扈,结党营私。幼小但心机老练的康熙为了对付鳌拜,以娱乐为名训练了数名效忠于自己的少年摔跤手,趁鳌拜不备一起将其拿下,康熙顺利的铲除了鳌拜。

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凶险异常。鳌拜虽然被擒,但其部下依然手握重兵,如果他们起兵造反,康熙很难抗衡,这也是康熙不杀鳌拜的一个重要原因。

康熙囚禁鳌拜是很高明的,第一,鳌拜活着,其部下就有主心骨,为了鳌拜的安全,他们不会贸然起兵。第二,鳌拜活着,其背后势力就不会选出新的首领,也就不会再次威胁到自己的皇权。

当然,风险与机遇共存,如果鳌拜在其势力范围内没有那么高的威望,在鳌拜被擒后,其背后势力不顾鳌拜死活,强硬逼宫,皇帝也会很头痛的,不过,头痛归头痛,但这病还是可以治的。因为满八旗中,效忠于鳌拜的几旗人马,在失去鳌拜的统一指挥后,很难真正的团结在一起,最多各自为战,而倾向于自己的人马(如辅政大臣索尼),则可以借机一一击破,这也是康熙最后的依仗。康熙其实是在赌博,不过他很幸运,赌赢了。

但像康熙这样,不仅睿智而且有几分幸运的皇帝不同,汉人统治的王朝,首先在军队建制上就有异于清朝,汉人权臣手握重兵,是上下级的关系,权臣死后,会出现另一个权臣,新权臣甚至可能会以“皇帝昏庸,滥杀忠臣”为由,把皇帝拉下马。

北魏末年的元子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元子攸被蕃将尔朱荣推上皇位,做尔朱荣的傀儡,但元子攸并不甘心,秘密联合宗室,杀了尔朱荣,连他儿子也没放过。但不久之后,元子攸就被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控制并杀害。

所以说,在自己实力不够之前,还是需要隐忍,找机会挑拨对方集团内的矛盾,自己渔翁得利才是正道。只有自己实力强大了,可以和抗衡了,才能摘下面具,痛痛快快的干一场。

4

我们举个例子,你就知道啦:

汉献帝大家很熟悉吧?曹操大家也很熟悉吧?

下面,说一下汉献帝的悲剧,和如果他杀掉曹操后,是否就有好的结果,当一个实权的皇帝?

首先来讲,汉献帝作为大汉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其实是悲哀的,也是很有头脑的。虽然吧,这哥们儿一生过着傀儡般的生活,可谓是很悲剧:先后被董卓、郭汜、李催、曹氏父子玩弄于鼓掌之中。

但是,如果某一天,汉献帝突然就学会了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准备干掉曹操,是都就有机会夺取天下呢?

其实,汉献帝还真的干过这种事情,而且,还做过两次!

建安五年(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要挟献帝废黜伏皇后,并代献帝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


这两件事情以后,曹操的三个女儿,分别是汉献帝的皇后以及妃子,所以,你觉得后宫的一举一动能够逃得过曹操的眼睛?

古代都讲究礼法制度,还讲究师出有名!曹操通过一系列操作,俨然成了汉献帝的岳丈,在朝为君臣,在家为岳丈,你汉献帝,造哪门子的反?曹操有啥对不起你汉献帝的?

而且,我们再来看看,曹操的儿子那可是不少,后来封王的都有15个:

1、曹丕,魏文帝。

2、曹彰,任城威王。

3、曹植,陈思王。

4、曹熊,萧怀王。

5、曹昂,丰愍王,长子。

6、曹铄,相殇王。

7、曹冲,邓哀王。

8、曹据,彭城王。

9、曹宇,燕王。

10、曹林,沛穆王。

11、曹衮,中山恭王。

12、曹玹,济阳怀王。

13、曹峻,陈留恭王。

14、曹矩,范阳闵王。

15、曹干,赵王,末子。

看见没有?曹操儿子很多,而且分散在各地,把持了各地的军事政治,你汉献帝就算一刀砍死了曹操,那么,他的儿子们,各地的儿子们,会不会“清君侧”?

你确定汉献帝,能够干掉曹操,同时干掉他的那么多儿子?要知道,百官和很多军队,都掌握在曹氏家族的手中,所以,汉献帝如果想要活命,还是老老实实,当一个傀儡皇帝的比较好!


5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情况在古代出现过很多次,但为什么杀不了这个权臣。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你看看正常情况下,囚犯在狱中杀死为官者的占比有多少就明白了。说直白点,这个时候的皇帝就和囚犯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唯一的区别在于居住的环境可能会相对好点,在这种情况在,皇帝身边都是权臣的亲信,会把他看的死死的。

找个时机一剑杀死要俱备几个条件:

1.皇帝要能找来凶器,或者帮手,亲信。

2.权臣得给皇帝一定的机会。

3.有凶器,有机会,还得有能力。

4.得手后,怎么能脱身。

5.最后要考虑的是,能否登高一呼,重拾山河的策略。

以上几点想要同时俱备简直难如登天。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代皇帝被权臣要挟,而杀不了权臣的原因了。


6

因为皇帝比你聪明,思考问题更全面。

皇帝是可以一剑杀了权臣,问题是这个可能性只存在于理论上。

纵观古今,大多数皇帝寿命都不高,从此可以反推出他们身体素质一般。这种人能不能一剑杀了权臣,非常难讲。一剑刺死还好,万一人家只是皮肉伤呢?

本来大家明面上还没撕破脸,现在一剑捅出去,成功还好说,失败了怎么办?

未虑胜,先虑败。这种没有退路的做法,你觉得皇帝会选?

你玩衣带诏都比这强啊。听过借刀杀人,自己当刀杀人的,不蠢吗?

7

是不是想多了,想杀就能杀?他背后牵扯到的朝廷上的官员势力是开玩笑的?且不说杀不杀的了,就算杀了这个权臣,权臣背后的势力合起伙把你这个皇帝搞死了怎么办?万一又没有杀死,皇帝自己的命都难保!要么弄死你,让你驾崩,要么照顾借口废了你,再搞死你!

8

天真!

你生在中国,被中国领导统治,你找个机会一枪把领导崩了,你就成领导了?

权臣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权力集团。一个利益捆绑的政治团体。皇帝杀权臣一人,并不等于能顺利铲除其背后的政治集团。如果皇帝的力量大到能顺利铲除其政治团体的程度。那权臣就挟持不了皇帝了。

汉献帝为例,被权臣董卓所挟持,最后辗转通过吕布干掉了董卓,可是董卓部下李傕和郭汜作乱,又打得他抱头鼠蹿,不得不投奔曹操,成就了另一个权臣。这一下更是连找几个人干掉曹操的能力都没有了,只能整天地抱着老婆哭,结果,曹操还把他的老婆给杀了,换上了自己女儿。


此后魏国的皇帝曹髦被权臣司马昭挟持,也想奋起一击,带领一帮太监宫女组成百八十人的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司马昭府邸,结果,半路上被司马昭派出的一名小将一枪扎死。手下的太监宫女们当时就跑散了,连司马昭的毛都没摸着,杀权臣哪有那么好杀?


也许有人会想到康熙杀鳌拜的例子,须知鳌拜并非挟持皇帝的权臣,只是仗着势力大,对皇帝有些不礼貌,并没有反心,皇帝这才有机会刺杀他。当时能制衡鳌拜的大臣还是很多的,鳌拜本人也忠于皇室,罪过只不过是脾气不好,跟皇上无礼,皇上一瞪眼,他自己就认错了。至于康熙趁其不备将其铲除后对他的丑化,那是为了给自己暗算臣子的行为打掩护。鳌拜确实没有挟持皇帝的行为。

有很多权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权臣,“挟持”皇帝这样的事迹其实是在被杀后,皇上对他的‘追谥“。

9

首先得知道何为权臣,也就是有显赫权势的大臣,通常是指掌握一国的军政大权,从而威胁到统治者地位的大臣,也就是权倾朝野。也就是必须要有军权可以号令士兵,有政权可以在朝堂之上掌控士大夫。无形之中侵犯的是皇权,最出名的莫过于董卓乱汉,以及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为何不直接一剑刺死权臣可以从几个方面思考:帝王本身,利益集团,朝廷规则之内


帝王本身:纵观中国历史,权臣的出现不是突然的一触而就的,也不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出现的,首先最首要的条件就是主少国疑,亦或者主弱国危,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可以力挽狂澜又掌管天下兵权的臣子,帮皇帝稳定了朝廷的内忧外患,帝王本身起初就是心存感激之情的,依赖于权臣来平定朝廷纷争,这时候是蜜月期,无所谓在乎是否大臣有逾越之举,自己的帝王权力是否受到削弱,尤其是对于孩童的帝王,更不知道自己的帝王权力已经被削弱,也就是需要慢慢成长才会出现和权臣间的权力拿回的冲突,但是这时候有一部分帝王如果过于锋芒毕露,就会遭殃了,会被权臣废黜甚至害死,从而再挑选更年少的当皇帝。而可以隐忍下来的帝王可以说是出了新手村了,那么这时候需要看的就是你的手段了,以及手中的实力是否可以与权臣抗衡,这就需要考虑到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首先得了解到,一个权臣的出现,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就是权臣,他的背后是有一大堆的人是依赖于他,从而从中分享到既得利益以及皇权的利益,当一个人走到了一个位置,不是自己想停就可以停的,后面的人也会推着他前进的,如果这个利益集团本身就和皇权冲突了,那么假如说权臣真的被刺死了,难道这个利益集团不会再推举出一个权臣吗?甚至完全可以借此理由来推翻这个朝代,也就是帝王需要的是有这个实力来平定这个利益集团的危害,这也就可以看到了,有的帝王会培养自己的亲信,培养自己的势力,或者扶植另一股势力,来与权臣的利益集团斗争,削弱双方,但是这需要的是帝王出色的政治手腕。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董卓死后,其部下屠戮朝廷,这就是只是铲除权臣,而没有能力平定其背后利益集团的后果。



规则之内:如果一个帝王可以想杀臣子就杀臣子的话,那么这个朝廷的统治权力也是岌岌可危了,君臣之道,不是帝王可以随意的杀戮大臣,如果任意杀戮,则造成人人自危之感,君臣失和,时刻互相防备,那么即使帝王刺死了权臣,是否其他大臣也会担忧自己是否会有此祸,无端无忧即被杀害,时刻上朝觐见提防,长此以往则,帝王权威会受损,臣子们可能会提前自救,把帝王推翻,也因此,即使斩杀权臣,也是会罗列诸多罪状,使之名正言顺,切记:杀人者,人恒杀之,大家都在规则内玩儿,按规矩办事,更让人心安定。



总体看来,帝王制衡权臣,不只是简单的一剑刺死,而且这个条件也不一定成功,身边之人是否是权臣亲信,也许会被提前谋害,应该是有能力应对权臣死后这个利益集团的危害,如何平定,师出有名,君臣有道,从而来稳固皇权。

10

权臣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一般都是一个庞大的势力,势力之中的成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此时的皇帝就是一个傀儡,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被故意安排的,傀儡皇帝会发现自己的政令可能会连书房都出不去,更何况是刺杀权臣,即便是与身边的亲信密谋刺杀成功,但是杀死一个人并不会夺回权力,相反会招来这个势力的不满,引来杀身之祸,一旦失败那就是改朝换代了,除非朝廷中有与其势均力敌的势力支持,否则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朝廷上,皇帝不会让一个势力独大,即便你是忠臣也不行。再说帝王的驭人之术也不会简单地把大臣分为忠还是奸。

所以一般被要挟的都是从小皇帝开始就被架空了,除了小心翼翼的对待,争取找机会培养自己的羽翼,还有可能重掌大权,但是想要找机会刺杀,是很难把权力夺回来的,而且风险系数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