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好,我是『文清老师育儿课堂』,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针对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我认为现代教育没有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反而是在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目前,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

基本点主要表现在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坚持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建构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基本任务是:

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④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2.智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3.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

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

②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美育实施的途径有:

①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②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③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素质教育的特点:

①全体性

②全面性

③基础性

④主体性

⑤发展性

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

⑥未来性

2.素质教育的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①改变教育观念

②转变学生观

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④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⑤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现代教育制度已经很人性化了,一切是以人为本,孩子的想象力是谁也扼杀不了的,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注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呢?

五、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培养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1.想象力的概念:

想象力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儿童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世界,每个人艺术的天分,正是从儿童时期的想象力开始萌发的。表面上看儿童的想象力显得可笑而幼稚,但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用的。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赋予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

专家提示:

想象力的特点:

①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易变化。

②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③想象容易与现实混淆。

④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

2.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日本著名育儿专家让内藤主张:对孩子的教育要顺乎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想象,无论他是怎样怪癖离奇,其本质上却是在尊重孩子自由幻想的权利。这是对孩子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

六、应该如何培养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呢?

1.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孩子经常认为他家的水龙头在尿尿;电视机会说话;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有生命,当他的布娃娃摔到地上时,他会安慰布娃娃,问布娃娃疼不疼?孩子对着任何东西都能说话,有时候和一块橡皮都能聊半天;甚至认为自己是从天上来的……

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而且大胆夸张的,无论孩子的想象力有多离奇,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想象的欲望,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就是名副其实的十万个为什么?他会整天跟在你屁股后面问你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一定要耐心地给孩子解释,一定要再反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问?问问他的想法是什么样的?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想象的主动性。

3.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可以给孩子一张纸,让他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画一只可爱的小白兔,画一架大飞机,画一条鱼等;也可以给孩子一个纸箱,让孩子手工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参与进来,与孩子进行比赛,这样会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4.要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想象也是要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只有不断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孩子的想象力才能更丰富一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多看一些科幻电影、动画片,多看一些画展、艺术展、科技展,带孩子多出去旅游。

孩子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就容易把各种事物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而想象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5.家长要多给孩子制造培养想象力的机会。

家长要学会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跟空间去想象,在孩子想象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去打扰他。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讲完一半,剩下的那些还可以让孩子自己补充。平时生活中家长要多问孩子,这个东西像什么?那个像什么?

要不断引发孩子的思考,让孩子不断想象。当孩子有异想天开的想法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泼冷水,也不要制止孩子想象,否则以后孩子就不敢大胆想象了,这样就禁锢了孩子的思想,阻碍了智力的发展。

6.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首先父母要想方设法变成一个有想象力的人,家长一定要多学习有关培养想象力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改变自己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7.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而突如其来的领悟与理解。通常把猜测、假设、灵感等看成是直觉。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他们的想象力就来源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质,只要家长及时正确引导,孩子的想象力一定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

【总结】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教育孩子是既漫长又辛苦的过程,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而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努力前行,一起加油!


感谢关注@文清老师育儿课堂

若有其他育儿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分享更多实用育儿知识!????

最佳贡献者
2

你好!我是@暖阳鸽说教,现在回答你的问题。人们的想象力是要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现代教育并没有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这需要家长和学校教师不断为孩子们创设培养想象情境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孩子的大胆想象的情景与想法要保护与鼓励,才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的发展。

一、想象力的“魅力”,燃起“探索之路”的激情。

想象力是人类的创新能力的源泉,可以将人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实现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也可以让人享受快乐,享受惊奇,享受自由,享受未有过的感受。这就是想象力的“魅力”,让人燃起探索之路的激情。比如:孩子们都喜欢对着感兴趣的事物——“蚂蚁搬家”,认真观察,并出现发呆的现象,甚至喃喃自语,其实是孩子在展开丰富的想象的时候,并在其中享受着无比惊奇与兴奋的感觉,促进想象力的发挥。

二、想象力的“触发”,发挥“智慧之星”的感情。

人的想象力是在头脑中根据自己的已有的表象基础创造的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触发”人的想象力,就要满足诸多的条件,为想象力积累、好奇、捕捉、加工各个要素,发挥“智慧之星”的感情,才能让想象力正常“运行”。

1、积累:也就是要积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充足的生活经验。

2、好奇:就是要保持自己对事物的好奇心,发展自己的好奇心。

3、捕捉: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创造性想象的事物,捕捉创造性思维的产物。

4、加工:也就是在“捕捉”的基础上,进行大脑思维加工,变成有价值的想法、图像、影像等成果。

由此,现代教育并没有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反而现代教育正在不断为孩子的想象力提供学习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和创造各种“触发”想象的学习活动。

三、想象力的“运行”,提高“智谋之举”的热情。

人的想象力跟右脑对已储存的表象的处理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关。美国权威咨询机构的调查结果。“1岁的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因而,人要确保想象力的“运行”,就要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孩子进行练习。

1、“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家长要让孩子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比如: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孩子自己收拾文具、卧室,自己背书包等。学习生活中正常的动手的事让孩子动手做,则,脑子也在“运行”。

2、“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其实就是当孩子需要各种“工具”的时候,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工具箱,玩具的螺丝松了,可以让孩子自己找到适合的螺丝刀去紧紧;像玩积木,家长可以购买积木一起玩。家长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随时配备必要的“工具”,让孩子尝试体验与锻炼操作能力。

3、“想听什么就听什么”。也就是孩子想听音乐,就放轻松的音乐、儿歌,最好放钢琴曲、琵琶曲、二胡曲、古筝曲等无歌声的音乐;并在换曲的机会问问孩子的所听所感所想。想听故事,就闭着眼睛,让家长读或播放故事内容,去感受睁眼和闭眼的不同感觉,让孩子的听觉想象力得到锻炼。

4、“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这里指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可以针对比较安全的物品展开想象式的模仿运动。比如:喝完的塑料瓶拿来一起“踢球”;用玻璃瓶子看字或在太阳光下燃烧纸张;更有趣的是模仿“种子”成长,用肢体语言来比划表达“成长”的过程。这里一定要注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5、“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实是在条件范围内的孩子与孩子进行“吹大泡”、“吹牛”比赛。如:比“大”,比“小”。让孩子展开想象尽量说出心中的“大”与“小”,家长也不断从中说出比其更“大”或“小”的事物。又如:可以根据听到的或阅读的故事进行说编故事的不同的情节和结尾情况。

6、“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就是让孩子在阅读方面提供童话、神话、科幻等图书和连环画的读物,从而促进孩子成为“故事大王”、“演讲之星”。

7、“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孩子在准备好的笔记本上将故事的改编和结尾展开编写。

8、“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也就是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天马行空”、“宇宙漫游”等展现的想象画面在纸上画出来,过一把“画家”瘾。

以上的活动都是在家长的督促和引导下,让孩子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就能使想象力在一直“运行”,达到提高“智谋之举”的热情。

四、想象力的“提速”,施展“创世之才”的豪情。

人的想象力跟大脑获取的表象内容在头脑中加工创造新颖形象的速度又与“轻车熟路”有关,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促进想象力的“提速”,施展“创世之才”的豪情。

1、多观察:就是引导孩子多观看获取感性的经验,包括通过阅读积累获取的学识,不断进行改造、组合、创造新表象。如:太空步、霹雳舞、鬼步舞等舞蹈动作,都会引起人的想象。

2、多思考:就是让孩子积极思考,把不同类的表象以重新组合加工形成新表象,从而打开想象大门。比如:哮天犬、猪八戒等《西游记》的角色。

3、多分析:就是让孩子把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中具有同类的若干对象的特征加以分析,集中综合出新形象。比如:孔乙己、阿Q的形象。

4、多抽象:就是让孩子在参加各类有益的文体活动中,抓住相似性进行抽象化、比喻化的描述。比如:志愿活动的献“爱心”,这里的爱心可以是关爱、关怀之心,也可以是“滋润心田的雨露”。

5、多夸张:就是引导孩子善于抓住某一范围的特征或性质,进行举一反三,甚至扩展到整体的夸张途径来表述。比如:看到波涛汹涌就会想到大海;看到月牙儿就会想到圆月。

这样,通过有效的学习与锻炼的方式,加以常态化的训练,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的“运行”与“提速”的能力,形成丰富的想象力。

五、想象力的“防护”,确保“壮志之旅”的心情。

孩子的想象力在学校教育中一般以科学地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孩子的左脑跟右脑通过神经元建立关联的过程;也是孩子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建立桥接的过程的引导与强化,从而形成空间感和想象力的过程,极大程度地做好对孩子想象力的“防护”工作,避免孩子“胡思乱想”、“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的有损于大脑发育的方式,家长也应极力配合,确保孩子的想象力的正常“运行”与“壮志之旅”的心情。

1、丰富生活,积累经验。就是鼓励家长经常与孩子一起开展 “亲亲大自然”、“社区志愿活动”等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生活经验,形成更多的表象,为想象打下夯实的基础。

2、提供境遇,激发想象。就是家长在家里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要不断与孩子互动,尽量联系之前的活动情况,说说阅读的体验或感觉,描述游戏中的体验,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

3、创设氛围,鼓励想象。也就是家长发现孩子的做法和说法与现实不一致时,应该细心问孩子的说说来龙去脉,到底怎么回事,是想到的,还是现实的。同时也就帮助孩子分清“真实”与“虚幻”想象,大胆鼓励孩子说出“为什么这样想”、“结果会是怎们样的”。

4、促进内化,引导幻想。

孩子应当知道,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幻想是从远离现实的幻想到接近现实的幻想发展的过程,幻想是一个高层次、最高境界的想象,也是创造的开始。因而,家长要让孩子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促进内化,引导幻想。

(1)模仿:就是家长让孩子通过模仿感兴趣的事物和知识,再加以创新,闯出自己的“路”。比如:临摹字帖,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形成有模有样的字体来。

(2)创造:就是家长要让孩子扎根于知识经验之上展开想象,创造出相关的文学或艺术作品。比如:写出想象作文、画出“遨游太空”、“未来交通”等作品。

(3)爱问:就是家长鼓励孩子敢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善于观察、好奇、怀疑、爱问、追问等行为表现。比如:遇到新事物都要提问“为什么”、“怎们样”、“会怎样”等诸多的问题。

(4)幻想:就是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幻想与良好愿望、人生理想结合起来,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参与各类课外活动,扩大自己的视野,达到丰富想象力的目的。

正如鲁迅说:"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只要孩子在正常的专注于想象过程中,家长尽量不要打扰孩子,确保孩子的想象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但是,如果出现沉迷于“虚拟的世界”、“模拟的世界”、“虚幻的世界”之中时,也应及时加以制止和疏导,避免造成对人体的知觉器官造成伤害,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还会造成“精神分裂”,那就得不偿失了。如果家长把控不到期间的节点,可以参加“家庭教育父母课堂”的学习,增强培育孩子的方法与技巧。

总之,人的想象力需要“调度”与“运行”,才能保证“安全运行”和“高速运输”,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我是@暖阳鸽说教,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教育#教育那些事#学浪计划#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议,欢迎留言与点评!

3

现代教育不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是阻碍想象力的发展了,你的措辞有些重了。

一、现代教育确实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现代教育其实也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但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1)中国学生多、教师少;

(2)中国的传统就是“听话“和”服从“,偶尔一些想象出来创意和创新经常被标签为异想天开;

(3)现在的教育中的”标准答案“太多了;

(4)”家长制“的观念仍然在一些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中占有一席之地;

(5)设计好的玩具和游戏,让孩子们没有想象空间;

(6)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少,自己支配的玩耍时间少。

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应该做到这几点

(1)让孩子自由玩耍,从小就开始。孩子最好的玩具是水、沙、泥、土、积木、……,而不是“声”、“光”、“电”的玩具,这些玩具都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

(2)给孩子读故事、让孩子自己看书,而不是看电影和动画片,这些东西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3)别给孩子答案,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同时,别主动教孩子知识,在知识上,家长和老师越是“吝啬”,孩子就越爱钻研,想象力就越好;

(4)多接触大自然,少在室内活动;

(5)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给孩子创造条件去探究;

(6)给孩子更多爱,让他在心理上是安全的;

(7)带孩子多做户外运动;

(8)少玩手机,有电磁辐射,少吃加工过的食品,有添加剂,这些东西对大脑不好;

(9)尽量科学安排饮食,让孩子的身体,尤其是大脑处于良好的状态。

4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都不像我们家长说的:“不着边”,所有的想象力都是有潜意识支撑的,它是有一定的背景信息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来自于平时学习的经验,看到的,听到的。想象的过程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想象力是提高孩子智力的发动机,能让孩子智力发育迅速。但是我们家长却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不要想那些不着边不着沿的事。有的家长还抱怨孩子,每天想象的东一下西一下,天马行空,荒诞不羁。即认为这些都没有用,认为是孩子瞎琢磨,不想正事。另外家长和学校都在追求孩子们的高分,认为孩子瞎想是在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所以孩子们的大部分想象不被认可,被阻止,被现代的教育扼杀了。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我们人类进步的源泉,是我们从小就该培养的能力。鲁迅先生曾经说:孩子是可以佩服的,他们常想到星月以外的世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昆虫的语言,他们想飞上太空,想潜入蚁穴……。鲁迅先生之所以佩服孩子,因为孩子有不同于成人的想象。孩子的想象力超越了我们家长想让孩子想的范围,孩子的快乐,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孩子的想象。想象力是推动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动力。

那我们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第一,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象。孩子的大脑中只有积累了文字素材,图片,看到的,触碰到的等等,大量的资料才能形成想象。比方说多带孩子去接近大自然,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发现新奇的植物等等。也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书店。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交活动等。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多去农村走走,让他认识庄稼,感受绿油油庄稼的生长。在农村居住的孩子,经常带他们去城市里看看,让孩子开开眼界,感受一下城市的文化底蕴等等。就是尽可能的让孩子接触课本之外的东西,让孩子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就会更大。

第二点,教导孩子积累词汇。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读书,讲故事,背诵古诗词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引导孩子大量的阅读来积累词汇量。想象需要用词汇来表达,只有我们具备大量的词汇量,才能清晰的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才能清晰想象的空间。如果词汇量不够,匮乏,就会言不达意,无法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得形象。

第三点,引导孩子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培养孩子画画也不错。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现在孩子都不愿意听什么大道理,之乎者也啥的,他们更多的想听一些实例,一些故事。让孩子多听故事,多讲故事,多分享故事,还可以引导孩子编故事。你会发现孩子们编故事的水平很高,无限想象。有时我们给孩子讲故事,讲到一半,可以让孩子往下接,让孩子把自己延伸的部分讲出来,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以后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用游戏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我们不主张孩子玩那些网络游戏,我们提倡孩子玩一些有几个人参与的肢体活动的游戏。比如拔河,老鹰捉小鸡等。大人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这样能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引导孩子游戏之后的感悟,让他去想象,有没有另外的可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就是通过游戏,有意识的去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第五,鼓励孩子去幻想,鼓励孩子去提问题。

我们鼓励孩子去幻想,鼓励孩子提各种问题。我们不要因为孩子的问题我们答不上来,或者我们不懂,就打击孩子,甚至阻止孩子提问题。孩子既然能把问题提出来,就说明孩子想了,思考了。这是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做的事情。我们答不上来,可以问别人,查百度,查找资料等等帮助孩子得到答案。只要孩子多提问,他必然有想象的空间,不然他问题提不出来。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提问题。

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我们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重要部分。好好地呵护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有机会让孩子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5

想象力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始终伴随孩子,现代教育只是对孩子的想象力进行了引导,让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引导孩子,孩子胡乱想象,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因为有些孩子的想法也是很荒谬的,孩孑自己随着知识的增长,也会有判断力的。所以说,现代教育谈不上扼杀孩子想象力。

对孩子的想象力,正确的全力支持;不正确的坚决否定,确定不了的,暂且保留。

6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现代很多学校都是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把知识一味灌溉给学生,孩子不明白只能死记硬背,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把孩子训练成了没有自己思想,只会考试的机器。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从小培养孩子想象力将会使他受益终身,丰富想象力从书本,音乐及其它艺术中获得。阅读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家长帮助孩子阅读,让孩子根据阅读的内容创造自己的故事。

父母给孩子都是无条件的关注与支持,从父母那里,孩子知道世界上有人爱自己,保护自己,支持自己。对自己的接纳与热爱是他前进的动力。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它不仅会树立孩子的信心,自尊心,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决心。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自信心,让他体验成长的挫折。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在孩子受到挫折时,让他知道前途是光明的,



7

现代教育的话只是限制住了你的思维模式,想象力这种东西还是要靠自身,所以说现代教育需要改革,对方就是多引导同学们进行一些发散思维

8

想家力谁也扼杀不了。

中国教育是给孩子大多的想象空间了,我从小到大,写过的作文没有一篇不是想象出来的,都丅MD假的。

后来我爱上了文学…

9

体制化的教育或多或少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每个孩子从小对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可为何最终都成了逐分的机器。

对孩子少一点约束,成长的路上只做孩子的指引者,不做孩子的枷锁。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替他们做决定。

尽量让他们保持本心

10

现代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这话说的有些片面。只能说,现代教育需要不断完善才合适。

现代教育的模式是多少个世纪以来逐步演变而来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而调整的。

一个国家必须有统一选拔人才的制度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教育体系。如果没有了系统配套则选拔人才就有失公允,与国家,与个人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事实证明,中国之所以发展的越来越好,与现代的教育制度发展的是不可分割的。

“扼杀”两个字未免有点言词过激。应该这样表述,那就是,在现在教育制度框架下,鼓励并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倡孩子们用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并用于以后的社会工作中。

保护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其自身专业知识要强,要热爱教育工作。请注意!“热爱”两个字很重要。我们回顾一下教师们的历史,由于已经过去了的受教育经历,导致这些教师们仍然采用他们当年受教育时的模式教育现在的孩子们,这就是不专业,就是不热爱,就是落后。现在的在校教师们从年龄上看,过于年轻,理论知识应该还可以,实践经验可能就差强人意了。换句话说,就是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不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象牙塔”三个字的由来。

“知识青年应该到广阔的基层去锻炼”笔者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然后再在教育岗位上教给学生们。这样教出的学生自然是可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

看来,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还说的过去,高中或大学就不合适了。

另外,在初中以下阶段,如果太年轻化,怎么谈的上“爱”学生呢?笔者在20-35岁的时候是非常不喜欢孩子的,而自己有了孩子后才开始喜欢孩子的。这是一个心理过程。

保护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需要教师自己先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教师才对。

写到这里,笔者不要脸的问一句“各位有文凭的老师,你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吗”?“你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吗”?事实证明,一个合格的老师,离开他的教学岗位去社会上找工作,肯定碰的“一鼻子灰”,因为在象牙塔里的时间太长了。如果笔者没说错的话,老师自己都这德行,那么教出来的学生什么样?各位条友请自行脑补吧。

顺便说一句,笔者就这“德行”,所以非常恨自己这幅德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赶紧加强自己的修养,跑出“系统”外,不敢在“系统内“误人子弟了。

唉!这个话题太大了,长话短说是不行的,不过也只能这样聊聊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