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了。

首先明确地说:在宋代以前,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是以曹魏为正统的。

唯一的例外是匈奴刘渊建立的赵汉,他为了自己的合法性尊刘禅为汉皇帝,自己也就顺理成章的称帝了。

然后再来说为何尊曹魏为正统,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汉朝已经失去人心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荒淫无度,卖官鬻爵民不聊生,先后导致了宦官专权的党锢之祸,张角率领的黄巾起义等社会动荡。

等到董卓专权,群雄并起的时候,汉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差的就是最终哪一位英雄豪杰胜出罢了。

就算是这样,乱世之中先后割据称帝的也不要太多,以袁绍袁术兄弟为首,多少军阀都有类似的想法,所以说汉朝虽然还在汉献帝手中苟延残喘,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汉朝已经没救了。

二、曹操功绩极大

不同于三国演义,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曹操功绩极大,许多人都认可曹操的能力和实力。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直接感叹,“若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曹操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先后击败黄巾军、袁术、吕布、袁绍、刘表、张绣、张鲁、马超、匈奴鲜卑……平定了整个北方。

汉末群雄最后仅仅留下来了刘备和孙权,其他都被曹操所灭。而且汉献帝等一直在曹操控制下最起码过上了还算安定的日子。

历代文人这一点对于曹操都是赞扬有嘉的。

三、交接政权合法

所以曹操死后,曹丕也是借着曹操巨大的影响力才顺理成章的逼汉献帝禅让。

提到禅让,这可是历朝历代儒家弟子们一直崇拜的三皇五帝时期的典型做法。

曹丕可以说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第一个玩禅让帝位的。而且整个禅让流程不论是祭天大典,还是最后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都是非常符合儒家经典记载的。

四、魏朝持续时间较长

自从曹丕称帝后,魏朝先后经历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等多位帝王。

其中曹操、曹丕、曹叡又被称为曹魏三祖,都是很厉害的国君了。

五、晋朝司马氏来自于曹魏政权

虽然司马炎建立晋朝成功统一全国,但是司马氏的权力都是来自于曹魏这是毋庸置疑的。

司马氏要彰显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自然必须尊曹魏为正统。

后来五虎乱华的时候,晋朝虽然偏安,但是总得来说依然是正统华夏衣冠,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唐代,李世民写《晋书》的时候,自己亲自写评论评价司马氏的正统地位了。

尊刘备为正统,那要到偏安一隅的宋朝了。这个中原因大家懂得。

至于孙权?

历史上在江南割据的,有几个朝代是正统呢?

我是以史为鉴,讲述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三国时期谁是正统?曹魏,蜀汉,还是孙吴?

大家好,我是大宋汴梁哥,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谈论到三国之正统,究竟正统应属于篡汉的曹魏,亦或是与汉帝有血缘关系的蜀汉?

西晋的陈寿,认为曹魏是正统,因为他继承了东汉的首都;而东晋的习凿齿认为,蜀汉是正统,因为他继承了汉朝帝王的血统。这两个论点,是站在两个不同的观点来看,那就是“首都说”及“血缘说”,但其实真正的目的也是在证明自己才是正统。西晋建国的首都是继承了曹魏的首都,所以采用“首都说”的话,那么名正言顺的西晋便是正统;至于东晋坚持“血缘说”,大概是他们先前与汉朝有血缘关系吧!

古时尧舜采用禅让政治,他们本身也没有血缘的关系,但我们不会认为他们不是正统;而周武王伐纣,他们的首都则并不相同,我们却也不会怀疑周朝是否为正统。故此,笔者认为“首都说”及“血缘说”,与之是否为正统,则并不是真正的因素,只不过古代帝王皆为世袭,所以每个帝王都有血缘关系,而既是世袭,首都当然就相同了。

笔者认为,真正有关系的是谁真正继承了那个朝代,或是取代了那个朝代,则可称之为正统。否则,每一次的改朝换代,不同血缘的不算正统,不同首都的也不能成为正统,恐怕中国所谓正统的朝代并不多。

总结:曹丕篡汉,美其名为汉帝禅让,虽说手段似乎不正当,但不可否认的,他的确是继承了汉朝;刘备虽然有汉室的血统,只可惜他就是没办法得到这样的正名。所以,在历史上,也称不上是正统了。

3

如果从《三国志》的观点来看,魏是正统,晋也认为魏是正统


一、曹丕是通过禅让把皇位搂了过来,同样的道理,晋用同样的方法把魏的皇位顺来过来


二、孙权,龟缩在江东,谁正统都轮不上他


三、至于刘备,三国志并没有描述他是皇叔,虽称汉,但只以蜀汉相称,实际上是蔑称


到了三国演义则不太相同


罗贯中明显的扬刘抑曹,给刘备加了一个皇叔的称号,把曹操、孙权写非常不堪,所以导致读者认为刘备是正统。

4

三国正统肯定是刘备的蜀汉集团,因为只有刘备是汉王朝老刘家的血脉。曹操是太尉曹嵩的儿子,太监曹腾的孙子,祖上是曹参。孙权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儿子,祖先是春秋兵圣孙武。

当然了,这是从血统和姓氏的角度来看的,如果你觉得谁占领了中原、谁的势力大,谁就是正统的话,那么曹家就是正统,毕竟曹操是三国实力最强大的诸侯。

刘备是老刘家的子孙,这应该问题不大。

  • 1、刘备所在的整个村子,都是老刘家的子孙。

我们只看到现代的专家,对刘备的身份表示怀疑,却很少看到三国时期,有人对刘备的身份产生怀疑,这是为什么呢?

这证明了一点,刘备姓刘,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就算刘备是汉高帝刘邦的子孙后代,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东汉末年,老刘家的子孙,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至少也有个二三十万人。这些人散落在全国各地,因为全国各地都有老刘家的诸侯王。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三国志》

老刘家的诸侯王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质的改变。推恩令实行以后,任何一个庶子都有资格和嫡子平分诸侯封地,所以诸侯王封地是越封越小。

当年东汉光武帝刘秀,虽然出身高贵,却也只是一位农夫,因为分封到了他这一代,家里也没什么可分封的了。刘备也是相同的概念,他们整个村子都是老刘家的子孙,这一点也不奇怪,刘家在东汉末年,基本就成了一个很普遍的姓氏了。

  • 2、刘备的身份得到了当时诸侯们的认可。

刘备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本人却不甘于贫寒,所以一辈子都在奋斗。早年得到叔叔的资助,刘备和堂兄弟一起出去游学。

刘备在游学的时候,成为了公孙瓒的同学,从此开启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刘备是穷小子出身,可是公孙瓒是个有钱人,他家里有权有势,有这么一个同学,刘备的命运也极有可能发生改变。

  1. 此后刘备带着几千人马,前去徐州搭救陶谦,又获得了陶谦的信任,陶谦甚至将徐州送给了刘备。刘备得了徐州以后,又被吕布给抢了。
  2. 曹操击败吕布,占领徐州以后,刘备跟随曹操到了许昌,刘备被汉献帝拜为左将军,从此得到了天下诸侯们的认可,至少在仕途上有了一定地位。
  3. 此后刘备又到了袁绍那边,得到了河北名士们的认可。再就是转战南下,得到了刘表和孙权的认可。可以说天下有头有脸的诸侯,都认可了刘备的身份和地位。

老刘家的子孙有数十万之多,可是真正能够为汉室江山,做出贡献的,其实就那么几个人。除了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幽州刺史刘虞以及益州牧刘璋外,最出名的就是刘备了。

  • 3、刘备本人成就了大业,和光武帝一样,有恢复汉室江山的机会。

刘备和其他老刘家的子孙不同的是,他建立了帝国基业。其他老刘家的子孙,大多数已经变成了老百姓,为数不多的宗室,即使可以做官,那也只是昙花一现。

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

比如说扬州牧刘繇,被孙策吊打,幽州刺史刘虞,被袁绍和公孙瓒摁在地上摩擦。南边稍微安稳一点,刘表安然离世,可惜他的基业被儿子刘琮给丢了。益州牧刘璋把江山送给了刘备。

这几个人的事业虽然做的也不小,可是时间非常短,而且基本都是偏安一隅的心态,没有进取天下的想法。

刘备就不一样了,他打下了荆州、益州、汉中以及上三郡,势力达到了巅峰,此后虽然丢了荆州和上三郡,可是刘备建国称帝了,延续了汉王朝的天下。

曹操拥有成为正统的所有硬件条件。

  • 1、曹操真的是乱世英雄。

没有曹操的话,莫说天下,光北方中原地区,那就有很多诸侯会称王甚至称帝。曹操出现以后,相继灭了吕布、袁绍、袁术、马超等人,成为了北方最强大的诸侯。

如果没有曹操出现的话,至少这几个人会在自己的割据地盘上称王。曹操从一个普通的骁骑校尉,到自己创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集团,这一路少不了家族的帮助,但是更多需要依靠他本人的努力。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三国志》

他壮大声威以后,没有像其他诸侯一样,嫌弃天子。他将天子接到了自己那里,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见战略上的高超。

这个时候老刘家那么多宗室没有出面救天子,却让曹操占了个便宜。倒不是说曹操真的精明,只是这帮刘家的宗室不愿意救天子罢了,谁都觉得他是个累赘。

  • 2、曹操的实力是三家最强的。

占据了中原地区,曹操坐拥长江以北的所有地盘,很显然曹操是实力最强大一个。刘备和孙权的地盘加起来,也只不过能跟曹操勉强相同。

何况刘备和孙权所占据的人口,压根没办法跟曹操的地盘相比,那么经济和生产力就更加不可同日而语了。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三国志》

曹操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生产力,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资源,说他是正统,其实也说得过去。曹操不仅要对付刘备和孙权,还要应付北方的匈奴,三面夹击之下,曹操依旧风生水起,实在是佩服他强大的实力。

  • 3、曹丕是正经篡位得来的江山。

篡位还有正经的吗?当然是有的,篡位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杀了前朝皇帝,自己出来做皇帝。一种则是得到前朝皇帝的禅让,建立新的帝国。

显然曹操的儿子曹丕,是得到了汉献帝禅让的。即使这种禅让是一种被逼无奈的禅让,但是说到底,形式上是得到认可的。

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三国志》

曹丕篡汉自立以后,刘备为了承袭汉室江山,立刻也登基做了皇帝,其实就是担心久而久之,人们会忘了汉朝,只记住魏国了。

总结:西晋是继承了曹魏的基业,才一统江山的。

不管怎么说,孙权不可能是正统也就对了。刘备虽然是大家情怀上的正统,可惜最后刘禅丢了天下。

真正赢得天下的,是曹魏的贵族司马家族,而西晋王朝更是在曹魏的基础之上,完成了一统江山的大业,所以说曹魏作为正统,似乎在历史上更有说服力,毕竟谁的拳头硬,谁说话就管用,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参考资料:《三国志》

5

曹魏是正统,这不仅因为曹魏在三国之中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盘踞中原、实力最强,而是从国体政体的角度考量的。


陈寿在《三国志》中,是以曹魏为正统的。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纪”体和“传”体的使用。纪传体中,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


曹操的传记叫《武帝纪》,刘备的传记叫《先主传》,这意味就很明显了,说曹魏是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孙吴和蜀汉二国是臣属国了。


另外,刘备的国号是“汉”,陈寿在《三国志》中却用“蜀书”来记载刘备集团的人物,硬生生把人家国名给改了,这一方面是为了扬曹贬刘,一方面也是否定刘备集团延续汉朝正统。

除了《三国志》外,从所谓的“合法性”角度来看。历代王朝更替实际上都是按照胜者为王败为寇的丛林法则,能夺取天下自然就合法,而且称之为“顺天承运”,但在没有造成这个既成事实的情况下,一般就得另有“合法性”的依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事实,但他承袭汉祚也是事实;后来曹丕的受禅让称帝现在看来确实是政治游戏,但在当时也是被视为程序合法的。也就是说,曹魏政权的“合法性”毕竟还是有所依据的。

当然,这依据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借口,可问题是相比之下,蜀汉之为国,孙吴之称帝,连这样的借口都没有,任何“合法”的依据都没有。刘备这个打草鞋出生的家伙,就凭他自编的家谱就能视为汉室之胄吗?即便真是所谓刘皇叔,他雀占鸠巢夺取刘璋的世袭封地、迫使汉献帝封王有什么“合法性”?他自立蜀汉称帝又有什么合法性?说白了,刘备的蜀汉政权只不过是军阀割据一方而已。而孙权的吴王算是受封,但他的称帝则完全是跟着瞎起哄,纯属东吴世族豪强土皇帝,毫无任何“合法性”可言。从这个角度看,蜀汉和东吴当然是算不得正统王朝的。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曹魏继承汉祚,沿袭了东汉皇朝的一套礼仪典章制度,在国体政体上是比较正统的。黄初五年(224年),封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重修孔庙,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置五经课试之法,设立春秋谷梁博士,在短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得以复兴。相比之下,蜀汉和东吴虽然也有诸葛亮和东吴谋士等人知道一些帝王朝廷的规制,但他们毕竟没有亲历眼见。他们组建的朝廷,只不过是简单的模仿而已,谈不上正统建制。在本读书人曹宗国看来,蜀汉政体名誉上也有皇帝、朝廷、丞相和地方官吏,但本质上属于刘备军事集团的军事管制体系,皇帝只不过是个玩儿,而丞相也主要干的军事统帅的活儿。他们的朝政主要就是穷兵黩武、虚张声势。

孙吴的政体就更糟糕了。孙吴的士族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军事上的世兵制互为表里的。魏将邓艾对此便评价说:“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加上孙权晚年政治昏聩,对文武官吏都存着戒心,大举任命检举官吏校事、察战,严密监视文武官员,由此产生了吕壹等诬告陷害的事件。更为严重的是,孙吴因为继位问题陷入极大政治混乱。公元241年(赤乌四年),孙权的长子孙登死亡。次年,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不久又封四子孙霸为鲁王。他非常宠爱孙霸,引发了“二宫之争”,朝中大臣也分为明争暗斗的两派。最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幼子孙亮被立为太子;名臣陆逊亦因卷入这一事件而遭到孙权责辱,怨愤而死,孙吴政权很快就走向了衰落动乱

曹魏的情况就截然不同。曹魏不仅继承了东汉的正统政治体制,而且实实在在地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他们革除了东汉以来的许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强的势力,扫除了宦官和外戚的专权,打破门阀世袭规矩,吸收中下层地主阶级人物参加政权管理。特别是曹魏大力整顿吏治、切实加强法制建设,这可是治理国政的关键举措,不仅在一度时期内保证了政局的昌明和稳定,而且在政治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时期间最重要的改革。在官员的任用上,从曹操起就实行“唯才是举”的原则。为了更多的招揽人才,魏文帝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度,其做法是: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小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定品第高下,上报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上报司徒;司徒再加审核然后交尚书选用。黄初二年(221年),朝廷下令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这种制度重视民众舆论,不拘门阀爵位,“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这比起东汉末年皇亲国戚或宦官操纵仕途、比起单纯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举孝廉”,无疑是一个政治进步。

在法制建设上,曹魏在建立之初一直沿用汉律,后来进行了改革,傍采汉律,定为魏法。曹魏制订了《新律》十八篇,《州郡令》四十五篇,《尚书官令》、《军中令》,合百八十余篇。《晋书?刑法志》认为此次定律:“于正律九篇为增,于旁章科令为省矣。”也就是说,曹魏的法治改革,不是一味增加条文,严刑峻法,而是删繁就简,便于实行。所以曹魏定律,是在秦汉律由简到繁以后,中国封建刑律由繁到简的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晋律和唐律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这样一来,曹魏的国政经过正儿八经的改革治理,就不仅显得很正规,而且有所作为,有所进步。

6

你好,我是明明知道,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三国的时候,有资格谈论正统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魏国,因为魏国是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的禅让,是有法理延续的,放在现在叫“程序合理”。

另一个是蜀国,蜀国国号是“汉”,皇帝姓氏为“刘”,号称刘邦后裔,蜀国开国皇帝刘备,号称汉献帝叔叔。,蜀国是血统正统。

下面我从当时实力和后来评价两方面,来论述一下魏、蜀的正统性。

一、当时实力

1、领土

魏: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徐州、兖州、豫州、司州、雍州、凉州,共十个州

蜀:益州,就一个州。

吴:扬州、荆州、交州,有三个州。

总结:魏最大

2、军队

魏:约50万以上

蜀:10.2万

吴:23万

总结:魏最多

3、军权管控

魏:中央集权,实行“军屯制”,组件所有武装力量归属中央。

蜀:原有力量聚集的武装,但和益州当地资源脱开,无法汲取资源。

吴:中央集权,但和地方豪族共享。

总结:魏最强

大总结:从以上方面,现实实力魏最强,魏更有正统,这个正统更像是从天时和地理角度考虑。

二、后期评价

1、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国为正统。

原因:西晋政权来自魏国,魏国正统,西晋才正统。

2、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蜀汉为正统。

原因:东晋是西晋南渡的王朝,这和蜀汉很像,蜀汉正统,东晋也就正统。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没有明确正统性,但用魏国年号记载。

4、南宋:朱熹《通鉴纲目》,以蜀国为正统,用蜀国年号。

原因:尊王攘夷的需要,尊蜀国,就是尊宋,攘魏国就是攘北方的辽金,正统性增加了民族性。

5、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蜀汉正统。

原因:元朝是接收的辽金的正统,还是宋朝的正统,蜀汉正统就是宋是正统,魏是曹贼,辽金就是贼。

大总结:各个时期,根据政治需要选择不同的正统继承者,从宋以后,正统性涉及民族性。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7

正统的来历

正统,又称正朔,最开始仅仅是指一年中的第一天。正即正月,为一年的第一月,朔即初一,为一月的第一天。

在汉朝以前,每当一个新的王朝成立,首先要做的大事就是“明正朔”,就是明确一年当中哪个月是正月,这被看成是一种新朝新气象。

根据历史记载,夏朝以一月为正月,商朝取代夏朝后,改为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取代商朝,改为以十一月为正月,秦朝又改为以十月为正月(所以秦朝人过大年是在农历十月份)。

汉朝建立后,刘邦不是贵族出身,不懂“明正朔”这种弯弯绕绕的东西,所以沿用秦朝历法,仍以十月为岁首。

直到汉武帝登基,重用儒家学说,改用夏朝的方式,把一月作为正月,此后遂成定例一直延续到现在。后世的改朝换代就不再折腾把哪个月定为正月的问题了,正朔就单纯得变成了王朝正统性(合法性)的代称。

三国当代人眼里的正统

既然正统代表着一个王朝的合法性,那么对于三国时来说,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当然就承认哪个国家是正统了。反正每个国家,都自有一套逻辑。

曹魏代汉,效法的是尧舜禅让之事,属于程序正义。

刘备称帝,效法的是光武帝再续汉统,属于血统正义。

就连程序和血统两不靠的吴国,也自有一番说辞。按照孙权称帝时的祭天宣言:由于曹丕篡汉导致汉朝绝嗣,老百姓们都认为天命已经抛弃了汉朝,各种祥瑞又纷纷出现,孙权迫于天命人情,不得不即皇帝位……

孽臣曹丕遂夺神器……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於汉,汉氏已绝祀於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徵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惟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终天禄。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孙曹刘三家之外的半独立势力,自己实力不够,称不了正统,那最佳方法是认为你们三家都是正统,如果只认一家,如何给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呢?

比如建宁的雍闿,在刘备死后造反,李严写信给他,他回复说:“现在天下有三个正统,边远地方的人不知所归。”潜台词是我可以抱的大腿有三家,我得选选。

时雍闿等闻先主薨於永安,骄黠滋甚。都护李严与闿书六纸,解喻利害,闿但答一纸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其桀慢如此。

总而言之,在三国时人眼里,所谓正统,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你的屁股坐哪边,就会产生哪种答案。

后人眼里的三国正统

陈寿作《三国志》,是把魏国作为正统的,所以曹操的传记是本纪,刘备和孙权就只能是“传”。

对他而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他是作为蜀国大臣向晋朝投降的。晋朝学魏朝禅让,要承认自己的合法性,就得先承认魏朝的合法性。所以陈寿只能以魏为正统。

这种观点一直延续了好几百年。到了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又提出了一个观点。

司马光认为:

周、秦、汉、晋、隋、唐都曾混一九州,可谓当之无愧的正统,但其他时代,谁是正统就说不清了

凡是不能统一天下的势力,无论华夷仁暴,大小强弱,都只相当于古代的列国,不能只以一国为正统,而把其他国家当做僭伪;

但要记述这些分裂时期的历史,总得有正统和年号才行。汉、魏、晋、宋、齐、梁、陈一路传下来,隋灭陈、唐得天下,经历五代传到宋;

既然汉、晋、隋、唐、宋是正统,那么当然也就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正统,以他们的年号来记事了。”

然天下离析之际,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

——《资治通鉴.魏纪一》

司马光不愧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在他看来,所谓正统,跟程序正义和血统正义都没有必然联系,统一天下才是成为正统的必要条件。

但是在天下没有统一的年代,总得有年号来记述各个国家的历史把,那就遵循程序正义,把魏国作为三国的正统了。

不过司马光的以魏国为正统观点只过了一百多年就开始转变。因为到了南宋时期,开始北方的大片领土被金国占领,宋人就开始把南方的蜀汉作为正统来宣传,其实也算是借古喻今。

这种看法在民间广有市场,一直延续到明朝,所以罗贯中作《三国演义》也是以蜀汉为正统的。

8

有东吴什么事???具体来说,南宋之前,大家主要认为魏国是正统;南宋南渡后,蜀汉才是官方正统!为什么这样?政治使然!

9

读懂了正统的意义,也就读懂了中国一半的帝王史。

如果从实力上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是正统,让汉室苟延残喘着,偏偏曹丕篡汉,废了汉献帝,也废了曹操几十年来苦苦经营的正统之名;如果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有刘皇叔之称的刘备是正统,所以虽得益州,却不安分于这个弹丸之地;不管怎么说,偏江东一隅的孙氏家族与正统没有一毛钱关系。


古代做事喜欢讲个名分,没名没分的事绝对不干。打仗,自然要师出有名,要么除暴君,要么清君侧。继承皇位,更要讲究正统,比如必须是东宫太子继承皇位,而东宫太子一般都是皇长子出生,再不行,也得有亲属血缘关系,唯有这样才算是正统,才合民心——其实是合一些士子之心,他们崇儒家,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所谓打天下靠武,治天下得靠文。

也正因为如此,三国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谁都知道汉献帝只是个傀儡是个摆设,但为了这个名分,这个傀儡还得供在那里,好吃好喝的供着,什么事也别管,管天下的事由曹操代为执行。这种态势一直到曹操去逝都没有改变,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有了正统的名分,帮曹操省了好多事。只是曹丕文化修养不够,不懂得这个道理,过于相信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一帮急于封官封将的部属的怂恿下,除掉了汉献帝这个傀儡。


事情时间脉络如下:

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后,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

延康元年(220年)10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 曹丕的亲信华歆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为了保住性命,汉献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

延康元年(220年)10月29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曹丕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220年11月1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时12帝190余年的东汉王朝名实俱亡。


曹丕处置汉献帝的手段从战术上或者说从形式上来讲是相当高明,但这并不是曹丕对汉献帝动了恻隐之心,而是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只不过这种聪明,只是战术上的聪明,从战略上看是失败的。那时候的西蜀和东吴的力量还比较强大,北魏要单独吃掉其中的任何一方都非常困难,还不如留着汉献帝这个名分,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让天下士子对汉室还有念想,这样不至于树敌太多,更不至于会让有的人趁乱倒戈。

公元228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以后,举行了大规模的北伐,借口就是“人心思汉”,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官吏和百姓也纷纷响应。这一点,曹丕显然是没有想到的。曹丕与曹操的差距也就在这里,如果说曹操是政治家、战略家,曹丕充其量只能算是员武将,执行具体战术还可以,而前景谋划则差强人意,也就注定了魏的短命。


虽说乱世得天下得靠实力说话,但正统之说,真正的战略家,从来都不会小觑。所谓得人心重气节,谋天下重名分。

海宸经常这样说:读懂了正统的意义,也就读懂了中国一半的帝王史。

10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谓的正统我觉得谁的实力强谁就是正统。这一次我支持曹操的魏国,战乱中受苦的还是百姓。按照世俗的人想法他们肯定支持的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皇族后裔血脉纯正。但是现实是无情的谁能坚持到最后话语权就有谁决定,无疑曹魏最后统一了三国的纷争。最后的胜利者是曹魏,所以他就是正统。

由于三国最后都归了晋了,那么三国时期严格来说要么是上个朝代的延续,要么是下个朝代的启下。至于谁是正统,最好的办法就是谁才是延续者,谁才是启迪。这点上来说,魏国才是正统。三国刚开始的时候,曹魏才是正统,虽然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汉献帝还在啊,名义上当时还处于汉朝,曹操作为大汉王朝的"丞相",一直代表着大汉王朝的,那么蜀国也好吴国也罢,这些个都得划归地方割据政权,这一点上,吴国是承认的(称臣),蜀国也是承认的(奉诏)。因此此时曹魏才是正统。

到了曹丕篡汉,这点上大家要注意,是篡不是代,虽然汉献帝刘协是出于无奈也好,无所谓也罢,并在形式上经过了三次禅让,还搞了一出禅让仪式。理论上履行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尽到了责任,那么自然就继承了汉朝的国家权力接受这个义务成为"正朔"。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认为曹魏是正统。《资治通鉴》一书,曾被宋英宗和宋神宗皇帝推崇,所以在整个北宋司马光尊曹魏为正统大家都没有异议。当然,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注意首先司马光是一位政治家。所以司马光尊曹魏为正统的观点,大家还是好好琢磨下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