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这个大唐第一雄关,这可是直通长安的咽喉之地,大唐的生死枢纽啊!
现在潼关危机,谁来带兵坚守呢?唐玄宗思来想去,想到了病废在家的名将哥舒翰来。
哥舒翰虽然有病,由于他和安禄山及其族弟弟安思顺是死敌,就凭这一点,他守关让人放心。
西平郡王哥舒翰年初得了个半身不遂的后遗症,此时正在长安闭门养病。一听说皇帝征召,连忙上书推辞。
可是目前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唐玄宗哪能给他推辞的机会,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先来。
哥舒翰领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
大军开拔时,唐玄宗亲率百官到郊外相送,又对哥舒翰加官进爵,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真是赶着鸭子上架了。
哥舒翰的身体虽然不好,可却是一员福将,他的运气特别好,到了潼关,很快击败了安禄山儿子安庆绪的一次进攻。
打了胜仗,朝廷犒劳,那哥舒翰在朝廷也有了话语权,可是此时他考虑的不是如何退敌,而是如何清除政敌来。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直接直指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
这个安思顺当年是哥舒翰的顶头上司,俩人产生过矛盾,但那时的安禄山在皇帝目前要比哥舒翰红,所以他为其堂兄打抱不平,于是这哥俩都和哥舒翰有了矛盾。
虽然安思顺和安禄山是堂兄弟,但大家都知道他们并不是一路人,此时安思顺已经卸任节度使,在朝中任户部尚书。
可是这难不住哥舒翰,他派临摹高手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来信,并让人假扮信使,然后在潼关城门口被抓后献给了朝廷,同还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状,请求唐玄宗处死安思顺。
唐玄宗接到奏报,他心里明镜一样,安思顺是被诬陷的。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为了安抚哥舒翰,连杨国忠建议也没有接受,处死了安思顺,并把其家人流放到岭南。
这次构陷,看起来哥舒翰取得完胜,但同时为他后来的失败种下恶果。
首先,哥舒翰在众人中的美好形象直接崩塌,同时又得罪了杨国忠。
安思顺受诬告时,重金贿略杨国忠,想让其出面摆平此事,可是没想到此时唐玄宗居然没卖杨国忠这个面子,这让杨国忠很不爽,并且意识到哥舒输已经对自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还有一件事让杨国忠惊魂未定,当时朝廷上下舆论都认为安禄山叛乱,就是杨国忠骄横放纵所致。哥舒输的部将王思礼出主意,让哥舒翰杀杨国忠以谢天下,当时哥舒翰并没有答应。可这次密谋,不久就传到杨国忠的耳朵里,于是杨国忠开始行动了。
杨国忠想出了一条对策,他给唐玄宗献策,为了增加双保险,在京师附近另外训练一支军队,由自己的心腹将领杜乾运统领,一边为抵御叛军做准备,一边用来防范哥舒翰。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杨国忠这些小伎俩哥舒翰岂能看不透?他马上上表请求,将灞上的军队纳入自己的麾下来统一指挥,又以商讨军情为名,将杜乾运召到自己的大营,杜乾运一来,立即将其斩首,军队也被哥舒翰吞并。
经过这次较量,杨国忠恐慌万状,哥舒翰也整日不安,一将一相,都在心里打鼓。
就在哥舒翰固守潼关、与杨国忠明争暗斗期间,在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两路大军的努力下,河北的战争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哥舒翰凭天险固守潼关长达半年之久,叛军始终无计可施。这种做法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来说,都是绝对正确的。
在军事上来说,哥舒翰是正确的;在政治上来说,杨国忠认为并不高明。他怀疑哥舒翰不肯出兵,最终目的是为了“清君侧”,是针对自己。
于是立即给唐玄宗出主意:“现在要还不打,将来就没机会了。”
这句话在唐玄宗心里起了波澜——他也渴望一场胜利,来鼓舞朝廷上下的士气,于是连续的催促哥舒翰出战,并且还专门派了宦官前去督战。
宦官的前来给哥舒翰造成极大的压力,他知道抗命的后果就是步高仙芝、封常清的后尘。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阴历六月四日,哥舒翰在万般无奈中大哭一场,带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踏上征程。
六月初七,官军与叛军崔乾的部队在灵宝西原遭遇了。
崔乾祐预先把精兵伏在南面山上,自己亲领老弱之兵,作为诱敌之计,边战边撤。
等官军追击到狭窄的崤函道上后,叛军伏兵突然出现,他们居高临下,从山上下滚木石,唐军将士顿时乱作一团,死伤惨重。
叛军又将几十辆装满干草的大车纵火焚烧,大火一起顿时浓烟弥漫,官军因看不清目标,便乱发弩箭。
此时崔乾祐命精锐骑兵又从官军背后杀出,官军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互相排挤践踏。
哥舒翰一看败局已定,便带数百骑逃出,于是潼关失守。
哥舒翰逃到关西驿站,张贴告示收集残兵败将,打算重新夺回潼关。
此时哥舒翰的部下番将火拔归仁等人,看到官军大势已去,便起了异心,他们暗中商议后,派人来到驿站,对哥舒翰谎报军情:“叛军来了,请你上马迎敌。”
哥舒翰上马出驿站后,火拨归仁率部下将其双脚捆绑,直接投降了叛军。
后来哥舒翰也投降了安禄山,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潼关之败,表面上是败于安禄山的叛军,实则是败于朝廷内部的倾轧,败于哥舒翰和杨国忠之间的勾心斗角。
哥舒翰在不恰当的时机,不利的条件下出战,并且由于伤病,没能亲自勘察作战地形,失败似乎是必然的了。
当然,听信谗言的唐玄宗也损失惨重,安禄山的叛军一打下潼关,长安城肯定不保,唐玄宗只好带着一干众人仓皇西逃,在逃跑过程中,失去了“爱妃”杨贵妃,又失去“爱卿”杨国忠。这还不算,自己最后还失去了皇位。
导致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唐玄宗本人,他最后落到这个结局,可谓是“罪有应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