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和印度是两种社会,中国不会像印度一样被侵略者变成殖民地。

原因有两点:

印度和中国的国情不同

对于侵略者来说,印度简直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殖民地。

为什么呢?

因为在英国人之前,“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印度从未统一过,南亚次大陆上从未有任何一个政权统一过印度,直到英国人的出现。

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和“五代十国”一样,是若干个小国的几个。什么孟加拉、旁遮普、吉拉特,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小土邦,在印度的土地上犬牙交错,互相没有统属关系,也不认为对方跟自己是一个国家。

从17世纪英国势力进入印度开始,英国人用了超过两百年,才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将“印度”首次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带到了历史舞台上。


而英国人的殖民政策也非常高明,英国人并非鲸吞,而是步步蚕食。而且,英国人也没有一味依靠武力,而是通过拉拢印度的上层阶级又打又拉。从整体上看,英国征服印度的过程中,没有爆发什么波澜壮阔的战争,始终处于一个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这和印度的分裂状态是息息相关的。

而且印度人对英国人也并不反感,因为对于印度人来说,殖民者真是太多了。

印度在历史上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挨打的地位。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什么雅利安人、莫卧儿人、大月氏人、塞人、波斯人、蒙古人等等等等,基本处于谁见谁打的状态,对于中亚和西亚的势力,要是没打过几次印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亚洲强国。

而英国人相比于其他殖民者来说,已经算是文明多了,至少大规模屠杀比较少。而且英国人为了让印度的资源外运,还下血本给印度建立了基本官僚体系和铁路系统,所以很多印度人对英国人真的是感恩戴德。

而中国,跟印度是完全不同的。

从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国人就接受了大一统的基本观念,统一,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由于统一,让中国拥有了统一的政府,无论这个政府有多么孱弱,多么腐败,他终究有一个底线——维护自己的统治。

清政府哪怕再腐败,如果列强要彻底推翻他,他也一定会和列强拼命的。

所以,当列强进入中国时,他们面对的不是一盘散沙的小土邦,而是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这就意味着步步蚕食占领中国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远比印度人更富有反抗精神。印度人受种姓制度控制,只要控制了印度的高种姓,就等于控制了印度。而中国人从来就富有反抗精神。从陈胜吴广到太平天国、义和团,中国人对于强权和压迫的反抗从未停歇。

尤其是义和团,义和团虽然战斗力很差,却让列强深深的看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知道了靠武力政府这个大国是不可能的,八国联军的首领,德国的瓦德西元帅就曾经跟各国公使说——“先生们,除了现在的中国政府之外,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统治这样一个四万万人的国家”。

中国和印度的外部环境不同

中国之所以没被征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这只羊,面对的狼太多了。

还真别笑,殖民者太多,也是一种优势。

英国人入侵印度时,世界上的殖民国家屈指可数,踏入印度的只有英国一个。英国人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没有人阻拦,没有人掣肘。

而鸦片战争之后,盯上中国这块肥肉的国家太多,谁也不允许对方多吃一块。

仅仅一个东北,就有俄罗斯、日本两个大玩家,英国、法国两个小玩家。日本想占领辽东半岛,还要被英、俄、法三国干涉,强行让日本退出。

想要在中国身上割块肉,需要其他几个玩家的统一,而分赃不均是世界上所有的犯罪团伙都要面临的问题。

李鸿章就是靠着八国联军内部的矛盾,才能让《辛丑条约》只赔款不割地的,中国在列强的鸡蛋上跳舞,才能一直坚持到二战。如果当时中国身边只有一个侵略者(比如日本)的话,恐怕中国很难挺过那场殖民大潮的。

最佳贡献者
2

印度就是一个地理名词。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丘吉尔语)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印度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而中国无论如何衰败都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始终基本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没有分裂。

晚清末年美国驻华公使芮恩绅在给美国国务院的年终报告里说道: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无疑是昏庸的,官员也是无知的。但是他们的人民却拥有雄狮般的气概。他们勤劳而质朴。聪慧而向上。一旦拥有了有力的领导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显然,雄狮般的中国人民不愿意成为殖民地的奴隶。

再一点就是国土广大的中国,根本无法被一个国家所占据。几个国家瓜分又得不偿失(也有分赃不均的原因。)中国自古就是大一统王朝,向心力十分强大。意图分割国家根本不现实。再就是西方国家通过战争就可以从满清政府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利益。比自己殖民利益更大。所以就放弃了殖民统治。

还有就是,满清落后只是军事和政治制度落后,但国家架构比西方国家还要完善,随着时间的推进,满清已经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殖民化中国已经不现实。而通过不公平贸易,金融经济却可以更加合法性掠夺财富,这样岂不美哉?也就是说,不殖民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殖民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最关键在于,殖民统治地,首先就必须要彻底消灭这个国家文字与文化,因为文字与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基与文明基因,是民族自我认同和精神归属,西方国家要在文字和文化上消灭中国文明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文化是中国免于被殖民的最大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3

英国用了250年的时间才将印度吞并,1840年进入“大一统”的中国时,面对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欲殖民对象和新的国际环境。

(1)英国用了250年的时间,才彻底吞并“一盘散沙”的印度

英国在1600年代逐步入侵印度。经过两个世纪的殖民,在1858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政府取消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管理殖民地,印度莫卧儿王朝也正式结束。

在250年的历史中,英国通过与部分土邦合作打倒另外一批的方式,逐渐控制印度。印度历史统一时间较短,更多的只是文化统一,历史共同记忆不多。

再加上,种姓制度的桎梏导致精英阶层臣服国家也就臣服了。印度相对更容易占领。

(2)中国则具有“儒家思想下的大一统思想”基础,对于外敌有着天然地抗拒

与印度不同,中国则因为有儒家思想两千年的统一流传,使得民众对清廷的认同感要比印度强得多。虽然,清朝也是少数民族政权,但自康熙中后期,清廷就继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传统统治方式——汉人聚居地采用儒家、各少数民族采用原有宗教的思想统治。在乾隆朝开始就已经对清廷具备认同感。

义和团运动就是典型代表,还有如“捻军”也仅是传统的反官府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受到众多人的认同,但在曾国藩等人看来“民族是没有儒家思想”重要的。

(3)中国人的反抗,各列强间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使得我国免于印度的悲剧

1840年进入中国之后,各列强相继而入,英国已经没有时间在殖民中国了。加上英俄法德美日等国令人眼花缭乱地权力合作与战争,其各方矛盾正可以成为我方利用。

美日两国在当时都属于新兴帝国,其实力都还不行。例如美国主要实力放在拉美地区,日本更是在打赢了沙俄才真正成为只有区域地位的世界级列强。因此,在殖民问题上两国都是以英国马首是瞻。

中国的统治阶层虽然以妥协投降苟安为主,但底层民间的反抗却有思想领导者。还要说太平天国、义和团等,虽然他们的问题不少,但在反对外敌侵略上却高度统一。由此,使西方侵略者认为:与其自身殖民倒不如清政府“以夷制夷”。

由此,英法等既得利益国家愿意维持清廷的一定统治。特别是英国,在经济上,获得了最大的蛋糕因此不希望打破这种平衡。而“平衡”是英国维持“国际秩序主导权”的主要方法,而这使其与德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4

因为我们不想当狗,想做人!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作为东方国家的我国,古代是极其辉煌的,然而近代却是极其悲惨的。

但是相比于印度而言,我们的运气又好了太多,在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时,我国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愤然而起,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

同为四大古国之一,印度和我国同样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为何近代以来的命运截然不同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历史背景不同

|虽然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但中印两国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实现了科技的巨大进步,例如四大发明;完成了专制皇权的政治框架建设,例如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完成了疆域各板块的整合,统一了中原、东北、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而印度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打瞌睡,除了不断被征服,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更大的建树。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而存在,在南亚次大陆这片热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百个土邦,在英国殖民者打败葡萄牙和法国殖民者,成为南亚次大陆的主人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印度。

而我国自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确立了专制皇权的大一统制度,这一制度具有高度集中的特性,它使统治区域的各板块连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特别是能对外来入侵进行相当强烈的反抗。

所以当殖民者登陆我国沿海时,尽管清军战斗力弱鸡,民众麻木愚昧,但殖民者仍然遭受到层出不穷的反抗,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用全新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殖民利益。

相比之下,在印度就简单多了,虽然英国殖民者人数较少,但是只要给予土邦领主以巨大的利益,他们就心甘情愿的为英国殖民者所驱使,成为英国殖民统治的马前卒。

2、国土面积不同

庞大的国土面积,不仅意味着海量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还意味着巨大的国土纵深。

而我国和印度之所以遭受到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国土面积要比印度大得太多太多。

清朝末年,即使我国的领土总面积从1316万平方公里下降到1100万平方公里。但总面积仍然几乎是400万平方公里的英属印度的三倍。

这就使得同样是遭受英国殖民者的入侵,想要彻底征服我国,就需要比印度多派出至少三倍的力量。

而无论印度还是我国,距离英国本土至少万里之遥,每多派出一名士兵,就意味着多一份付出,这对于侵略者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而且,由于印度从来就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所以即使是400万平方公里的英属印度,也是英国人包打下来的,国土纵深什么的无从谈起。

而当时的我国领土,大部分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开拓的,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使得清朝在面对殖民者入侵时,能够比印度更充分地利用国土迟滞列强的侵略。换句话说,清朝能够割让更多的边缘领土保住主体部分。

3、殖民者不同

中印两国在近代的国运截然不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面对的侵略者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我国和印度几乎同时遭受列强入侵,但当时的明朝对侵略者进行了激烈反抗,迫使早期的侵略者难以得逞,而印度则开始一步步被侵略者蚕食。

等到19世纪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殖民者卷土重来时,印度几乎已经全面沦为英国殖民地,而清朝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不过虽然侵略清朝的列强有很多,但正因为侵略者有很多,对清朝的殖民诉求不同,这使得他们不可能在全面殖民清朝问题上达成一致,比如俄国想要全面占领长城以北,英国和日本就坚决不同意。

而因为列强的相互扯皮,清朝统治者也充分发挥“以夷制夷的策略,在客观上保全了大部分领土。

而列强也终于意识到:清朝不是印度,想要彻底殖民清朝,甚至独占清朝的美梦是无法实现的。

另外在近现代史上,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

我国的社会各阶层对于西方文明具有超乎寻常的默契和警惕性,从基督教在我国推广的举步维艰就能看出端倪。而地主和士绅阶层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和中华文明圈外的蛮夷合作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这也在客观上使列强的侵略无法一帆风顺。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5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今天太阳挺大,晃的老梁晕晕乎乎,搞的俺心情也不错。转头就刷到了题主的这个问题,老梁乐了。

印度,三哥啊,好久不见。接着就让老梁想到了他那嘎达,慢悠悠横穿十字路口的牛,飘着各色动植物尸体的恒河,一边整一口美滋滋的恒河水,一边用左手抓着咖喱往嘴巴里塞的人,还有那多如牛毛的宗教,超级让人不安的治安……

啊,转过头来,老梁就想问一下题主,你是咋想的咱大清是上不了台面,但也不至于和这么一个玩意比吧。

好吧,既然你的问题已经出来了,老梁就勉为其难的回答你一下。

印度为什么沦为殖民地

毫无疑问三哥就是个问题儿童,印度这大个蹲在南亚次大陆上,貌似现在是那嘎达最大的国家。但老梁要说的是,这哥们过去根本就不存在,印度这俩字代表的不是国家,而是一个地区的字号,咱说的再明确一点这俩字就是地理词汇而已。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人要反驳了:“老梁你快别扯犊子了,人家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瞅见没有里面有个国字。大统一王朝有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你是装看不见,还是眼睛咋的拉?”

印度文明,那全称叫印度河文明,两城市统治一百多个村子。这俩城市老大了,方圆五公里。很奇葩的是,这国家让这两城市轮流作为都城,也就是说这都城你做两年,下一轮我来做两年,很民主的。

至于您说的哪倆大统一王朝,事实上他仅仅统一的是北印度,而且这时间还不算长,所以说印度在过去的时候,仅仅是个地区的代名词,没毛病。

三哥将印度俩字变成一个国家,这完全依靠外来物种约翰牛英国佬。那将整个印度连接起来的铁路,约翰牛修的,就那铁路线都用到了现在。还有那政治体制约翰牛实在看不下去了,也是为了提高约翰牛自己对印度的管控,捂着脸帮着印度那帮子高种姓建立起来的。对,还有那放在全世界都相当完备的教育系统,约翰牛帮忙组建的。到了现在印度那帮子高种姓都拒绝说印度本土语言,人家扯着嗓子吼英语。

咱转过头来说说殖民的目的是为了啥?说穿了就是为了钱和资源。所以约翰牛为了这两样东西,通过殖民将一个散乱的印度给统一起来,方便管理,方便约翰牛更加高效的收集印度的钱和资源。在这种扶持下那些个所谓的高种姓权利更加的稳固了。

对于双方来说,一个要的是权利,另一个要的是钱和资源,双方一拍即合,这殖民地就产生了,当然苦的是社会底层的印度老百姓。

为啥中国仅仅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这么说吧,亚洲这嘎达,扛着欧罗巴文明口号,实质是强盗文化的白皮肤的家伙们,只有三个地方没有被殖民,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小鬼子,再有一个是泰国。

中国实在是是太大了,文化的根基让咱这国家抱团抱的紧。小鬼子个子不高但敢跟老毛子对怼,拽着德国佬的尾巴上家伙,一帮子强盗怂了。最后一个泰国这就是个滑头,到现在都聪明的紧。

咱把话题扯回来对应着印度说说题主的问题

咱大华夏,被满清拽着后腿硬生生拖了小三百年,衰败是衰败了点,但好歹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咱大华夏自打有文字记录以来,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那是每一个领导阶层终极目标。

您试试想把咱大华夏给肢解了,您就得试试您的脑壳够不够硬,身上的肌肉够不够大。

当年满清就剩下喘气功能的时候,美国来的驻华公使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这嘎达蹲在上面的领导都是一帮废物,那些帮忙搞管理的当官的都已经无知到了愚蠢的程度。但生活在这土地上的人民却很勤劳,而且很聪明。一旦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层,一定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大家伙都知道,被自己人欺负一下,还说的过去,这要是被老外欺负一下,反抗的程度是相当激烈的,不然也不会出现义和团这样的民间组织。而且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了,满清小三百年的统治,民间的反抗他就一直存在,没断过,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有一点中国的土地真的很大,而且民间的向心力真的很强,一个国家想把中国吞下去,基本不可能,几个国家来分,他又分赃不均。

咱又回到了老话题上,殖民的目的是什么?钱和资源。

那么放弃殖民,扶持一个听话的对象,让他代理去管理收集钱和资源。显然满清是符合这样的要求的,只要你满清不服气,持有欧罗巴文明的强盗们,就给你来一家伙。得,你这满清就拿出一笔不小的钱,而且还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条约来收集钱和资源。

很简单的方法,很管用,结果更好。

所以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这符合强盗们的需求。

转过头来,咱说说大华夏子民为啥凝聚力很强呢?咱应该感谢秦始皇,这位统一了文字,统一了钱币,统一了度量衡,用了郡县制统一国家。在漫长的几千年的进化过程中,咱大华夏的子民从心底里认为,咱都是一个种,统一那是应该的,不统一那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所以文字,文化结合形成的精神让我们团结在了一起,而且汉族自始至终都是主体民族,这很重要。

大华夏的人口多,土地多,但咱自认一个人孔子,自认一本书儒家,外边的神是多,但咱自认自己的祖宗。

强大的文化根基是民族再次复兴的基石,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是无根的浮萍,能飘到哪里谁知道呢?

咱瞅瞅印度三哥,那片土地上光语言就有两千种,形成的文字系统有五十五种,官方定下来的语言就有十九种之多,从精神上就散乱的,不殖民他殖民谁呀。就算是现在被老毛子敲,被美国佬诈,宗主国约翰牛还捎带着捞一笔。为啥会这样的呢?因为他们心里就没有国家这个概念。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6

表面上看:晚清政府治理下的旧中国和当时的印度的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样都是人口规模庞大的大国、同样面临的是不远万里而来的西方列强,然而在列强的侵略之下印度彻底沦为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而中国却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英国成功建立起殖民统治之前印度次大陆处于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之下。莫卧儿帝国是由蒙古和突厥混血的帖木儿帝国的后裔创建,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原本生活在中亚,后来征服了印度次大陆的土著居民才得以开创自己的帝国。然而印度绝大多数居民仍然信奉印度教。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和清王朝有些相似:同样都是外来民族征服土著居民得以创建的国家。其实两者具有本质的不同。

清王朝尽管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开创的王朝,但有清一代两百余年是不断持续汉化的——清王朝使用汉语、汉字,政治体制上也延续自秦始皇嬴政一统华夏以来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除了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外这基本上就是一个高度汉化的王朝。当西方列强入侵时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早已日渐平息,反而因为外敌的入侵更加使中华民族内部各族系变得更加团结。

莫卧儿帝国名为帝国,其实仅仅只是凭借武力征服了印度次大陆,然而却没从体制上改造这块土地——莫卧尔帝国对当地的印度教高种姓贵族们保留了相当的特权,于是在帝国境内形成了一个个较为独立的土邦,说白了就是典型的国中之国。当莫卧尔帝国国力鼎盛之时土邦王公们自然只能俯首称臣,问题是在专制皇权政体下帝国的国力能以长久强盛——开创之君故去后国力往往在一个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君主手中日益倾颓。这时土邦王公们还会听命于帝国的号令吗?与此同时印度教底层人民因为遭受沉重的压迫,因此和莫卧儿帝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1658年莫卧儿帝国的奥朗则布从父亲沙贾汗手中篡夺了皇位。奥朗则布是一个极端狂热的穆斯林——他放弃了莫卧儿帝国早期的宗教宽容政策:对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举拆毁印度教庙宇与神像。这些政策激起了莫卧尔帝国的非穆斯林人口的激烈反抗:锡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为莫卧儿帝国公开的敌人,而新兴的马拉塔人国家则成为帝国最大的威胁。要说奥朗则布的军事素养还是过硬的——莫卧儿帝国的疆域在他在位时扩张到最大限度,但依然无法将反对势力全数镇压下去。到18世纪初奥朗则布去世时留下的已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而当印度次大陆上各路势力婚战不休之际作为外来殖民者的欧洲人也没闲着:英国逐渐从殖民印度的欧洲各国中脱颖而出。用马克思的话说“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权力被马拉塔人打倒,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部征服了“。

事实上在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度更多的只是一种地缘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恰恰是在英国殖民时期才催生了印度人的民族意识。相比之外中国无论如何衰败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完整国家。清末美国驻华公使芮恩绅在给美国国务院的年终报告里曾说道: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无疑是昏庸的,官员也是无知的,但是他们的人民却拥有雄狮般的气概。他们勤劳而质朴、聪慧而向上,一旦拥有了有力的领导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尽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众所周知的,可即使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也没完全屈服于列强的淫威: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刘永福的黑旗军先后参与中法战争和台湾抗日;冯子材在镇南关大破法军;刘铭传在基隆战胜法国将领孤拔;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一行前往西沙群岛巡视,在永兴岛升起中国国旗,以此宣告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尽管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击外来侵略的运动始终面临着武器装备技不如人的问题,但我们要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意味着中国具有天然广阔的战略纵深,即使反击外来入侵的斗争一时受挫,那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战略空间以换取时间,同敌人进行长期的持久抗战。正是中国广阔的战略纵深和中国人民自身的抵抗成为了中国避免像印度一样完全彻底沦为殖民地命运的内因。

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史上没完全彻底沦为列强的殖民地除了内因之外也有外因:1900年中国遭遇了由日、俄、英、德、法、美、奥、意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的武装侵略——这固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危机空前的时代,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正因为视中国为肥肉,意欲染指分羹的列强实在太多了反而使中国被完全占领的概率大大下降——列强之间本就是利益的勾结,谈不上任何交情可言,这意味着谁都不愿意其他列强通过对中国领土的占领而强大起来,因为这将威胁到自己的利益。美国作为列强中的后起之秀之前在中国并无多少利益可言,因此不希望中国彻底沦为其他列强的殖民地,而是作为一个门户开放的市场,因为这样对美国而言最有利。日、俄两国则对中国东北地区包藏祸心,谁也不愿对方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获利过多。这一时期正是一战前夕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时期,欧洲的英、法、德等国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很难坐到一起商讨瓜分中国的问题。也就是说列强之间的矛盾牵制是中国避免完全沦为殖民地命运的外因。

7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摘自陈天华《猛回头》

我国被侵略,和印度是不一样的。

印度是直接被英国殖民,而我国在当时,基本上算是各大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瓜分博弈。

就像一战结束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居然不是收复日本的土地,而是转让给别的国家,同时还要给战败国赔钱!

但是即便这样,我们国家相对于印度,还是好了一点,虽然是傀儡政权,但是能够在多国博弈下,夹在缝里生存,也是可以的了,起码还保留着一丝尊严,没有被灭国。

而印度则不同,直接被殖民,其实就相当于灭国,印度人根本不被英国人当人看。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世界是英国独霸的,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全世界大约4~5亿人都是英国的国民,占了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占了世界的五分之一。
而到了通商中国的时候,那时候西方工业革命国家已经都起来了,英国虽然还披着日不落帝国的外衣,但是也不敢说就能干掉其他西方强国。

再加上世界局势紧张,英国也无暇顾及中国,虽然清政府比较好打,但是别的国家也想来分杯羹。

英国是趁着独霸、雄起的时候侵占了印度,到了清政府的时候,其他工业国家也起来了,它想独占中国,也是不可能的。

而清政府为什么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国家?主要是因为那些国家分赃不均,如果他们都统一了战线,清政府还是会沦为完全殖民地国家的。

8



如今这个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邻居印度,两个国家在世界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但在一百多年前,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而大清则是帝国列强的半殖民地,都是亚洲大国,命运却为何不同?

大清及以前,基本上是统一的国家,不好直接控制。而印度,以前不是国家,只是地理概念,所以容易完全控制



华夏五千年历史,自秦以后,大部分时间处于大一统时间,虽说也有五胡乱华南北朝,也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时间相对较短。二千年左右的统一,让国人对国家概念,统一概念理解更深。对于外族入侵,很多中国人都有本能地反对和抵抗。所以反抗意识更强烈。

八国联军入侵后,曾经有国家提出瓜分大清土地,但被另外一些国家持以反对态度,理由是:瓜分容易,控制和改造很难。因此,对于大清,间接控制,帝国列强选择了半殖民地方式。

而印度,在英国侵入之前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区域概念,并不算是一个整体。印度的古代历史,就是一部分裂的历史,小王国到处都是,各地区长时间依靠的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至于语言,则是多达几十种,而宗教更是遍地林立,数目众多。

有人说了,那么印度的各个统治王朝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并不复杂,所谓侵入的各帝国王朝,非常表面,占了几个城市,几条商道,就开始称王称霸了。实际上,帝国在印度就是孤岛。



从十八世纪开始后,大英帝国侵入印度地区,战胜莫卧儿帝国,开始逐渐渗入。英国人很有耐心,一个州一个州慢慢吞并,花了整整二百多年,终于统一了印度,叫“英属印度”。

对于英国,早期的印度人并不排斥,因为这个“来客”,帮助建立经济秩序,帮助建立政治体制,帮助军事建设,而所谓的暴力行为却不多,于是印度各地先后就“从”了英国。

英国统一印度,其实就是“温水煮青蛙”,直到二十世纪,印度的民族主义精神的民族自尊感才提升。

正是因为,早期印度对于英国排斥度很低,因此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没有统一的文化,好统一。中国文化太深厚,难控制



印度阿三们,各小王国之间,各自为政,各过各的。语言是互相独立的,文化也是互相独立的,曾经的印度区域没有统一的文化,这就导致了面对外来入侵,互不干涉,互不帮忙,因此印度这片大地,先后被雅利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英国人等控制。

没有统一的文化,就很难有整体凝聚力,就很难形成战斗力,所以眼睁睁看着外族人一遍遍地侵入。

随着被不同的帝国侵入,印度人早就见惯不怪了,谁当政都不要紧,只要有饭吃就可以。



而中国,自秦始皇以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慢慢的就有了统一的文化,有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虽说后面也有蒙古、满族的入侵,但两者很快就被淹没在了中华浩瀚的文化当中。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元朝、清朝采取和使用了汉族文化,采取了儒家思想。

这是战争失败的民族影响了战争胜利的民族,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同化。

即使这样,元朝统治不足百年,而清朝统治虽然有二百多年,但康乾盛世时,基本全盘汉化了。到今天为止,实在看不出,满族和汉族有何大的区别。

外国人无疑是会研究的,对于早期印度,英国采取了逐步蚕食,慢慢控制,让其成为了殖民地。而对于中国,外国列强很清楚,中国文化深厚,打败容易,控制却难,因此外国列强采取了间接控制,让大清成为了帝国列强的半殖民地。



综合来看,印度曾经不是统一的国家,所以成为了纯粹的殖民地,而中国不管如何,是个统一国家,所以成了半殖民地;印度的文化曾经不统一,所以统一更容易,因为抵抗少,而中国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导致想整体控制,难上加难。

9


西方列强敲开清朝闭关锁国的国门是在1840年,1914年第一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结束。盛兴殖民主义的西方列强开始衰弱。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年结束。世界格局大变,西方列强元气大伤,殖民主义成为过去式,不久世界各地殖民地开始纷纷独立,代表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崩盘。

清朝在西方列强压榨的几十年年里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而只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原因是复杂化的,主要在于文明体系的不同,殖民的困难。还有西方列强的互相对立,清廷借以拉拢牵制平衡,才造成了一种脆弱平衡。然后熬到了民国。文明体系的不同。

西方列强对于被殖民地的土著一般都是比较残忍的,像当年英国殖民北美洲,结果印第安人几乎绝种。而且还要残忍改变其文明,像英语在今天世界上是通用语言,背后却是血淋淋的殖民时代成果之一,英国殖民全盛时期全球统治面积大概3400万平方公里,而这些殖民地区当地土著大部分种族要么灭绝要么最后化为英语体系之内。

清朝是封建社会,百姓思想是守旧的,像西方列强殖民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统治难度极其大,像西方列强数次侵略中国,你打朝廷可以,但是你在乡下横行霸道肆意妄为,那么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殖民代价太大的情况之下,清廷就起了中间商的作用,清廷要的是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西方列强要的是利益,然后就形成一种默契,西方列强通过清庭压榨中国,而且效果还不错,所以深化殖民就慢下来了。西方列强相互牵制。

清朝辽阔的国土不是任何一个西方列强可以消化的了或者说列强不会看着任何一个国家独享这块大蛋糕的。

清廷对于权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就利用过西方列强这种心理来拉拢一方打压一方,如三国干涉还辽。

甲午战争后,清廷与日本签马关条约,割的不止是台湾还有辽东半岛,割让辽东半岛让列强深感利益受损,而且日本在华势力会更加之大,于是沙俄、德国、法国三国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了清政府。


在这种诡异平衡之下,中国没有成为西方列强殖民地,但是西方列强的胃口不止于此,开始慢慢吞并中国领土。

在清末西方列强实际上控制了大半个中国了,像满清龙兴之地东北就成为日本与沙俄的实际控制地,1904年东北爆发第一次日俄战争,清廷却只能选择中立,说明清廷实际控制的地方真的不多了。

至清亡大半个中国尽陷于西方列强之手,像长江当时在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就好像自家内河一般随意进出。瓜分已经差不多了,就差一个宣告了,但清亡以后随之而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使殖民主义的西方列强元气大伤,新兴的美国并不提倡殖民,而且英法为代表的列强也无力维持殖民地,最终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殖民体系开始崩溃,中国也在解放军的努力之下彻底独立,清除了西方列强势力,开始了复兴崛起之路。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10

同是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国家,但清朝的命运似乎比印度要好一些,在印度完全沦为英属殖民地时,大清却是跟日本抗争,与八国联军顽抗,虽然结果惨烈但好歹是国家是没有完全毁灭。

所以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探讨一下:完全殖民和半殖民区别在哪?为什么中国和印度的命运会不一样?不完全殖民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第一,完全殖民地和半殖民半封建殖民地的区别?

完全殖民和半殖民的主要区别在于国家的存续,完全殖民是本国国家已然灭亡,而半殖民地是部分国家主权沦丧,但总体仍保留国家体系。

像印度一样,国家(本来也不是统一的国家)灭亡,奉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为印度女皇,但印度人不能参与英国事务,这种就叫“殖民地”。

第二,为什么中国和印度的命运会不一样?

英国自1600年代开启其航海侵略时代,并逐步入侵印度。印度经过两个世纪的殖民,在1858年印度发生过民族大起义,但英国政府取消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管理殖民地,印度莫卧儿王朝也正式结束。

1.从实力上看:1600年正值清朝强盛时期,虽然明清时期开始逐步落后于世界,但总体经济实力等方面中国仍属于世界前列。在中国近代革命战争史上,中国似乎总是落后于西方,总打败仗,但是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经历了绵延六七十年的反侵略战争,并且多个国家联合打击下中国仍保留中枢统治,保留有一丝生机。

由此可见,印度与中国的实力难以相提并论,并且中国在败仗中开始吸收西方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强大自身的过程。 简单说,西方列强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征服、统治整个中国。

2.从民族凝聚力看:清国腐败,官员无能,但是中国人民有维护统一的意愿,却不愿意成为他国的奴隶,所以才有了长达数十年的抗战历史,这是西方看得见的力量,所以他们没有信心去统治这样一群有着“反骨”的人民。

3.从现实状况看:中国拥有着存续千年的国家架构且不断在融入西方潮流,殖民化中国已然不现实。但政治殖民的方式行不通。西方开启了通过不公平贸易的经济殖民去掠夺财富。不完全化的殖民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硬去推行完全殖民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4.从外部侵略势力来看:以利益为目的的帝国主义国家联盟本就松散,而偌大的中国就如同一块巨大的蛋糕,谁都不愿意让一人独吞。敌人的利益联盟分赃不均,便给了中国一个喘息的机会。

第三,不完全殖民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1.从积极的角度看:完全殖民会颠覆国家的根基,从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大洗脑,如台湾。而中国虽然部分主权沦丧,国民灾难深重,但文化根基得以保存,也能有革命运动、建立政权的土壤,这对于整个民族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2.从消极的角度看:中国外交主权部分沦丧,帝国用满清政府为傀儡统治中国,使得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缓慢发展,加重了整体国民的灾难程度。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