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乾隆让嘉庆去祭拜这个九岁孩子,正是他与富察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永琏。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亲自宣读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立下的传位诏书,立他的第十五个儿子永琰为皇太子,准备自己选择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永琰,这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当上皇太子的嘉庆,被乾隆带去祭拜一个九岁的孩子,甚至要求马上要当皇帝的嘉庆进行跪拜,而这个孩子正是乾隆的皇次子,也是乾隆的嫡长子,乾隆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永琏。

永琏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而永琏这个名字都是由乾隆皇帝的父亲雍正皇帝亲自所赐,隐示承宗器之意,足可见雍正皇帝对于自己这位皇孙的喜爱。而乾隆皇帝更是对其极其宠爱,刚刚继位,就遵循雍正所创设的“秘密立储制度”,将永琏确定为自己的接班人,并且撰写传位诏书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不料天不遂人愿,乾隆三年(1738年),不满九岁的永琏去世,乾隆皇帝极为伤感,追赠谥号“端慧皇太子”,按皇太子礼仪治丧丧,并在朱华山下耗费巨资为其修建陵寝,这些足可见乾隆皇帝对于永琏的喜爱,也寄托着他与富察皇后之间深厚的感情。

乾隆让嘉庆跪拜永琏,除了“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外,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首先,乾隆皇帝这是要嘉庆承认永琏的名分,以示尊崇。

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恩爱一生,对于永琏,这个他与富察皇后所生的儿子也是极度喜爱与器重,尽管永琏未能继承大统,最终由嘉庆皇帝继位,但是在乾隆心中,永琏绝对是他永远心仪的皇位继承人。

因而他要将自己对于永琏的喜爱加在嘉庆身上,实际上就是要承认他对于永琏同对待自己一样,也有着君臣身份,在嘉庆登基后,以至于嘉庆的后代都要对于永琏给予足够的尊崇。

其次,乾隆这也是要让嘉庆明白,自己的皇位实际上是永琏让出来的。

乾隆一生曾三次立储,第一次是永琏,第二次是乾隆与富察皇后所生的另一个儿子永琮,第三次便是立嘉庆。而在立嘉庆之前,乾隆皇帝最为欣赏和喜爱的儿子就是五阿哥永琪,但是永琪也是英年早逝,在永琪死后二十多年,此时乾隆已经写下了传位嘉庆的诏书,可是依然对永琪赞赏有加,毫不避讳传位给永琪之意。

由此可见,乾隆对于嘉庆其实并不满意,之所以要传位给嘉庆,只能说是“矮子里面拔大个儿”,一种颇为无奈的感觉。

所以这个时候,乾隆让嘉庆跪拜永琏,实际上就是要将自己的这个意思告诉嘉庆,既要让他明白自己的定位,对于自己这些已经逝去的哥哥们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于嘉庆的一种鞭策。

再次,这是乾隆对于嘉庆的一种试探,也是乾隆对于嘉庆的暗示。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太上皇能的善终的寥寥无几,此时即将退位的乾隆也需要看看嘉庆对于自己的旨意的态度,毕竟嘉庆还是皇太子,还没有最后登基,即便是登基之后,乾隆依然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继续考察、观察这嘉庆。

而与此同时,这也是对于嘉庆的暗示,给了嘉庆一个“下马威”,更是在告诉嘉庆,虽然即将成为皇上,可是要明白自己的位置以及对于乾隆的态度,毕竟在乾隆心中,真正中意的皇位继承人是永琏他们,而不是嘉庆,这一点是一定要让嘉庆明白,并且牢记的。

在乾隆退位后,依然大权独揽,直到乾隆去世,嘉庆才真正掌握权力。

乾隆退位训政成为太上皇,可是坐在皇位上嘉庆实际上只能算是个“三皇帝”,在他之前的便是乾隆皇帝和乾隆的宠臣和珅。

此时的嘉庆皇帝没有实权、没有玉玺,大小事务都要继续由乾隆决定,就连自己都不能住在皇宫,依旧继续住在王府之中,自己的结发妻子、嫡皇后喜塔腊氏去世,都因为乾隆的关系而低调下葬。

就这样,嘉庆皇帝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了四年的时间,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嘉庆才真正的掌握权力,成为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这个问题是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桥段,说的是乾隆在当政满60年后,他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嘉庆,这时嘉庆35岁,已是而立之年。当天太上皇乾隆颤颤巍巍的带着他拜祭一个9岁孩子的陵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意思呢?



▲乾隆和令妃

嘉庆是乾隆的第十五子,又名永琰。乾隆让他拜祭的9岁孩子的墓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二哥永琏的墓。永琏是乾隆的次子,生母是孝贤纯皇后。说白了,嘉庆和永琏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不过永琏的身份要比嘉庆高贵的多。永琏这个名字是皇爷爷雍正取的,他的含义是继承皇位之意。永琏尊贵的地方就是嫡出,而清朝前四位皇帝都是庶出,继承皇位都是嫡长子,没有办法才在庶子中寻找。

乾隆很喜欢永琏,于是在他6岁时,被刚继位的乾隆密储为太子。然而,过了三年后,9岁的永琏得了一场重病,不幸夭折了,乾隆悲痛欲绝,以太子礼葬了永琏,据说葬礼超过了太子礼,等同于继位的皇帝规格。



▲嘉庆

永琏去世后,乾隆一直没有立储,因为他十分怀念永琏。但是总不立也不行。在大臣一再请旨下,乾隆不得不重新审视诸皇子。

乾隆共有十七位皇子,按说选择的余地蛮大的,但是乾隆特别长寿,他24岁继位,活了87岁,实际掌权60年,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儿子被他熬死了好几个。早夭的有5个,这样一来, 七折八扣还剩下七个儿子:【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要选立太子,其母亲的身份很重要:

四子永珹,八子永璇和十一子永瑆,三人是同一个母亲——淑嘉皇贵妃金氏。

六子永瑢,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

十二子永璂,生母为——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十五子永琰和十七子永璘,也是一母同胞,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令妃)。

所以说做太子也不容易,不拼爹就拼娘。最后还得和兄弟拼刺刀。



乾隆选来选去,都不满意,都达不到永琏的水准,不过乾隆的宠臣张廷玉说了一句话提醒了乾隆:“皇上,别再求全责备了,矮子里拔将军吧!”

乾隆一想,我平时最喜欢魏佳氏——令妃(嘉庆的生母)。皇后死后,令妃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乾隆“爱屋及乌”的选择资质 平庸,但仁厚的嘉庆做了太子。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13岁的永琰(嘉庆)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19岁的永琰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九月,35岁时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

别以为嘉庆是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其实他没有实权。老爷子退而不休,不放权。嘉庆在朝中属于“三皇帝”。老皇帝是乾隆,二皇帝是老爷子的红人和珅,第三个才轮到他,他也不过是名义上的皇帝,发号施令老爷子不同意就不能传达。嘉庆实在是委屈和憋屈。



▲令妃

这不,刚当上皇帝,老爷子就让他祭拜9岁永琏的墓,嘉庆实在想不通,老爷子喜欢永琏也就罢了,为什么把他的喜欢强加给我,我一个皇帝拜祭一个皇子、一个“王”的身份。这不是尊卑不分吗?嘉庆不想去。

这事让嘉庆的老师朱珪知道了,对嘉庆说了6个字:“弟跪兄,乃家礼!”朱珪的意思是说,你不要把自己当成皇帝,在普通老百姓家中,弟弟跪兄长,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嘉庆听了这6个字,心里才算平衡了,于是跑到哥哥永琏墓跪拜了一番,回来向乾隆交差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点评和留言关注】

3

其实这个孩子才是乾隆皇帝的真爱,如果乾隆可以选择的话,皇位绝对是轮不到永琰的。谁曾想天意难违,乾隆中意的嫡长子一个个都夭折了,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也因此伤心过度,郁郁而终。纵观历史,嘉庆皇帝资质确实平庸,唯一的亮点就是惩办大贪官和珅了。嘉庆皇帝守成尚不足,更谈不上锐意进取了。乾隆的第一任皇太子并不是嘉庆,而是嘉庆所祭拜的这个小孩。而嘉庆所祭拜的这个孩子究竟是谁呢?那就是他的哥哥--永琏。

永琏是乾隆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在潜邸所生之子。雍正八年,永琏出生。“永琏”这个名字取得就富有王气,从字面意思看,就是继往开来,续写王图霸业之意。乾隆非常钟爱永琏,乾隆继位登基后,认为永琏是“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永琏更是被乾隆秘密建储,立为皇太子。但令人可惜的是,这位皇太子虽然气宇不凡,但是福薄命浅。两年后的乾隆三年,永琏就病逝了。乾隆甚为悲痛,追谥永琏为“端慧皇太子”,乾隆命人挑选万年吉地,为永琏修建陵寝。乾隆八年,永琏葬入端慧皇太子陵寝。

永琏夭折后,皇后富察氏又为乾隆生育了嫡子永琮,永琮与哥哥永琏相比,更为可怜,只活了20个月就病逝了。两个孩子的接连夭折,富察皇后因而大受打击,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也病逝了。

留给乾隆的是无限哀思还有悬而未决的储君人选。还好乾隆福寿绵长,一生生育的子嗣也有十七位之多。时间来到乾隆二十五年,令贵妃魏佳氏为乾隆生下了皇十五子永琰。永琰相比哥哥永琏,真的是运气与福气俱佳。他的母亲令贵妃正得乾隆宠爱,而且在永琰出生的时候,活着的兄长也只有六位了,永琰的储君之位竞争人选也因此少了很多。这六位皇子分别是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当然后来永琰还有两个弟弟,皇十六子过早夭折未命名,皇十七子永璘。

永琰的运气好在哪呢,有一句话形容太贴切不过了。“永琰文武双全,稍欠灵气,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随着五阿哥永琪的病逝,永琰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了。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被乾隆过继出去了,皇八子永璇沉迷酒色、皇十一子永瑆天生小气、吝啬乾隆不喜欢,皇十二子永璂是辉发那拉氏的儿子,辉发那拉氏自行断发,不废而废,他的儿子也不被乾隆考虑,皇十七子永璘与永琰都是令贵妃所生,这个弟弟更为顽劣,也不被乾隆考虑。这样看来,永琰的确是最合适的。

乾隆三十八年,永琰被秘密立储,乾隆五十四年,永琰被封为和硕嘉亲王,乾隆六十年,乾隆官宣,永琰正式成为皇太子。尽管如此,在乾隆心里,永琰相比哥哥永琏,仍是相去甚远,永琰的资质如此,那也没办法了。为了表示对永琏的追思,更为了激励永琰,在永琰成为皇太子后,乾隆特地带永琰祭拜了哥哥永琏,并言道:“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我觉得,乾隆这是在告诉永琰,你要知道长进啊,你哥哥永琏才像太子,而你今天祭拜他,并不是因为你是弟弟,而是因为你不像太子。

嘉庆听完这些会作何感想呢。肯定不会生气啦,这毕竟是他哥哥,而且已经故去了,自己已经是皇太子,还犯得着和死去的哥哥置气吗?福运俱佳才能成为皇太子,才能荣登大宝,我们只能感叹嘉庆真是有福之人,能够替乾隆守成也不错啦。

文/风雪梦不逝

点赞关注,鸿运当头

4

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正式宣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

据《清史稿》记载,在永琰被立不久,在乾隆的指示下,永琰去祭拜了一个年仅9岁就去世的哥哥。他的哥哥是谁?乾隆为什么要永琰这样做呢?永琰祭拜的哥哥叫永琏。

永琏出生于雍正八年。

当时乾隆还是宝亲王,而永琏的生母则是雍正亲自为乾隆择选赐婚的富察氏。

(富察皇后剧照)

富察氏出身高贵,她是满洲镶黄旗人。祖上曾追随努尔哈赤平定天下,是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其后代都为皇帝倚重的朝廷重臣,她的父亲察哈尔总管李荣保还与雍正交情甚厚。

同时,富察氏受过极好的教育,不光书法精湛,通于经史,还非常贤淑,因此,当雍正为已经密立为太子的乾隆择选福晋时,初看她,便认为她有贤后的威仪,于是促成了这段婚事。

虽说是包办婚姻,但富察氏凭着姣好的容貌和高雅庄重的品德,得到了乾隆的宠爱。再加上又是少年夫妻,因此感情愈发深厚。

雍正八年,富察氏生下了嫡长子。

此事让雍正和乾隆都异常高兴,雍正亲自替这个嫡长孙取名叫“永琏”。由于“琏”字有宗庙祭器的意思,可见,雍正有意让这个孩子承继宗庙的想法。

乾隆也很喜欢永琏,常公然赞他:“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

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

25岁的乾隆遵继位密诏继承了帝位。

随后乾隆迫不及待地仿效雍正,将永琏的名字写在继位遗诏上,然后放到“正大光明”匾的后面,这才将大臣们召来,宣告立太子一事。

说起来,清王朝一向是“立贤不立长”,而当时乾隆不过26岁,完全可以再等些时候,多观察一下皇子们的表现和能力,再做决定。

(乾隆剧照)

但乾隆受儒家文化影响,一直认为清朝入关后,还没有立过一个嫡子为继承人,因此他希望他能做第一个立嫡子为继承人的皇帝。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乾隆立储不久,永琏由于受了风寒,竟去世了,时年仅9岁。

永琏去世后,乾隆悲恸不已,于是将正大光明匾后面的继位密诏拿出来,追封永琏为皇太子,并以皇太子的规格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时上谥号“端慧皇太子”。

不仅如此,乾隆还特意将永琏的陵寝选在自己的陵寝附近,希望自己百年后,能再得永琏膝下承欢。

除此外,乾隆遏陵时,也常常要去看望已长眠地下的永琏。甚至还为他做悼亡诗以抒思念之情。

乾隆后来又立过几位太子,但是不知何故,都英年早逝。

此事给乾隆打击很大,他曾在谕旨中写道:“朕在位而前星四陨,复成何事体?故不得不慎也。”大概意思就是说,我在位立谁为太子,谁就会丢了性命,这是什么事嘛!以后立太子一定要慎之又慎。

结果,乾隆这一谨慎,就到了乾隆三十八年。这时候,乾隆已经62岁了,在当时也算是花甲老人了,所以立太子的事,就再也不能拖了。

此时,乾隆能挑选的皇子并不多,只有4个。

这4个皇子中,各有各的缺点。唯有皇十五子永琰勤学好读,且忠孝敦厚,是个没有什么缺点的皇子。

(永琰剧照)

再加上永琰又是他最宠爱的令妃所生,所以他便把永琰的名字写在了继位密诏中。

到了乾隆四十三年,68岁的乾隆依然身体硬朗,精力也很旺盛。

这时候,外界就有议论说乾隆贪恋权位。

乾隆为了自证清白,于是下了一道谕旨,表示祖父康熙在位61年,他绝不敢超过康熙执政的年限,所以他只打算在位60年。如果到时还活着,就将帝位禅让给太子。

然而,乾隆真的是太能活了,等到乾隆六十年时,他虽85岁了,但身体依然硬朗,并没有疾病侵扰。

但是皇帝之言,当一言九鼎。所以,他在乾隆六十年宣布永琰成为皇太子。

不过,乾隆还真不愿意将帝位禅让给永琰,毕竟皇权在手,实在是舍不得放手。但不禅让帝位,势必引得天下议论。所以,乾隆思来想去,便命永琰去祭拜东西陵,将他被立为太子之事昭告祖宗。

同时又命他专门去永琏陵前行叩拜之礼,并对他说:“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

乾隆之意是说,永琏本来先被密立为太子,若不是他夭折了,哪里有你的份呢。

说白了,乾隆就是想告诉永琰,虽选他为太子,但他并非是自己心意所属。

乾隆这番敲打,让永琰深明于胸。从此后,永琰更是不敢有觊觎帝位的举止,反而处处忠孝有加,对乾隆亦是唯唯诺诺。

乾隆见永琰如此,放下心来,便在次年正月,在皇极殿举行了禅让仪式,将帝位传给了永琰,而他则成了太上皇。

(参考史料:《清史稿》)

5

乾隆让嘉庆去祭拜一个9岁的孩子,那孩子便是富察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他无非是想告诉嘉庆,那个9岁的孩子比你聪明多了,比你身份高贵多了,他才是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要不是他死的早,哪有你的份儿,将来你当了皇帝要好好珍惜吆!

嘉庆可不这么想,一个9岁的孩子,已经作古几十年了,虽然是最有资格当皇帝的人,但他毕竟没当上,天不佑他,说明他命不贵重,现在我是太子,本末倒置,去祭拜他有何必要。“不去!有能耐你乾隆把那个9岁的孩子叫过来,让他当皇帝。”

嘉庆想可以这么想,但不敢这么做。他知道乾隆有多么喜欢那个9岁就死了的孩子,他更知道不去会带来什么后果。

乾隆喜欢富察皇后,当年富察皇后去世,皇长子永璜和三皇子永璋因表现的不够悲伤,被乾隆取消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嫡长子永裢死时才9岁,封为亲王不说,还专门给他建了陵墓,几十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嘉庆要是不祭拜,乾隆一生气取消他太子身份也未可知。

乾隆这一要求无非是考察嘉庆是不是听话,将来他当太上皇还能不能继续说了算。

6

公元1795年,乾隆当皇帝满六十年,他为了不超过爷爷康熙当皇帝的年数,就特意在这一年宣读了他在乾隆三十八就已经立好的诏书,正式立他的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也就是令妃魏璎珞的儿子

随后,乾隆还准备将皇位禅让给永琰,自己当太上皇,而这位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不过,在正式禅位之前,乾隆还特意让永琰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他亲自带着永琰前去祭拜了一个9岁的孩童,在祭拜时,永琰被要求行君臣之间的跪拜礼,而永琰也始终毕恭毕敬的以臣子身份向这个九岁孩童三叩九拜。

对此,乾隆非常满意,于是等到回去之后,他才正式将皇位禅让给永琰。

那么,这个让永琰三叩九拜的九岁孩童是谁呢?其实,他就是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永琏。

永琏,生于雍正八年,在他刚出生时,雍正皇帝就亲自给他这位孙子赐名“琏”,在古代“琏”隐示承宗器之意,言外之意就是继承大统,足可见雍正皇帝对他的宠爱。

当然,从法礼上来说,永琏作为乾隆皇帝的嫡长子,如果不出意外,他也确实最有资格继承大统。后来,等到乾隆刚继位时,他便遵循雍正所创设的“秘密立储制度”,正式将永琏确定为自己的接班人,并且撰写传位诏书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但可惜的是,在乾隆三年,永琏刚满九岁的时候,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很快就去世,这场变故让乾隆皇帝悲伤不已,以至于他直接按照皇太子的礼仪来给永琏置办丧事,还追赠谥号“端慧皇太子”

而且,永琏的陵墓虽然是按照皇太子的规模修建,但实际修建的豪华程度已经快要达到皇帝的规格。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在乾隆的心中,他的皇位早就已经传给永琏,而永琏就应该是大清国的第七位皇帝。

在这种背景下,等到乾隆正式退位之前,他才特意让嘉庆到永琏墓前叩拜,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嘉庆的这个皇位,是从永琏手中继承而来,所以嘉庆即便当上皇帝,以必须以皇帝之礼来对永琏。

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让富察家族继续保持应有的尊荣,因为嘉庆是从富察家的儿子手中接过皇位,所以于情于理都必须给予他们家族非常高的殊荣,这也算是乾隆对他这位结发妻子最后的照顾。

第二个好处,也是最重要的,乾隆的这番举动,也是方便后续压制嘉庆。

因为,乾隆皇帝让嘉庆在永琏墓前叩拜,也是让他明白自己的定位,总而言之,你并非是我看好的皇位继承人,只是被逼无奈,迫于现实,不得不选你罢了,所以你千万不要试图挑战我。

事实上,乾隆虽然把皇位禅让给嘉庆,但朝廷的真正大权还是掌握在乾隆的手里,当时的嘉庆,虽然名义上贵为皇帝,却都不能住在皇宫里,而是继续住在自己的王府之中,后来他的结发妻子、嫡皇后喜塔腊氏去世,都因为乾隆不喜欢她而只能低调下葬。

由此可见嘉庆这个皇帝当得有多卑微和战战兢兢。后来,等到嘉庆四年,乾隆皇帝去世,嘉庆才真正的掌握权力,成为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7

嘉庆于乾隆六十年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并宣告天下。然后在祭拜东西陵告知祖宗后,又被乾隆特意带去祭拜了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乾隆皇帝与富察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也是乾隆的次皇子永琏。



永琏生于雍正八年,当时的乾隆已经被雍正秘密立为皇太子。而永琏的生母乃是雍正为乾隆钦选的富察皇后。因此,在永琏出生后,雍正和乾隆都十分高兴。雍正更是亲自为永琏取名,而“琏”字有着宗庙祭器的意思,寓意着继承宗庙。在乾隆继位后,他便效仿雍正秘密册立永琏为皇太子,将密诏藏于正大光明匾之后。



永琏一出生便受尽荣宠,可谓富贵无双,更是皇位的继承人。然而上天却开了个玩笑,年仅9岁的永琏却因为风寒不幸夭折。乾隆皇帝悲痛万分,将密诏公开,追封永琏为皇太子,以皇太子的规格安排葬礼,并谥号“端慧皇太子”。



永琏是乾隆皇帝最为疼爱的富察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也是乾隆最为疼爱的皇子。他的夭折对乾隆的打击可谓沉重无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乾隆对于立储之事不再热衷,直到乾隆年过花甲后才重新提及立储。到那个时候,乾隆存世的皇子仅剩四位,而嘉庆无疑是四人中相对最优秀的那一个,最终被册立为皇太子。



回归正题,乾隆皇帝带嘉庆太子祭拜已故的“前皇太子”,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刻意为之,有着乾隆深刻的用意。

第一,永琏对于乾隆意义非凡,向嘉庆表明态度

永琏不但是嫡长子,身份高贵,更是由雍正亲自赐名。也因为这个赐名,让当时还是宝亲王的乾隆提前得知自己被秘密立为皇太子,这对于乾隆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提前几年得知皇位归属,可以让乾隆占据主动,为日后继承帝位早做准备。

永琏虽然遗憾未能继承帝位,但他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无可取代,也绝对不是嘉庆可以比拟的。即便嘉庆被立为皇太子,但乾隆带嘉庆前来祭拜永琏,是在向嘉庆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在乾隆心目中,永琏才是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人,而嘉庆只不过是其无奈之选。让嘉庆要有自知之明,同时也要让嘉庆在继承皇位后对富察皇后以及永琏这一系要有足够的尊敬。



第二、乾隆退位并非自愿,暗含深意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年长的的帝王,其25岁继承皇位后,一直到年过花甲依然身体硬朗,精力旺盛。这样的情形在古代封建帝王中也是十分罕见的,但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其“贪恋皇位”的议论。为了维持朝局稳定以及杜绝外界的猜测造成不好的影响,乾隆便下旨表明自己在位时间不会超过康熙帝(61年)。然而直到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不但还健在,身体依然很好,只不过碍于自己曾经的表态,不得不退位。退位意味着皇权也将下放,但这是长期把持权位的乾隆所不愿意的。因此,他带嘉庆祭拜永琏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寓意:对于已故的“前皇太子”你要有足够的尊敬,那么对于即将退位的依然健在“前皇帝”又该如何呢?乾隆的用意很明显,这是他在暗示嘉庆,皇位可以给你,但权力依然还是在我乾隆手上。



嘉庆能够被选为皇太子,自然也不是什么愚蠢之人,对于乾隆的敲打和暗示一点就通。于是,在嘉庆继位后,朝中的大事以及权力的掌控全部由乾隆做主,而他直到乾隆过世后才真正掌握实权,成为真正的帝王。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关注我,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批评吐槽。

8

乾隆是一个能力极强,办事果断的皇帝,在他治理天下的时期,出现了康乾盛世。对于乾隆,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却是清朝中统治年龄最长,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他在后来确定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为皇太子。但让人奇怪的是,在嘉庆被封为皇太子后,乾隆却领着他去祭拜了一个只有9岁就去世了的孩子。

那个9岁的孩子是何方神圣?

这个9岁的孩子不是别人,正是爱新觉罗 永琏,乾隆皇帝的次子,在雍正八年的时候呱呱坠地。据说,爱新觉罗永琏在小的时候就极为聪明好学,而且性格较好,待人有礼,不仅乾隆对这个儿子特别的喜欢,就连他的爷爷雍正皇帝对着个孙子也是赞不绝口,而且永琏的这个名字还是雍正给起的,当中蕴含着继承大统的深意。由此可见,雍正和乾隆皇帝对这个皇孙、皇子是多么的喜欢。

都说“不幸生在帝王家”,这是因为伴君如伴虎所导致的,也是因为权力的纷争素所导致的,因为权力可以使得兄弟反目,父子成仇。也是因为权力,皇帝对于自己的某一个儿子不能过于的亲近,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其他诸子的嫉妒,从而发生争储的脑军。但乾隆皇帝对自己的这位皇帝是极为喜爱,不仅随身带着,而且亲自去教授其马术、书法等学问。甚至是在永琏因病去世后,乾隆皇帝都表达出了对这位太子非一般的喜爱。他在给儿子建造陵墓的工程中,不惜一掷千金,花费了三千多两白银安置原来在陵墓去生活的民众,又从内务府中拨出了十六万白银来作为修建材料的费用,除了这些,乾隆还用三百七十八两的金叶子为永琏打造极为奢华舒服的陵园。

从以上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对这位已故太子的喜爱是喜欢到骨头里的,是爱到心尖上的。

为什么带嘉靖去祭拜

首先,爱新觉罗永琏作为嘉庆的哥哥,嘉庆在成为皇太子后,和父亲一起去祭拜他也是理所应当的,相当于是一种对哥哥的哀悼和看望。要知道,如果不是永琏的早逝,嘉庆作为一个资质平平的太子,是永远不可能被乾隆所看重,也不会在后来继承了大清的大统,成为了大清的皇帝。

其次,乾隆皇帝对永琏的感情是很真实的,是一种父子间最为真挚的情感,所以乾隆在封嘉庆为太子后,他可能会有一种睹物思人的情感在里面,再加上永琏去世的较早,所以乾隆皇帝一时间思念儿子的心情突起,便会带着嘉庆和自己一起去祭拜这个九岁的孩子。

嘉庆的无奈

嘉庆也是一个比较悲催的皇帝,虽然是乾隆皇帝的亲生儿子,但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对于权力有一种几乎是病态的渴望,这就导致了后来嘉庆皇帝的年龄都已经很大了,但他还是太子,因为乾隆作为一个长寿的皇帝还活着,好不容易熬到了乾隆愿意让出皇帝的位置,他去当太上皇,自己身为皇帝了的时候,乾隆这个所谓的退休“太上皇”却又极不讲政治的架空了自己儿子嘉庆的权力,这让已经成为了皇帝,却没有权力的他和尴尬。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会所嘉庆是一个平平无奇,比较平庸的一个皇帝,但在我看来他还是比较有本事的,因为他能忍。正所谓忍天下人所不能忍,在今后才能做成大事,他嘉庆做到了,一直忍了很久很久,终于在其掌权后,直接清算了大贪官和珅,也算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

以上

9

问题中的“9岁孩子”应该指的是乾隆皇帝的皇次子、嫡长子,孝贤纯皇后所生的爱新觉罗·永琏。这个出生于雍正八年的孩子,被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两代帝王寄予厚望,雍正皇帝亲自为其赐名“永琏”;乾隆皇帝在乾隆元年就将其秘密立为皇储。乾隆皇对其的评价为:“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

奈何这个出身高贵,已经确立为皇位继承人的“天之骄子”在乾隆三年便因病早夭,年仅9岁。

永琏早夭以后,乾隆皇帝甚为伤感,但其希望传位于嫡出皇子的追求仍然没有破灭,直到其嫡次子永琮也早夭后,才开始考虑“立贤”、“立长”的皇储选择标准。

在两子接连早夭的悲痛和伤病的双重打击下,孝贤纯皇后崩逝于乾隆十三年,而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皇后丧仪上因为“不甚悲痛”而被因为皇后崩逝而失去理智的乾隆皇帝公开断绝了两位皇子继承皇位的机会。

“立长”不成以后,乾隆皇帝又将皇位继承的希望寄托在了皇五子永琪的身上。无奈,永琪也因病去世。乾隆三十八年,已经63岁的乾隆皇帝不得不选择皇储的时候,选择了各项条件还算可以的皇十五子永琰。

也就是说,永琰的皇储位置乃系乾隆皇帝出于无奈的选择,也是“立嫡”、“立长”、“立贤”的皇储选择标准都已失效的前提下,才做出的选择。

所以,在乾隆皇帝的心中,永琏才是其真正属意的皇储人选,而且早在乾隆皇帝对永琏的“皇太子”身份已经确定,即使当时的永琰已经确立,但对于永琏而言,他仍然是臣子。按照封建皇权社会的“人臣之礼”和太子册封以后的祭告祖先、嫡母等具体“祖制规定”,永琏作为大清王朝曾经的皇储,也应该属于被告祭之列。

而且,对于这个问题,乾隆皇帝曾经专门给出过答案:

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

这也说明了永琰对于永琏的祭拜乃是出于“人臣之礼”的具体考虑,更是出于清朝册封太子以后的“告祭”规定。

另外,清朝的帝后陵在清明、中元、冬至、岁暮行四时都会钦派王大臣亲祭,而乾隆皇帝出于对永琏的特殊宠爱,而将其列入了该项礼制之中。所以,永琰祭奠永琰的行为,也属于乾隆皇帝较早之前对于永琏特殊礼制恩宠的要求。

说到底,这都和乾隆皇帝对永琏的特殊宠爱有着直接关系,也为树立一个“君臣名分”等级明显的封建体制而必须进行的行为。


我是@正说清代十二朝,专注清朝历史解析,欢迎关注!个人见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

10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乾隆皇帝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等,将三十八年秘密建储的的匣子打开,公同阅看,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次年正月初一日,在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授受大殿,颙琰为皇帝,改元嘉庆,乾隆为太上皇。此时的颙琰已经是三十七岁了,但是仍然无法亲政,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等大权仍然掌握在乾隆帝手里。

三十七岁即位当皇帝,在二千年的历史上,嘉庆算得上是高龄即位的皇帝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父亲乾隆实在太能活了,而且在嘉庆之前,乾隆曾经立了另一位皇子为太子。这位皇子就是乾隆嫡子、富察皇后所生的永琏,乾隆即位不久,就秘密将年仅七岁的永琏立为皇储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永琏就因风寒而病逝。这令乾隆十分痛心。并把密定谕旨公布于众,用太子典礼为其安葬。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公开立颙琰为皇太子之后,乾隆为了表示对永琏的追悼,令颙琰到其陵墓行叩拜之礼。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